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優秀團政治委員劉誠光

劉誠光, 1915年生於湖北黃安(今紅安)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任紅四方面軍第30軍88師政治部科長。

抗日戰爭時期, 歷任晉察冀八路軍第13支隊政治部主任、冀東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兼12團政委。 1942年4月, 在遵化甲山對日作戰中壯烈犧牲, 時年27歲。 他的故鄉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的初創地, 在他12歲的時候, 中共黃安縣委和中共麻城縣委發動了著名的黃麻城武裝暴動, 攻佔了黃安城, 召開了盛大集會, 建立了黃安農民政府和工農革命軍鄂東軍。

1931年, 劉誠光在本縣高等小學畢業後, 時值九一八事變, 日本帝國主義佔領東北三省。 蔣介石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方針, 調集重兵, 繼續“圍剿”紅軍。 11月7日,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黃安縣七裡坪宣告成立。 並主動出擊, 再次攻克黃安城。 黃安戰役中, 黃安男女老少齊動員,

全力支援紅軍作戰。 當時盛傳著這樣一首歌謠“小小黃安, 人人好漢;銅鑼一響, 四十八萬;男將打仗, 女將送飯。 ”戰後, 黃安人民為了紀念這次戰役的勝利, 在城內舉行祝捷大會, 宣佈黃安縣改名為紅安縣。 就在這歡呼聲中, 不滿16歲的劉誠光, 毅然投筆從戎, 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 從此, 走上了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奮鬥的艱苦歷程。

入伍後, 劉誠光被分配在紅四軍第四十一師謀團宣傳隊, 參加了反“圍剿”鬥爭。

1932年10月, 由於張國濤分裂主義錯誤, 導致了鄂豫皖根據地第四次反“圍剿”的失敗, 紅四方面軍主力被迫離開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轉移外線作戰。 12月, 劉誠光隨紅四方面軍西征, 歷時兩個月, 征程近3000裡, 在敵人追擊堵截下,

戰勝重重困難, 進入川北地區。

1933年6月, 紅四方面軍開始整編。 整編中劉誠光被分配到新擴編成的第三十軍八十八師政治部工作, 開始擔任青年科長, 後擔任民運科長。

同年, 劉誠光加入中國共產黨, 從此, 樹立了終身為之奮鬥和追求的共產主義信念。

入黨後, 他革命熱情更高了, 擴軍、籌款, 編寫宣傳材料、刻蠟板、印傳單、行軍打仗搞宣傳鼓動、貼標語、出捷報, 樣樣工作都幹得出色。 1935年5月, 紅四方面軍西渡嘉陵江, 撤離了川陝蘇區, 轉入長征。 紅四方面軍兩次爬雪山、三次過草地, 挨餓受凍, 吃盡了苦頭。 劉誠光同戰友們以堅忍不拔的革命精神, 克服重重困難, 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所應有的高貴品質和頑強的革命意志。

隊伍到達陝北後,

劉誠光被送到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後又轉入延安馬列學院學習, 他勤奮刻苦, 認真讀書, 受到了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的教育, 對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的各項方針政策, 開展敵後遊擊戰爭以及党的建設和統一戰線等問題, 有了明確的認識, 軍事、政治水準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1938年10月, 日本侵略者佔領武漢、廣州, 全國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 日軍把主要力量轉向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軍民。 党的六中全會確定把黨的主要工作放在戰區和敵後。 由於前方急需幹部, 劉誠光按上級指示, 與百余名紅軍幹部以及數十名抗大學生, 隨軍開赴平西抗日根據地。

在開赴平西的路上, 劉誠光和大家一起徒步行軍, 每天要走八九十裡路,

饑一頓飽一頓, 很艱難。 在行軍中, 劉誠光除了背背包外, 還背了許多書。 一有空, 他就看, 大家對他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都很佩服。

1939年1月, 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在平西成立, 統一領導平西、冀東、平北地區的抗日武裝部隊。 劉誠光在政治部擔任幹部科長。 9月根據冀熱察區黨委和挺進軍的指示, 在冀東成立了冀熱察挺進軍第十三支隊, 任命劉誠光為政治部主任。

