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熱力膨脹閥及工作原理

膨脹閥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熱力膨脹閥的結構——感溫包、毛細管、感應薄膜互相連通, 構成一個密閉容器, 稱為感溫機構。

感溫包安裝在蒸發器的出口, 感溫包內充注工質, 用它來感受蒸發器出口製冷劑的過熱度變化。 毛細管傳遞感溫包內的壓力至感應薄膜上。 感應薄膜由一塊很薄的(0.1-0.2nm)合金計衝壓而成, 斷面呈波浪形它在受力後彈性變形性能非常好。

熱力膨脹閥的熱力作用原理▼

以溫包中感溫介質的壓力提供閥打開方向的驅動力P1(開閥力);以蒸發壓力P0。 和彈簧力P3, 作為閥關閉方向的平衡力。 溫包感受蒸發器出口管的溫度t1, 開閥力P1隨溫度t1的變化稱為開閥壓力曲線, 它由溫包中充注的感溫介質的壓力-溫度屬性所決定。 在關閥時, 蒸發壓力隨蒸發溫度的變化關係是確定的(由製冷劑的熱力特性決定);彈簧力在閥處於關閉時最小, 由設定的預緊力決定,

在工作中由彈性係數和彈性變形決定, 閥在全開位置時達到最大。 因此, 最小關閥壓力線p0(t0)+p3, 是已知的。 通過在溫包中充人適當的感溫介質, 使在壓力不溫度平面上開閥壓力曲線汕巳)處於最小關閥壓力線仇p0(t0)+p3, 的下方。

那麼, 當閥上的作用力平衡時, 開閥壓力對應的溫度必然高於關閥壓力對應的溫度2。 二者之差(t1-t0)便是蒸發器出口過熱度們。 該過熱度是打開閥必須具有的最小過熱度, 稱為靜態過熱度。 閥達到全開時, 對應更高的溫度t1和過熱度△t, 這時的過熱度稱為全開過熱度。 當蒸發器出口過熱度在靜態與全開過熱度之間變化時, 熱力膨脹閥的開度成比例變化。 這兩個過熱度之差稱為可變過熱度, 可變過熱度是熱力膨脹閥比例調節的比例帶,

其大小反映了調節的靈敏度。

將節流後的製冷劑壓力近似作為蒸發壓力, 因而可以直接從閥內提供關閥的流體平衡力, 結構簡單, 安裝方便, 主要用於低壓側流動阻力不大的場合。 外平衡式熱力膨脹閥

有一個外平衡管, 將蒸發器出口的壓力直接引入閥內, 保證關閥的流體平衡力是蒸發壓力。 這種結構考慮了蒸發器的流動損失, 主要用於製冷劑流量變化幅度大、低壓側流動阻力大的場合, 如低蒸發溫度或有分液器、多路並聯盤管的蒸發器。

熱力膨脹閥安裝示意圖▲

熱力膨脹閥的選擇

為了使熱力膨脹閥與所在的製冷系統, 特別是與蒸發器能很好地匹配, 最大限度地利用蒸發器的換熱面積,

並使蒸發器的冷量輸出始終和熱負荷相匹配, 就需要適當地選擇熱力膨脹閥。 熱力膨脹閥的設計選擇主要依據:製冷系統的設計製冷量、工況參數、製冷劑種類及製冷系統結構等, 應考慮下列因素:

按系統採用的製冷劑, 查閱相關工質的熱力膨脹閥樣本。

考慮蒸發溫度對膨脹閥容量的影響。 隨著蒸發溫度的降低, 閥的容量變小

閥前製冷劑過冷度會影響閥後兩相製冷劑的千度, 從而影響閥的流量係數。 因此, 要考慮閥前液體過冷度對閥的容量的影響

注意冷凝器至閥前的液管的壓力降, 適當增加製冷劑的過冷度, 防止其在閥前汽化。

考慮了上述因素後, 選擇合適容量和形式的熱力膨脹閥, 允許有20&容量裕度。

一、冷庫膨脹閥安裝技術

1、安裝前檢查感溫包是否完好;

2、膨脹閥安裝位置必須靠近蒸發器的地方, 閥體應垂直安裝, 不能傾斜或顛倒安裝;

3、安裝時應注意使感溫包內的液體始終保持在感溫包內, 因此感溫包應比閥體裝得低一些;

4、感溫包盡可能安裝在蒸發器的出口水準回氣管上, 一般應遠離壓縮機吸氣口1.5M以上

5、感溫包不能安裝在有積液的回管上;

