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上賽季亞軍半程得分不足兩位數,蘇寧為啥跌落至此?

記者賈岩峰報導

2017中超半程結束, 江蘇蘇寧竟然排名倒數第一, 這確實讓人大跌眼鏡。 15場比賽只取得了1場勝利, 6平8負, 進13球丟24球,

僅積9分。 從去年聯賽亞軍到目前的倒數第一, 這種巨大的落差, 實在匪夷所思。 蘇寧究竟怎麼了?他們翻盤的機會還有多大?需要作出何種改變才能有轉機?

上個賽季一路緊追恒大, 力壓上港, 最終拿到了聯賽亞軍。 然而到了這個賽季之後, 蘇寧跟恒大與上港的成績天差地別, 其實三支隊面臨的情況是一樣的, 上場都變成三個外援, 同時又都增加一個U23球員外, 那麼成績怎麼就能有這麼大差距呢?讓我們看看這三隊的人員出場情況對比, 從中能夠找到一些端倪。

表中列出了2016賽季, 恒大、上港和蘇甯三支球隊出場最多的14個人的名單, 因為每場比賽都是首發11人加3個換人名額, 因此就看看這14人兩個賽季的不同, 從而可以體會到他們陣容有何變化。

仔細對比就會發現兩個賽季中首發11人中配置不同的人員。

先看恒大, 在恒大出場最多的14個球員中, 首發11人中, 只有1名球員是與上賽季不同的, 那就是王上源換成了於漢超。 而王上源上個賽季正好是U23球員, 可以說恒大上個賽季很好地提前實習了主力陣容只用三外援,

同時還有一名U23球員存在的過程。

再看上港, 上港上賽季出場最多的首發11人名單中, 一共有四個人員變化, 分別是于海、孫祥、金周榮和吉安, 變成了本賽季的賀慣、浩克、奧斯卡和艾哈邁多夫。 這裡面的替換有些意思, 因為吉安上賽季下半程就走了, 浩克已經提前進入了實習期, 這個賽季理所當然上位。

金周榮則是因為減少了一個亞洲外援名額, 賀慣跟石柯成了上港中後衛位置上的搭檔, 因此賀慣的出場時間一下上去了;孫祥離開後王燊超移到左路, 右路傅歡頂上, 同時還有幾個能夠在這個位置上輪換的球員, 中場於海讓路了U23, 從而跟蔡慧康、艾哈邁多夫三人競爭中場防守的位置。

其實最直觀的對比就是, 上港補強了替換掉的四個人, 使得整體實力提升了一大步, 這個賽季當然強悍。

再看蘇甯, 蘇甯本賽季首發最多11人中, 也有7個主力跟上賽季重合, 也有4個人更迭, 讓我們看看更迭掉的4個人, 上賽季出場時間最多的塞恩斯伯裡、顧超、張曉彬和若,

被洪正好、張思鵬、劉建業和謝鵬飛給替換掉了。 主力名單裡走了兩個外援, 但是替換進去的只有一個外援。

其實跟上港的情況一樣, 若半程就走了, 馬丁內斯頂上, 跟浩克一致, 但是馬丁內斯卻沒能像浩克一樣繼續發力, 這對蘇寧來說是一個重大損失, 與此同時, 蘇寧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上賽季在主力陣容中一直是有一個中鋒存在的, 無論是上半程的若還是下半程的馬丁內斯, 他們都能夠在前場起到很好的牽制和射門作用。

然而這賽季這個位置直接瘸腿,先不說現有球員能力如何,就從一對一替換掉的球員資料對比,洪正好沒有塞恩斯伯裡穩定,張思鵬的發揮也沒有上賽季顧超神勇,劉建業替換掉了張曉彬算是半斤八兩,而謝鵬飛佔據的這個名額本應該由另外一個外援來佔據。

蘇寧現在就像是一個沒有屋頂的豪華別墅,不管裝修怎麼奢華,但是始終無法擋風遮雨。看看恒大、上港,隊內都有絕對高效的主力射手存在,蘇寧不僅在防守上削弱了力量,在進攻上也徹底啞火。因此蘇寧現在之所以出現這麼大問題,是因為陣容有嚴重缺陷造成的。

