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麼多追賈躍亭這個熱點的人,為什麼只有他一個人做到了刷屏?

作者:地心引力工廠(dxylgc)

編者注:本文只談內容技術, 不談其他是非

如何要歷數近幾日來的圈中焦點, 賈躍亭必然是其中最大最熱的一個;

從賈躍亭夫婦名下 12 億資產被凍結, 到 159 億股份全被凍結, 再到賈躍亭卸任樂視法人代表, 最後辭任樂視所有職務, 這巨大的變動, 在短短 4 天接踵而至。

賈躍亭, 樂視控股集團的創始人、董事長, 如今卻因為資金鏈的斷裂, 一朝之間從天堂跌落至地獄,

為他的夢想窒息。

樂視倒了, 賈躍亭敗了。 各家媒體第一時間發出通稿, 下以這樣的定論。

但科技圈中有一人, 卻以非常獨特的視角, 將賈躍亭與一百多年前的鉅賈富賈胡雪岩放在一起比較, 發表文章《每一個賈躍亭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胡雪岩》。

這篇文章因為角度新穎, 內容具有深度, 一時刷屏朋友圈, 獲得 89W+ 的閱讀(截止7月7日下午)。 包括鈦媒體、創業邦、小飯桌、新浪科技等多家媒體都來轉載, 全網閱讀接近千萬。

而創下如此佳績的自媒體達人, 正是【PR人】市場公關總監社群中的一員:倪叔。 為了向更多的群友第一時間分享最新最熱的新媒體傳播技巧, 我們連線了作者倪叔, 聊了聊這篇文章的生產過程, 並套出了 89W+ 閱讀量背後,

教科書級的追熱點方法論。 (知道這才是你們想要的

1

樂視倒了, 賈躍亭敗了

7 月 3 日, 賈躍亭夫婦名下 12.37 億資產被凍結, 賈躍亭卸任樂視法人代表。 7 月 4 日, 樂視網發佈公告, 賈躍亭持有的樂視網股權也幾乎全部被凍結, 市值 159 億元。

樂視大廈裡, 躺滿了前來討債的供應商

一時間, 賈躍亭成為一個巨大的熱點事件。

以至於當一篇標題《爆炸:孫正義宣佈軟銀集團出資200億美元全力投資賈躍亭樂視!》的文章出現後, 十分鐘內就達到 10W+ 閱讀。

而在此前, 賈躍亭 “盡責到底” 的回應花了 30 分鐘才達到 10W+ 閱讀。

但這篇文章隨後就被刪除,

樂視官方迅速闢謠, 假的。

7 月 6 日晚, 樂視網發佈公告稱, 賈躍亭辭去包括董事長在內的所有職務, 徹底退出上市公司體系。

賈躍亭這場巨型風波中, 科技媒體和自媒體人都前仆後繼地追著熱點, 將賈躍亭事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7 月 4 日, 倪叔發佈《每一個賈躍亭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胡雪岩》, LinkedIn發佈《損失1200000000,賈躍亭還剩什麼》;

7 月 6 日,虎嗅網發佈《賈躍亭的汽車夢,還輪不到我們嘲笑》,盧泓言發佈《你既不懂胡雪岩也不懂賈躍亭》,差評發佈《了不起的賈茨比》;

7 月 7 日,劉備我祖發佈《史記 賈躍亭》……

據清博資料顯示,短短一周內,關於賈躍亭的文章誕生了 1722 篇,總閱讀量達 723W+。

但在這場追熱點大賽中,倪叔的文章無疑是其中角度最為獨特,內容最為深度,也是效果最好的一個。

角度最為獨特是指,這篇文章將賈躍亭這個人物放置在歷史的巨大坐標系中,將其與清代富商胡雪岩作對比。

內容最為深度是指,這篇文章憑藉賈躍亭與胡雪岩發家前後對比、美國互聯網金融和中國政商關係三大板塊的巨大信息量,在眾多文章中脫穎而出。

有人這樣評價倪叔的文章,看完倪叔的文章再看其他關於賈躍亭的文章,都覺得隔靴搔癢,沒有說中核心。

至於效果最好,我們看資料就知道了——

倪叔的文章發表於 7 月 4 日,第二天獲得 10W+ 閱讀。此後資料仍然不斷攀升,截止 7 月 7 日下午,已有 89W+ 閱讀。

這樣的文章究竟是怎麼寫出來的?