劉誠光是優秀的政治工作者, 他在紅軍時期曾經作過組織、宣傳、保衛、民運等多方面的政治工作, 有較全面的政治工作經驗。 擔任冀東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兼十二團政委期間, 為了冀東部隊的政治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及遊擊根據地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

1939年初,由於冀東抗日部隊西撤,中途受挫,軍隊及群眾武裝受到相當大的損失,當時,冀東地區的抗日鬥爭陷入低潮。在日偽軍不斷瘋狂進攻與殘酷統治下,能否堅持又如何堅持冀東遊擊戰爭,能否創建又如何創建冀東抗日遊擊根據地,是冀東黨政軍民所面臨的嚴峻考驗;怎樣把高度分散的冀東部隊的政治工作建立起來,保證部隊在殘酷的鬥爭環境中不斷成長壯大,是冀東部隊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

為了讓幹部群眾認清形勢,堅定抗戰必勝的信心,振奮精神,頑強堅持。劉誠光經常深入部隊和群眾中進行宣傳教育。他平易近人,態度和藹可親,講話時深入淺出、聯繫實際,使人聽得津津有味,深受教育和啟發。

他和政治部的工作人員都非常注意根據部隊思想變化的規律,有針對性的指導部隊開展形勢教育,只要與打仗有關的情況,大到內外形勢、整個戰局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小到本地區的鬥爭及勝利的條件,都及時給部隊講清楚。特別注意在形勢發展變化的時候,把宣傳教育工作放在前面,使部隊對面臨的困難和可能遇到的挫折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他經常教育部隊把人民當父母,把駐地當故鄉,並以自己的模範行動教育和影響部隊,每到一處,都將黨的政治工作和老紅軍的優良作風留下來,用黨的政策和自己的模範行動感染群眾、教育群眾。走到那裡,從來很少休息,總是與群眾談心談話,徵求群眾對部隊的意見,真心實意地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因此深受群眾愛戴。他和部隊所到之處,人民群眾自覺相助,有的群眾自覺為他站崗放哨。每當遇到敵人掃蕩時,群眾都千方百計的保護他。對於部隊中存在的不尊重地方幹部、不尊重群眾的不良現象,發現後總是及時地進行教育,使幹部戰士時刻牢記八路軍宗旨,人人明白我們是人民的軍隊,應該處處尊重人民,關心人民,一刻也不脫離人民。

他拍攝了許多部隊戰鬥和訓練的照片,對鼓舞軍民鬥志起了很大作用。同時,還撰寫一些宣傳黨的理論和政策的文章。例如,為了整頓和克服遊擊主義習氣,進一步改善內部官兵關係和軍民關係,通過調查研究有針對性的寫了一篇《反思想意識鬥爭》的文章,刊登在中共冀東區黨分委機關刊物《堅持》上。為後來開展的政治整軍打下了思想基礎。

他經常利用紅軍的勝利向敵人發動政治攻勢,如在1941年12月15日開始的打治安軍戰役中,劉誠光組織軍分區政治部及時向敵人展開了強大的政治攻勢,印發了40餘種各式各樣專對偽治安軍的宣傳品和“歸順通行證”,利用各種方法張貼到偽治安軍所到之處,傳遞到偽官兵手中。在其出動的路上、村邊、牆上、樹上,甚至墳頭上,到處貼有“不替日本鬼子賣命”“只有反正才是出路”“八路軍、抗日政府優待俘虜”和“歡迎偽軍弟兄們槍口對外”等標語、傳單。甚至在偽軍據點內,臨時駐地也經常出現“歸順通行證”和各種宣傳品,給敵偽以很大的震撼。在八路軍沉重打擊和強大政治攻勢下,偽治安軍軍心渙散,兵無鬥志,逃亡、反正者日增,駐豐潤縣豐登塢偽治安軍一夜之間逃亡數百人。3個月內,偽治安軍損失兵力達六七個團,約占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劉誠光不但是優秀的政治工作者,也是一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在冀東軍分區的領導下,他與李運昌司令員、包森副司令員、曾克林參謀長、陳群團長等領導親密無間,精誠合作。許多戰鬥他都參與研究部署,親臨前線指揮作戰。