今年蘇甯的中方球員因為表現不佳被罵得很慘,在對陣上港的比賽中,陶源幾次接球停球失誤,賽後更是招致了球迷的圍攻。今年蘇寧聯賽成績不佳的鍋,是不是應該都算到中方球員的頭上?資料顯示,顯然不該。

讓我們看下表四(這個表格主要統計和展示的是國內球員和外援在不同賽季不同時期,在球隊所起到的作用的對比)。我們先看2016賽季,蘇寧總共拿到57分,排名聯賽第二。而上半程過去之後,蘇寧拿到了31個積分。

如果根據以往經常提及的進球為球隊拿到3分、1分和0分的規律來對蘇寧這31個積分進行一些拆分,我們會非常清楚地發現,2016年上半程,也就是彼德雷斯庫和宮磊共同帶完的上半程(事實上主要是彼德雷斯庫),球隊的31個積分中有一個是0比0平局,也就是有進球的一共有30個積分,而這30個積分竟然由內外援進球各拿了15個積分。

請大家注意,是內外援進球各自為球隊拿了15個積分。那麼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彼德雷斯庫的戰術體系下,蘇寧本土球員存在感非常強,外援進了12個球,內援進了9個球,但是拿到的積分竟然是一樣的。

但是崔龍洙來到球隊之後對於戰術進行了一些調整,崔龍洙在首爾期間的執教理念就是圍繞著前場外援進攻三角打造戰術(在首爾期間是德揚、莫里納和埃斯庫德羅),而到了蘇寧之後,補強了馬丁內斯,加上特謝拉和拉米雷斯,蘇甯下半程攻擊力明顯提升。

在拿到的26個聯賽積分中,靠外援進球拿到的積分達23分之多,而內援雖然進了6個球,但大多數都是錦上添花,真正對於比賽有決定意義的也只有3分。從15分對15分,到23分對3分,蘇甯在崔龍洙接手後,戰術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

彼德雷斯庫時代的蘇寧確實給人感覺像溫吞水,看起來攻也不強,但是守也不弱,看不出球隊明顯的戰術特點,被人詬病。但是崔龍洙來了之後,他就積極打造和利用好了俱樂部為他買的高價外援,因此進攻犀利。

但問題是,蘇甯中方球員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在戰術體系中被邊緣化了,已經不習慣在比賽中扮演關鍵先生了,現在外援缺失,一下子又讓中方球員挑大樑,顯然不太可能。

事實上,無論是奧庫卡時代、高洪波時代,彼德雷斯庫時代,江蘇隊的中方球員都有一些存在感,但是崔龍洙來到之後,對於球隊進行了改造,可以說在進攻上進行了升級,但是這種升級是顛覆了蘇寧過去內外援均衡配合的特點。

加上流失了兩個絕對主力孫可和任航,直接導致的結果是,蘇寧在球隊決定區能夠擁有改變比賽走勢能力的球員數量越來越少了,人走了,但是沒有補足,一旦外援不靈了,內援也同樣跟不上了。

2017賽季蘇寧拿到的9個聯賽積分中,有兩場是0比0,因此真正靠進球取得的聯賽積分僅為7分,而這7分,全部是靠外援進球拿到的,蘇寧內援在上半年拿到的分數為0。從上賽季的15對15,到這個賽季的0。這種變化是不是值得蘇寧俱樂部深入思考?

