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資治通鑒》之“家教之鑒”7:陳嬰母親的中庸智慧

陳嬰者, 故東陽令史, 居縣中, 素信謹, 稱為長者。 東陽少年殺其令, 相聚得二萬人, 欲立嬰為王。 嬰母謂嬰曰:“自我為汝家婦, 未嘗聞汝先世之有貴者。 今暴得大名, 不祥;不如有所屬。 事成, 猶得封侯;事敗, 易以亡, 非世所指名也。 ”嬰乃不敢為王, 謂其軍吏曰:“項氏世世將家, 有名于楚;今欲舉大事, 將非其人不可。 我倚名族, 亡秦必矣!”其眾從之, 乃以兵屬梁。

——《資治通鑒》卷八秦紀三

劉義慶《世說新語》說陳嬰:“少修德行, 箸稱鄉黨。 ”意思是說陳嬰從小就注意加強道德品行的修養, 為人一向誠信謹慎, 在縣裡中很有名望, 是一位敦厚長者。 陳勝、吳廣發動起義後, 東陽少年也殺了縣令, 聚集了數千人, 想推舉陳嬰做首領, 陳嬰推辭說能力不夠, 但大家還是強立陳嬰為首領, 縣中跟從他們的有二萬人。 這時候, 陳嬰的母親對陳嬰說:“自從我做了你家的媳婦, 沒聽說你的祖先有顯貴之人。

現在突然獲得大名, 不是好兆頭。 不如歸屬別人, 事情成功了還能封侯, 事情失敗了容易逃亡, 因為不是世上數得著的名人。 ”陳嬰不愧是個孝子, 聽了他母親的話, 不敢為王, 歸屬了項梁。 其後, 陳嬰任楚上柱國, 賜封五縣, 跟懷王建都盱台。 後來, 陳嬰在項羽失敗以後投奔劉邦, 封為堂邑侯, 封地六百戶, 子孫受其福蔭, 曾孫女還成了漢武帝的皇后(孝武陳皇后)。

可以這樣說, 陳嬰母親確實了得, 不失為一位很有見識的女人。 對自己的孩子, 不求富貴, 但求安全, 這是一個母親常有的愛子之心。 她的決斷, 是一位不貪圖榮華富貴而保持清醒頭腦的母親作出的最佳決斷。 試想, 如果當初陳嬰成了“王”, 在那秦末亂世之中, 結果又將如何?雖然一切難以預料, 但我想沒有好下場的概率多。 因此, 我們不容懷疑, 陳嬰一生能功德圓滿, 子孫受益, 無不是得益于他母親的生存智慧。

“木秀于林, 風必摧之”, 這是社會現實。 做事情中庸一點, 沒有太大的好處, 也不會有太大的壞處。 這是陳母的經驗。 這經驗, 對今天家庭教育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借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