6、若蒸發器出口帶有氣液交換器時,一般將感溫包裝在蒸發器的出口處,即熱交換器之前;

7、感溫包通常安置於蒸發器回氣管上,並緊貼管壁包紮緊密,接觸處應清除乾淨;

8、當回氣管直徑小於25MM時,感溫包可紮在回氣管的頂部;當直徑大於25MM時,可紮在回氣管的下側45°處,以防管子底部積油影響感溫包的感溫效果。

二、膨脹閥調試技術

1、蒸發器出口應利用溫度計測溫或看吸氣壓力來校核過熱度;

2、膨脹閥調過熱度太小(供液量太大),調節杆應順時針方向轉動半圈或一圈(即增大彈簧力,減少閥開度),使製冷劑流量減少;調節杆螺紋一次轉動的圈數不宜過多(調節杆螺紋轉動一圈,過熱度大約改變1-2°)。

3、膨脹閥調節經驗:轉動調節杆螺紋改變閥的開度,使蒸發器回氣管外剛好能結霜或結露。對蒸發溫度低於0度的製冷裝置,若結霜後用手摸,有一種將手粘住的陰冷的感覺,此時開度適宜;對蒸發溫度在0度以上的,則可視結露情況判斷。

4、膨脹閥正確的調試,直接影響冷庫降溫效果及節能。冷庫降溫緩慢,多為膨脹閥調整不當,根據製冷劑的熱力性質,壓力越低,相對應的溫度就越低;壓力越高,相對應的溫度也就越高。其中膨脹閥的調節是最為關鍵的。膨脹閥的開啟度小,製冷劑通過的流量就少,壓力也低;膨脹閥的開啟度大,製冷劑通過的流量就多,壓力也高。

三、膨脹閥調試注意事項

如果膨脹閥出口壓力過低,相應的蒸發壓力和溫度也過低。但由於進入蒸發器流量的減少,壓力的降低,造成蒸發速度減慢,單位容積(時間)製冷量下降,製冷效率降低。相反,如果膨脹閥出口壓力過高,相應的蒸發壓力和溫度也過高。進入蒸發器的流量和壓力都加大,由於液體蒸發過剩,過潮氣體(甚至液體)被壓縮機吸入,引起壓縮機的濕衝程(液擊),使壓縮機不能正常工作,造成一系列工況惡劣,甚至損壞壓縮機。 因此,膨脹閥的開啟度,應根據當時的庫溫進行調節,即在庫溫相對應的壓力下調整。

膨脹閥調試必須仔細耐心地進行,調節壓力必須經過蒸發器與庫溫產生熱交換沸騰(蒸發)後再通過管路進入壓縮機吸氣腔反映到壓力錶上的,需要一個時間過程。每調動膨脹閥一次,一般需10~15分鐘的時間後才能將膨脹閥的調節壓力穩定在吸氣壓力錶上,調節不能操之過急。

壓縮機的吸氣壓力是膨脹閥調節壓力的主要依據參數。通常容易出現過濾網的堵塞、感溫劑的洩漏等故障。造成調節反應不靈敏,調節失控或無法調節等。當膨脹閥的進口處出現結霜(或閥蓋也結霜),進液管的溫度比常溫低,甚至結露;壓縮機的吸氣壓力低於庫溫下的相對應壓力,機器運轉溫度和排氣溫度高,製冷溫度下降緩慢或降不下,多為膨脹閥的濾網堵塞,或髒堵冰堵故障。

圖文┃全面解析膨脹閥

什麼是熱力膨脹閥

熱力膨脹閥是製冷系統的重要自控元件,一般安裝于儲液筒和蒸發器之間。利用氣箱頭(感溫包)的溫度變化作為信號,調節閥開度,改變製冷劑流量,使中溫高壓的製冷劑通過其節流成為低溫低壓的濕蒸汽,然後製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熱量達到製冷效果

製冷系統不一定用熱力膨脹閥作節流元件可以採用毛細管、節流短管(CCOT)作為節流元件,成本低,可靠性好;

