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閬中蒼溪交界處東漢就有三座等距離的廟宇,古人究竟想表達什麼

推薦:三國時代的寡婦, 不嫁也得嫁

文/洪與

我的家鄉有一座山, 叫煙峰山;山裡有座廟, 叫真慶宮。

煙峰山位於四川省蒼溪縣月山鄉,

距縣城65公里, 與巴中、閬中相鄰。

(遠眺煙峰山)

據說, 煙峰山道教文化始于東漢, 山頂建有道觀真慶宮。 有廟宇、塔樓, 是道家修行之地。 曾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毀壞道觀, 上個世紀末, 當地民眾對道觀進行修復, 是方圓幾十裡的百姓心目中的“道家聖地”, 自古有眾多民間傳說,

如唐僧師徒取經途徑此地、蓮花仙台、狐仙傳說, 海螺神石等, 被老一輩人稱為“密之神山”。

據說, 常年有千里昭昭來山膜拜許願的香客達10萬人次。

(俯視煙峰山)

我手頭沒有明確的正史記載或者文物, 證明煙峰山道教文化始于東漢。 但東漢在蜀地的主要宗教是五斗米教,

煙峰山的道教文化在東漢時候就有了的話, 那麼肯定是五斗米教。

五斗米教是道教的一個分支, 因為入教者必須要交五斗米而得名。

(上山的石階)

東漢順帝時張陵創於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 張陵自稱太上老君降命其為天師,

故亦稱天師道。

東漢時期瘟疫流行, 據不完全統計, 東漢末年短短三十年間, 有明確記載的全國性大瘟疫共有十二次。 在瘟疫流行期間, 在曾經繁華的中原地區, 一度出現了這樣的慘狀:“家家有位屍之痛, 室室有號泣之哀, 或闔門而殪, 或覆族而喪。 ”(曹植《說疫氣》)而當時著名的醫學家張仲景, 也曾悲痛地回憶, 他的家族兩百餘人口, 但在不到十年的瘟疫流行期間, 逝者達三分之二, 而其中又有七成是死於傷寒。 在東漢王朝的首都洛陽地區, 瘟疫竟奪去了一大半人的生命。

(第一道山門前有個豬八戒的塑像, 估計與唐僧師徒取經途徑此處的傳說有關)

五斗米教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其實, 五斗米教有點像赤腳醫生, 除了教人奉道悔過, 主要取信於人的是用符水咒法治病。 當然, 符水咒法只是一種迷惑人的手段, 把治療蒙上一層神秘主義色彩而已。

(第一道山門,旁邊有個棧道)

五斗米教在張陵之孫張魯時期,得到割據蜀地的皇室宗親益州牧劉焉的扶持。其實,劉焉需要張魯的宗教勢力來對付豪族;而張魯呢,也需要政府的認可。這樣五斗米教正式由地下(民間)登堂入室,進入政治。

(俯視第一道山門)

西元191年(初平二年),劉焉任命他為督義司馬,要他與別部司馬張修帶兵奪取漢中。攻下漢中後,張魯殺了張修,奪其兵眾。在劉焉授意下,張魯截斷斜穀道,殺害朝廷使者。劉焉則藉口“米賊”鬧事,不聽朝廷號令,獨霸西蜀。

(距第一道山門不遠,有一塊奇特的巨石,像什麼呢?)

五斗米道憑藉政權的力量擴大了影響,政府成就了張魯坐大,但也埋下了禍根。劉焉在世時,張魯還算聽話。劉焉一死,張魯就翻臉不認人了,劉璋根本左右不了他。

劉璋大怒,將張魯母及其家室悉數誅殺,又派大將龐羲等人攻張魯,但張魯部多次擊敗龐羲,雙方成對峙之勢。

(石階邊的岩壁上,有一座石像)

而當時的煙峰山就在張魯的五斗米教勢力範圍內。

張魯襲取巴郡(今巴州),正式割據於漢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了短暫的政教合一的政權。

這個政教合一的政府很有意思。

張魯自稱“師君”,初學道者稱“鬼卒”,高一級的稱“祭酒”,各領部眾;領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

看起來,有點像現在的傳銷組織。

(石階兩邊,樹不大卻很密,林蔭夾道)