劉誠光由平西來到冀東時,正值日偽軍“掃蕩”冀東,冀東大部分部隊和地方幹部奉命到平西整訓,只留下包森率部在冀東堅持。就是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劉誠光在豐潤腰帶山一帶發動宣傳群眾、收攏部隊,重新組建了第五總隊。1940年初,劉誠光兼任十二團政委,率部鞏固和發展豐(潤)灤(縣)遷(安)地區。經過半年多的頑強鬥爭,不僅鞏固了以腰帶山為中心的遊擊根據地,而且在北寧線、唐山、豐潤縣之間以及北甯路南地區,開闢出許多塊隱蔽遊擊區。

1940年8月,冀東軍民配合百團大戰,展開了大規模的破襲戰。冀東兩個主力團分東西兩路向北寧鐵路和偽軍據點出擊。劉誠光和陳群指揮十二團包圍了開灤的趙各莊礦、唐家莊礦以及北寧線上的古冶車站。接著,又在豐唐公路上伏擊日偽軍500餘名,並連續攻克唐山市近郊曹家口、張官屯等據點,曾一度襲入唐山市內,給日軍以很大威脅。

1941年5月1日,劉誠光率十二團二營,參加了冀東軍分區在玉田縣渠渠河部署的伏擊戰。他們和十三團一、二營緊密配合,取得了全勝,擊斃日軍南木鐵雄大佐以下日偽軍150餘名,傷200餘名。同日,劉誠光指揮十二團二營在豐潤縣郭官屯伏擊由新軍屯出發的日偽軍,殲其一部。為此,唐山日偽軍大為震驚。

5月下旬,敵人集中6萬餘名兵力,包圍了冀東遊擊根據地,並逐漸收縮包圍圈,把冀東主力部隊壓縮到甯河北部、豐潤西部、玉田南部一線狹長水網地帶,造成了不利局面。劉誠光和陳群分別率領十二團各營連,與敵人展開激戰。6月2日,陳群團長在玉田縣孟四莊被敵人炮彈擊中後犧牲。一營轉移到豐潤寧河邊界地區,在大韓莊被日軍包圍,激戰終日,一營營長楊作霖和230餘名指戰員壯烈犧牲。

戰鬥失利,團長和一、二營長相繼犧牲,使劉誠光心情感到非常沉痛。他和全團指戰員決心繼承烈士遺志,繼續戰鬥。8月1日,劉誠光參加了冀東區黨分委在遵化縣大張屯召開的會議。會議總結了這次反“掃蕩”失利的教訓部署了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決定軍分區參謀長曾克林兼任十二團團長。會後,劉誠光和曾克林率領十二團,活動在冀東東部地區向小股日偽軍、據點,展開廣泛的出擊。

他機智勇敢,多謀善斷。一次他正在遵化縣鐵廠西北高拔嶺村召集會議時被敵人包圍。他沉著果斷的指揮大家轉移到遷安境內,在敵人追擊下,巧妙地與敵人周旋,越過長城,甩掉敵人後,又連夜急行軍返回了遵化魯家峪一帶。

1941年10月,劉誠光率領兩個連隊,巧妙的的拔除了黃家屯日偽軍據點。黃家屯據點地處唐山到遵化的公路上,是敵人控制八路軍行動的眼睛。為拔掉這個據點,根據敵情,劉誠光決定智取。10月18日深夜,劉誠光化裝成日本軍官,兩個連隊分別化裝成日偽軍緊隨其後。到據點時,哨兵誤認為是日本太君,劉誠光等人順利的進入了據點內,闖入偽軍宿舍,大喊“繳槍不殺”,偽軍們驚醒後,都乖乖舉手投降,有幾個小頭目企圖反抗,被當場擊斃。這次戰鬥,僅10分鐘就結束了。

