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項羽最親的人是如何一步步背叛自己的

看史記, 楚漢戰爭是跳不過去的。 尤其是項羽身邊的人, 總是在一個個從項羽身邊悄然離去。 範增是個悲劇, 這個項羽最尊敬最信任的人,

為反間計所中傷, 無可奈何的離開了項羽。 可以看到項羽殺伐太重, 果然是眾叛親離, 今天說的項伯, 似乎有點不同。 .

項伯是項羽的叔父, 是項羽最親近的人, 可楚漢戰爭, 項伯卻做了項羽的間諜, 成了項羽身邊最大的臥底。 不過, 看史記項伯一步步替劉邦辦事,

似乎也恨不起來。 畢竟, 在當時項伯也只是為了救張良的命。

其一, 殺人逃命, 感謝張良。 項伯跟張良很要好, 是過命的交情。 早在秦始皇時代, 項伯殺了人, 多虧了張良的庇護, 張良那兒長期隱蔽, 度過了一段難忘歲月, 兩人可謂是患難之交。

其二, 解救張良, 希望一起逃命。 項伯這個人挺念舊, 他知道張良在沛公軍中, 惟恐殃及池魚玉石俱焚, 就連夜快馬加鞭趕到霸上軍營, 悄悄會見張良, 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告訴了老朋友, 想讓張良當即跟他一起走, 先脫離險境再說。 至於高官厚祿,

自然是題中之義, 一個都不能也不會少。 他說:“君子不立于危牆之下。 項王兵鋒, 勢不可當!你趕緊跟我一起走吧, 犯不著陪著沛公白白送死。 ”

其三, 無奈之下, 洩露軍事秘密。 張良說:“老朋友就是老朋友, 真是太感謝你了!只是, 你向來深知我的為人。 我受韓王之命陪伴沛公,

今天他危在旦夕, 我卻私下逃走的話, 就太不仗義了, 實在說不過去;我不能不對他說明。 區區微衷, 還望老友諒察!”這一層卻是項伯情急之中沒有預料到的, 他一時間目瞪口呆無言以對。 既然找不到合適的理由來說服張良, 又瞭解張良的性格, 無奈之中, 他只得勉為默許。 張良馬上入見沛公, 詳細稟告了相關情況。

其四,結交劉邦,成為項羽身邊的臥底。於是張良出來,邀請項伯會見沛公。事已至此,恭敬不如從命,只能走一步算一步。項伯就跟著張良進來。溜鬚拍馬灌迷魂湯本來就是劉季的強項。他對項伯滿口恭維,十分客氣;更兼張良在一旁穿針引線指導渲染,幾杯酒下肚後,項伯徹底放鬆,飄飄然起來,油然對沛公產生了同情與好感,打心眼裡感到他是個被委屈了的好同志。劉邦一再向項伯敬酒,兩人一拍即合,洽談甚歡,並約為兒女親家,轉眼間兩人居然成了哥們兼親戚。張良冷眼旁觀,也不得不在心裡佩服劉邦的靈活機變。

其五,在項羽面前,為劉邦說好話。他夤夜趕回鴻門軍中,在自家稍作停頓,就趕去覲見項王,把劉邦的話加油添醋學樣了一遍。當然,他謊稱是張良主動找了他。見侄子沉默不語,項伯進而又說:“沛公率先打進關中,立下頭功,我們才得以輕易入關,人家既有功勞,又有苦勞。他對我們老項家特別是大王你,可是畢恭畢敬推崇備至。如果我們不分青紅皂白就去擊殺人家,這是違背道義的行為,天下人都會寒心。沛公有意明早主動前來謝罪,當面說清原委,解除嫌隙。依我看,不如善待人家。”項王沉思良久,認為有理,點頭應允。

其六,鴻門宴上,成為劉邦最大的幫手。酒過三巡,範增見項羽兀自若無其事談笑風生的樣子,心中著急,幾次給項王遞眼色,並再三舉起自己佩戴的玉玦向項王示意該動手了,可項王一直默然不應。范增令項莊舞劍,張良見不是頭,目視項伯,於是項伯隨即也拔劍起舞。兩人舞劍的時候,項伯經常用自己的身體掩蔽劉邦,使項莊一時得不到刺殺的機會。

其七,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項羽分封天下,項伯收受了朋友張良賄賂黃金2400兩,珍珠兩鬥。之後,項伯以天下人認為對劉邦的分封不公來說服項羽,使項羽改變初衷,多分三郡(巴郡、蜀郡、漢中)給劉邦。這一舉動,對項羽集團來說是致命,劉邦後來就是憑藉殺出漢中最終奪得天下的。

其八,關鍵時候,讓項羽放掉劉邦的家眷。在楚漢相爭中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向鄙視小人行為的項羽,也不得不使用了小人的卑鄙伎倆。他以烹劉邦父親和妻子來逼劉邦就範。這時,劉邦說出了他那句最有名的流氓語言:“我們是結拜兄弟,我父即是你父,你要是烹了你的父親,不要忘記分給我一杯羹。”項羽大怒,欲殺之。這時項伯出來替劉邦說情:“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祗益禍耳。”應當說,項羽的烹殺,對劉邦不起多大的作用,但留住活口,還是讓劉邦有所忌憚的。最後甚至勸項羽放掉劉邦的家眷。“天下事未可知”?這是胡弄項羽,劉邦弱的時候,項羽都打不過,現在他強大了,你還能怎樣!天下事他早已知,他是在為自己找後路。