我們與倪叔進行了連線後才知道,原來 89W+ 閱讀量的背後,其實是倪叔自己摸索出來的一套寫作體系。

2

倪叔的 89W+ 與他的 3 大方法論

從辭去總經理到資產被凍結再到卸任法人,近段時間科技圈一直在傳賈躍亭的消息。所有科技圈的媒體人、自媒體人都目不轉睛地觀望著,倪叔也不例外。

7 月 3 日,媒體爆出賈躍亭的錢被凍結並且卸任法人代表,這成了整個事件中相當大的爆點。所有人都明白了賈躍亭當下的處境有多艱難。

也正是在這時候,倪叔決定要追這個熱點。

決定要追熱點後,倪叔構思了一整個晚上,想到了他寫 10W+ 文章常用的 3 大方法論——

1、歷史視角

像賈躍亭這樣的爭議性人物,當所有人的目光都鎖定在當下,容易局限在小範圍內,文章之間很難形成視角上的差異。

而當你把事件放置在更長遠的時間維度,找到適合人物的坐標系,補充以歷史相關的觀念,就更容易看到事情的真相。

倪叔是吳曉波團隊出身,深度學習了吳曉波關於中國政商關係的研究。所以當賈躍亭事件一出,倪叔幾乎是條件反射般,迅速找到一個新穎的角度——

賈躍亭和胡雪岩都是官商的代表,他們內在的做法並非出於追求做更好的產品,而是通過依附官員、尋找特權來獲取他們的利潤。

他們二人的內在邏輯是完全相通的。

所以倪叔選擇的方法就是,以歷史視角觀察研究賈躍亭事件,從而找到胡雪岩這個座標,把兩者結合起來,寫出一篇深度的對比文章。

以歷史視角來看新聞的手段,倪叔之前也曾使用過。

倪叔之前曾寫過一篇文章《京東聯姻沃爾瑪:你看到是新聞,我看到的是美劇》。這篇文章寫的是 2016 年京東和沃爾瑪合作,京東獲沃爾瑪戰略入股的事情。

這在當時也是一個極為轟動的新聞熱點。但是這件事對外釋放的信息量非常有限,所有媒體、自媒體可能都只能基於一篇相同的、只有幾百字的聲明做文章。

基於這樣狹小有限的信息量,是根本寫不出能讓人眼前一亮的稿子的。這時候,就需要採取一種方式,就是把整個事情串起來看。

倪叔梳理了京東和沃爾瑪在過去五年內的合作,包括它們曾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最後得出京東是被迫接受沃爾瑪的注資的結論。

2、反向思維

反向思維是指大家都是同一個觀點,一個態度,但是我卻不這麼想。

賈躍亭事件出來後,各家爭相報導。但倪叔認為很多文章對基礎事實的判斷都有錯誤,比如有些人把他當做企業家精神的代表。

有不同的觀點,想說不同的話,這也是倪叔寫這篇文章的動力之一。在文章所有觀點都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如果突然出現一個不同的聲音,肯定是更容易被大家關注到的。

再拿《京東聯姻沃爾瑪…》這篇文章來說,當時媒體都對此事做了正面報導,認為京東得到了沃爾瑪。

但倪叔卻認為,京東接受沃爾瑪的戰略投資是一次壓力下的行為,而非京東在狀態好的狀態下的自主選擇。

這也是一種反向思維的運用。

3、擴大文章信息量

賈躍亭這類科技自媒體的文章,想要刷爆朋友圈的難度其實是很高的。

在倪叔的這篇文章之前,大部分刷爆朋友圈的科技文章,都是靠著對內容資訊的壟斷,公佈了獨家消息的新聞稿。

像是新華社之前的九字新聞《剛剛,沙特王儲被廢了》,甚至字數更短的《剛剛,10000000+!》,都是因為發佈了第一手且足夠重磅的資訊而成為爆文。

但絕大多數的媒體、自媒體都只能在消息出來後尋找第二落腳點。這時候我們就只能靠信息量大取勝。

在這一點上,「老道消息」就做得非常出色。它向人們展示了真正的科技報導的正確打開方式,即長篇的,有深度的,故事性質濃厚的文章。

倪叔正是受到了「老道消息」寫作方法的啟發。

在《每一個賈躍亭…》一文中,倪叔運用到了高陽的書籍《胡雪岩全傳》,還從 J.P. 摩根關聯到美國金融業發展和中國金融業發展,以及寫到對中國政商關係的理解。

倪叔將這三塊不同體系的知識都融匯貫通到賈躍亭事件中,從而彌補事件本身信息量的局限。

3

非大號 10W+ 文章的成分組成

千萬大號如十點讀書、有書等,一篇文章獲得 10W+ 閱讀量幾乎是輕而易舉。

但絕大多數新媒體小編或是自媒體更關心的都是,

對此,倪叔要給你一個肯定的回答。

但第二天一早,文章已經獲得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傳播。接下來更是按照每小時增長 2W 閱讀量的走勢不斷發展,最終獲得 89W+ 的閱讀。

