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星座>正文

為何你會不開心?生氣全怪你自己!

追求幸福的生活, 人之所欲。

許多人認為:“生氣是因為外部環境造成的”。 從現代心理學的觀點看, 這個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古代有個“老太太嫁女故事”:有兩個女兒,

大女兒嫁洗衣店老闆, 小女兒嫁雨傘店老闆。

因為古代無烘乾機, 雨天沒人來洗衣, 天晴洗衣生意爆好。

天晴了, 就想到小女兒雨傘賣不出去, , 下雨了就想到洗衣店不會有顧客上門, 所以無論天晴下雨老太整天發愁。

後來突然變開心了, 因為有人對她說:“你老該高興啊!你看, 晴天時候, 你大女兒洗衣店生意興隆;雨天時候, 你小女兒雨傘又賣得好啊!你家天天有現金流啊”老哭婆一想, 是呀!可不是這麼回事, 於是, 老太太變了, 無論晴天還是雨天總是笑嘻嘻的。

這個故事說明:同一件事, 因為你觀點不同, 情緒差異很大。

再舉個例子:用餐巾紙飯後擦嘴, 結果紙破了弄得一手的油。

有人沮喪地想:人倒楣喝涼水都塞牙, 擦嘴都搞得一手油, 氣死我了。

有人感到非常幸運:幸虧擦的是嘴!太幸運了!

這個故事還是說明:同一件事, 因為你觀點不同, 情緒差異很大。

再舉個例子:鞠教授公司有個員工被路人汽車撞死了, 當然公司上下忙得一塌糊塗, 趕緊慰問家屬, 給予優厚撫恤, 處理善後。

大多數幹部認為這件事是100%的壞事!情緒極其沮喪。

但當時鞠教授認為是半壞事半好事, 還是有些積極意義的, 當時就下令各個部門把本單位斤斤計較, 攀比收入的人和亂開車的人集中起來參加追悼會, 結果斤斤計較,

攀比收入的情況大為減少, 企業文化得到了優化, 年終獎發的特別太平。 亂開車也少了。

這件事還是說明:同一件事, 因為你觀點不同, 情緒差異很大。

受到領導批評, 有人認為100%是壞事, 國企裡就流行這種觀念, 於是受到批評很痛苦, 還有的人認為受到批評是壞事也是好事, 部分外資企業就流行這種觀念, 那裡人受到批評時痛苦情緒比國企少得多。

這個故事還是說明:同一件事, 因為你觀點不同, 情緒差異很大。

所以, 對於同一件事, 看問題角度不同, 可以10分開心, 可以7分開心, 可以3分開心, 可以中性, 可以5分難受, 甚至可以10難受。 差異極大

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情緒是由人的認知方式所決定的, 外部刺激與情緒的關係可以用:A(外部刺激)→B(評價方式)→C(情緒)

這個公式來表達。 也就是說, 一個人在受到外部的刺激後, 通過自己的觀念來進行分析評價, 再產生情緒, 換言之, 同一刺激源, 因為你看問題觀點不同, 會形成不同的情緒。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認知論”。

比如,婆婆看到媳婦睡到九點還沒有起床,覺得這個媳婦太懶了氣壞了,表面上是媳婦把她氣死了,實際上是她認為媳婦應該8點起床的觀念把她氣死了,假如她認為媳婦可以睡到10點,她肯定就不生氣了。

再比如,不是每家的太太對先生晚上10點回家生氣的,這取決於太太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假如她認為丈夫的責任在於幹事業,她就不生氣,假如她認為負責任的丈夫應該晚上7點以前回家,她就會很生氣。

所以:

人生氣不是由外部環境造成的。人生氣是由於你的觀念造成的。你以後一定要少說:你氣死我了!你以後一定要多說:我氣死我了!

這就是現代心理學關於情緒的核心思想。

請把上面四句話列印3份,床頭貼一份,書桌一份,廁所一份,每天至少看3次,空時默默參悟,半年一個療程,你就會變的心胸寬廣,雍容大度,氣宇軒昂。

為什麼要參悟這麼多次數呢,是為了進入潛意識!

鞠強教授,管理心理學家,婚姻愛情心理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等五所高校聯聘教授。鞠強教授是少見兼通學術研究與實務、同時把心理學理論融入管理與家庭生活的複合型大師。在全世界有超過1.37億人次通過各種途徑聆聽過教授講課,好評如潮。

比如,婆婆看到媳婦睡到九點還沒有起床,覺得這個媳婦太懶了氣壞了,表面上是媳婦把她氣死了,實際上是她認為媳婦應該8點起床的觀念把她氣死了,假如她認為媳婦可以睡到10點,她肯定就不生氣了。

再比如,不是每家的太太對先生晚上10點回家生氣的,這取決於太太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假如她認為丈夫的責任在於幹事業,她就不生氣,假如她認為負責任的丈夫應該晚上7點以前回家,她就會很生氣。

所以:

人生氣不是由外部環境造成的。人生氣是由於你的觀念造成的。你以後一定要少說:你氣死我了!你以後一定要多說:我氣死我了!

這就是現代心理學關於情緒的核心思想。

請把上面四句話列印3份,床頭貼一份,書桌一份,廁所一份,每天至少看3次,空時默默參悟,半年一個療程,你就會變的心胸寬廣,雍容大度,氣宇軒昂。

為什麼要參悟這麼多次數呢,是為了進入潛意識!

鞠強教授,管理心理學家,婚姻愛情心理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等五所高校聯聘教授。鞠強教授是少見兼通學術研究與實務、同時把心理學理論融入管理與家庭生活的複合型大師。在全世界有超過1.37億人次通過各種途徑聆聽過教授講課,好評如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