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看古代太監如何斂財 你就知道他們才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古代太監是如何斂財的?宦官劉瑾藏白銀六倍於國庫, 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明正德年間宦官劉瑾(1451—1510), 陝西興平人, 本姓談, 六歲時被太監劉順收養, 後淨身入宮當了太監, 從此改姓劉。

掌權後趁機專擅朝政, 作威作福, 魚肉百姓, 為“八虎”之首, 時人稱他為“立皇帝”, 武宗為"坐皇帝"。 劉瑾被捕後, 從其家中查出金銀數百萬兩, 並有偽璽、玉帶等違禁物。 他被認為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華爾街所依據的劉瑾被殺後抄出的家產數字, 來自明嘉靖時人陳洪謨的《繼世紀聞》, 即黃金1205.78萬兩, 白銀2.59億兩。 按這個計算, 光是白銀一項, 劉瑾的家產超過當時明朝國庫存銀六倍。

按吳思《血酬定律》中“抽水管子”的術語, 劉瑾除了把這條管子直接伸向官員外, 也伸向漕運、鹽政、屯田和科舉這些領域。 他還勸武宗下令各省庫藏盡輸京師, 從中貪納大量銀兩。

正德四年(1509年), 地方三司官員赴京朝覲的時候。 劉瑾下令每個布政司(省)送銀二萬兩, 交了錢才放人回去。 各地官員無奈, 紛紛向京師巨室借貸, 時稱“京債”。 回任後, 為了還貸再加倍搜刮民財。

劉瑾向他們每人索要的五千兩銀子, 大大超出他們的年俸不說, 光看這批人的總數, 以每個職位至少設正副二職計, 就有七八十人。 劉瑾這麼搜----刮一次, 便有近十萬雪花銀的進項。

劉瑾的財富就是這樣如洪水猛獸般席捲來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