倪叔這篇 89W+ 的追熱點文章中,之所以能形成刷屏之勢,其主要靠的是熱點與深度兩個因素。

1、賈躍亭事件是個大熱點

不光是賈躍亭事件大家紛紛追起了熱點,前兩天兩宋結婚,大家也是一哄而上。

為什麼新媒體人如此熱衷於追熱點?因為熱點意味著高關注度,能夠帶來更大的流量。

尤其是在熱點剛出來的時候,人們都希望從文章中獲取更多的信息量,願意將這個重磅消息轉發到朋友圈,並對事件進行表達。

想要追出一個 10W+ 的熱點文章的第一步,就是選一個大家都關注的好熱點。

2、倪叔追熱點追出了深度

朋友圈是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沒有人願意將很 low 的、品質低下的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在選定一個熱點後,就要思考你有沒有關注到別人忽略的東西,怎麼樣才能把熱點追出傳播度,你的文章能不能達到碾壓讀者認知的水準。

當一篇文章寫出了普通人看不到的高度,文章的深度就會催生出用戶轉發文章到朋友圈的動力。

查閱過足夠多的資料,閱讀過無數篇相關文章素材,對某個人物或是事件做過充分的考據,可能大部分寫作者都能寫出深度文章。

但既有深度,又是追熱點的文章就沒那麼容易了。

倪叔寫這篇文章之前,長期關注著科技行業的大動作。賈躍亭做過什麼事情,以及胡雪岩的生平經歷,這些素材都是有日常積累的。

但即便是常年關注科技圈的倪叔,也是需要花一整個下午,密集地去搜索、閱讀相關資料,不斷完善文章框架,才能寫出一篇高水準的文章來。

前天晚上咪蒙解封歸來,第一時間追了兩宋結婚的熱點。

但咪蒙卻能夠極短的時間內,搜集到大量關於兩宋交往的背景與動圖資料,如果平時沒有積累素材的習慣,也幾乎是做不到的。

熱點與深度二者結合在一起,是非常容易成為爆款的。

————

最後必須說一點八卦

作為PR人總監會的會員,此前PR人總監會6月6日在杭州發起了:與大咖一起午餐活動,邀請到了阿裡媽媽市場公關總監燕橫擔任主咖進行線下午餐會,而這一次的活動,倪叔也是作為浙江地區的“網紅”出席了此次活動,並就百雀羚刷屏事件與燕橫有一番精彩絕倫,你來我往的論劍。

(第二排的右邊第一位小帥哥,就是這次文章的主角:倪叔)

而這樣的精彩活動,此後PR人總監會還會陸續開展,歡迎大家積極報名

END

【PR人】高端市場公關社群只為群友提供免費招聘和求職服務(2017年已經持續第7期了)只為群友提供免費異業合作服務,已經第12期了,定期還有免費的大咖分享乾貨(3月份是維也納酒店集團CMO楊斯羽先生的分享,4月6日是策劃出現象級H5“兩會邀你來群聊”未來應用CEO陳鴻先生的專題分享,5月11日是網易考拉行銷負責人俞旭佳的專題分享,7月12日是土巴兔品牌內容官舒揚的專題分享)。(更多詳情,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已經有4W+市場公關總監加入【PR人】高端市場公關社群,我們只邀請市場公關領域部門負責人及以上人士,符合條件者,加群請掃碼——

LinkedIn發佈《損失1200000000,賈躍亭還剩什麼》;

7 月 6 日,虎嗅網發佈《賈躍亭的汽車夢,還輪不到我們嘲笑》,盧泓言發佈《你既不懂胡雪岩也不懂賈躍亭》,差評發佈《了不起的賈茨比》;

7 月 7 日,劉備我祖發佈《史記 賈躍亭》……

據清博資料顯示,短短一周內,關於賈躍亭的文章誕生了 1722 篇,總閱讀量達 723W+。

但在這場追熱點大賽中,倪叔的文章無疑是其中角度最為獨特,內容最為深度,也是效果最好的一個。

角度最為獨特是指,這篇文章將賈躍亭這個人物放置在歷史的巨大坐標系中,將其與清代富商胡雪岩作對比。

內容最為深度是指,這篇文章憑藉賈躍亭與胡雪岩發家前後對比、美國互聯網金融和中國政商關係三大板塊的巨大信息量,在眾多文章中脫穎而出。

有人這樣評價倪叔的文章,看完倪叔的文章再看其他關於賈躍亭的文章,都覺得隔靴搔癢,沒有說中核心。

至於效果最好,我們看資料就知道了——

倪叔的文章發表於 7 月 4 日,第二天獲得 10W+ 閱讀。此後資料仍然不斷攀升,截止 7 月 7 日下午,已有 89W+ 閱讀。

這樣的文章究竟是怎麼寫出來的?