很多人都覺得,戰術是死的,人是靈活的,R馬發揮不佳,難道蘇寧就應該輸成副班長嗎?你贏不了球,哪怕多一些平局,也不至於只拿到9分吧?平局靠什麼?靠防守。防守靠什麼,門將的作用不可忽視。一個好的門將相當於半支球隊,但是今年蘇甯的門將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對於大多數球隊來說,門將位置的人選是基本固定的,因為門將的表現不靠靈光一現而是要靠比賽去積累經驗才能穩定的發揮。在目前所有中超球隊中,使用多門將的球隊有四支,分別是江蘇蘇甯(張思鵬、顧超)、天津億利(杜佳、楊啟鵬)長春亞泰(吳亞軻、禕凡)和遼寧宏運(石笑天、張振強、王皓)。

這幾支球隊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成績都不太好,都在聯賽下游徘徊。

江蘇蘇寧在上個賽季就有這樣的做法,就是顧超和張思鵬都有出場機會,但是上賽季顧超是絕對主力,這個賽季變成了兩人接近於平分秋色。15輪聯賽中,張思鵬守了8場,顧超守了7場,張思鵬丟了13個球,顧超丟了11個球,基本上也是平分秋色。

那麼他們在門將的關鍵資料表現上是怎樣的呢?我們不妨把張思鵬和顧超乾脆看成一個整體,因為他們出場時間和丟球數都差不多,那麼我們把他們的撲救總數,失球總數相加,就等於他們被射正的次數,這個數再除以蘇寧總共被射門的次數,就能夠得出蘇寧被射正率,用撲球除以射正,就等於每個門將的撲救成功率。

那麼根據這幾項資料計算得到的結果是,張思鵬與顧超目前的撲救成功率只有51.02%。可能這個資料這麼看沒有太多感覺,但是上港顏駿淩的撲救成功率是73.91%,廣州恒大曾誠的撲救成功率為70.69%。相差了20個百分點。而就跟顧超和張思鵬上賽季自己的資料比,70.8%的撲救成功率,同樣也是退步了差不多20個百分點。

如果是一個門將退步可能是門將個人的問題,但是兩個門將表現都不佳,是不是就該檢討訓練水準的問題了?門將主要靠訓練,因此,蘇甯這個賽季兩個門將在技術資料上的大退步,對於成績也是有著不可忽視影響的,接下來卡佩羅也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綜上所述,我們再把蘇寧去年一些主要指標跟到目前為止的一些指標進行對比,表五中我們特意列上了該項資料在中超的排名,因為我們對比一個球隊的資料不能只看絕對值,還要看他跟中超其他球隊對比的情況,因為政策的改變對於中超整個環境都是有影響的。

通過對比我們會發現,蘇寧退步明顯的主要有三項,就是進球數、失球數和搶斷數,從總射門次數、傳球數、傳中數、傳威脅球數來看,蘇寧基本維持了上個賽季的水準,也就是說,球隊射門次數並沒有絕對的減少,傳球和傳威脅球數也在聯賽裡有穩固的地位,被射門次數的減少,說明聯賽減少一個外援後整體進攻資料的下降。

射門次數傳威脅球都沒有下降,但是進球下降了,說明蘇寧缺少一錘定音的球員。搶斷數大幅下降,這其實對於後防來說是承受著巨大壓力的,因為中場的搶斷可以很好地起到屏障作用,減輕後防壓力,防止對方直奔禁區長驅直入。

看看蘇甯上賽季搶斷最多的球員是塞恩斯伯裡和吉翔,而這賽季變成了拉米雷斯和吉翔,同時拉米雷斯還是球隊射門最多的人,那麼拉米雷斯等於又要進攻又要防守,他一個人扛起來兩個人的活,實際上這兩個又都不是他最擅長的。

拉米雷斯去年上榜最高的就是傳球數,他是蘇寧傳球最多的人,實際上他是一個中場攻防轉換樞紐,但是現在他要承擔起搶斷和射門的任務,這種不合適的安排,也影響了蘇寧的成績。因此蘇甯未來還是要讓外援回到自己最擅長的位置上,同時補齊短板,下半年才有可能強勢反彈。

然而這賽季這個位置直接瘸腿,先不說現有球員能力如何,就從一對一替換掉的球員資料對比,洪正好沒有塞恩斯伯裡穩定,張思鵬的發揮也沒有上賽季顧超神勇,劉建業替換掉了張曉彬算是半斤八兩,而謝鵬飛佔據的這個名額本應該由另外一個外援來佔據。

