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誰是孩子的指路人,科學來說,是父親

為什麼養育孩子一定要爸爸的參與呢?

我先讓一組研究調查來說話:

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

成績更好, 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平均每天與父親共處兩小時以上的孩子, 智商和情商更高。

我們再來看看從小缺失父愛有什麼後果:

美國父道組織研究發現:60%的強姦犯、72%的少年兇殺犯來自無父家庭, 90%離家出走的孩子來自無父家庭,

75%的吸毒青少年來自無父家庭。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缺少父愛的孩子情感障礙十分突出:抑鬱、任性、多動、依賴、自尊心低、自製力弱、攻擊性強。

嚴重的則熱衷於早戀、翹課、偷盜、吸毒、酗酒等, 甚至迷戀暴力。

北京軍區總醫院研究發現, 造成網路成癮的病因, 排名第一的就是父愛缺失。

凡事無絕對, 但從上述資料反映的概率來說:充分享受父親教育與陪伴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和幸福。

這不是我說的, 這是科學!爸爸們, 還記得你們愛玩的《王者榮耀》裡魯班七號說的那句話嗎?你們要“相信科學”啊!

當然, 一提到帶娃, 很多爸爸都會跳出來說:“一個家庭畢竟需要經濟支撐, 我為了家庭投身事業已經精疲力盡, 哪裡還有時間和精力去帶孩子?”

說這種話的爸爸, 我想問問, 你家的家庭分工屬於哪一種?

如果您的家庭裡妻子是在職媽媽, 那麼既然家庭收入是兩個人共同賺取, 為什麼育兒問題上能把自己摘得乾淨?

如果您的家庭裡妻子是全職太太, 那麼她成為全職太太是因為她自己更喜歡在家與孩子共度親子時光還是僅僅因為如果她不犧牲自己的事業孩子就沒人帶?

如果是後一種, 爸爸們怎麼能因為妻子的妥協就更進一步放縱自己的懶癌而不去管孩子?

在我心裡, 一個男人成功的標誌是:作為父親, 他有自由支配和孩子共度親子時光的能力;作為丈夫, 她給予妻子自主選擇是否成為全職太太自由權利。

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說:“父親的出現是一種獨特的存在, 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

我就給大夥兒羅列一下父親給予孩子的這股“神秘力量”:

父親帶的孩子更勇敢

給予孩子敢於試錯、不怕失敗的底氣。

父親帶的孩子更懂得尊重和等待

不是對孩子一味的滿足,

而是教他們懂得尊重和爭取, 理解等待和允諾, 既不自卑、也不驕縱。

父親帶的孩子運動能力更強

父親帶的孩子更自信

父親帶的孩子長大後婚姻更幸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