1942年1月,劉誠光和曾克林率領十二團,參加了打偽治安軍戰役,在豐潤縣馬莊戶、牽馬嶺一線,擊潰偽治安軍第八團,接著又在遵化舊寨全殲偽治安軍第五團第二營。1月20日,攻佔楊店子據點,殺傷偽軍300餘名。

1942年4月,敵人進行第四次“治安強化運動”,糾集日偽軍5萬餘人,對冀東遊擊隊實行大圍攻。為避敵精銳,保存實力,冀東主力部隊轉移到外線作戰。4月1日,劉誠光率十二團二營四連與獨立營特務連送一批政工幹部去平西受訓,途經遷西縣松山峪時,發現崖口、呂各莊一帶有敵情,劉誠光令隊伍繞道遵化境內,分別在范莊、郭家溝、李家窩宿營。次日淩晨3時,偵察員報告:在霍莊和范莊莊頭發現敵情。於是,隊伍準備出發,不料敵人已佔領范莊的東西山頭,卡住了紅石嶺。劉誠光當機立斷,命令隊伍搶佔高地,迅速沖上甲山。

甲山是座孤立的山峰,東西長七八裡。太陽露紅時,四連和特務連分別佔領了甲山的東西山頭,準備應敵。早7時左右,敵人從西、北、東三面圍了上來,總兵力約千餘人,而八路軍只有260多人。面對強敵,劉誠光臨危不懼,他意識到一場惡戰即將來臨。他激昂的說:“我們決不能向敵人低頭!我們要把生死置之度外,與敵人血戰到底!”

8點多鐘,敵人用重武器向甲山陣地猛烈射擊,炮彈在身邊爆炸,機槍打得石頭直爆。戰士們按照劉誠光“不見敵人不開槍,敵人不打我就打”的指示,沉著應戰,故意讓敵人消耗彈藥。劉誠光還特意拉出自己心愛的戰馬,流放山頭,引開敵人視線。

敵人向對山頭狂轟濫炸,為了吸引敵人火力,掩護營部西撤,四連二排奉命由東山坡沖下去,霎時,殺聲槍聲響成一片,手榴彈在敵群裡開花。但由於眾寡懸殊,未能衝破包圍,返回山上時,四連連長負重傷,戰士也犧牲多人。這時東面的敵人乘機向山上爬,被八路軍機槍手阻擊,殺傷敵人30多。

下午3時,敵人無數次衝鋒均未得逞,槍聲開始稀疏下來。這時,劉誠光重新部署了兵力,要求加強警戒,等待黃昏突圍。

但不到半小時,敵人從遵化、唐山等地調來援兵,重新發起猛烈攻勢。劉誠光指揮大家從西山坡突出30多人。這時陣地上傷亡很大,只剩下幾十人,敵人從山下爬了上來,嚎叫著要抓活的,要“活捉劉誠光!”。劉誠光對大家說:“我掩護,你們繼續往山下沖,沖出後要重整隊伍,堅持鬥爭到底!”但大家寧可犧牲也不離開劉誠光。這時敵人相繼爬上山頭,越聚越多,愈來愈近,劉誠光大喊一聲:打!敵人成堆的滾下山坡,當戰士們把子彈全部射出之後,闖入敵群,用刺刀、槍托、石頭等同敵人展開搏鬥。有的和敵人扭成一團,滾下幾丈高的懸崖。山上剩下的人越來越少了,教導員于禾等人緊緊圍在劉誠光的周圍發誓寧死也不投降。他們迅速砸碎槍支、燒掉檔,當敵人逼近時,勇士們舉著拉了弦的手榴彈沖入敵群之中。

當夕陽西下時,甲山上仍燃著沖天大火。敵人托著600多具屍體,撤出甲山。4月7日,敵人撤走後,當地群眾把劉誠光等258名烈士,安葬在甲山北坡下。

劉誠光犧牲時年僅27歲,他11年的軍旅生涯中,對黨忠心耿耿,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南征北戰,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將熱血灑在了冀東大地上。

他的犧牲激起了冀東軍民對日本侵略者的巨大仇恨,不久,冀東軍民反“掃蕩”戰役開始了,與日偽軍展開了激烈戰鬥,打下了不少據點,殲滅了大量敵人,開闢了冀東鐵路以南、灤河以東、熱河以南、遼寧西部等地區,壯大了部隊,擴大了根據地。