可以採用電子膨脹閥,使控制更精確,由於要採用感測器、控制線路板、帶步進電機的執行機構,使製造複雜,成本提高。

與膨脹閥有關的幾個概念

過熱度:在系統中是指蒸發溫度和蒸發器出口溫度的溫度差。對膨脹閥是指感溫包溫度和膜片下方壓力對應的溫度差,總過熱度也稱過熱度範圍,靜裝配過熱度也稱靜止過熱度,是指剛剛使閥開啟的過熱度,梯度過熱度也稱過熱度變化,是指閥從開啟到達到額定容量的開度所需的過熱度,總過熱度=靜裝配過熱度+梯度過熱度;

• 靜裝配過熱度調節範圍:靜裝配過熱度在一定範圍內是可調節的,對一般膨脹閥為5-8℃,對汽車空調膨脹閥約為1-10 ℃;

• 蒸發器的面積不是100%被利用的,總是有一部分處於過熱狀態;

• 正常情況下,離開蒸發器的氣體是過熱氣體;

• 蒸發器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存在阻力損失,有一定的壓差;

• 進入膨脹閥的製冷劑液體溫度與冷凝溫度不一樣,有一定的溫度降,稱之為過冷度。

膨脹閥在製冷系統中的作用

① 節流降壓

將冷凝器冷凝後的高溫高壓製冷劑節流降壓,成為容易蒸發的低溫低壓的汽液混合物,進入蒸發器蒸發,吸收外界熱量;

② 調節流量

根據感溫包或氣箱頭得到的溫度信號,膨脹閥能自動調節進入蒸發器的製冷劑流量,以適應製冷負荷不斷變化的需要。

③ 保持一定過熱度、防止液擊和異常過熱

膨脹閥通過流量的調節使蒸發器具有一定的過熱度,保證蒸發器總容積的有效利用,避免液態製冷劑進入壓縮機引起液擊;同時又能控制過熱度在一定範圍,防止異常過熱現象的發生。

膨脹閥三力平衡控制原理

P1= P2 + F

P1: 氣箱頭內充注介質對應於溫度產生的壓力,作用在膜片上方;

P2:蒸發壓力(對內平衡為閥出口壓力,對 外平衡為蒸發器出口壓力),作用在膜 片下方;

F:彈簧力,作用在膜片下方。

氣箱頭溫度降低時P1<P2+F,閥口開度減小;氣箱頭溫度升高時P1>P2+F,閥口開度增大;其它力:如膜片剛度、傳動部件摩擦阻力、流體對閥芯的作用力等,在分析時暫不考慮。

內平衡膨脹閥與外平衡膨脹閥

內平衡和外平衡膨脹閥的區別在哪?內平衡式膨脹閥膜片下麵感受到的是蒸發器入口壓力;而外平衡式膨脹閥膜片下麵感受到的是蒸發器出口壓力。

內平衡膨脹閥

膜片下方的壓力取自閥出口, 當蒸發器壓力降過大時,會使氣箱頭感受的過熱度減小,使閥開度不足。

外平衡膨脹閥

膜片下方的壓力取自蒸發器出口;避免了蒸發器壓力降對閥開度的影響,克服了內平衡閥的。

膨脹閥的零件及作用

閥體: 提供製冷劑流通通道、與系統的連接介面、閥內零件的安裝位置,材質為鋁或黃銅;

膜片: 隔膜的作用。以最小的阻力,將氣箱頭的力傳遞給傳動片,其特性由材質、狀態、厚度、波紋形狀等決定,一般由不銹鋼或銅合金製作;

氣箱蓋: 與氣箱座、膜片、感溫包、毛細管共同組成氣箱頭(有的產品沒有感溫包和毛細管),材質為不銹鋼或黃銅;

感溫包: 感受外界溫度,把溫度轉換的壓力傳遞給氣箱頭,材料為紫銅;

毛細管: 傳遞感溫包的壓力,或提供充注的通道,材料為紫銅;

傳動片: 把膜片的力傳遞給傳動杆,並起到軸向和徑向的限位作用,材料為鋁或黃銅;

氣箱座: 連接閥體,容納傳動片,與氣箱蓋、膜片、感溫包、毛細管共同組成氣箱頭,材質為不銹鋼;

傳動杆: 把膜片的力傳遞給閥芯。分上傳動杆和下傳動杆,有的產品在下傳動杆上點焊有鋼球;

O型圈: 使傳動杆和閥體間密封,但又不產生過大的摩擦阻力;閥芯: 在氣箱頭和彈簧力的作用下,控制閥口流通面積的大小,材料為不銹鋼或黃銅;

調節彈簧: 根據靜裝配過熱度要求提供一定的預緊力,並提供與氣箱頭平衡的力,注意彈簧的剛度、節距、兩端面平行度都對產品有很大影響,材料為不銹鋼或彈簧鋼;

