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週末讀書︱魏延安:讀《通鑒》品曹操——柏楊版資治通鑒夜讀劄記15

從西元184年平滅黃巾軍時出場, 到西元220年開春去世, 曹操在歷史舞臺上活躍了36年。 即使沒有《三國演義》的渲染, 曹操也是那個年代當之無愧的風雲人物,

他曾經是那樣的接近於統一中國, 卻在赤壁功敗垂成。 在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的時候, 尚是尊曹貶劉的年代, 奉曹魏為正統, 因而有關曹操的筆墨自然也少不了, 總體以褒揚為主, 但也堅持了治史的嚴謹態度, 真實地記錄了史實。 現就通過《資治通鑒》的描述, 品讀曹操的一生。

平黃巾 嶄露頭角

西元184年, 是曹操在歷史舞臺的首次公開亮相。 這年的夏四月, 左中郎將皇甫嵩在與黃巾軍作戰過程中, 騎都尉曹操率軍來援, 並在隨後的5月份與皇甫嵩等合力大破黃巾, 皇甫因此封侯。 《資治通鑒》對這個首次公開亮相很重視, 在表述完大破黃巾之事後, 對曹操進行了專門的一段介紹, 稱其有謀略、有權術, 行俠仗義, 行為放蕩, 不受世俗約束;說當時的太尉橋玄對曹操青睞有加, 並建議其結交主持名滿天下的“月旦評”的許劭;曹操欣然前往, 但許劭不開口, 曹操只好威脅, 於是就有了大家熟知的“治世之能臣, 亂世之奸雄”的評語, 曹操大喜而去。 從這段表述看,

當時的曹操還僅是一個普通的僚屬, 增援皇甫嵩也是奉命行事, 戰功也不突出, 但接下來的介紹則為曹操後來的所作所為做了預告性陳述, 讓大家知道曹操確實是非常之人。

諫王芬 顯露智慧

西元188年, 冀州牧王芬趁皇帝劉宏打算返回河間國的機會, 陰謀劫持劉宏並廢黜, 另立合肥侯。 為此, 王芬徵求曹操意見, 曹操反對, 並毫不客氣地指出, 廢立之事是天下最大的災難, 不要只看過去的伊尹、霍光成功了, 更應看到他們本來就身居高位, 滿腔忠誠, 且充分權衡後才做決定, 如果不好好想想目前面臨的困難, 倉促行動, 豈不危險?最後, 王芬果然事敗自殺。 在這一事件中, 曹操可謂洞若觀火, 一語中的, 行廢立之事豈是像王芬這樣的一般人隨意可作之事!

回陳留 暗聚力量

西元189年, 曹操改名換姓, 逃離了洛陽, 路上被中牟縣一個亭長逮捕, 但幸好縣上的功曹因愛才而將其釋放, 最後歷盡艱難回到陳留郡, 隨即變賣家產, 招募勇士, 很快聚起了5000多人。 這次的逃離事出有因, 當時的朝政已被董卓完全掌控, 董卓又異常殘暴, 有識之士紛紛躲避, 袁紹已先逃走, 袁術緊隨其後。 曹操雖然被董卓任命為驍騎校尉, 但依然觀察到董卓的覆滅已為時不遠, 正所謂,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毅然離開做應變的準備, 並自立武裝。 果不然, 很快就興起天下共討董卓的事件。

討董卓 大失所望

西元190年, 所謂的天下各路英雄開始聚集, 共同討伐董卓, 結果形式上有十余萬人, 但一盤散沙, 各行號令, 不思進取。 曹操實在無法忍受, 於是單獨帶兵出戰, 結果戰事不利。 於是曹操鄭重提出分兵合攻的建議, 但無人理睬;不僅如此, 沒過多久, 因糧草不濟, 各路大軍相繼撤退, 內部還起了火拼, 兗州牧劉岱竟然擊殺了東郡郡長橋瑁。 如此“義軍”的所作所為實在讓曹操大失所望, 也就是從此開始,堅定了曹操自我發展的思路。衰老是我們的宿命,死亡總有一天會降臨。但是在此之前,醫學護理可以決定這條道路是在驟然下降,還是平緩延展。可惜大多時候,我們根本不考慮這個問題。我們只喜歡那些承諾能治病的醫生。——《最好的告別》

