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家庭教育調查:媽媽,你為什麼“咆哮”?

7歲的軒軒最近很受傷, 因為媽媽變得越來越“凶”了。 軒軒是高新六小一年級的學生, 開學後的摸底考試他在班裡考了個15名, “老師在家長群裡公佈了成績後, 媽媽就天天沖我吼, 聲音好大, 我很害怕。 ”軒軒說起這事兒, 小臉上滿是委屈。

和軒軒一樣, 班裡成績靠後的孩子在家裡多多少少都免不了聽見媽媽的“咆哮”。 他們的媽媽有的是醫生、有的是教師、有的是家庭主婦, 但無一例外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 失去了應有的耐心。

而孩子們卻想不通, 媽媽為何總要“咆哮”?

教育方法不得當, “咆哮”成了另類母愛

“沒人管孩子,

夫妻兩個總要有一個犧牲事業來顧家。 ”兩年前, 為了讓孩子考上高新六小, 軒軒的媽媽趙佳就放棄了自己原本的工作, 回家專心照顧孩子, 輔導學習。 趙佳滿心覺得自己犧牲這麼大, 孩子總該爭氣。 可軒軒自升入小學以來, 屢次考試成績都徘徊在班裡的中下游, 趙佳急了。

自己捨不得打孩子, 但是看著他回家不好好寫作業, 玩心太重, 就忍不住要吼幾句。 “皮得很, 回家書包一放就玩手機, 上次玩遊戲偷偷用我的話費充值, 手機都停機了。 ”趙佳說。

更頭疼的是, 趙佳不知道怎樣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這讓她心力交瘁, “好話賴話說盡了, 就是不聽, 天天光陪著寫作業都讓我崩潰, 還不說經常把屋子弄亂, 玩具扔得滿地都是。

”趙佳甚至懷疑孩子有多動症, 因為軒軒在書桌前坐不到十分鐘就要起來玩。

“脾氣還很倔, 一批評他, 就鑽進自己的小房間把門反鎖上, 不吼他兩句他都不開門。 ”說起軒軒不肯溝通的壞毛病, 趙佳很抓狂。 “軒軒不是個例, 社區裡其他的孩子不少也這樣, 有時候我和別的媽媽聊天, 她們也很苦惱。 ”在這種情況下, 媽媽們就開始經常用“咆哮”來解決問題。

其實, 不只趙佳和她的鄰居們面臨孩子教育中的這些問題,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3人展開的一項調查顯示, 64.2%的受訪者反映自己身邊普遍存在“咆哮媽媽”。

有關專家認為, 媽媽愛“咆哮”主要原因是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得當。 毫無疑問, 絕大多數父母都把孩子當成是“心肝寶貝”,

盡最大的努力照顧孩子的身體, 卻很少關注到身邊這個“小人兒”的內心世界, 忽略了孩子內心的渴求。

兒童心理學認為, 孩子需要心靈的關注, 需要與父母有心靈的連接, 並不斷地在收到心理回應的過程中, 建立起歸屬感。 媽媽應當接受和學習更多科學合理的育兒理念, 掌握更多有效的溝通技巧, 遇到問題不要靠吼去解決。

“小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強的, 有時候越是被吼, 反而越不聽話, 甚至要跟大人對著幹。 ”陝西省家庭教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王國琪說, “我覺得媽媽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要隨便將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 心平氣和地交流才不容易焦躁”。

過分承擔教育責任, “咆哮”是教育還是發洩?

當然, 獨自一人承擔教育責任的媽媽們也有苦衷。 忙碌的丈夫, 工作的壓力, 生活的重擔, 壓得媽媽們似乎只有用“咆哮”才能快速解決問題,

“他總是忙, 應酬多, 顧不上家裡, 雙方的父母都在鄉下, 孩子就我一個人帶。 ”梁豔、高虎夫妻是西安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程式師, 丈夫是公司的管理人員, 工作繁忙, 梁豔除了工作, 一個人又當媽又當爹。 7歲的女兒涵涵也格外依賴她, “小孩子好奇心重, 表達欲強, 週末休息的時候, 她能跟我說一天話, 真的很累。 ”梁豔說完, 看著孩子又是無奈又是疼愛。

父親經常不在家, 涵涵習慣了有事找媽媽。 孩子的課業學習、品德養成、衣食住行哪一樣都要梁豔事必躬親, “一天忙下來已經累得不想說話了,

正洗著孩子的髒衣服, 學校老師又打電話說她作業沒做好, 控制不了自己就想大聲吼她。 ”

媽媽似乎是孩子的全能超人。 因為老人們無暇看顧孩子, 上下學接送、開家長會涵涵從來都只找媽媽。 “她連在學校和誰鬧彆扭了, 都要告訴我讓我去處理, 要是爸爸能多教教她, 會比媽媽起到更好的作用。 ”梁豔認為, 自己的女性視角在教育孩子處理問題上還是不夠全面。

像梁豔這樣的媽媽不是少數, 曾在高新第一小學就讀過的李格現在也是一個孩子的母親了, “以前我小的時候, 開家長會, 爸爸媽媽換著來, 但是現在我家孩子的家長會基本都是我去, 而且去了以後也幾乎看不到爸爸, 都是媽媽來。 ”

部分女性幾乎承擔了家庭教育的所有角色, 重壓之下,情緒失控成為一種必然。而孩子,又成為這種情緒的宣洩出口,借教育之名,行發洩之實。

“現在我們很多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失範,過多承擔起孩子的教育責任,家庭教育本應是協同合作的模式,父親、祖輩、任何角色都不應該缺位。”王國琪認為,爸爸應該承擔起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和任務,努力建構孩子心中有擔當、負責任、有胸懷的父親形象。讓孩子在如水的母愛和如山的父愛中體驗健康成長的樂趣。

