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品味|老撾三夜

何菲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都市情感作家, 專為本刊撰寫熟男熟女的奇情美食。

因緣際會, 最近“說走就走”去了我的旅遊地圖裡十分偏門的國家——老撾。

湄公河、原始森林、紅酸枝、沉香、寺廟、社會主義體制、老撾人民軍、神秘氣質……這些種種是之前我對老撾的全部印象。

清晨從上海虹橋出港, 經停昆明, 再飛西雙版納, 從嘎灑國際機場到州府景洪, 簡單吃了幾樣泰式酸辣小菜和飲品後, 尚未睡醒的味蕾蘇醒了, 然後翻山越嶺一路顛簸3.5個小時, 到達我國西南邊境小鎮關累。

中、老、緬、泰四國聯合巡邏船艇編隊第二天清晨就在這裡起航, 完成第57次湄公河聯合執法, 而我則隨船見證此次光榮的任務。

當晚宿關累。

關累口岸位於我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州猛臘縣西南部的瀾滄江畔, 是中南半島腹地和東南亞諸國經湄公河進入我國的第一港, 也是雲南建設國際大通道的前沿陣地。

關累與緬甸撣邦第四特區隔江相望, 與老撾陸地相連。 關累鎮不大, 鮮有遊客, 軍事機關很多, 來往車輛多為加長貨車和軍車。

晚餐在一間規模較大、有包房但基本無裝修的餐館進行, 菜肴卻頗具國際性。 為預祝這段高危水域的征程圓滿成功,

當晚特地喝了點老撾啤酒(Beerlao), 就著涼拌魚腥草、泰國酸肉和加了諸多養生藥材的老撾牛皮湯。

老撾年輕人也追求時尚, 在他們眼裡, 與之接壤的泰國各方面都很時尚, 於是泰國酸肉也成為老撾及泰國北部人氣很高的重口味美食。 其實老撾也有酸肉, “此之蜜糖, 彼之砒霜”, 多數外地人吃不慣, 我卻覺得不錯, 這大概與我嗜好西班牙義大利火腿有關, 因為泰國酸肉用的也是生豬肉發酵。

酸肉用生豬肉、豬皮碎、熟糯米、辣椒、大蒜、糖、鹽及硝酸鉀混合醃制, 包入層層芭蕉葉中, 經過三五天發酵熟化後, 豬肉的酸味自然呈現出來。 酸肉可以搭配蔥花、花生等輔料, 我們那天吃的是直接切片的原味。 初嘗覺得怪怪的, 再嘗覺出些酸、鮮、爽。

在關累, 幾乎所有小店裡都能買到老撾啤酒。 看瓶身設計就知出身不凡, 有國際化視野, 虎頭商標氣宇軒昂。 深啜一口, 醇厚清冽, 濃郁的麥芽香, 瞬間暑氣消散, 清氣上揚。

老撾啤酒讓我立刻想到四個字來形容:盤正條順。

老撾啤酒有限公司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初, 由老撾政府、泰國TTC公司和丹麥嘉士伯公司合資。 以國名來命名品牌, 可見來歷顯赫, 是當之無愧的老撾國酒。 老撾啤酒是世界十大名啤之一, 曾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亞洲最好啤酒”, 也是“中國-東盟國際汽車拉力賽”唯一指定啤酒。

老撾雖然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老撾啤酒卻是個十足的“白富美”混血兒。 原料採用德國啤酒花和酵母, 法國大麥芽, 喜馬拉雅山泉水, 精選原生態老撾茉莉香米, 生產及灌裝設備則由德國進口, 在生態環境低度開發的老撾生產製造。 老撾啤酒採用底層低溫發酵, 完全發酵後需儲存6周才被灌裝。 老撾氣候濕熱, 啤酒是百姓解暑的必需品, 老撾啤酒在老撾國內市場佔有率高達95%。

老撾人快樂開放,很閒適、慵懶,也很低效,低效的很大原因是他們較為貪杯。歷史上老撾曾是真臘王國的一部分,也是法國殖民地,餐館經常可見歐洲人,他們的桌旁總是有成堆的老撾啤酒空瓶。

沿湄公河順流而下258千米,我們到了老撾駐地。出了國境後,手機只在經過中國援建老撾的工程時有幾分鐘信號,無法用國際漫遊流量,除非買老撾卡。

上岸等候時,同伴順手摘了幾個漿果給我,說是牛奶果。搓掉外皮,奶白色的乳液溢出,滑嫩厚實的甜香頗似牛奶味。據說,牛奶果的營養成分高於蘋果、柑橘、梨等多種水果,還具有補血、收斂、下乳等藥用價值。

