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讀中國近代史,這座城市創造了近代100個第一!

自鴉片戰爭以來, 中國開始步入半殖民半封建的近代史, 整個中國慢慢的在發生變化, 尤其是一些沿海城市, 它們作為洋人通商口岸, 無論是外部的侵入還是清廷內部的改革, 它們都處於第一線, 而這其中又以天津為典型。 有一種說法, 看中國百年近代史, 看天津即可。

自明成祖朱棣賜名天津開始, 天津城市發展進入新的一頁。 明清時期, 北京作為首都, 天津作為北京的門戶得到了大力發展, 儼然成為了國內有名的大都市。 而自中國近代史以來, 天津這座城市更是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並在重大歷史事件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1860年, 英法聯軍佔領天津, 天津被迫開放成為通商口岸, 西方各國紛紛在此設立租界。 天津是較早幾個全面受到西方思想影響的城市。 當時清廷不允許外國人在京設立機構, 所以外國人和他們的產業、駐華機構都集中到了天津,

天津的九國租界極其繁華, 當時遠遠超過上海公共租界, 天津已經承擔了首都北京的部分職能, 是中國的外交中心, 關係國家經濟命脈的海關也設在天津。 而在民國初年, 數以百計的下野官僚政客以及清朝遺老進入天津租界避難, 並圖謀復辟。 其中包括民國總統黎元洪和前清廢帝溥儀。

在清末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宣導的洋務運動中, 天津成為北方的洋務運動的中心, 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 1870年, 李鴻章出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坐鎮天津。 他在天津大力發展以軍事工業為主的近代工業(天津機器局), 建造鐵路, 創設電報, 開辦各種新式學堂(北洋水師學堂、北洋武備學堂等等), 創立了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海軍——北洋海軍。 由天津開始的鐵路、電報、電話、郵政、採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 均開中國之先河, 創造了近代中國100個第一。

19世紀末期, 袁世凱在天津南鄉新農鎮編練新軍, 史稱“小站練兵”。 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座近代化軍事基地, 是中國近代軍事化訓練的開始。 從這裡做出了多位總統、總理, 如段祺瑞、黎元洪等人, 中國由此進入北洋軍閥時代。 而天津作為北洋軍閥的大本營, 自然是風光無限, 天津經濟總量一度躍居亞洲第一。

到了南京國民政府時期, 大力發展上海, 天津的地位有些下滑, 漸漸地風光不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