到了最後,項羽戰敗死去之後,劉邦赦免了所有的項氏家族都不殺,並賜姓為劉。項伯在秦國時起跟隨諸侯滅掉秦國,鴻門宴又為劉邦護駕,因此被封為射陽侯。

其實,項伯為不為劉邦效力,都無法阻止項羽的滅亡,正如劉邦總結的那樣,項羽必敗:“始與項羽俱受命懷王,曰先入定關中者王之,項羽負約,王我於蜀漢,罪一。秦項羽矯殺卿子冠軍而自尊,罪二。項羽已救趙,當還報,而擅劫諸侯兵入關,罪三。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塚,私收其財物,罪四。又彊殺秦降王子嬰,罪五。詐阬秦子弟新安二十萬,王其將,罪六。項羽皆王諸將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爭叛逆,罪七。項羽出逐義帝彭城,自都之,奪韓王地,並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項羽使人陰弑義帝江南,罪九。夫為人臣而弑其主,殺已降,為政不平,主約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無道,罪十也”。這就是“十惡不赦”。另外劉邦本人也極善用人也極善用人,劉邦自己也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張子房;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糧餉,保證運糧道路不被阻斷,我比不上蕭何;統率百萬大軍,戰則必勝,攻則必取,我比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俊傑,我卻能夠使用他們,這就是我能夠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項羽雖然有一位範增卻不信用,這就是他被我擒獲的原因。

其四,結交劉邦,成為項羽身邊的臥底。於是張良出來,邀請項伯會見沛公。事已至此,恭敬不如從命,只能走一步算一步。項伯就跟著張良進來。溜鬚拍馬灌迷魂湯本來就是劉季的強項。他對項伯滿口恭維,十分客氣;更兼張良在一旁穿針引線指導渲染,幾杯酒下肚後,項伯徹底放鬆,飄飄然起來,油然對沛公產生了同情與好感,打心眼裡感到他是個被委屈了的好同志。劉邦一再向項伯敬酒,兩人一拍即合,洽談甚歡,並約為兒女親家,轉眼間兩人居然成了哥們兼親戚。張良冷眼旁觀,也不得不在心裡佩服劉邦的靈活機變。

其五,在項羽面前,為劉邦說好話。他夤夜趕回鴻門軍中,在自家稍作停頓,就趕去覲見項王,把劉邦的話加油添醋學樣了一遍。當然,他謊稱是張良主動找了他。見侄子沉默不語,項伯進而又說:“沛公率先打進關中,立下頭功,我們才得以輕易入關,人家既有功勞,又有苦勞。他對我們老項家特別是大王你,可是畢恭畢敬推崇備至。如果我們不分青紅皂白就去擊殺人家,這是違背道義的行為,天下人都會寒心。沛公有意明早主動前來謝罪,當面說清原委,解除嫌隙。依我看,不如善待人家。”項王沉思良久,認為有理,點頭應允。

其六,鴻門宴上,成為劉邦最大的幫手。酒過三巡,範增見項羽兀自若無其事談笑風生的樣子,心中著急,幾次給項王遞眼色,並再三舉起自己佩戴的玉玦向項王示意該動手了,可項王一直默然不應。范增令項莊舞劍,張良見不是頭,目視項伯,於是項伯隨即也拔劍起舞。兩人舞劍的時候,項伯經常用自己的身體掩蔽劉邦,使項莊一時得不到刺殺的機會。

其七,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項羽分封天下,項伯收受了朋友張良賄賂黃金2400兩,珍珠兩鬥。之後,項伯以天下人認為對劉邦的分封不公來說服項羽,使項羽改變初衷,多分三郡(巴郡、蜀郡、漢中)給劉邦。這一舉動,對項羽集團來說是致命,劉邦後來就是憑藉殺出漢中最終奪得天下的。

其八,關鍵時候,讓項羽放掉劉邦的家眷。在楚漢相爭中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向鄙視小人行為的項羽,也不得不使用了小人的卑鄙伎倆。他以烹劉邦父親和妻子來逼劉邦就範。這時,劉邦說出了他那句最有名的流氓語言:“我們是結拜兄弟,我父即是你父,你要是烹了你的父親,不要忘記分給我一杯羹。”項羽大怒,欲殺之。這時項伯出來替劉邦說情:“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祗益禍耳。”應當說,項羽的烹殺,對劉邦不起多大的作用,但留住活口,還是讓劉邦有所忌憚的。最後甚至勸項羽放掉劉邦的家眷。“天下事未可知”?這是胡弄項羽,劉邦弱的時候,項羽都打不過,現在他強大了,你還能怎樣!天下事他早已知,他是在為自己找後路。

到了最後,項羽戰敗死去之後,劉邦赦免了所有的項氏家族都不殺,並賜姓為劉。項伯在秦國時起跟隨諸侯滅掉秦國,鴻門宴又為劉邦護駕,因此被封為射陽侯。

其實,項伯為不為劉邦效力,都無法阻止項羽的滅亡,正如劉邦總結的那樣,項羽必敗:“始與項羽俱受命懷王,曰先入定關中者王之,項羽負約,王我於蜀漢,罪一。秦項羽矯殺卿子冠軍而自尊,罪二。項羽已救趙,當還報,而擅劫諸侯兵入關,罪三。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塚,私收其財物,罪四。又彊殺秦降王子嬰,罪五。詐阬秦子弟新安二十萬,王其將,罪六。項羽皆王諸將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爭叛逆,罪七。項羽出逐義帝彭城,自都之,奪韓王地,並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項羽使人陰弑義帝江南,罪九。夫為人臣而弑其主,殺已降,為政不平,主約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無道,罪十也”。這就是“十惡不赦”。另外劉邦本人也極善用人也極善用人,劉邦自己也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張子房;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糧餉,保證運糧道路不被阻斷,我比不上蕭何;統率百萬大軍,戰則必勝,攻則必取,我比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俊傑,我卻能夠使用他們,這就是我能夠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項羽雖然有一位範增卻不信用,這就是他被我擒獲的原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