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接班人曹丕劉禪孫亮,還是劉備最聰明,用劉禪下了一盤大棋差點匡扶漢室

自劉邦打敗項羽, 建立大漢王朝, 經過漢武帝的發展, 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強大的帝國, 一直到王莽篡位, 西漢結束, 劉秀以過人的軍事能力, 打敗王莽劉玄等人, 再次中興大漢天下, 可惜到了東漢末年, 黃巾起義爆發, 諸侯並起, 漢室名存實亡, 曹操趁勢崛起, 挾天子以令諸侯, 打敗袁紹, 一統北方, 成為最強的諸侯。

劉備跑到荊州之後, 以諸葛亮為軍師, 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為將, 迅速站穩腳跟, 在曹操南下之時, 借助劉琦之力, 取得荊南四郡, 並與孫權聯合共抗曹操, 從而曹操在赤壁之戰大敗, 劉備成最大贏家, 一舉佔領荊州, 並取得益州漢中等地, 進漢中王。 劉備從一介草民成一方諸侯, 大起大落, 用了幾十年的時間, 換做旁人早都放棄, 可是劉備用一直方式告訴世人, 什麼才是最聰明的人。

人都有老的一天, 曹操穩定北方後, 本想立曹沖為世子, 可惜曹沖太聰明了, 過早的夭折, 又欲立曹植為世子, 受到以荀令君為首的頑固派的反對, 曹丕又在司馬懿的幫助下, 用另外一種方式取得曹操青睞, 成為世子。 可是曹丕登位之後, 軍權旁落, 受曹氏宗親的擺佈, 從而過分的依賴司馬懿, 最後尾大不掉, 創造了曹魏江山成了別人的嫁衣,

所以曹操選繼承人選的是對的, 但做法卻是不對, 過多引起兄弟之爭, 沒能穩定曹魏內政, 讓其繼承人權利受到限制。

孫權死後, 立十歲的孫亮為太子, 孫亮雖然是神童, 可是在三國爭霸的時代, 一旦一個君主年幼, 必會讓臣子權利過大,

造成主弱臣強的局面, 從而加速東吳的滅亡。 所以說孫權讓孫亮接班是一件最蠢的行為, 跟哥哥孫策根本沒法比, 孫策不讓其子繼位, 也考慮到兒子年幼, 根本無力穩住東吳大局, 所以才讓孫權登位, 以周瑜張昭輔佐, 才有了東吳的一席之地。

針對接班人, 不得不說還是劉備最聰明。 我們知道, 關羽因驕傲自大失去荊州, 張飛急於給關羽報仇, 被手下人害死。 關羽張飛全因東吳而死, 劉備深知不可與東吳為敵, 可是礙於多年積累的情義, 必須發兵攻吳, 以報結義之情, 可惜劉備千算萬算, 本該一路勢如破竹, 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 讓蜀漢積累多年的兵力毀於一旦。 臨死之前, 劉備深知自夷陵之敗後, 蜀漢政權岌岌可危, 一旦安排不好, 必會傾覆, 所以劉備特別要求諸葛亮可取而代之, 前提是諸葛亮必須要以匡扶漢室為已任。

諸葛亮見劉備讓自己取而代之,儘管諸葛亮威望很高,可是諸葛亮卻不傻,劉備的仁義之名不是自己所能比的,取而代之完全是找死,所以劉備讓劉禪登基,都說劉禪昏庸,其實不然,劉禪反之很聰明,作為劉備的長子,只是軍中威望不夠,為了能夠順利登基,保住蜀漢政權,劉備讓其拜諸葛亮為相父。

劉備深知只要諸葛亮在,蜀漢政權必在,加上劉禪又不傻,修養生息之後,蜀漢完全有能力匡扶漢室。只可惜劉備千算萬算,沒算到夷陵之戰,讓蜀漢元氣大傷,幾十年沒緩過來。打仗拼的是國力,蜀漢固然錢糧富足,可惜一直人力不足,所以失去了20年的發展機會,越來越弱。諸葛亮天縱奇才,也只能北伐幾次,打幾仗不痛不癢的戰爭,以保住蜀漢政權四十年。

可惜了,劉備用劉禪下了一盤大棋,卻因自己的一個失誤毀了,不過一旦諸葛亮兵力充足,佔領長安,天下說不定真的是蜀漢的。你認為是怎麼樣的呢?

諸葛亮見劉備讓自己取而代之,儘管諸葛亮威望很高,可是諸葛亮卻不傻,劉備的仁義之名不是自己所能比的,取而代之完全是找死,所以劉備讓劉禪登基,都說劉禪昏庸,其實不然,劉禪反之很聰明,作為劉備的長子,只是軍中威望不夠,為了能夠順利登基,保住蜀漢政權,劉備讓其拜諸葛亮為相父。

劉備深知只要諸葛亮在,蜀漢政權必在,加上劉禪又不傻,修養生息之後,蜀漢完全有能力匡扶漢室。只可惜劉備千算萬算,沒算到夷陵之戰,讓蜀漢元氣大傷,幾十年沒緩過來。打仗拼的是國力,蜀漢固然錢糧富足,可惜一直人力不足,所以失去了20年的發展機會,越來越弱。諸葛亮天縱奇才,也只能北伐幾次,打幾仗不痛不癢的戰爭,以保住蜀漢政權四十年。

可惜了,劉備用劉禪下了一盤大棋,卻因自己的一個失誤毀了,不過一旦諸葛亮兵力充足,佔領長安,天下說不定真的是蜀漢的。你認為是怎麼樣的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