任東郡 獨立門戶

西元191年,對討董卓聯軍失望之極的曹操正在求得脫身之計時,恰好黑山變民攻擊東郡,時任郡長王肱抵擋不住,曹操趁機率兵赴援,結果大破變民,遂被命為東郡郡長,從這時起,曹操終於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接下來,曹操苦心經營,頂住了變民的騷擾,穩固了地盤,並以此為根基,不斷擴張,勢力不斷壯大,最終在西元192年被迎立為兗州牧。隨後再對兗州全力經營,擊退黃巾軍,並敢對抗中央,趕走前來上任的金尚,牢牢掌握政權在手。再到這年年底,迫使黃巾軍余部30萬人投降,隨軍家眷有百萬人之多。曹操從中挑選精銳,組成“青州兵團”,在有了根據地之後,又有了可靠的武裝,算是有了一個可以打拼的家底。

大仇殺 不寒而慄

西元193年,曹操對徐州展開了瘋狂攻擊,一切只為了報私仇。起因是曹操的父親曹嵩被徐州剌史陶謙的部將所害。為什麼會被害?因為曹嵩所帶的金銀財寶很多很耀眼,不免使人見錢眼開,在路過這個地方的時候有軍士實在抵擋不住誘惑,最後劫殺的悲劇發生。曹操當然悲憤異常,很快就率軍攻陷十餘城。蛤如果是攻陷也就算了,不,曹操把滿腔的憤怒灑在了無辜的民眾身上,他把俘虜的數十萬老百姓驅趕到泗水全部屠殺。這還不甘休,又攻擊徐州首府,但沒拿下,就轉而攻擊取慮、睢陵、夏丘三縣,全部屠城,雞犬不留。這次的復仇是曹操人性陰暗面的充分暴露,而在以後還有上演,雖沒有屠城,但滅族之類的殘忍舉措不時發生,從而為曹操留下了歷史惡名,也對其發展戰略的實施產生了很不好的影響。很快,因為屠殺邊讓的事件,讓一些部屬感到恐懼並叛變。

戰徐州 腹背受敵

西元194年,對殺父仇人陶謙,曹操再次發動攻擊,但不成想,正在前方廝殺,後院起火,張邈、陳宮等先後叛變並串聯,秘密迎接呂布接管兗州。等到呂布一進入兗州,各郡縣紛紛回應,最後只剩下鄄城、範縣、東阿三城,要不是程昱等忠心死守,曹操險成了喪家之犬,復仇付出了沉重代價。能出現這樣的局面與當時的風氣有關,即稍有點實力,都想在亂世稱雄,但主要是與曹操的殘忍有直接關係,僅因為邊讓羞辱了他,曹操便殺了邊讓全家,引起了當地士族的驚恐,不然像陳宮這樣的早期堅定追隨者也不會叛變。這次事件,在曹操心中也留下了陰影,在其人生後期,多疑使其多次進行了更為殘忍的誅殺。

迎獻帝 棋高一招

西元196年,曹操派兵把流落于黃河岸邊的漢獻帝迎到了許縣,從此掌握了“奉天子以令諸候”的戰略主動,為後期討伐各地的割據勢力奠定了道義上的優勢。曹操能迎來漢獻帝,一方面是由於他在掌管兗州之初就及時上表中央表示衷心,有良好的政治形象;另一方面也是曹操決策果敢,與部屬齊心協力之果。不像袁紹,也想過這一招,但猶豫來猶豫去,一會想另立,一會又想迎立,最終被曹操搶了先。

貪美色 教訓深刻

西元197年春,討伐張繡的戰役已經基本結束,張繡投降。但轉眼之間,張繡反水,突然發動襲擊,結果曹操身中流箭,倉皇逃走;曹操的長子曹昂、大將韋典先後被殺,軍隊損失慘重。事件的起因很簡單,曹操在納降的過程中看上了張繡漂亮的嬸母並納之,這使張繡難受其辱,加之曹操又對張繡一個部下過於親近,從而迫使張繡再次反復。這是曹操好色的最好反映之一,此後還會發生他與兒子曹丕搶納女俘的鬧劇和被後人嘲諷不已的築台銅雀。前兩年的大片《赤壁》就對赤壁之戰做了新解,描述為曹操因貪圖美色而導致戰爭失敗,看來編劇也是從曹操的好色出發,進行了大膽而真實的演繹。