我們與倪叔進行了連線後才知道,原來 89W+ 閱讀量的背後,其實是倪叔自己摸索出來的一套寫作體系。

2

倪叔的 89W+ 與他的 3 大方法論

從辭去總經理到資產被凍結再到卸任法人,近段時間科技圈一直在傳賈躍亭的消息。所有科技圈的媒體人、自媒體人都目不轉睛地觀望著,倪叔也不例外。

7 月 3 日,媒體爆出賈躍亭的錢被凍結並且卸任法人代表,這成了整個事件中相當大的爆點。所有人都明白了賈躍亭當下的處境有多艱難。

也正是在這時候,倪叔決定要追這個熱點。

決定要追熱點後,倪叔構思了一整個晚上,想到了他寫 10W+ 文章常用的 3 大方法論——

1、歷史視角

像賈躍亭這樣的爭議性人物,當所有人的目光都鎖定在當下,容易局限在小範圍內,文章之間很難形成視角上的差異。

而當你把事件放置在更長遠的時間維度,找到適合人物的坐標系,補充以歷史相關的觀念,就更容易看到事情的真相。

倪叔是吳曉波團隊出身,深度學習了吳曉波關於中國政商關係的研究。所以當賈躍亭事件一出,倪叔幾乎是條件反射般,迅速找到一個新穎的角度——

賈躍亭和胡雪岩都是官商的代表,他們內在的做法並非出於追求做更好的產品,而是通過依附官員、尋找特權來獲取他們的利潤。

他們二人的內在邏輯是完全相通的。

所以倪叔選擇的方法就是,以歷史視角觀察研究賈躍亭事件,從而找到胡雪岩這個座標,把兩者結合起來,寫出一篇深度的對比文章。

以歷史視角來看新聞的手段,倪叔之前也曾使用過。

倪叔之前曾寫過一篇文章《京東聯姻沃爾瑪:你看到是新聞,我看到的是美劇》。這篇文章寫的是 2016 年京東和沃爾瑪合作,京東獲沃爾瑪戰略入股的事情。

這在當時也是一個極為轟動的新聞熱點。但是這件事對外釋放的信息量非常有限,所有媒體、自媒體可能都只能基於一篇相同的、只有幾百字的聲明做文章。

基於這樣狹小有限的信息量,是根本寫不出能讓人眼前一亮的稿子的。這時候,就需要採取一種方式,就是把整個事情串起來看。

倪叔梳理了京東和沃爾瑪在過去五年內的合作,包括它們曾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最後得出京東是被迫接受沃爾瑪的注資的結論。

2、反向思維

反向思維是指大家都是同一個觀點,一個態度,但是我卻不這麼想。

賈躍亭事件出來後,各家爭相報導。但倪叔認為很多文章對基礎事實的判斷都有錯誤,比如有些人把他當做企業家精神的代表。

有不同的觀點,想說不同的話,這也是倪叔寫這篇文章的動力之一。在文章所有觀點都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如果突然出現一個不同的聲音,肯定是更容易被大家關注到的。

