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李勣的這句話能讓唐高宗下定決心解決長孫無忌?

永徽六年(655年), 唐高宗決定通過“廢王立武”一舉解決專權的長孫無忌集團, “廢王立武”也自然遭到了長孫無極集團的強力阻擊。 因為當時朝廷的實權都掌握在長孫無忌集團的手中, 所以唐高宗的多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

就在此時, 司空李勣單獨對唐高宗說:“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 ”這句話讓唐高宗一下子下定了決心, 馬上將反對“廢王立武”的宰相大臣一一處理, 從而徹底解決了長孫無忌集團。

那麼李勣這句“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到底有什麼厲害的地方, 從而徹底扭轉了“廢王立武”的進程?

首先, 李勣“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看起來是客套話, 但卻說明瞭一個問題:我李勣作為外人不該管“廢王立武”的事, 長孫無忌一樣是外人(外戚), 也不該過問“廢王立武”。 李勣這句話既是對唐高宗的支持, 也是在為“廢王立武”尋找法理依據。

其次, 唐高宗之所以無法“廢王立武”, 是因為掌握整個換皇后程式的宰相都是長孫無忌集團的成員, 長孫無忌不同意就換不了皇后。 在沒有得到長孫無忌同意的情況下, 唐高宗想要“廢王立武”的唯一辦法就是打擊那些長孫無忌派系的宰相。

但是這樣一來, 意味著唐高宗要和長孫無忌徹底攤牌。 當時唐高宗在朝廷中一沒人脈、二沒根基、三沒權勢、四沒影響, 如果徹底攤牌極有可能引發不可預料的後果。 之後的唐中宗就是處理宰相權力的時候過於急躁, 才被武則天抓住機會廢掉的。

李勣作為淩煙閣功臣之一、當時的正一品重臣(司空)、大唐第一名將, 是唯一在人脈和影響上能與長孫無忌相抗衡的大人物。 而且作為碩果僅存的貞觀一等名將, 李勣在當時是軍方的最高代表人物, 而這恰恰是長孫無忌集團所欠缺的。

因此得到了李勣的支持, 唐高宗不僅擁有了可以抗衡長孫無忌的人脈和影響。 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軍方的支持, 唐高宗就算跟長孫無忌徹底攤牌, 也不會再怕會發生什麼非常變故了。 所以李績的話才讓唐高宗下定決心解決長孫無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