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給寶寶洗澡成為“兇手”,爸媽們一定要掌握的急救知識

當寶寶稍微大一點的時候, 寶媽們都會在家裡自己給寶寶洗澡, 尤其是夏天, 一天洗兩次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但是, 就是這麼一個平常的事情, 卻威脅到了寶寶的生命, 如果寶媽們粗心大意的話!

紐約郵報:前不久報導過一則新聞, 美國一位年輕媽媽, 將八個月的女兒放進浴缸, 正開著水龍頭放水, 突然聽到房間裡其他孩子的哭聲, 馬上跑了進去。 當處理好後, 竟然將浴缸裡的女兒忘了!在房間裡玩手機將近二十分鐘, 最後才突然想起, 女兒還在浴缸裡!

當跑到浴缸的時候, 發現僅八個月的女兒已經趴在水中, 失去了意識。

當醫生感到的時候, 孩子已經失去了生命。 這位媽媽已經被捕, 家中另外4歲的女兒和2歲的兒子, 被送到了寄養家庭。

每日郵報:也有過類似報導, 天氣炎熱, 英國一位媽媽將浴座放在澡盆中, 讓九個月大的女兒坐在浴座上面玩耍。

寶寶很開心, 不願意出來。 這個時候媽媽坐在一旁, 突然想起老公生日馬上到了, 自己還沒有來得及做生日卡呢, 於是到隔壁去做卡片去了。

過了一小會兒, 媽媽再回到浴室準備繼續陪孩子玩, 但卻發現九個月大的女兒已經脫離了浴座, 面朝下躺在了澡盆裡, 沒有了呼吸。 而當時水深只有15釐米而已!

這種事情在我們國家也時有發生:寧波一位媽媽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 電話響了, 於是出去接了一個電話, 也就兩三分鐘而已, 回到衛生間的時候, 孩子也已經趴在了水中, 不省人事。 這位媽媽手足無措, 趕緊給孩子爸爸打了電話, 孩子爸爸一邊往家裡趕, 一邊打了110, 等110將電話轉到120, 醫護人員感到家中時, 這位爸爸正在給孩子做胸外按壓。

但是, 此時孩子已經面色蒼白, 嘴唇發紫, 不斷有水從鼻子和嘴裡流出來, 最終缺氧太久, 沒有搶救回來!

孩子溺水最多的地方是哪裡?

浴室!多麼不可思議的答案。 據不完全統計, 因為人為疏忽或者方法不當, 溺死的嬰兒裡面, 有一半以上都是在自己的浴室裡面!

怎麼預防這些意外發生?

1.不能讓6歲以下的孩子, 單獨留在浴室;

2.不能讓12歲以下的孩子代替你去照看寶寶洗澡;

3.如果實在有事需要馬上離開浴室, 請用浴巾將孩子包裹好, 一起抱出去;

4.水桶不用了, 將水倒掉, 將水桶倒扣過來;

5.馬桶用完後, 一定要將馬桶蓋蓋上;

6.如果家裡有浴缸, 不用的時候, 最好將浴室門給鎖上, 預防好奇寶寶爬到浴缸打開水龍頭;

7.只要寶寶在有水的地方, 無論周圍人多不多, 都要時刻盯著寶寶, 防止出現意外。

之前就有個案例, 大人帶著孩子去嬰兒游泳的地方游泳, 結果嬰兒帶著游泳圈倒扣在水池裡, 而當時大人正背對著孩子聊天, 所幸的是搶救及時, 沒有大礙!

寶寶溺水的急救方法

寶寶溺水的時候, 缺氧10秒就會喪失意識, 缺氧30秒就會渾身抽搐, 缺氧1分鐘以上就會停止呼吸, 超過3分鐘將會腦部水腫, 超過6分鐘, 大腦和其他器官將會造成不可逆的嚴重損傷。

搶救孩子, 就是在和死神爭搶, 每一秒都至關生死。

一旦發現寶寶溺水, 大人的首要任務就是急救,如果現場還有其他人,讓他趕緊撥打120,說明情況位址,而你的寶貴時間要用在急救上,如果只有你一個人的話,撥了號碼後,請開擴音,一邊救孩子,一邊通電話,這個時候只有你才能救寶寶。

第一時間將孩子撈起來,通過觀察、聽、摸等方式檢查寶寶是不是靠自身呼吸,因為急救方法分有呼吸和沒有呼吸兩種情況,分別進行處理。

1.有自主呼吸的情況

1歲以下的寶寶:如果寶寶神志不清,但是還能自主呼吸的話,馬上將孩子側位抱住,把頭翹起來,就像在擁抱他,但是頭一定要低於腹部。同時要時刻觀察孩子呼吸情況,如果停止呼吸,馬上就得進行心肺復蘇急救。

1~8歲的孩子:如果孩子神志不清,但是有呼吸,把他置於側位。將孩子離你最近的胳膊放成直角,並移動另外一隻胳膊,讓他的手背可以緊貼下顎,下巴壓著手背。然後將孩子的膝蓋竟可能向外推出去,直到腳能夠放平,接著將另外一個膝蓋拉過來,腿成直角。

提起下顎確信孩子呼吸不受阻礙,時刻觀察孩子的呼吸,知道急救人員到達。

2.沒有自主呼吸的情況

急救的步驟大家一定要記牢:C(胸外按壓)——A(開放氣道)——B(人工呼吸)。

之前的常規急救方法是A-B-C,最近國際急救專家發現,在搶救的時候,心臟迴圈最重要,所以換成了C-A-B。

1歲以下的寶寶:

C:胸外按壓

將兩個手指放在寶寶的胸部正中間(兩個乳頭連線中點),向下按壓三分之一的深度,保持每分鐘按壓100次的頻率,比我們日常心跳更快,在按壓30次之後,進行兩次人工呼吸。胸外按壓要一直做,循環往復,直到急救人員到來。

A:開放氣道

一隻手放在孩子前額,將孩子的頭輕輕向後仰,並托起他的下顎,如果看到口鼻內有異物,及時取出。

B:人工呼吸

大人深呼吸,吸足空氣,然後對準孩子的口鼻(口鼻都要覆蓋住),輕輕的聯繫吹起2次,同時觀察孩子的胸部,當胸部隆起後停止吹氣,復位後再次吹起。

1~8歲的寶寶:

C:胸外按壓

將胳膊伸直,單手放在孩子胸部中央,如果孩子個子比較大的話,也可以用兩隻手。

用掌跟向下按壓大約三分之一的深度,同樣保持每分鐘100次的頻率,按壓30次後進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復。

A:開放氣道

一隻手放在孩子前額,將孩子的頭輕輕向後仰,並托起他的下顎,如果看到口鼻內有異物,及時取出。

B:人工呼吸

將孩子的鼻子捏住,嘴吸足空氣後,對準孩子的嘴,輕輕連續吹起2次,吹起的時候要淺吹,不要一口氣都吹盡了。同時觀察孩子的胸部,當胸部隆起後停止吹氣,復位後再次吹起。

心肺復蘇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尤其是爸爸媽媽們,最好是能再專業指導下培訓學習,爸媽都要學,關鍵時候是可以救命的。

寶寶很小,很多事情不能自理,不能預判危險,更不能自救,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們就要肩負起保護孩子的使命,祝所有孩子都能夠健康快樂成長!

大人的首要任務就是急救,如果現場還有其他人,讓他趕緊撥打120,說明情況位址,而你的寶貴時間要用在急救上,如果只有你一個人的話,撥了號碼後,請開擴音,一邊救孩子,一邊通電話,這個時候只有你才能救寶寶。

第一時間將孩子撈起來,通過觀察、聽、摸等方式檢查寶寶是不是靠自身呼吸,因為急救方法分有呼吸和沒有呼吸兩種情況,分別進行處理。

1.有自主呼吸的情況

1歲以下的寶寶:如果寶寶神志不清,但是還能自主呼吸的話,馬上將孩子側位抱住,把頭翹起來,就像在擁抱他,但是頭一定要低於腹部。同時要時刻觀察孩子呼吸情況,如果停止呼吸,馬上就得進行心肺復蘇急救。

1~8歲的孩子:如果孩子神志不清,但是有呼吸,把他置於側位。將孩子離你最近的胳膊放成直角,並移動另外一隻胳膊,讓他的手背可以緊貼下顎,下巴壓著手背。然後將孩子的膝蓋竟可能向外推出去,直到腳能夠放平,接著將另外一個膝蓋拉過來,腿成直角。

提起下顎確信孩子呼吸不受阻礙,時刻觀察孩子的呼吸,知道急救人員到達。

2.沒有自主呼吸的情況

急救的步驟大家一定要記牢:C(胸外按壓)——A(開放氣道)——B(人工呼吸)。

之前的常規急救方法是A-B-C,最近國際急救專家發現,在搶救的時候,心臟迴圈最重要,所以換成了C-A-B。

1歲以下的寶寶:

C:胸外按壓

將兩個手指放在寶寶的胸部正中間(兩個乳頭連線中點),向下按壓三分之一的深度,保持每分鐘按壓100次的頻率,比我們日常心跳更快,在按壓30次之後,進行兩次人工呼吸。胸外按壓要一直做,循環往復,直到急救人員到來。

A:開放氣道

一隻手放在孩子前額,將孩子的頭輕輕向後仰,並托起他的下顎,如果看到口鼻內有異物,及時取出。

B:人工呼吸

大人深呼吸,吸足空氣,然後對準孩子的口鼻(口鼻都要覆蓋住),輕輕的聯繫吹起2次,同時觀察孩子的胸部,當胸部隆起後停止吹氣,復位後再次吹起。

1~8歲的寶寶:

C:胸外按壓

將胳膊伸直,單手放在孩子胸部中央,如果孩子個子比較大的話,也可以用兩隻手。

用掌跟向下按壓大約三分之一的深度,同樣保持每分鐘100次的頻率,按壓30次後進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復。

A:開放氣道

一隻手放在孩子前額,將孩子的頭輕輕向後仰,並托起他的下顎,如果看到口鼻內有異物,及時取出。

B:人工呼吸

將孩子的鼻子捏住,嘴吸足空氣後,對準孩子的嘴,輕輕連續吹起2次,吹起的時候要淺吹,不要一口氣都吹盡了。同時觀察孩子的胸部,當胸部隆起後停止吹氣,復位後再次吹起。

心肺復蘇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尤其是爸爸媽媽們,最好是能再專業指導下培訓學習,爸媽都要學,關鍵時候是可以救命的。

寶寶很小,很多事情不能自理,不能預判危險,更不能自救,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們就要肩負起保護孩子的使命,祝所有孩子都能夠健康快樂成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