再拿《京東聯姻沃爾瑪…》這篇文章來說,當時媒體都對此事做了正面報導,認為京東得到了沃爾瑪。

但倪叔卻認為,京東接受沃爾瑪的戰略投資是一次壓力下的行為,而非京東在狀態好的狀態下的自主選擇。

這也是一種反向思維的運用。

3、擴大文章信息量

賈躍亭這類科技自媒體的文章,想要刷爆朋友圈的難度其實是很高的。

在倪叔的這篇文章之前,大部分刷爆朋友圈的科技文章,都是靠著對內容資訊的壟斷,公佈了獨家消息的新聞稿。

像是新華社之前的九字新聞《剛剛,沙特王儲被廢了》,甚至字數更短的《剛剛,10000000+!》,都是因為發佈了第一手且足夠重磅的資訊而成為爆文。

但絕大多數的媒體、自媒體都只能在消息出來後尋找第二落腳點。這時候我們就只能靠信息量大取勝。

在這一點上,「老道消息」就做得非常出色。它向人們展示了真正的科技報導的正確打開方式,即長篇的,有深度的,故事性質濃厚的文章。

倪叔正是受到了「老道消息」寫作方法的啟發。

在《每一個賈躍亭…》一文中,倪叔運用到了高陽的書籍《胡雪岩全傳》,還從 J.P. 摩根關聯到美國金融業發展和中國金融業發展,以及寫到對中國政商關係的理解。

倪叔將這三塊不同體系的知識都融匯貫通到賈躍亭事件中,從而彌補事件本身信息量的局限。

3

非大號 10W+ 文章的成分組成

千萬大號如十點讀書、有書等,一篇文章獲得 10W+ 閱讀量幾乎是輕而易舉。

但絕大多數新媒體小編或是自媒體更關心的都是,

對此,倪叔要給你一個肯定的回答。

但第二天一早,文章已經獲得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傳播。接下來更是按照每小時增長 2W 閱讀量的走勢不斷發展,最終獲得 89W+ 的閱讀。

倪叔這篇 89W+ 的追熱點文章中,之所以能形成刷屏之勢,其主要靠的是熱點與深度兩個因素。

1、賈躍亭事件是個大熱點

不光是賈躍亭事件大家紛紛追起了熱點,前兩天兩宋結婚,大家也是一哄而上。

為什麼新媒體人如此熱衷於追熱點?因為熱點意味著高關注度,能夠帶來更大的流量。

尤其是在熱點剛出來的時候,人們都希望從文章中獲取更多的信息量,願意將這個重磅消息轉發到朋友圈,並對事件進行表達。

想要追出一個 10W+ 的熱點文章的第一步,就是選一個大家都關注的好熱點。

2、倪叔追熱點追出了深度

朋友圈是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沒有人願意將很 low 的、品質低下的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在選定一個熱點後,就要思考你有沒有關注到別人忽略的東西,怎麼樣才能把熱點追出傳播度,你的文章能不能達到碾壓讀者認知的水準。

當一篇文章寫出了普通人看不到的高度,文章的深度就會催生出用戶轉發文章到朋友圈的動力。

查閱過足夠多的資料,閱讀過無數篇相關文章素材,對某個人物或是事件做過充分的考據,可能大部分寫作者都能寫出深度文章。

但既有深度,又是追熱點的文章就沒那麼容易了。

倪叔寫這篇文章之前,長期關注著科技行業的大動作。賈躍亭做過什麼事情,以及胡雪岩的生平經歷,這些素材都是有日常積累的。

但即便是常年關注科技圈的倪叔,也是需要花一整個下午,密集地去搜索、閱讀相關資料,不斷完善文章框架,才能寫出一篇高水準的文章來。

前天晚上咪蒙解封歸來,第一時間追了兩宋結婚的熱點。

但咪蒙卻能夠極短的時間內,搜集到大量關於兩宋交往的背景與動圖資料,如果平時沒有積累素材的習慣,也幾乎是做不到的。

熱點與深度二者結合在一起,是非常容易成為爆款的。

————

最後必須說一點八卦

作為PR人總監會的會員,此前PR人總監會6月6日在杭州發起了:與大咖一起午餐活動,邀請到了阿裡媽媽市場公關總監燕橫擔任主咖進行線下午餐會,而這一次的活動,倪叔也是作為浙江地區的“網紅”出席了此次活動,並就百雀羚刷屏事件與燕橫有一番精彩絕倫,你來我往的論劍。

(第二排的右邊第一位小帥哥,就是這次文章的主角:倪叔)

而這樣的精彩活動,此後PR人總監會還會陸續開展,歡迎大家積極報名

END

【PR人】高端市場公關社群只為群友提供免費招聘和求職服務(2017年已經持續第7期了)只為群友提供免費異業合作服務,已經第12期了,定期還有免費的大咖分享乾貨(3月份是維也納酒店集團CMO楊斯羽先生的分享,4月6日是策劃出現象級H5“兩會邀你來群聊”未來應用CEO陳鴻先生的專題分享,5月11日是網易考拉行銷負責人俞旭佳的專題分享,7月12日是土巴兔品牌內容官舒揚的專題分享)。(更多詳情,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已經有4W+市場公關總監加入【PR人】高端市場公關社群,我們只邀請市場公關領域部門負責人及以上人士,符合條件者,加群請掃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