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神宗為何啟用王安石搞變法?國庫連一文錢都沒有啦

中國封建史上, 搞改革的人不少, 但能善始善終者不多, 多因改革身敗名裂。 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無不如此。 最慘的是張居正, 死後被人搞清算, 禍及子孫, 實在是慘不忍睹。

北宋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發達, 最富有的朝代。 宋神宗年間, 朝廷年收入最多時, 突破5000萬兩, 堪稱世界之最。 可是, 宋神宗為什麼還要折騰著變法改革呢?

原因很簡單, 用官方話說, 經濟形勢太嚴峻;用通俗的話說, 國庫已經沒有一文錢了。 一文錢能逼死英雄漢, 同樣能逼得皇帝不得不冒天下之大不韙, 改變祖宗之法。

宋神宗繼位剛三天, 掌管財政的官員就上了一道財務狀況報告, 告訴宋神宗, 老大, 賬上一文錢都沒有了, 下個月的工資都沒有著落, 你得提前想辦法啊。

賬上沒錢是因為朝廷收入不高嗎?答案是否定的, 宋神宗年間, 朝廷每年收入超過5000萬兩, 當真是空前絕後。 錢不夠花, 實在是因為花錢的地方太多了。

第一, 北宋有中國歷史上數量最多的官員。 北宋重文輕武, 增加了科舉取仕的人數, 導致有當官資格的人數量巨增。 國家招了這麼多人, 總要安排他們, 於是, 官僚機構的重疊, 效率低下等問題層出不窮。 龐大的官員數量, 無疑增加了國家的支出。

北宋官員俸祿之優厚, 在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中是數一數二的。 據《宋史·職官志》的記載, 宰相、樞密使一級的高官, 每月俸錢三百千(即三百貫), 春、冬服各綾二十匹、絹三十匹、綿百兩, 祿粟月一百石;地方州縣官員, 大縣(萬戶以上)縣令每月二十千, 小縣縣令每月十二千, 祿粟月五至三石。

正俸之外, 還有各種補貼, 如茶、酒、廚料、薪、蒿、炭、鹽諸物以至喂馬的草料及隨身差役的衣糧、伙食費等,

數量皆相當可觀。

如此優厚的待遇, 在歷史上是少見的。 雖然北宋朝廷的目的是養廉, 但結果是廉沒養成, 官員的工資越來越高, 成為財政的一大負擔。

舉個例子, 為宋仁宗辦喪事時, 一次賞給京城官員的羊肉, 就耗費了整個開封所有的羊。

由此可見, 宋朝的官員數量之多。

第二, 買和平。

北宋重文輕武, 部隊戰鬥力太菜, 在少數民族軍隊面前屢戰屢敗。 為了和平, 不得不向契丹和女真等少數民族交歲幣。 這有點兒類似於今天的保護費。

少數民族的人性格直, 憨厚, 剛開始時, 北宋每年交幾十萬兩銀子, 通過邊貿又賺回來了, 並沒有太大損失, 反而少打仗, 當真是一舉兩得。 可是, 後來少數民族也明白了這是賠本生意, 於是不斷加大歲幣的數量。

這也成為財政的一大負擔。

第三, 是養兵。

宋朝軍隊的戰鬥力雖然不強, 打不過少數民族。 既然品質上不行, 那數量上一定得多, 有道是雙拳難敵四手。 況且, 宋朝周邊少數民族可不是一個, 雖然交了歲幣不打大規模的仗,

可是邊境上你得有兵守護吧, 小規模的摩擦總是少不了的吧。

《水滸傳》裡, 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 據說, 這不是個多大的官, 禁軍裡像他這樣的教頭, 有三千多個。 林沖官大不大暫且不說, 但八十萬禁軍可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禁軍是京城裡保護皇帝的部隊, 僅這支軍隊就有八十萬人,那全國各地有多少軍隊,養這些軍隊需要花多少銀子。

槍桿子在當兵的手裡握著,不把這些大爺伺候好,你真的以為他們會服服帖帖地做順民嗎?你欠餉試試,說不定又給你弄一出陳橋兵變。

處處要花錢,處處要花大錢,有再多的錢也不夠花。經濟形勢如此嚴峻,光看節流已經不能解決問題,如何通過改革實現開源,迫在眉睫。

因此,才有了王安石變法。

僅這支軍隊就有八十萬人,那全國各地有多少軍隊,養這些軍隊需要花多少銀子。

槍桿子在當兵的手裡握著,不把這些大爺伺候好,你真的以為他們會服服帖帖地做順民嗎?你欠餉試試,說不定又給你弄一出陳橋兵變。

處處要花錢,處處要花大錢,有再多的錢也不夠花。經濟形勢如此嚴峻,光看節流已經不能解決問題,如何通過改革實現開源,迫在眉睫。

因此,才有了王安石變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