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個皇后和太監私下勾結後又被其滅口,皇帝直接被嚇死

唐高宗時期的武皇后, 唐玄宗時期的武媚娘, 唐中宗時期的韋皇后, 唐肅宗時期的張惶後, 她們為了爭奪皇帝的寵愛、為了權利和富貴、為了讓自己的子嗣今後繼位, 費盡心思, 致使國家一片混亂。

唐肅宗時期的張惶後, 雖然沒有武則天那麼犀利的政治手段、謀略, 但是她與太監李輔國私下勾結, 也想成為武則天那樣的強勢女子, 她不僅在後宮之中取得霸權, 還干涉國事, 可是最終卻死在與她合謀的李輔國手中, 甚是淒慘。

要說這位張惶後和皇室也有一些關係, 她的祖母竇氏是唐玄宗母親的妹妹,

由於唐玄宗的母親被武則天殺害, 唐玄宗自幼都是由竇氏撫養, 唐玄宗念其對自己有恩, 便封為了鄧國夫人, 竇氏一家都備受皇室關懷, 其實張惶後還是唐肅宗的表妹。

竇氏的孫女張氏在天寶年間被選進太子宮中, 被稱為張良娣, 張良娣入宮之後, 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機靈、懂得察言觀色、能說會道, 受到了太子李亨的寵愛, 並在幾年之後為李亨生下一子, 名為李佋。

天寶十五年時, 唐朝已經飽受安史之亂的禍害, 皇室還處在逃難時期, 張良娣當時身懷六甲, 任然服侍著太子。 據記載晚上睡覺之時, 張良娣要求睡在前室護衛太子, 她對李亨說道:“如今逃難多有險情, 護衛又不多, 如果有敵寇偷襲, 你從後室逃走便是, 我甘願為殿下承受災禍。

”李亨聽後甚是欣慰, 更加寵溺張良娣了。

其實, 此時張良娣已經和李輔國私下勾結, 還鼓動著李亨脫離唐玄宗的管制, 自立為皇帝並逼迫唐玄宗退位, 他們輾轉到靈武、吳忠一帶之後, 李亨便稱帝, 架空了唐玄宗, 李隆基也就成為了太上皇。

李亨繼位之後便封張良娣為淑妃, 回到長安執掌後宮之後, 張氏還以武則天為榜樣, 開始參與朝政, 當時被唐肅宗重用的大臣李泌看出其中的倪端之後, 向唐肅宗諫言並極力反對張氏涉政, 卻被張氏和李輔國的陰謀詭計所陷害。 這件事情遭到了建甯王李倓的指責, 可是李倓最後也被害死了。 同時張氏還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 但是李佋年幼離世, 小兒子又太年幼,

所以當時的太子李豫的位子還算安穩, 但是其兄長李倓被害之後, 他只能處處謙遜來取悅張氏等人。

寶應元年, 太上皇李隆基病逝, 大病未愈的唐肅宗得知此消息後悲痛欲絕, 病情更加嚴重了, 國事也無心打理, 原本張惶後和李輔國一起操持內政, 可是後來太監李輔國開始專權, 兩人開始發生分歧, 張惶後也處處受到李輔國的挾制, 於是張惶後開始策劃除掉李輔國。

她先是召見太子李豫, 告訴太子如今皇帝大病難愈, 李輔國專權, 現在他正勾結程元振等人謀反, 必須將他除掉以防後患。 太子卻擔心私自殺掉李輔國, 唐肅宗知道後肯定震驚, 不利於其身體, 想延緩此事。 張惶後見狀只能送回太子, 之後由召來了唐肅宗的次子李系,

與之商議之後李系同意了誅殺李輔國, 於是立即派人召集了二百余名健壯的太監, 準備除掉李輔國, 又派人以唐肅宗的名義召太子進宮。

可是這個計畫被程元振知道了, 立即通報了李輔國。 李輔國等人來到宮內時正好碰見了太子, 於是謊稱宮中有變, 將太子帶到了其他宮殿並監視起來, 隨後李輔國以太子之名調集了禁軍進入宮中, 將李系等百餘人抓獲並投入大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