攻袁術 啟程統一

西元197年,曹操發動了對袁術的攻擊,雖然沒有擒殺袁術,但也取得了根本性的勝利,袁術從此一蹶不振。這次戰爭標誌著曹操啟動了謀劃已久的統一戰爭序幕。到明年,曹操又力排眾議,攻破徐州,斬殺呂布,根據地穩步擴大,從而有了北抗袁紹、南並荊吳的實力。而且,攻擊袁術和徐州都是就近入手,穩紮穩打,逐步推進,戰略很成功。

納張繡 大顯風度

西元199年9月,正是袁曹大戰的前夕,讓曹操刻骨銘心的張繡聽從謀士賈詡的建議,再降曹操。這次曹操表現出了驚人的包容,執手言歡,並命自己的兒子曹均娶張繡的女兒,命張繡當揚武將軍。曹操在此事的處理上,雖受時勢影響,為戰略需要,但表現確實有大將風度,展現了一個英雄人物的胸襟,在關鍵時候壯大了自己的實力,穩固了防線,假如舊恨難消,那將又是一次腹背受敵。

戰官渡 如日中天

西元200年,曹操以少勝多,在官渡之戰中取得了對袁紹的決定性勝利,從此大半個北方納入帳下,英雄事業步入鼎盛時期。這時候的曹操思維敏捷,從諫如流,善於發現人才,成功指揮多場戰爭,人才聚集,猛將如雲,勢如破竹,迅速掃平袁紹殘餘勢力和遼東的烏桓部落,北方歸於一統,為進而統一南方奠定了基礎。官渡之戰後的幾年是曹操個人事業的巔峰時刻。

敗赤壁 人生轉折

當即將渡江的時候,曹操不免信心爆棚,劉表的荊州大地輕易就納入囊中,水陸並進,何愁東吳不平,劉備就更不用放在眼裡。但西元208年的這場大火,使一切灰飛煙滅,曹操狼狽退回北方,此後再也沒有跨江半步,直至生命結束。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後的心理變化。在此後的歲月裡,曹操失去了往昔的英明和銳氣,更加多疑殘暴;不再躊躇滿志,而是將整個戰略收縮,處心積慮地考慮個人及身後的事情。西元211年,曹操開始享受“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的待遇,不臣之心逐漸顯露,此後開始封國,從魏公到魏王,一步步向篡漢自立邁進。即使以後遇到戰略上的良機,也不再主動,而是適可而止。如西元215年平西涼的時候,將領們勸乘勢入川,曹操說了句“既得隴又望蜀?”後撤退,其心已明顯不在週邊。

托終身 虎父犬子

西元220年春,曹操永久地閉上了那雙讓無數人膽寒不已的雙眼。在此之前,他已選好了接班人,應該是放心地走了。但他沒有想到,自己一手締造的基業,在僅僅四十多年後就易手于司馬家族。何以至此,不爭氣的兒子是主因。估計曹操可能也會有這樣的感歎,虎父有犬子,選定的曹丕或許比曹植強一點,或許連曹植都不如,但都不是雄才大略的料。在曹操最終確定繼承人的那一刻,曹丕的表現是欣喜若狂,大慶一場。當時就有大臣嘀咕,做了儲君,大任即將來臨,應是憂懼不已,像這般沒有水準,難道魏家的江山能長久?結果不幸言中,這個曹丕確實在治國方面乏善可陳,既無一統天下的志向和能力,也沒有繼往開來的氣象,反倒是推行的“九品中正制”開啟了腐朽的士族門閥統治,而對文學的熱愛,又留下了弔喪學驢鳴的佚事,還開啟了文學批評的先河,但對於治國毫無裨益。總之,作為皇帝,曹丕對不住曹操兒子這個響亮的稱號。曹操曾在晚年自歎道,吾其為周文王乎?最後,他真的成了魏帝國的“周文王”,但可惜的是接任的並沒有成為“周武王”。

風吹散 英雄依舊

往事已然越千年,曹操的時代距今已近兩千年,但後人對於曹操的評說並不因時間的逝去而消散,無論如何,他是那個時代最為耀眼的明星,是當之無愧的英雄,儘管可能是一個並不成功的英雄!