調節螺絲: 調節彈簧的預緊力;O形圈: 使調節螺絲與閥體間密封,但又不影響調節性能。

膨脹閥的正確調整方法與注意事項

在調整熱力膨脹閥之前,必須確認製冷異常是由於熱力膨脹閥偏離最佳工作點引起的,而不是因為氟利昂少、乾燥篩檢程式堵塞、濾網、風機、皮帶等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同時,必須保證感溫包採樣信號的正確性,感溫安裝位置必須正確,絕對不可安裝在管道的正下方,以防管子底部積油等因素影響感溫包正確感溫。

1)停機、將數字溫度錶的探頭插入到蒸發器回氣口處(對應感溫包位置)的保溫層內。將壓力錶與壓縮機低壓閥的三通相連。

2)開機、讓壓縮機運行15 分鐘以上,進入穩定運行狀態,使壓力指示和溫度顯示達到穩定值。

3)讀值、讀出數位溫度錶溫度T1 與壓力錶測得壓力所對應的溫度T2,過熱度為兩讀數之差T1- T2。

注意:必須同時讀出這兩個讀數。熱力膨脹閥過熱度應在5-8℃之間,如果不是,則進行適當的調整。

與系統不匹配時可能發生的現象

不匹配時、會使系統的製冷劑流量時多時少,導致熱力膨脹閥的製冷量時大時小。

當製冷量過小時,會使蒸發器供液不足,產生過大熱度,對系統性能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當製冷量過大時,會引起震盪,間歇性的使蒸發器供液過量,導致壓縮機的吸氣壓力出現劇烈波動,甚至有液態製冷劑進入壓縮機,引起液擊(濕衝程)現象。

熱力膨脹閥一般選擇方法

1) 確定系統的製冷劑型號。

2) 確定蒸發器的蒸發溫度,冷凝溫度及製冷量。

3) 熱力膨脹閥進出口的壓力差。

製冷系統的穩定性與蒸發器出口端製冷劑過熱度有關,因此及時準確的排除熱力膨脹閥的故障及正確的選擇與系統匹配的熱力膨脹閥是很重要。

一般應遠離壓縮機吸氣口1.5M以上

5、感溫包不能安裝在有積液的回管上;

6、若蒸發器出口帶有氣液交換器時,一般將感溫包裝在蒸發器的出口處,即熱交換器之前;

7、感溫包通常安置於蒸發器回氣管上,並緊貼管壁包紮緊密,接觸處應清除乾淨;

8、當回氣管直徑小於25MM時,感溫包可紮在回氣管的頂部;當直徑大於25MM時,可紮在回氣管的下側45°處,以防管子底部積油影響感溫包的感溫效果。

二、膨脹閥調試技術

1、蒸發器出口應利用溫度計測溫或看吸氣壓力來校核過熱度;

2、膨脹閥調過熱度太小(供液量太大),調節杆應順時針方向轉動半圈或一圈(即增大彈簧力,減少閥開度),使製冷劑流量減少;調節杆螺紋一次轉動的圈數不宜過多(調節杆螺紋轉動一圈,過熱度大約改變1-2°)。

3、膨脹閥調節經驗:轉動調節杆螺紋改變閥的開度,使蒸發器回氣管外剛好能結霜或結露。對蒸發溫度低於0度的製冷裝置,若結霜後用手摸,有一種將手粘住的陰冷的感覺,此時開度適宜;對蒸發溫度在0度以上的,則可視結露情況判斷。

4、膨脹閥正確的調試,直接影響冷庫降溫效果及節能。冷庫降溫緩慢,多為膨脹閥調整不當,根據製冷劑的熱力性質,壓力越低,相對應的溫度就越低;壓力越高,相對應的溫度也就越高。其中膨脹閥的調節是最為關鍵的。膨脹閥的開啟度小,製冷劑通過的流量就少,壓力也低;膨脹閥的開啟度大,製冷劑通過的流量就多,壓力也高。

三、膨脹閥調試注意事項

如果膨脹閥出口壓力過低,相應的蒸發壓力和溫度也過低。但由於進入蒸發器流量的減少,壓力的降低,造成蒸發速度減慢,單位容積(時間)製冷量下降,製冷效率降低。相反,如果膨脹閥出口壓力過高,相應的蒸發壓力和溫度也過高。進入蒸發器的流量和壓力都加大,由於液體蒸發過剩,過潮氣體(甚至液體)被壓縮機吸入,引起壓縮機的濕衝程(液擊),使壓縮機不能正常工作,造成一系列工況惡劣,甚至損壞壓縮機。 因此,膨脹閥的開啟度,應根據當時的庫溫進行調節,即在庫溫相對應的壓力下調整。

