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陰雨連綿“濕氣”重 專家教你如何祛濕氣

3月以來, 南方陰雨連綿, 進入了每年一度的“回南天”時段。 據悉, 近幾日陰雨天氣仍將持續。

這樣的天氣下, 不少人感覺頭昏腦脹、四肢酸軟、無精打采, 出現噁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瀉、舌苔厚膩等症狀, 一些有生活經驗的人見狀立即會判斷, “這是濕氣太重導致的”。

那麼, “濕氣重”到底是不是一個嚴謹的概念?在中醫理論裡, 濕氣又意味著什麼?

《黃帝內經》中記載, “秋傷於濕, 上逆為咳”, 也就是說天氣是導致身體濕氣的原因, 進而可能引發疾病。 《中醫內科學》一書中詳細解釋了環境的“濕”如何進入人體並導致病症發生, “濕為重濁之邪, 黏滯難化。 若氣候潮濕, 涉水淋雨, 居處潮濕, 汗出沾衣等均可使濕邪侵襲人體。 濕屬陰性, 與風邪結合為風濕, 與寒邪結合為寒濕, 與熱邪結合為濕熱”, 此外, 飲食不當也是人體“內濕”的起因, “嗜食膏粱厚味, 或過事生冷瓜果, 甜膩食物,

或外濕入裡, 均可使脾氣不運, 濕濁內生。 ”

另外, 有中醫理論研究者認為, “濕為陰邪, 重濁黏膩, 易阻遏氣機, 損傷陽氣”, 也就是說, 濕病的病理機制是局部組織微循環代謝紊亂和炎症反應的始動階段, 濕病的發生是機體能量代謝障礙在局部病變組織的表現。

在中醫的概念中, 濕氣本質上屬於陰邪, 靠著它黏膩難纏的勁頭, 賴在臟腑經絡上不走, 導致氣機升降無能, 於是陽氣就沒法正常生髮了。 所以一般被濕邪困住的人, 陽氣都不太旺, 會有臉色淡白, 精力不濟的現象。

濕氣重有哪些表現?第一, 頭髮愛出油、面部油亮, 腹脹, 身體浮腫;第二, 身體發沉、發重, 渾身無力;第三, 皮膚上有濕疹, 胃口不好, 嘴裡發黏;第四, 常感到疲倦, 精力不集中睡覺打呼嚕,

痰多, 咳嗽, 睡覺流口水, 毛髮粗糙, 易脫落;第五, 舌質很胖, 顏色偏淡;第六, 眼袋下垂, 黑眼圈嚴重, 肥胖, 機能衰退。 專家提醒, 以上症狀, 如果出現了一二種, 就要引起注意了, 這說明體內有濕氣。

據專家介紹, 要祛除體內濕氣, 中醫方面主要有兩個方法:一是食療祛濕, 通過飲食達到健脾祛濕的目的, 一個常見食療方子是赤小豆薏仁茶;另一個方法就是運動, 通過大量運動排汗的方式祛除體內的濕氣。

責任編輯:安焱

七天天氣預報看這裡!!!-----連結位址:http://3g.zgqxb.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