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吳三桂為陳圓圓放滿清入關耗掉了明朝最後一口氣,賈似道也同樣因為一個女人而兵敗,耗掉了南宋最後一口氣!

在5000年的歷史進程中, 元、清兩朝一直是中國文化史上傷心的兩頁。 有人說過: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宋明兩朝耗盡最後一口氣的直接原因也有著驚人的相似。

我們都知道, 吳三桂為了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顏”, 打開山海關, 放進多爾袞。 將明朝最後一支精銳“關寧鐵騎”交給滿清, 就代表明朝最後的一口氣耗盡。 之後就是破大順, 滅南明;一路勢如破竹, 一統全國。

陳圓圓 網路配圖

而南宋同樣也是因為一個女人;雖然不是“衝冠一怒為紅顏”, 但是也是因為一個女人導致的一次失敗, 耗盡了南宋的最後一口氣。

西元1275年, 權臣賈似道在謝太后催促下, 領13萬宋軍于丁家洲設防, 令其婿孫虎臣領7萬宋軍列于長江兩岸, 淮西安撫制置使夏貴以戰艦2500艘橫亙江中。

原本依靠長江天險, 以及蒙古不善水戰等地利人和。 可以維持戰局, 甚至如果能將戰爭拖入到夏季,

蒙古兵士不習慣南方炎熱, 甚至會進一步出現天時;出現扭轉戰局或者蒙古退兵都有可能。

丁家洲之戰 十三宋軍齊解甲

只是上天也沒有憐憫南宋的孤兒寡母。 在今天的安徽銅陵, 南宋與元朝展開了決戰。 元軍在長江兩岸用巨炮轟擊宋朝船隊,

趁亂以數千小船發起衝鋒, 通州副都統薑才身先士卒拼死抵抗。 孫虎臣卻轉移到隨軍帶的姬妾的船上去(實在不明白, 這個時候外面殺聲震天, 你還能幹點什麼似的), 宋兵一看就喊:步軍統領跑了(就是孫虎臣)。 夏貴聽說孫虎臣跑了, 趕緊鳴金收兵。 (《宋史.列傳 第二百一十.忠義雲》“才奮兵前接戰, 鋒已交。 虎臣遽過其妾所乘舟, 眾見之, 歡曰:"步帥遁矣。 ")

薑才 網路配圖

結果”諸軍皆潰, 13萬宋軍死傷殆盡, 通過此戰元軍俘虜宋將30余人, 士兵數萬, 戰船1000餘艘。 南宋的最後一口氣耗盡了。

作為一軍統領竟然帶姬妾入軍營也是夠混蛋了, 而且還帶到了戰場, 不知道是一種什麼樣的惡趣味的心態促使他這麼做的。 也因為這個不知名的姬妾, 導致了一場決戰變成了大潰敗, 也直接導致了南宋的滅亡。 要是趙匡胤知道他從孤兒寡母的手裡搶來的國家卻因為這個女人而葬送的話, 該如何感歎!

謝太后投降

此戰後長江水道從此門戶洞開, 沿江諸州潰不成軍, 建康都統徐旺榮、鎮江都統制石祖勇、江陰軍通判李世修、知平江府潛說友等相繼投降, 孫虎臣、夏貴也很快走上了投誠之路。

1275年2月, 謝太后令人打開了臨安城的大門投降。 南宋永遠留在了臨安城門之後了。

也許, 直到這裡我們還無法領略一種悲壯。 我們將眼光看到1279年, 年僅八歲的宋端宗平靜的說道:“丞相, 謝謝大家不離不棄,大宋江山延續三百二十載,現在該輪到朕這個大宋天子盡忠了。”說完,這個瘦弱的小男孩撲進了陸丞相的懷抱,痛哭不已。

陸秀夫背著少帝跳海

也許當時的文人比皇室更加體會到亡國之痛。我們看汪元量的《北征》:

北師有嚴程,挽我投燕京。

挾此萬卷書,明發萬里行。

出門隔山嶽,未知死與生。

三宮錦帆張,粉陣吹鸞笙。

遺氓拜路傍,號哭皆失聲。

吳山何青青,吳水何泠泠。

山水豈有極,天地終無情。

回首叫重華,倉梧雲正橫。

謝謝大家不離不棄,大宋江山延續三百二十載,現在該輪到朕這個大宋天子盡忠了。”說完,這個瘦弱的小男孩撲進了陸丞相的懷抱,痛哭不已。

陸秀夫背著少帝跳海

也許當時的文人比皇室更加體會到亡國之痛。我們看汪元量的《北征》:

北師有嚴程,挽我投燕京。

挾此萬卷書,明發萬里行。

出門隔山嶽,未知死與生。

三宮錦帆張,粉陣吹鸞笙。

遺氓拜路傍,號哭皆失聲。

吳山何青青,吳水何泠泠。

山水豈有極,天地終無情。

回首叫重華,倉梧雲正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