膨脹閥調試必須仔細耐心地進行,調節壓力必須經過蒸發器與庫溫產生熱交換沸騰(蒸發)後再通過管路進入壓縮機吸氣腔反映到壓力錶上的,需要一個時間過程。每調動膨脹閥一次,一般需10~15分鐘的時間後才能將膨脹閥的調節壓力穩定在吸氣壓力錶上,調節不能操之過急。

壓縮機的吸氣壓力是膨脹閥調節壓力的主要依據參數。通常容易出現過濾網的堵塞、感溫劑的洩漏等故障。造成調節反應不靈敏,調節失控或無法調節等。當膨脹閥的進口處出現結霜(或閥蓋也結霜),進液管的溫度比常溫低,甚至結露;壓縮機的吸氣壓力低於庫溫下的相對應壓力,機器運轉溫度和排氣溫度高,製冷溫度下降緩慢或降不下,多為膨脹閥的濾網堵塞,或髒堵冰堵故障。

圖文┃全面解析膨脹閥

什麼是熱力膨脹閥

熱力膨脹閥是製冷系統的重要自控元件,一般安裝于儲液筒和蒸發器之間。利用氣箱頭(感溫包)的溫度變化作為信號,調節閥開度,改變製冷劑流量,使中溫高壓的製冷劑通過其節流成為低溫低壓的濕蒸汽,然後製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熱量達到製冷效果

製冷系統不一定用熱力膨脹閥作節流元件可以採用毛細管、節流短管(CCOT)作為節流元件,成本低,可靠性好;

可以採用電子膨脹閥,使控制更精確,由於要採用感測器、控制線路板、帶步進電機的執行機構,使製造複雜,成本提高。

與膨脹閥有關的幾個概念

過熱度:在系統中是指蒸發溫度和蒸發器出口溫度的溫度差。對膨脹閥是指感溫包溫度和膜片下方壓力對應的溫度差,總過熱度也稱過熱度範圍,靜裝配過熱度也稱靜止過熱度,是指剛剛使閥開啟的過熱度,梯度過熱度也稱過熱度變化,是指閥從開啟到達到額定容量的開度所需的過熱度,總過熱度=靜裝配過熱度+梯度過熱度;

• 靜裝配過熱度調節範圍:靜裝配過熱度在一定範圍內是可調節的,對一般膨脹閥為5-8℃,對汽車空調膨脹閥約為1-10 ℃;

• 蒸發器的面積不是100%被利用的,總是有一部分處於過熱狀態;

• 正常情況下,離開蒸發器的氣體是過熱氣體;

• 蒸發器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存在阻力損失,有一定的壓差;

• 進入膨脹閥的製冷劑液體溫度與冷凝溫度不一樣,有一定的溫度降,稱之為過冷度。

膨脹閥在製冷系統中的作用

① 節流降壓

將冷凝器冷凝後的高溫高壓製冷劑節流降壓,成為容易蒸發的低溫低壓的汽液混合物,進入蒸發器蒸發,吸收外界熱量;

② 調節流量

根據感溫包或氣箱頭得到的溫度信號,膨脹閥能自動調節進入蒸發器的製冷劑流量,以適應製冷負荷不斷變化的需要。

③ 保持一定過熱度、防止液擊和異常過熱

膨脹閥通過流量的調節使蒸發器具有一定的過熱度,保證蒸發器總容積的有效利用,避免液態製冷劑進入壓縮機引起液擊;同時又能控制過熱度在一定範圍,防止異常過熱現象的發生。

膨脹閥三力平衡控制原理

P1= P2 + F

P1: 氣箱頭內充注介質對應於溫度產生的壓力,作用在膜片上方;

P2:蒸發壓力(對內平衡為閥出口壓力,對 外平衡為蒸發器出口壓力),作用在膜 片下方;

F:彈簧力,作用在膜片下方。

氣箱頭溫度降低時P1<P2+F,閥口開度減小;氣箱頭溫度升高時P1>P2+F,閥口開度增大;其它力:如膜片剛度、傳動部件摩擦阻力、流體對閥芯的作用力等,在分析時暫不考慮。

