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吃藏餐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

沒有什麼比一桌美食, 更能犒勞一天的風塵僕僕和旅途勞頓。

連續進藏七天, 五臟六腑經過了七十二道拐的翻騰, 經過了山體滑坡碎石的恐嚇,

經過了高反帶來的“妊娠反應”, 它們急需一頓真正的美味來安撫。

聽說今晚迎接我的是一頓真正的藏餐。

期待, 使我像一個矯健的藏族漢子一樣一躍跳下了車,一反下午病懨懨的要死不活。 在眾位老司機驚呆了的目光下, 我像一束光一樣, 穿過餐廳土木結構的門廊, 第一個坐到了餐桌前。

那一刻, 我不會知道, 幾分鐘後, 這個玻璃的旋轉餐桌, 將會變成俄羅斯輪盤賭。

一切都從一杯酥油茶下肚後開始, 氣氛莫名變得詭異。

酥油茶

酥油茶

來西藏不喝酥油茶, 就像來北京不吃烤鴨, 來重慶不吃火鍋一樣, 旅行不完整!

有人覺得酥油茶有腥臊味, 無法接受, 但在我看來, 卻是非常樸實的食物“本質”的味道。

牛血腸

牛血腸

只推薦給重口味, 和美食冒險主義者, 小清新的味蕾, 不推薦。

炸裂!一定是牛眼睛, 不, 牛雜在我嘴裡炸裂!不然怎麼會有如此腥膻的味道……嗷!

吞下去?還是吐出來?

噙著眼淚, 我咽了下去。 巴桑滿意地看著我, “這叫牛血腸, 是牛血和剁好的牛雜做的香腸, 又香又嫩!是不是?來!大家都試試!”

這是一群雞賊的同伴。 他們已從我的表情, 讀解到了關於這盤菜的關鍵資訊。 接下來, 他們的表演堪稱史詩級。

炸土豆

炸土豆

來青藏高原吃土豆?!Excuse me?可能海拔幾千米的土豆吃起來和平原的不一樣吧, 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幹乳酪

幹乳酪

奶味純正!適合當做零食吃, 或旅途中補充能量來食用。

酥油拌人參果米飯

酥油拌人參果米飯

有點類似內地的八寶飯, 不過澆上了酥油,營養又香甜。“人參果”其實就是蕨麻,是西藏特產的一種山珍,健胃補脾,非常營養。

犛牛優酪乳

犛牛優酪乳

推薦指數:★★★★★

這是可以推翻你任何既有“優酪乳”刻板印象的西藏優酪乳。

絕對不含任何添加劑的雪域犛牛優酪乳,純正乾淨的口感、厚重的層次感,足以讓蒙牛、伊利、光明掩面哭泣,羞愧尿遁。

撒上白糖,仿佛吞下了一座雪山!湛藍的天、潔白的雲,那一刻我眼前出現的景象,掃蕩了口中殘留的不快。無比酸爽。

生犛牛醬配糌粑

生犛牛醬配糌粑

糌粑,其實就是青稞炒麵。食用時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攪拌,再用手捏成小團即可食用。糌粑之于藏人,差不多就像米線之于雲南,小面之于重慶,是一種日常必須的重要主食。

雖然只是0.01秒,但細緻如我,還是捕捉到了他野生中產階級審慎的遲疑。但箭已離弦,如同一堆人吃飯,你“埋單”二字已經出口,又怎能收回。

冷靜,沉住氣,像八達嶺動物園捕食的獵豹一樣,迅速出擊,把糌粑塞進口中。咀嚼幾下,就立即吞咽。

完美。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般一樣流暢,看不出一絲絲勉強。

好吧,在放棄了生犛牛肉醬的前提下,我嘗試了一塊糌粑。很香,是一種久違的、農作物最原始的香氣。加上青稞粉粗糲的顆粒感,咀嚼中,像是在播放一部漫長的黑白默片,時間仿佛都停滯不前了。

·再次打破寧靜的是一盤烤羊排。

烤羊排

烤羊排

一道比較普世的藏族菜,不少當地餐廳做法,還喜歡把烤羊排和炸土豆條一起搭配。

烤羊排,本桌葷食中最亮的星。滋滋冒油的羊排伴著孜然和辣椒面的香氣,散發出誘惑的氣息——“來,吃我啊”。

於是,它被一掃而光。

牛舌並沒有得到同樣的待遇。雖然它妖嬈的造型充滿了誠意,但是品嘗了的人說,它的味道原生態到像是跟一條牛在舌吻。

這個形容讓一些人望而卻步,包括我。

鹵牛舌

鹵牛舌

原生態味蕾者值得一試。

犛牛肉來了!你絕不能錯過“世界三大高寒動物”之一的犛牛肉。

因為另外兩樣高寒動物你已註定會錯過——它們是北極熊和企鵝。

手抓犛牛肉

手抓犛牛肉

犛牛的肉,被稱為“牛肉之冠”。半野生的犛牛,常年生活在無污染的高寒地帶,肉質相比一般圈養牛肉,更加鮮美細嫩。而且蛋白質比其他肉都高,脂肪卻較其它肉都低。

當最樸素的食材處理方法,遇上最純淨野生的犛牛肉,咀嚼的那一刻你仿佛化身整個青藏高原最健壯的康巴漢子,一邊撕扯著牛肉,一邊對你的情敵嘶吼:來啊,來互相傷害啊!