張魯打破舊的官僚體制,砸爛原有政治架構,類似於砸爛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不置地方官員,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務。教民誠信不欺詐,令病人自首其過;對犯法者寬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後才加懲處;若為小過,則當修道路百步以贖罪。

他還在漢中的交通要道上創立義舍,置義米肉於內,免費供行路人量腹取食,並宣稱,取得過多,將得罪鬼神而患病。

(山頂處的真慶宮若隱若現)

他的這套制度,在當時群雄並起,天下動盪的時候,使他的控制範圍內有一個相對安寧的生存環境,很有感召力,中原鬧起來後,不少人逃往相對安定的漢中地區,如關西民從子午穀逃奔漢中的就有數萬家。張魯的勢力得到進一步擴張。

西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親率十萬大軍西征漢中,張魯弟張衛以數萬人馬據陽平關堅守,為曹操所破,張魯避走巴中,不久降操。

(這座石獅子很奇怪,扭頭右顧,且顯得形單影隻)

有意思的是,張魯在逃亡巴中時,劉備擬以黃權為護軍率部高規格迎接張魯。不知怎麼的,張魯卻大怒:“我寧願為曹公的附屬,也不為劉草鞋(劉備)的座上客!”

這導致了後來的蜀漢政權一直對五斗米教進行打壓,加之曹操將漢中之民盡數前往洛陽一帶,五斗米教被迫將重心轉移到北方。

(繞過去,才能看到它的表情)

儘管張魯的政教合一的政權僅僅存在了30年,但他的思想裡有原始共產主義的元素,也正因為如此,1958年12月,中共八屆六中全會期間,毛澤東批示印發《三國志•張魯傳》,讓中央委員認真學習。從中共歷史看,在中央全會上把古代的個人傳記作為會議材料下發的,唯有《張魯傳》。

回頭再來聊聊煙峰山的真慶宮,這麼算起來,真慶宮至少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

(到了,這就是真慶宮)

而我最感興趣的,是老人們告訴我,真慶宮與幾公里外的花冠廟、閬中的嚴顏寺在一條直線上。還說,三者之間,是等距的。我多次目測,還真貌似等距。

嚴顏寺,就是紀念三國蜀漢將領嚴顏的廟。《三國演義》中有張飛義釋嚴顏的故事,而在《三國志•張飛傳》中,也有相關記載。

(鳥瞰,雲海飄渺)

按照當地人的說法,嚴顏當時被張飛收復,遣散手下的老弱病殘3000餘人,發給安家費之類的,讓他們解甲歸田。這些被遣散的軍士為了感恩,便在遣散地自發地修了一座廟。嚴顏寺香火不斷,傳承千年。

真慶宮與嚴顏寺,大體在同一個時期,而花冠廟呢?

(山門上的左聯:天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右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可惜花冠廟已在文革初期被毀,神像、廟堂、碑文等等,屍骨無存,僅有殘存的長滿荒草荊棘的地基,與嚴顏寺隔穀東望,而西向,則隔山,山那邊,就是真慶宮。

關鍵是,在一條直線上的三座廟宇,而且大體等距,我們的祖先,究竟想表達什麼呢?

(回望煙峰山)

相關推薦:

沐川我的故鄉高清MV·網路版

文化遺產 | 民居,永遠的鄉愁

楊儀究竟殺了魏延家族多少人?

(第一道山門,旁邊有個棧道)

五斗米教在張陵之孫張魯時期,得到割據蜀地的皇室宗親益州牧劉焉的扶持。其實,劉焉需要張魯的宗教勢力來對付豪族;而張魯呢,也需要政府的認可。這樣五斗米教正式由地下(民間)登堂入室,進入政治。

(俯視第一道山門)

西元191年(初平二年),劉焉任命他為督義司馬,要他與別部司馬張修帶兵奪取漢中。攻下漢中後,張魯殺了張修,奪其兵眾。在劉焉授意下,張魯截斷斜穀道,殺害朝廷使者。劉焉則藉口“米賊”鬧事,不聽朝廷號令,獨霸西蜀。

(距第一道山門不遠,有一塊奇特的巨石,像什麼呢?)