蘇寧現在就像是一個沒有屋頂的豪華別墅,不管裝修怎麼奢華,但是始終無法擋風遮雨。看看恒大、上港,隊內都有絕對高效的主力射手存在,蘇寧不僅在防守上削弱了力量,在進攻上也徹底啞火。因此蘇寧現在之所以出現這麼大問題,是因為陣容有嚴重缺陷造成的。

今年蘇甯的中方球員因為表現不佳被罵得很慘,在對陣上港的比賽中,陶源幾次接球停球失誤,賽後更是招致了球迷的圍攻。今年蘇寧聯賽成績不佳的鍋,是不是應該都算到中方球員的頭上?資料顯示,顯然不該。

讓我們看下表四(這個表格主要統計和展示的是國內球員和外援在不同賽季不同時期,在球隊所起到的作用的對比)。我們先看2016賽季,蘇寧總共拿到57分,排名聯賽第二。而上半程過去之後,蘇寧拿到了31個積分。

如果根據以往經常提及的進球為球隊拿到3分、1分和0分的規律來對蘇寧這31個積分進行一些拆分,我們會非常清楚地發現,2016年上半程,也就是彼德雷斯庫和宮磊共同帶完的上半程(事實上主要是彼德雷斯庫),球隊的31個積分中有一個是0比0平局,也就是有進球的一共有30個積分,而這30個積分竟然由內外援進球各拿了15個積分。

請大家注意,是內外援進球各自為球隊拿了15個積分。那麼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彼德雷斯庫的戰術體系下,蘇寧本土球員存在感非常強,外援進了12個球,內援進了9個球,但是拿到的積分竟然是一樣的。

但是崔龍洙來到球隊之後對於戰術進行了一些調整,崔龍洙在首爾期間的執教理念就是圍繞著前場外援進攻三角打造戰術(在首爾期間是德揚、莫里納和埃斯庫德羅),而到了蘇寧之後,補強了馬丁內斯,加上特謝拉和拉米雷斯,蘇甯下半程攻擊力明顯提升。

在拿到的26個聯賽積分中,靠外援進球拿到的積分達23分之多,而內援雖然進了6個球,但大多數都是錦上添花,真正對於比賽有決定意義的也只有3分。從15分對15分,到23分對3分,蘇甯在崔龍洙接手後,戰術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

彼德雷斯庫時代的蘇寧確實給人感覺像溫吞水,看起來攻也不強,但是守也不弱,看不出球隊明顯的戰術特點,被人詬病。但是崔龍洙來了之後,他就積極打造和利用好了俱樂部為他買的高價外援,因此進攻犀利。

但問題是,蘇甯中方球員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在戰術體系中被邊緣化了,已經不習慣在比賽中扮演關鍵先生了,現在外援缺失,一下子又讓中方球員挑大樑,顯然不太可能。

事實上,無論是奧庫卡時代、高洪波時代,彼德雷斯庫時代,江蘇隊的中方球員都有一些存在感,但是崔龍洙來到之後,對於球隊進行了改造,可以說在進攻上進行了升級,但是這種升級是顛覆了蘇寧過去內外援均衡配合的特點。

加上流失了兩個絕對主力孫可和任航,直接導致的結果是,蘇寧在球隊決定區能夠擁有改變比賽走勢能力的球員數量越來越少了,人走了,但是沒有補足,一旦外援不靈了,內援也同樣跟不上了。

2017賽季蘇寧拿到的9個聯賽積分中,有兩場是0比0,因此真正靠進球取得的聯賽積分僅為7分,而這7分,全部是靠外援進球拿到的,蘇寧內援在上半年拿到的分數為0。從上賽季的15對15,到這個賽季的0。這種變化是不是值得蘇寧俱樂部深入思考?

