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7月8日《草木に愛された少年》

葉脈起伏, 莖部新芽光鮮, 根部剛勁蜿蜒。 筆者參觀了在東京都練馬區的牧野紀念庭園正在舉辦的“通往牧野式植物圖之路”展, 該展展出了自行研究植物學的牧野富太郎博士留下的約50件精細圖鑒。 ▼學藝員伊藤千惠說:“牧野博士用特別訂制的細筆, 在1毫米的寬度內並排畫出了5條線。 展現出了非同一般的觀察力和繪畫能力。 ”牧野的執著都蘊藏在了他的繪畫方式上。 ▼幕末, 牧野出生在土佐的一家大酒鋪。 因厭倦了課堂而從小學退學, 然後過起了採集植物的生活。 20歲後, 牧野獲准出入東大植物學研究室,

後來又獲得了助手的職務。 ▼“沒有學位的我和有學位的人同場競技, 實在是愉快。 ”“像我這樣的學術風格, 像我這樣的天才, 恐怕不會再冒出來了。 ”從他的自傳中完全讀不出謙遜的美德什麼的, 不是感歎教授度量狹小, 就是抱怨薪金微薄。 ▼膝下兒女13人, 到處搬家30次。 好不容易擁有的一處房產的遺址後來成為了區立庭園。 就牧野的曾孫, 學藝員牧野一浡所知, 孫輩和曾孫輩裡沒有人走上研究植物之路。 “我們都是聽著植物學的艱辛長大的。 還有就是我們家族對孩子採取放任主義。 富太郎好像也是因為幼年時失去了父母和祖父, 所以隨性地研究起了植物學。 ”▼今年是牧野去世60周年。 從他在世起便很受歡迎, 講演和採集活動總是盛況空前。
“我是植物精靈”“只要時常以草木為友, 我便沒空感到寂寞”。 邂逅天職、感悟天命、享盡天年的植物少年的一生旅程, 讓人再次發出羡慕的歎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