1939年初,由於冀東抗日部隊西撤,中途受挫,軍隊及群眾武裝受到相當大的損失,當時,冀東地區的抗日鬥爭陷入低潮。在日偽軍不斷瘋狂進攻與殘酷統治下,能否堅持又如何堅持冀東遊擊戰爭,能否創建又如何創建冀東抗日遊擊根據地,是冀東黨政軍民所面臨的嚴峻考驗;怎樣把高度分散的冀東部隊的政治工作建立起來,保證部隊在殘酷的鬥爭環境中不斷成長壯大,是冀東部隊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

為了讓幹部群眾認清形勢,堅定抗戰必勝的信心,振奮精神,頑強堅持。劉誠光經常深入部隊和群眾中進行宣傳教育。他平易近人,態度和藹可親,講話時深入淺出、聯繫實際,使人聽得津津有味,深受教育和啟發。

他和政治部的工作人員都非常注意根據部隊思想變化的規律,有針對性的指導部隊開展形勢教育,只要與打仗有關的情況,大到內外形勢、整個戰局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小到本地區的鬥爭及勝利的條件,都及時給部隊講清楚。特別注意在形勢發展變化的時候,把宣傳教育工作放在前面,使部隊對面臨的困難和可能遇到的挫折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他經常教育部隊把人民當父母,把駐地當故鄉,並以自己的模範行動教育和影響部隊,每到一處,都將黨的政治工作和老紅軍的優良作風留下來,用黨的政策和自己的模範行動感染群眾、教育群眾。走到那裡,從來很少休息,總是與群眾談心談話,徵求群眾對部隊的意見,真心實意地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因此深受群眾愛戴。他和部隊所到之處,人民群眾自覺相助,有的群眾自覺為他站崗放哨。每當遇到敵人掃蕩時,群眾都千方百計的保護他。對於部隊中存在的不尊重地方幹部、不尊重群眾的不良現象,發現後總是及時地進行教育,使幹部戰士時刻牢記八路軍宗旨,人人明白我們是人民的軍隊,應該處處尊重人民,關心人民,一刻也不脫離人民。

他拍攝了許多部隊戰鬥和訓練的照片,對鼓舞軍民鬥志起了很大作用。同時,還撰寫一些宣傳黨的理論和政策的文章。例如,為了整頓和克服遊擊主義習氣,進一步改善內部官兵關係和軍民關係,通過調查研究有針對性的寫了一篇《反思想意識鬥爭》的文章,刊登在中共冀東區黨分委機關刊物《堅持》上。為後來開展的政治整軍打下了思想基礎。

他經常利用紅軍的勝利向敵人發動政治攻勢,如在1941年12月15日開始的打治安軍戰役中,劉誠光組織軍分區政治部及時向敵人展開了強大的政治攻勢,印發了40餘種各式各樣專對偽治安軍的宣傳品和“歸順通行證”,利用各種方法張貼到偽治安軍所到之處,傳遞到偽官兵手中。在其出動的路上、村邊、牆上、樹上,甚至墳頭上,到處貼有“不替日本鬼子賣命”“只有反正才是出路”“八路軍、抗日政府優待俘虜”和“歡迎偽軍弟兄們槍口對外”等標語、傳單。甚至在偽軍據點內,臨時駐地也經常出現“歸順通行證”和各種宣傳品,給敵偽以很大的震撼。在八路軍沉重打擊和強大政治攻勢下,偽治安軍軍心渙散,兵無鬥志,逃亡、反正者日增,駐豐潤縣豐登塢偽治安軍一夜之間逃亡數百人。3個月內,偽治安軍損失兵力達六七個團,約占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劉誠光不但是優秀的政治工作者,也是一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在冀東軍分區的領導下,他與李運昌司令員、包森副司令員、曾克林參謀長、陳群團長等領導親密無間,精誠合作。許多戰鬥他都參與研究部署,親臨前線指揮作戰。