芭蕉也很多,香甜度不及香蕉,對於尚未成熟的芭蕉,老撾人喜歡烤著吃。

老撾瑯勃拉邦的菜市場裡,有麂子、鳥類、蠶蛹、松鼠、大蜥蜴、蟋蟀等國內不多見的原生態食材,足見老撾人飲食上的野性奔放。不過,糯米飯始終是老撾人亙古不變的主食和零食,也是瑯勃拉邦等地佈施的主要食品。

老撾糯米是一種山谷糯米,比大米便宜許多,顆粒飽滿,晶瑩剔透,嚼起來似有膠質的同時又不乏鏗鏘有力。

老撾人吃飯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不定時飲食,餓了就抓起糯米飯吃兩口,就著一些醬菜、辣椒和老撾啤酒,可謂放浪不羈。老撾女人晨起蒸一鍋糯米飯儲於罐內或小竹簍內,供一家人全天食用。

食用時將無需洗淨的手伸入罐中,用手指捏起一坨糯米飯,將其攥緊捏實(據說有點手汗最佳),然後蘸著一種調過味的、類似於海苔的江苔蘚碎末或魚露,送入口中。此時的糯米飯清甜有嚼勁,隨吃隨抓,十分隨性。簡單的食材造就了老撾百姓樂觀、純樸的生活態度,當然,多待幾日也一定會讓外鄉人的咀嚼肌疲憊不堪,仿佛吃糯米飯是一天中最大的事了。

那幾日雨季開始了,湄公河水漲滿河床,在晃動的船影和大山的倒影裡,不遠處的原始森林依稀可見。喝著老撾啤酒、口嚼堅韌糯米飯的我,對時間的感受淡漠了。

老撾三夜,無所事事且意味深長。

老撾人快樂開放,很閒適、慵懶,也很低效,低效的很大原因是他們較為貪杯。歷史上老撾曾是真臘王國的一部分,也是法國殖民地,餐館經常可見歐洲人,他們的桌旁總是有成堆的老撾啤酒空瓶。

沿湄公河順流而下258千米,我們到了老撾駐地。出了國境後,手機只在經過中國援建老撾的工程時有幾分鐘信號,無法用國際漫遊流量,除非買老撾卡。

上岸等候時,同伴順手摘了幾個漿果給我,說是牛奶果。搓掉外皮,奶白色的乳液溢出,滑嫩厚實的甜香頗似牛奶味。據說,牛奶果的營養成分高於蘋果、柑橘、梨等多種水果,還具有補血、收斂、下乳等藥用價值。

芭蕉也很多,香甜度不及香蕉,對於尚未成熟的芭蕉,老撾人喜歡烤著吃。

老撾瑯勃拉邦的菜市場裡,有麂子、鳥類、蠶蛹、松鼠、大蜥蜴、蟋蟀等國內不多見的原生態食材,足見老撾人飲食上的野性奔放。不過,糯米飯始終是老撾人亙古不變的主食和零食,也是瑯勃拉邦等地佈施的主要食品。

老撾糯米是一種山谷糯米,比大米便宜許多,顆粒飽滿,晶瑩剔透,嚼起來似有膠質的同時又不乏鏗鏘有力。

老撾人吃飯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不定時飲食,餓了就抓起糯米飯吃兩口,就著一些醬菜、辣椒和老撾啤酒,可謂放浪不羈。老撾女人晨起蒸一鍋糯米飯儲於罐內或小竹簍內,供一家人全天食用。

食用時將無需洗淨的手伸入罐中,用手指捏起一坨糯米飯,將其攥緊捏實(據說有點手汗最佳),然後蘸著一種調過味的、類似於海苔的江苔蘚碎末或魚露,送入口中。此時的糯米飯清甜有嚼勁,隨吃隨抓,十分隨性。簡單的食材造就了老撾百姓樂觀、純樸的生活態度,當然,多待幾日也一定會讓外鄉人的咀嚼肌疲憊不堪,仿佛吃糯米飯是一天中最大的事了。

那幾日雨季開始了,湄公河水漲滿河床,在晃動的船影和大山的倒影裡,不遠處的原始森林依稀可見。喝著老撾啤酒、口嚼堅韌糯米飯的我,對時間的感受淡漠了。

老撾三夜,無所事事且意味深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