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蜚聲中外的唐長安洛陽城,原來是這位隋朝少數民族將軍建造的

日本的奈良城, 恐怕是喜歡歷史和古建的朋友去日本必去的地方, 的確奈良城其實就是隋唐長安城的縮小版, 奈良城做了70多年日本的首都, 這段時間是日本學習中國文化最多的時候, 派遣了很多留學生, 比如阿倍仲麻呂等, 當然還有鑒真大師東渡給日本帶來了先進的佛學和文化, 由此奈良城仿照唐長安城修建, 只是由於國力不足, 所以是縮小版的唐長安城。

一直被我們引以為傲的唐長安城和洛陽城, 其實並不是在唐朝時候修建的, 而是在隋朝, 隋朝雖然短暫, 但在短暫時間裡修了大運河、還修建了長安城(當時叫大興城)和洛陽城, 唐朝可以說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而修建這兩座城市的是同一個人, 而且是個少數民族, 這得從楊堅立國開始說起。

我們都知道, 隋朝是在北周的基礎上建立的, 而北周是我國一個少數民族鮮卑族建立的,

北周的皇族姓宇文, 楊堅就是在宇文皇族的基礎上建立了強大的隋朝。

本來楊堅建立隋朝以後, 大肆誅殺北周宗室宇文氏, 以清除北周殘餘勢力。 其中有一個人叫宇文愷, 原也被定入誅殺之列, 由於宇文愷家族與北周宗室有別, 二兄宇文忻又擁戴隋文帝有功, 加上他本人的才華深得隋文帝的賞識, 因而方倖免一死。 而這也為中國留下了一個建築學奇才。

宇文愷並不是天生就是喜歡建築的, 而是半路出家, 宇文愷, 字安樂, 鮮卑人,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生於長安。 他出生在北朝後期一個顯赫的豪門。 其父宇文貴。 據《周書》本傳說, “少從師受學, 嘗輟書歎曰:‘男兒當提劍汗馬以取公侯, 何能如先生為博士也!’”後來從軍, 屢建軍功,

地位也扶搖直上。 北魏時, 即爵封革融縣侯, 官拜武衛將軍, 閤內大都督。 到北週末, 宇文愷累遷右侍上士、禦正中大夫、儀同三司。

也就是說宇文愷其實也是個很牛的將軍, 只是由於他的身份特殊, 所以在隋朝建立以後就不適合實際執掌兵權, 於是他的另外一個才能就被充分發揮了。

開皇二年(582年), 隋文帝下詔營建新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 以宇文愷為營新都副監, 時高熲雖為大監, 不過總領大綱, 而規模計畫皆出自宇文愷。

宇文愷不僅是個合格的建築家, 而且是個天才的管理者, 大興城是從開皇二年(582年)六月開始興建,

十二月基本竣工命名大興城, 次年三月即正式遷入使用, 前後僅九個月, 其建設速度之快實令人驚歎。 整個工程的規劃、設計、人力、物力的組織和管理都應是相當精細和嚴謹的。

大興城全城由宮城、皇城和郭城組成, 先建宮城, 後建皇城, 最後建郭城。 對於大興城的雄偉, 可能引用古書感覺不出來, 咱就拿三個城比較吧, 隋大興城(唐長安城), 583 年建, 面積84.1 平方公里;明清北京城, 1421—1553 年建, 面積60.2 平方公里;巴格達, 800 年建, 面積30.44 平方公里;僅從這三個國內外具有代表性的城池來看, 大興城堪稱世界第一城。

楊廣即位以後,為了控制河北及江淮地區,於是修建東都洛陽,其營建過程前後僅曆十個月,是又一座在短時間內經周密規劃、設計、建造而成的大型城市。洛陽城的面積有45.2 平方公里;雖然是東都,但也比巴格達城大。

當然如此高密度的修建大都,也加劇了隋朝的苛政,因為不僅有大興和洛陽的城市建造,還有修建大運河以及東征高麗,最後隋朝還是在農民起義中倒塌,而隋朝所建的工程也就為唐朝做了嫁衣。

宇文愷的建築成就永載史冊,不會因為隋朝的滅亡而消失。

楊廣即位以後,為了控制河北及江淮地區,於是修建東都洛陽,其營建過程前後僅曆十個月,是又一座在短時間內經周密規劃、設計、建造而成的大型城市。洛陽城的面積有45.2 平方公里;雖然是東都,但也比巴格達城大。

當然如此高密度的修建大都,也加劇了隋朝的苛政,因為不僅有大興和洛陽的城市建造,還有修建大運河以及東征高麗,最後隋朝還是在農民起義中倒塌,而隋朝所建的工程也就為唐朝做了嫁衣。

宇文愷的建築成就永載史冊,不會因為隋朝的滅亡而消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