劉誠光由平西來到冀東時,正值日偽軍“掃蕩”冀東,冀東大部分部隊和地方幹部奉命到平西整訓,只留下包森率部在冀東堅持。就是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劉誠光在豐潤腰帶山一帶發動宣傳群眾、收攏部隊,重新組建了第五總隊。1940年初,劉誠光兼任十二團政委,率部鞏固和發展豐(潤)灤(縣)遷(安)地區。經過半年多的頑強鬥爭,不僅鞏固了以腰帶山為中心的遊擊根據地,而且在北寧線、唐山、豐潤縣之間以及北甯路南地區,開闢出許多塊隱蔽遊擊區。

1940年8月,冀東軍民配合百團大戰,展開了大規模的破襲戰。冀東兩個主力團分東西兩路向北寧鐵路和偽軍據點出擊。劉誠光和陳群指揮十二團包圍了開灤的趙各莊礦、唐家莊礦以及北寧線上的古冶車站。接著,又在豐唐公路上伏擊日偽軍500餘名,並連續攻克唐山市近郊曹家口、張官屯等據點,曾一度襲入唐山市內,給日軍以很大威脅。

1941年5月1日,劉誠光率十二團二營,參加了冀東軍分區在玉田縣渠渠河部署的伏擊戰。他們和十三團一、二營緊密配合,取得了全勝,擊斃日軍南木鐵雄大佐以下日偽軍150餘名,傷200餘名。同日,劉誠光指揮十二團二營在豐潤縣郭官屯伏擊由新軍屯出發的日偽軍,殲其一部。為此,唐山日偽軍大為震驚。

5月下旬,敵人集中6萬餘名兵力,包圍了冀東遊擊根據地,並逐漸收縮包圍圈,把冀東主力部隊壓縮到甯河北部、豐潤西部、玉田南部一線狹長水網地帶,造成了不利局面。劉誠光和陳群分別率領十二團各營連,與敵人展開激戰。6月2日,陳群團長在玉田縣孟四莊被敵人炮彈擊中後犧牲。一營轉移到豐潤寧河邊界地區,在大韓莊被日軍包圍,激戰終日,一營營長楊作霖和230餘名指戰員壯烈犧牲。

戰鬥失利,團長和一、二營長相繼犧牲,使劉誠光心情感到非常沉痛。他和全團指戰員決心繼承烈士遺志,繼續戰鬥。8月1日,劉誠光參加了冀東區黨分委在遵化縣大張屯召開的會議。會議總結了這次反“掃蕩”失利的教訓部署了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決定軍分區參謀長曾克林兼任十二團團長。會後,劉誠光和曾克林率領十二團,活動在冀東東部地區向小股日偽軍、據點,展開廣泛的出擊。

他機智勇敢,多謀善斷。一次他正在遵化縣鐵廠西北高拔嶺村召集會議時被敵人包圍。他沉著果斷的指揮大家轉移到遷安境內,在敵人追擊下,巧妙地與敵人周旋,越過長城,甩掉敵人後,又連夜急行軍返回了遵化魯家峪一帶。

1941年10月,劉誠光率領兩個連隊,巧妙的的拔除了黃家屯日偽軍據點。黃家屯據點地處唐山到遵化的公路上,是敵人控制八路軍行動的眼睛。為拔掉這個據點,根據敵情,劉誠光決定智取。10月18日深夜,劉誠光化裝成日本軍官,兩個連隊分別化裝成日偽軍緊隨其後。到據點時,哨兵誤認為是日本太君,劉誠光等人順利的進入了據點內,闖入偽軍宿舍,大喊“繳槍不殺”,偽軍們驚醒後,都乖乖舉手投降,有幾個小頭目企圖反抗,被當場擊斃。這次戰鬥,僅10分鐘就結束了。

1942年1月,劉誠光和曾克林率領十二團,參加了打偽治安軍戰役,在豐潤縣馬莊戶、牽馬嶺一線,擊潰偽治安軍第八團,接著又在遵化舊寨全殲偽治安軍第五團第二營。1月20日,攻佔楊店子據點,殺傷偽軍300餘名。