(本文圖片均選自網路)

也就是從此開始,堅定了曹操自我發展的思路。衰老是我們的宿命,死亡總有一天會降臨。但是在此之前,醫學護理可以決定這條道路是在驟然下降,還是平緩延展。可惜大多時候,我們根本不考慮這個問題。我們只喜歡那些承諾能治病的醫生。——《最好的告別》

任東郡 獨立門戶

西元191年,對討董卓聯軍失望之極的曹操正在求得脫身之計時,恰好黑山變民攻擊東郡,時任郡長王肱抵擋不住,曹操趁機率兵赴援,結果大破變民,遂被命為東郡郡長,從這時起,曹操終於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接下來,曹操苦心經營,頂住了變民的騷擾,穩固了地盤,並以此為根基,不斷擴張,勢力不斷壯大,最終在西元192年被迎立為兗州牧。隨後再對兗州全力經營,擊退黃巾軍,並敢對抗中央,趕走前來上任的金尚,牢牢掌握政權在手。再到這年年底,迫使黃巾軍余部30萬人投降,隨軍家眷有百萬人之多。曹操從中挑選精銳,組成“青州兵團”,在有了根據地之後,又有了可靠的武裝,算是有了一個可以打拼的家底。

大仇殺 不寒而慄

西元193年,曹操對徐州展開了瘋狂攻擊,一切只為了報私仇。起因是曹操的父親曹嵩被徐州剌史陶謙的部將所害。為什麼會被害?因為曹嵩所帶的金銀財寶很多很耀眼,不免使人見錢眼開,在路過這個地方的時候有軍士實在抵擋不住誘惑,最後劫殺的悲劇發生。曹操當然悲憤異常,很快就率軍攻陷十餘城。蛤如果是攻陷也就算了,不,曹操把滿腔的憤怒灑在了無辜的民眾身上,他把俘虜的數十萬老百姓驅趕到泗水全部屠殺。這還不甘休,又攻擊徐州首府,但沒拿下,就轉而攻擊取慮、睢陵、夏丘三縣,全部屠城,雞犬不留。這次的復仇是曹操人性陰暗面的充分暴露,而在以後還有上演,雖沒有屠城,但滅族之類的殘忍舉措不時發生,從而為曹操留下了歷史惡名,也對其發展戰略的實施產生了很不好的影響。很快,因為屠殺邊讓的事件,讓一些部屬感到恐懼並叛變。

戰徐州 腹背受敵

西元194年,對殺父仇人陶謙,曹操再次發動攻擊,但不成想,正在前方廝殺,後院起火,張邈、陳宮等先後叛變並串聯,秘密迎接呂布接管兗州。等到呂布一進入兗州,各郡縣紛紛回應,最後只剩下鄄城、範縣、東阿三城,要不是程昱等忠心死守,曹操險成了喪家之犬,復仇付出了沉重代價。能出現這樣的局面與當時的風氣有關,即稍有點實力,都想在亂世稱雄,但主要是與曹操的殘忍有直接關係,僅因為邊讓羞辱了他,曹操便殺了邊讓全家,引起了當地士族的驚恐,不然像陳宮這樣的早期堅定追隨者也不會叛變。這次事件,在曹操心中也留下了陰影,在其人生後期,多疑使其多次進行了更為殘忍的誅殺。

迎獻帝 棋高一招

西元196年,曹操派兵把流落于黃河岸邊的漢獻帝迎到了許縣,從此掌握了“奉天子以令諸候”的戰略主動,為後期討伐各地的割據勢力奠定了道義上的優勢。曹操能迎來漢獻帝,一方面是由於他在掌管兗州之初就及時上表中央表示衷心,有良好的政治形象;另一方面也是曹操決策果敢,與部屬齊心協力之果。不像袁紹,也想過這一招,但猶豫來猶豫去,一會想另立,一會又想迎立,最終被曹操搶了先。

貪美色 教訓深刻

西元197年春,討伐張繡的戰役已經基本結束,張繡投降。但轉眼之間,張繡反水,突然發動襲擊,結果曹操身中流箭,倉皇逃走;曹操的長子曹昂、大將韋典先後被殺,軍隊損失慘重。事件的起因很簡單,曹操在納降的過程中看上了張繡漂亮的嬸母並納之,這使張繡難受其辱,加之曹操又對張繡一個部下過於親近,從而迫使張繡再次反復。這是曹操好色的最好反映之一,此後還會發生他與兒子曹丕搶納女俘的鬧劇和被後人嘲諷不已的築台銅雀。前兩年的大片《赤壁》就對赤壁之戰做了新解,描述為曹操因貪圖美色而導致戰爭失敗,看來編劇也是從曹操的好色出發,進行了大膽而真實的演繹。