不爭氣地飽了。

我像高原上剛剛捕食成功的棕熊,滿足地癱在椅子上,嘴角還殘留著食鼠兔的殘渣。

一杯又濃又釅的沱茶下肚,奶和肉的油膩,在茶葉的調解下,和我的內地腸胃握手言和。此時此刻我終於明白藏人為什麼把茶葉、酥油、糌粑、牛羊肉並列為飲食四寶。

沱茶

沱茶

只要在西藏肉食乳飲待足三天,你就沒法不想它。

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

第一個把茶葉帶進西藏的人,他的功德一定跟羊卓雍措湖的水一樣多,而第一個把沱茶帶進西藏的人,他的智慧應該跟青藏高原上的牛羊一樣多。

再沒有什麼能比雲南大葉種的甘淩醇厚,更適合肉食為主的腸胃了,豐富的多酚類物質、低氟健康。這杯茶不僅僅與飯後的消閒有關,對藏民來說“更是血,是肉,是生命”。

不過澆上了酥油,營養又香甜。“人參果”其實就是蕨麻,是西藏特產的一種山珍,健胃補脾,非常營養。

犛牛優酪乳

犛牛優酪乳

推薦指數:★★★★★

這是可以推翻你任何既有“優酪乳”刻板印象的西藏優酪乳。

絕對不含任何添加劑的雪域犛牛優酪乳,純正乾淨的口感、厚重的層次感,足以讓蒙牛、伊利、光明掩面哭泣,羞愧尿遁。

撒上白糖,仿佛吞下了一座雪山!湛藍的天、潔白的雲,那一刻我眼前出現的景象,掃蕩了口中殘留的不快。無比酸爽。

生犛牛醬配糌粑

生犛牛醬配糌粑

糌粑,其實就是青稞炒麵。食用時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攪拌,再用手捏成小團即可食用。糌粑之于藏人,差不多就像米線之于雲南,小面之于重慶,是一種日常必須的重要主食。

雖然只是0.01秒,但細緻如我,還是捕捉到了他野生中產階級審慎的遲疑。但箭已離弦,如同一堆人吃飯,你“埋單”二字已經出口,又怎能收回。

冷靜,沉住氣,像八達嶺動物園捕食的獵豹一樣,迅速出擊,把糌粑塞進口中。咀嚼幾下,就立即吞咽。

完美。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般一樣流暢,看不出一絲絲勉強。

好吧,在放棄了生犛牛肉醬的前提下,我嘗試了一塊糌粑。很香,是一種久違的、農作物最原始的香氣。加上青稞粉粗糲的顆粒感,咀嚼中,像是在播放一部漫長的黑白默片,時間仿佛都停滯不前了。

·再次打破寧靜的是一盤烤羊排。

烤羊排

烤羊排

一道比較普世的藏族菜,不少當地餐廳做法,還喜歡把烤羊排和炸土豆條一起搭配。

烤羊排,本桌葷食中最亮的星。滋滋冒油的羊排伴著孜然和辣椒面的香氣,散發出誘惑的氣息——“來,吃我啊”。

於是,它被一掃而光。

牛舌並沒有得到同樣的待遇。雖然它妖嬈的造型充滿了誠意,但是品嘗了的人說,它的味道原生態到像是跟一條牛在舌吻。

這個形容讓一些人望而卻步,包括我。

鹵牛舌

鹵牛舌

原生態味蕾者值得一試。

犛牛肉來了!你絕不能錯過“世界三大高寒動物”之一的犛牛肉。

因為另外兩樣高寒動物你已註定會錯過——它們是北極熊和企鵝。

手抓犛牛肉

手抓犛牛肉

犛牛的肉,被稱為“牛肉之冠”。半野生的犛牛,常年生活在無污染的高寒地帶,肉質相比一般圈養牛肉,更加鮮美細嫩。而且蛋白質比其他肉都高,脂肪卻較其它肉都低。

當最樸素的食材處理方法,遇上最純淨野生的犛牛肉,咀嚼的那一刻你仿佛化身整個青藏高原最健壯的康巴漢子,一邊撕扯著牛肉,一邊對你的情敵嘶吼:來啊,來互相傷害啊!

不爭氣地飽了。

我像高原上剛剛捕食成功的棕熊,滿足地癱在椅子上,嘴角還殘留著食鼠兔的殘渣。

一杯又濃又釅的沱茶下肚,奶和肉的油膩,在茶葉的調解下,和我的內地腸胃握手言和。此時此刻我終於明白藏人為什麼把茶葉、酥油、糌粑、牛羊肉並列為飲食四寶。

沱茶

沱茶

只要在西藏肉食乳飲待足三天,你就沒法不想它。

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

第一個把茶葉帶進西藏的人,他的功德一定跟羊卓雍措湖的水一樣多,而第一個把沱茶帶進西藏的人,他的智慧應該跟青藏高原上的牛羊一樣多。

再沒有什麼能比雲南大葉種的甘淩醇厚,更適合肉食為主的腸胃了,豐富的多酚類物質、低氟健康。這杯茶不僅僅與飯後的消閒有關,對藏民來說“更是血,是肉,是生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