1942年4月,敵人進行第四次“治安強化運動”,糾集日偽軍5萬餘人,對冀東遊擊隊實行大圍攻。為避敵精銳,保存實力,冀東主力部隊轉移到外線作戰。4月1日,劉誠光率十二團二營四連與獨立營特務連送一批政工幹部去平西受訓,途經遷西縣松山峪時,發現崖口、呂各莊一帶有敵情,劉誠光令隊伍繞道遵化境內,分別在范莊、郭家溝、李家窩宿營。次日淩晨3時,偵察員報告:在霍莊和范莊莊頭發現敵情。於是,隊伍準備出發,不料敵人已佔領范莊的東西山頭,卡住了紅石嶺。劉誠光當機立斷,命令隊伍搶佔高地,迅速沖上甲山。

甲山是座孤立的山峰,東西長七八裡。太陽露紅時,四連和特務連分別佔領了甲山的東西山頭,準備應敵。早7時左右,敵人從西、北、東三面圍了上來,總兵力約千餘人,而八路軍只有260多人。面對強敵,劉誠光臨危不懼,他意識到一場惡戰即將來臨。他激昂的說:“我們決不能向敵人低頭!我們要把生死置之度外,與敵人血戰到底!”

8點多鐘,敵人用重武器向甲山陣地猛烈射擊,炮彈在身邊爆炸,機槍打得石頭直爆。戰士們按照劉誠光“不見敵人不開槍,敵人不打我就打”的指示,沉著應戰,故意讓敵人消耗彈藥。劉誠光還特意拉出自己心愛的戰馬,流放山頭,引開敵人視線。

敵人向對山頭狂轟濫炸,為了吸引敵人火力,掩護營部西撤,四連二排奉命由東山坡沖下去,霎時,殺聲槍聲響成一片,手榴彈在敵群裡開花。但由於眾寡懸殊,未能衝破包圍,返回山上時,四連連長負重傷,戰士也犧牲多人。這時東面的敵人乘機向山上爬,被八路軍機槍手阻擊,殺傷敵人30多。

下午3時,敵人無數次衝鋒均未得逞,槍聲開始稀疏下來。這時,劉誠光重新部署了兵力,要求加強警戒,等待黃昏突圍。

但不到半小時,敵人從遵化、唐山等地調來援兵,重新發起猛烈攻勢。劉誠光指揮大家從西山坡突出30多人。這時陣地上傷亡很大,只剩下幾十人,敵人從山下爬了上來,嚎叫著要抓活的,要“活捉劉誠光!”。劉誠光對大家說:“我掩護,你們繼續往山下沖,沖出後要重整隊伍,堅持鬥爭到底!”但大家寧可犧牲也不離開劉誠光。這時敵人相繼爬上山頭,越聚越多,愈來愈近,劉誠光大喊一聲:打!敵人成堆的滾下山坡,當戰士們把子彈全部射出之後,闖入敵群,用刺刀、槍托、石頭等同敵人展開搏鬥。有的和敵人扭成一團,滾下幾丈高的懸崖。山上剩下的人越來越少了,教導員于禾等人緊緊圍在劉誠光的周圍發誓寧死也不投降。他們迅速砸碎槍支、燒掉檔,當敵人逼近時,勇士們舉著拉了弦的手榴彈沖入敵群之中。

當夕陽西下時,甲山上仍燃著沖天大火。敵人托著600多具屍體,撤出甲山。4月7日,敵人撤走後,當地群眾把劉誠光等258名烈士,安葬在甲山北坡下。

劉誠光犧牲時年僅27歲,他11年的軍旅生涯中,對黨忠心耿耿,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南征北戰,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將熱血灑在了冀東大地上。

他的犧牲激起了冀東軍民對日本侵略者的巨大仇恨,不久,冀東軍民反“掃蕩”戰役開始了,與日偽軍展開了激烈戰鬥,打下了不少據點,殲滅了大量敵人,開闢了冀東鐵路以南、灤河以東、熱河以南、遼寧西部等地區,壯大了部隊,擴大了根據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