攻袁術 啟程統一

西元197年,曹操發動了對袁術的攻擊,雖然沒有擒殺袁術,但也取得了根本性的勝利,袁術從此一蹶不振。這次戰爭標誌著曹操啟動了謀劃已久的統一戰爭序幕。到明年,曹操又力排眾議,攻破徐州,斬殺呂布,根據地穩步擴大,從而有了北抗袁紹、南並荊吳的實力。而且,攻擊袁術和徐州都是就近入手,穩紮穩打,逐步推進,戰略很成功。

納張繡 大顯風度

西元199年9月,正是袁曹大戰的前夕,讓曹操刻骨銘心的張繡聽從謀士賈詡的建議,再降曹操。這次曹操表現出了驚人的包容,執手言歡,並命自己的兒子曹均娶張繡的女兒,命張繡當揚武將軍。曹操在此事的處理上,雖受時勢影響,為戰略需要,但表現確實有大將風度,展現了一個英雄人物的胸襟,在關鍵時候壯大了自己的實力,穩固了防線,假如舊恨難消,那將又是一次腹背受敵。

戰官渡 如日中天

西元200年,曹操以少勝多,在官渡之戰中取得了對袁紹的決定性勝利,從此大半個北方納入帳下,英雄事業步入鼎盛時期。這時候的曹操思維敏捷,從諫如流,善於發現人才,成功指揮多場戰爭,人才聚集,猛將如雲,勢如破竹,迅速掃平袁紹殘餘勢力和遼東的烏桓部落,北方歸於一統,為進而統一南方奠定了基礎。官渡之戰後的幾年是曹操個人事業的巔峰時刻。

敗赤壁 人生轉折

當即將渡江的時候,曹操不免信心爆棚,劉表的荊州大地輕易就納入囊中,水陸並進,何愁東吳不平,劉備就更不用放在眼裡。但西元208年的這場大火,使一切灰飛煙滅,曹操狼狽退回北方,此後再也沒有跨江半步,直至生命結束。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後的心理變化。在此後的歲月裡,曹操失去了往昔的英明和銳氣,更加多疑殘暴;不再躊躇滿志,而是將整個戰略收縮,處心積慮地考慮個人及身後的事情。西元211年,曹操開始享受“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的待遇,不臣之心逐漸顯露,此後開始封國,從魏公到魏王,一步步向篡漢自立邁進。即使以後遇到戰略上的良機,也不再主動,而是適可而止。如西元215年平西涼的時候,將領們勸乘勢入川,曹操說了句“既得隴又望蜀?”後撤退,其心已明顯不在週邊。

托終身 虎父犬子

西元220年春,曹操永久地閉上了那雙讓無數人膽寒不已的雙眼。在此之前,他已選好了接班人,應該是放心地走了。但他沒有想到,自己一手締造的基業,在僅僅四十多年後就易手于司馬家族。何以至此,不爭氣的兒子是主因。估計曹操可能也會有這樣的感歎,虎父有犬子,選定的曹丕或許比曹植強一點,或許連曹植都不如,但都不是雄才大略的料。在曹操最終確定繼承人的那一刻,曹丕的表現是欣喜若狂,大慶一場。當時就有大臣嘀咕,做了儲君,大任即將來臨,應是憂懼不已,像這般沒有水準,難道魏家的江山能長久?結果不幸言中,這個曹丕確實在治國方面乏善可陳,既無一統天下的志向和能力,也沒有繼往開來的氣象,反倒是推行的“九品中正制”開啟了腐朽的士族門閥統治,而對文學的熱愛,又留下了弔喪學驢鳴的佚事,還開啟了文學批評的先河,但對於治國毫無裨益。總之,作為皇帝,曹丕對不住曹操兒子這個響亮的稱號。曹操曾在晚年自歎道,吾其為周文王乎?最後,他真的成了魏帝國的“周文王”,但可惜的是接任的並沒有成為“周武王”。

風吹散 英雄依舊

往事已然越千年,曹操的時代距今已近兩千年,但後人對於曹操的評說並不因時間的逝去而消散,無論如何,他是那個時代最為耀眼的明星,是當之無愧的英雄,儘管可能是一個並不成功的英雄!

(本文圖片均選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