很多人都覺得,戰術是死的,人是靈活的,R馬發揮不佳,難道蘇寧就應該輸成副班長嗎?你贏不了球,哪怕多一些平局,也不至於只拿到9分吧?平局靠什麼?靠防守。防守靠什麼,門將的作用不可忽視。一個好的門將相當於半支球隊,但是今年蘇甯的門將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對於大多數球隊來說,門將位置的人選是基本固定的,因為門將的表現不靠靈光一現而是要靠比賽去積累經驗才能穩定的發揮。在目前所有中超球隊中,使用多門將的球隊有四支,分別是江蘇蘇甯(張思鵬、顧超)、天津億利(杜佳、楊啟鵬)長春亞泰(吳亞軻、禕凡)和遼寧宏運(石笑天、張振強、王皓)。

這幾支球隊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成績都不太好,都在聯賽下游徘徊。

江蘇蘇寧在上個賽季就有這樣的做法,就是顧超和張思鵬都有出場機會,但是上賽季顧超是絕對主力,這個賽季變成了兩人接近於平分秋色。15輪聯賽中,張思鵬守了8場,顧超守了7場,張思鵬丟了13個球,顧超丟了11個球,基本上也是平分秋色。

那麼他們在門將的關鍵資料表現上是怎樣的呢?我們不妨把張思鵬和顧超乾脆看成一個整體,因為他們出場時間和丟球數都差不多,那麼我們把他們的撲救總數,失球總數相加,就等於他們被射正的次數,這個數再除以蘇寧總共被射門的次數,就能夠得出蘇寧被射正率,用撲球除以射正,就等於每個門將的撲救成功率。

那麼根據這幾項資料計算得到的結果是,張思鵬與顧超目前的撲救成功率只有51.02%。可能這個資料這麼看沒有太多感覺,但是上港顏駿淩的撲救成功率是73.91%,廣州恒大曾誠的撲救成功率為70.69%。相差了20個百分點。而就跟顧超和張思鵬上賽季自己的資料比,70.8%的撲救成功率,同樣也是退步了差不多20個百分點。

如果是一個門將退步可能是門將個人的問題,但是兩個門將表現都不佳,是不是就該檢討訓練水準的問題了?門將主要靠訓練,因此,蘇甯這個賽季兩個門將在技術資料上的大退步,對於成績也是有著不可忽視影響的,接下來卡佩羅也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綜上所述,我們再把蘇寧去年一些主要指標跟到目前為止的一些指標進行對比,表五中我們特意列上了該項資料在中超的排名,因為我們對比一個球隊的資料不能只看絕對值,還要看他跟中超其他球隊對比的情況,因為政策的改變對於中超整個環境都是有影響的。

通過對比我們會發現,蘇寧退步明顯的主要有三項,就是進球數、失球數和搶斷數,從總射門次數、傳球數、傳中數、傳威脅球數來看,蘇寧基本維持了上個賽季的水準,也就是說,球隊射門次數並沒有絕對的減少,傳球和傳威脅球數也在聯賽裡有穩固的地位,被射門次數的減少,說明聯賽減少一個外援後整體進攻資料的下降。

射門次數傳威脅球都沒有下降,但是進球下降了,說明蘇寧缺少一錘定音的球員。搶斷數大幅下降,這其實對於後防來說是承受著巨大壓力的,因為中場的搶斷可以很好地起到屏障作用,減輕後防壓力,防止對方直奔禁區長驅直入。

看看蘇甯上賽季搶斷最多的球員是塞恩斯伯裡和吉翔,而這賽季變成了拉米雷斯和吉翔,同時拉米雷斯還是球隊射門最多的人,那麼拉米雷斯等於又要進攻又要防守,他一個人扛起來兩個人的活,實際上這兩個又都不是他最擅長的。

拉米雷斯去年上榜最高的就是傳球數,他是蘇寧傳球最多的人,實際上他是一個中場攻防轉換樞紐,但是現在他要承擔起搶斷和射門的任務,這種不合適的安排,也影響了蘇寧的成績。因此蘇甯未來還是要讓外援回到自己最擅長的位置上,同時補齊短板,下半年才有可能強勢反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