五斗米道憑藉政權的力量擴大了影響,政府成就了張魯坐大,但也埋下了禍根。劉焉在世時,張魯還算聽話。劉焉一死,張魯就翻臉不認人了,劉璋根本左右不了他。

劉璋大怒,將張魯母及其家室悉數誅殺,又派大將龐羲等人攻張魯,但張魯部多次擊敗龐羲,雙方成對峙之勢。

(石階邊的岩壁上,有一座石像)

而當時的煙峰山就在張魯的五斗米教勢力範圍內。

張魯襲取巴郡(今巴州),正式割據於漢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了短暫的政教合一的政權。

這個政教合一的政府很有意思。

張魯自稱“師君”,初學道者稱“鬼卒”,高一級的稱“祭酒”,各領部眾;領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

看起來,有點像現在的傳銷組織。

(石階兩邊,樹不大卻很密,林蔭夾道)

張魯打破舊的官僚體制,砸爛原有政治架構,類似於砸爛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不置地方官員,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務。教民誠信不欺詐,令病人自首其過;對犯法者寬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後才加懲處;若為小過,則當修道路百步以贖罪。

他還在漢中的交通要道上創立義舍,置義米肉於內,免費供行路人量腹取食,並宣稱,取得過多,將得罪鬼神而患病。

(山頂處的真慶宮若隱若現)

他的這套制度,在當時群雄並起,天下動盪的時候,使他的控制範圍內有一個相對安寧的生存環境,很有感召力,中原鬧起來後,不少人逃往相對安定的漢中地區,如關西民從子午穀逃奔漢中的就有數萬家。張魯的勢力得到進一步擴張。

西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親率十萬大軍西征漢中,張魯弟張衛以數萬人馬據陽平關堅守,為曹操所破,張魯避走巴中,不久降操。

(這座石獅子很奇怪,扭頭右顧,且顯得形單影隻)

有意思的是,張魯在逃亡巴中時,劉備擬以黃權為護軍率部高規格迎接張魯。不知怎麼的,張魯卻大怒:“我寧願為曹公的附屬,也不為劉草鞋(劉備)的座上客!”

這導致了後來的蜀漢政權一直對五斗米教進行打壓,加之曹操將漢中之民盡數前往洛陽一帶,五斗米教被迫將重心轉移到北方。

(繞過去,才能看到它的表情)

儘管張魯的政教合一的政權僅僅存在了30年,但他的思想裡有原始共產主義的元素,也正因為如此,1958年12月,中共八屆六中全會期間,毛澤東批示印發《三國志•張魯傳》,讓中央委員認真學習。從中共歷史看,在中央全會上把古代的個人傳記作為會議材料下發的,唯有《張魯傳》。

回頭再來聊聊煙峰山的真慶宮,這麼算起來,真慶宮至少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

(到了,這就是真慶宮)

而我最感興趣的,是老人們告訴我,真慶宮與幾公里外的花冠廟、閬中的嚴顏寺在一條直線上。還說,三者之間,是等距的。我多次目測,還真貌似等距。

嚴顏寺,就是紀念三國蜀漢將領嚴顏的廟。《三國演義》中有張飛義釋嚴顏的故事,而在《三國志•張飛傳》中,也有相關記載。

(鳥瞰,雲海飄渺)

按照當地人的說法,嚴顏當時被張飛收復,遣散手下的老弱病殘3000餘人,發給安家費之類的,讓他們解甲歸田。這些被遣散的軍士為了感恩,便在遣散地自發地修了一座廟。嚴顏寺香火不斷,傳承千年。

真慶宮與嚴顏寺,大體在同一個時期,而花冠廟呢?

(山門上的左聯:天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右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可惜花冠廟已在文革初期被毀,神像、廟堂、碑文等等,屍骨無存,僅有殘存的長滿荒草荊棘的地基,與嚴顏寺隔穀東望,而西向,則隔山,山那邊,就是真慶宮。

關鍵是,在一條直線上的三座廟宇,而且大體等距,我們的祖先,究竟想表達什麼呢?

(回望煙峰山)

相關推薦:

沐川我的故鄉高清MV·網路版

文化遺產 | 民居,永遠的鄉愁

楊儀究竟殺了魏延家族多少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