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黃侃罵胡適,胡適侃黃侃,看民國名士之間的幽默鬥法

黃侃在民國時期與章太炎、劉師培並稱為國學大師, 今天咱們不談他的學問, 說說其狂狷的一面, 黃侃和老師章太炎一樣, 恃才傲物、任性而為,

因此時人都稱他倆為“章瘋”、“黃瘋”。

黃侃年輕的時候曾經受張之洞的資助留學過日本, 但思想偏於保守, 一直對國學情有獨鍾, 他曾經說:“八部書外皆狗屁”, 意思是生平推崇的經典只有八部:《毛詩》、《左傳》、《周禮》、《說文解字》、《廣韻》、《史記》、《漢書》、《文選》, 其餘的都瞧不進眼裡。

他對提倡白話文的人極其反感, 在北京大學任教的時候, 每次上課五十分鐘的時間裡有三十分鐘用在罵白話文上, 對象主要是胡適、沈尹默和錢玄同等提倡白話文的。

這其中黃侃罵胡適最多, 有一次宴會, 胡適在那談墨學, 黃侃聽著不順耳, 就說:“現在講墨學的, 都是混帳王八蛋”。

胡適涵養很高, 忍了忍沒說什麼, 沒想到黃侃接著說道:“便是胡適他爸爸, 也是混帳王八蛋”。

被罵了親爹, 胡適坐不住了, 正要開口反駁, 黃侃卻笑著說道:“墨學講究兼愛, 沒父親這麼一說, 你現在有父親, 還談什麼墨學?我不是罵你, 只不過想試試你是不是真地在講墨學”。 胡適哭笑不得。

黃侃和胡適同在北大任教, 黃侃每次見到胡適都嘲諷奚落一通,

胡適知道他的瘋脾氣, 倒不認真計較。

一次, 黃侃對胡適說:“你口口聲聲要推廣白話文, 未必出於真心”。 胡適不理解他的意思, 黃侃說道:“如果你身體力行的話, 名字不應該叫胡適, 應稱為‘往哪裡去’”。 說完, 仰天打了三個哈哈。

黃侃當著面罵胡適,

上課時候更罵, 有時候二人一同上課, 隔著一個樓道, 黃侃就把門故意開開, 開始罵胡適, 胡適大度地光上門不予理睬。

有一次, 黃侃在課堂上大談文言文的好處和高明, 舉例說:“如胡適的太太死了, 他的家人電報必雲‘你的太太死了, 趕快回來啊’, 長達11個字, 而用文言則僅需‘妻喪速歸’4字即可, 電報費可以省三分之一”。

當然胡適雖然是個老好人、和事佬, 也回擊過黃侃, 他在課堂上談論白話文的好處時, 有同學想起黃侃文言文電報省錢的戲言, 便問胡適白話文沒有缺點嗎?

胡適說沒有, 這個學生說白話文語言不簡潔, 打電報用字多, 花錢多。 胡適想了想說, 不一定, 前幾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給我發信, 邀我去做行政秘書, 我不願從政, 發電報拒絕了, 複電就是用白話文寫的, 而且十分省錢, 你們可以用文言文擬一篇電文, 看看是白話文省錢, 還是文言文省錢。

同學們紛紛投稿, 最後胡適從電稿中挑出一份字數最少且表達完整的, 內容是:“才學疏淺、恐難勝任、恕不從命”, 胡適看了後幽默地說, 12個字,算是言簡意賅,但還是太長了,我用白話文就5個字:“幹不了,謝謝”。

胡適接著解釋,“不幹了”已含有才疏學淺、恐難勝任的意思,而“謝謝”既有對友人表示感謝的意思,又有婉拒之意。可見語言的簡練,不在於文言文還是白話文,只要用字得當,白話也能比文言文更簡練。

學生們聽後紛紛表示贊同,現在白話文已經取代了文言文,但那個時代大師們的狡黠狂狷以及留下的智慧故事,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12個字,算是言簡意賅,但還是太長了,我用白話文就5個字:“幹不了,謝謝”。

胡適接著解釋,“不幹了”已含有才疏學淺、恐難勝任的意思,而“謝謝”既有對友人表示感謝的意思,又有婉拒之意。可見語言的簡練,不在於文言文還是白話文,只要用字得當,白話也能比文言文更簡練。

學生們聽後紛紛表示贊同,現在白話文已經取代了文言文,但那個時代大師們的狡黠狂狷以及留下的智慧故事,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