職場競爭加劇,使人們的情緒時常失控

家庭的重擔只是趙佳和梁豔們崩潰的原因之一,她們變得暴躁常常還因為來自職場的壓力。“能感覺到自己在職場上升的天花板越來越低,年齡越來越大,接受知識的能力在退化,而企業考慮到家庭的因素,晉升時總是排在候補梯隊。”李格說起公司裡的事,語調有些委屈。

在現代企業園任職人力資源管理的戴先生說,在目前的職場上,像李格這樣只有一個孩子的,往往不是企業培養的重點,“企業要考慮人力成本,這些員工很有可能會去生二胎,這樣的話她們的晉升空間會受到限制。”

白天,在職場衝鋒陷陣。晚上,和孩子鬥智鬥勇。李格說,“咆哮”是最快速解決孩子調皮搗蛋的辦法,“沒有力氣跟他講道理了,吼一嗓子能管用,他能乖乖寫作業、吃飯、洗澡、睡覺,我就覺得自己盡到了當媽的義務。”

性別歧視加劇職場競爭。最近一段時間,李格發現自己經常情緒失控,朝孩子發脾氣。“這個職位本來是要招一個男同志,但是當時招不到人,所以公司才會讓我入職。”因為在職場上提心吊膽,她的睡眠品質變差,注意力也無法集中。她說,“每天都擔心會被替下來,不敢有一點差錯,現在整天感到頭暈,精力大不如前,情緒特別易怒。”

男性職場,女性夾縫求生。西安市光華路中醫美容中心,針灸醫師屈賓每週都要給來做理療的顧客做回訪。在屈賓看來,神經痛最主要的病因還是情緒沒有得到舒緩,女性在職場面臨比男性更大的壓力,“我的顧客們常常開玩笑說,再能幹的女同志也會被認為是裙帶關係上位,要讓男同志服從管理太難了。”

屈賓手裡的名單上簡單記錄著約60名顧客的職業和年齡,她們大多是職業女性,年齡在27到42歲之間,有較高的學歷,從事的工作大多為內勤。“這些顧客因為長時間久坐,而且是在室內工作,她們的神經常常高度緊張,嚴重一點的,患有神經痛,選擇針灸治療。”屈賓還補充說,“中醫治療對這種病症也只是治標,最主要還是要通過自己的心理調節,緩釋神經壓力。”

“女性在職場上要比男性面臨更多的挑戰和困難。”王國琪認為,由於女性本身的性別限制,很多時候女性不能像男性那樣通過更多方式及時傳導不良情緒,因此她們在職場的負面情緒,極易在家庭教育中形成風暴中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重壓之下,情緒失控成為一種必然。而孩子,又成為這種情緒的宣洩出口,借教育之名,行發洩之實。

“現在我們很多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失範,過多承擔起孩子的教育責任,家庭教育本應是協同合作的模式,父親、祖輩、任何角色都不應該缺位。”王國琪認為,爸爸應該承擔起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和任務,努力建構孩子心中有擔當、負責任、有胸懷的父親形象。讓孩子在如水的母愛和如山的父愛中體驗健康成長的樂趣。

職場競爭加劇,使人們的情緒時常失控

家庭的重擔只是趙佳和梁豔們崩潰的原因之一,她們變得暴躁常常還因為來自職場的壓力。“能感覺到自己在職場上升的天花板越來越低,年齡越來越大,接受知識的能力在退化,而企業考慮到家庭的因素,晉升時總是排在候補梯隊。”李格說起公司裡的事,語調有些委屈。

在現代企業園任職人力資源管理的戴先生說,在目前的職場上,像李格這樣只有一個孩子的,往往不是企業培養的重點,“企業要考慮人力成本,這些員工很有可能會去生二胎,這樣的話她們的晉升空間會受到限制。”

白天,在職場衝鋒陷陣。晚上,和孩子鬥智鬥勇。李格說,“咆哮”是最快速解決孩子調皮搗蛋的辦法,“沒有力氣跟他講道理了,吼一嗓子能管用,他能乖乖寫作業、吃飯、洗澡、睡覺,我就覺得自己盡到了當媽的義務。”

性別歧視加劇職場競爭。最近一段時間,李格發現自己經常情緒失控,朝孩子發脾氣。“這個職位本來是要招一個男同志,但是當時招不到人,所以公司才會讓我入職。”因為在職場上提心吊膽,她的睡眠品質變差,注意力也無法集中。她說,“每天都擔心會被替下來,不敢有一點差錯,現在整天感到頭暈,精力大不如前,情緒特別易怒。”

男性職場,女性夾縫求生。西安市光華路中醫美容中心,針灸醫師屈賓每週都要給來做理療的顧客做回訪。在屈賓看來,神經痛最主要的病因還是情緒沒有得到舒緩,女性在職場面臨比男性更大的壓力,“我的顧客們常常開玩笑說,再能幹的女同志也會被認為是裙帶關係上位,要讓男同志服從管理太難了。”

屈賓手裡的名單上簡單記錄著約60名顧客的職業和年齡,她們大多是職業女性,年齡在27到42歲之間,有較高的學歷,從事的工作大多為內勤。“這些顧客因為長時間久坐,而且是在室內工作,她們的神經常常高度緊張,嚴重一點的,患有神經痛,選擇針灸治療。”屈賓還補充說,“中醫治療對這種病症也只是治標,最主要還是要通過自己的心理調節,緩釋神經壓力。”

“女性在職場上要比男性面臨更多的挑戰和困難。”王國琪認為,由於女性本身的性別限制,很多時候女性不能像男性那樣通過更多方式及時傳導不良情緒,因此她們在職場的負面情緒,極易在家庭教育中形成風暴中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