內平衡膨脹閥與外平衡膨脹閥

內平衡和外平衡膨脹閥的區別在哪?內平衡式膨脹閥膜片下麵感受到的是蒸發器入口壓力;而外平衡式膨脹閥膜片下麵感受到的是蒸發器出口壓力。

內平衡膨脹閥

膜片下方的壓力取自閥出口, 當蒸發器壓力降過大時,會使氣箱頭感受的過熱度減小,使閥開度不足。

外平衡膨脹閥

膜片下方的壓力取自蒸發器出口;避免了蒸發器壓力降對閥開度的影響,克服了內平衡閥的。

膨脹閥的零件及作用

閥體: 提供製冷劑流通通道、與系統的連接介面、閥內零件的安裝位置,材質為鋁或黃銅;

膜片: 隔膜的作用。以最小的阻力,將氣箱頭的力傳遞給傳動片,其特性由材質、狀態、厚度、波紋形狀等決定,一般由不銹鋼或銅合金製作;

氣箱蓋: 與氣箱座、膜片、感溫包、毛細管共同組成氣箱頭(有的產品沒有感溫包和毛細管),材質為不銹鋼或黃銅;

感溫包: 感受外界溫度,把溫度轉換的壓力傳遞給氣箱頭,材料為紫銅;

毛細管: 傳遞感溫包的壓力,或提供充注的通道,材料為紫銅;

傳動片: 把膜片的力傳遞給傳動杆,並起到軸向和徑向的限位作用,材料為鋁或黃銅;

氣箱座: 連接閥體,容納傳動片,與氣箱蓋、膜片、感溫包、毛細管共同組成氣箱頭,材質為不銹鋼;

傳動杆: 把膜片的力傳遞給閥芯。分上傳動杆和下傳動杆,有的產品在下傳動杆上點焊有鋼球;

O型圈: 使傳動杆和閥體間密封,但又不產生過大的摩擦阻力;閥芯: 在氣箱頭和彈簧力的作用下,控制閥口流通面積的大小,材料為不銹鋼或黃銅;

調節彈簧: 根據靜裝配過熱度要求提供一定的預緊力,並提供與氣箱頭平衡的力,注意彈簧的剛度、節距、兩端面平行度都對產品有很大影響,材料為不銹鋼或彈簧鋼;

調節螺絲: 調節彈簧的預緊力;O形圈: 使調節螺絲與閥體間密封,但又不影響調節性能。

膨脹閥的正確調整方法與注意事項

在調整熱力膨脹閥之前,必須確認製冷異常是由於熱力膨脹閥偏離最佳工作點引起的,而不是因為氟利昂少、乾燥篩檢程式堵塞、濾網、風機、皮帶等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同時,必須保證感溫包採樣信號的正確性,感溫安裝位置必須正確,絕對不可安裝在管道的正下方,以防管子底部積油等因素影響感溫包正確感溫。

1)停機、將數字溫度錶的探頭插入到蒸發器回氣口處(對應感溫包位置)的保溫層內。將壓力錶與壓縮機低壓閥的三通相連。

2)開機、讓壓縮機運行15 分鐘以上,進入穩定運行狀態,使壓力指示和溫度顯示達到穩定值。

3)讀值、讀出數位溫度錶溫度T1 與壓力錶測得壓力所對應的溫度T2,過熱度為兩讀數之差T1- T2。

注意:必須同時讀出這兩個讀數。熱力膨脹閥過熱度應在5-8℃之間,如果不是,則進行適當的調整。

與系統不匹配時可能發生的現象

不匹配時、會使系統的製冷劑流量時多時少,導致熱力膨脹閥的製冷量時大時小。

當製冷量過小時,會使蒸發器供液不足,產生過大熱度,對系統性能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當製冷量過大時,會引起震盪,間歇性的使蒸發器供液過量,導致壓縮機的吸氣壓力出現劇烈波動,甚至有液態製冷劑進入壓縮機,引起液擊(濕衝程)現象。

熱力膨脹閥一般選擇方法

1) 確定系統的製冷劑型號。

2) 確定蒸發器的蒸發溫度,冷凝溫度及製冷量。

3) 熱力膨脹閥進出口的壓力差。

製冷系統的穩定性與蒸發器出口端製冷劑過熱度有關,因此及時準確的排除熱力膨脹閥的故障及正確的選擇與系統匹配的熱力膨脹閥是很重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