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盤點九大王朝一統中國所花的時間

中國自秦始皇大一統以來, 一共出現了九個大王朝, 除此之外, 還有五十幾個小王朝, 而今天帶給大家的是這九大王朝統一全國所花費的時間。

秦朝

(西元前221年-西元前207年)

秦朝 , 是由戰國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傳三世, 共兩帝一王, 國祚共十四年。 因秦朝王室嬴姓, 故史書上別稱嬴秦, 以區分其他國號為秦的政權。 秦國原為周朝的一個諸侯國, 到秦始皇繼位後, 於西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後攻滅關東六國, 完成華夏大一統, 後北擊匈奴、南並百越, 建立中國空前遼闊的王朝。

西漢王朝

(前202年—8年12月)

西漢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 共曆十二帝 , 享國二百一十年, 又稱前漢, 與東漢統稱為漢朝。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 經過楚漢之爭, 劉邦擊敗項羽[3] , 前202年劉邦稱帝, 國號漢, 史稱西漢, 定都長安。 西漢在諸多制度上承襲了秦制, 漢初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國策, 社會經濟迅速恢復, 農業、手工業及商業空前繁榮, 史稱文景之治。

東漢王朝

(西元25年—西元220年)

東漢王朝(西元25年—西元220年)由漢光武帝劉秀建立, 他推翻了王莽所建立起的新王朝, 重新恢復由劉氏統治的漢王朝, 史家稱此漢朝為東漢。 東漢王朝前後曆十二帝, 共一百九十五年。

晉朝

(266年-420年)

晉朝, 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 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

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之一, 其中東晉屬於六朝之一, 兩晉共傳十五帝, 共一百五十五年。 266年司馬炎篡魏, 建國號為晉, 定都洛陽, 史稱西晉, 280年滅吳, 完成統一。 後經歷八王之亂, 316年西晉被北方蠻族滅亡, 北方陷於混亂, 史稱五胡亂華。

隋朝

(581年-618年, 一說619年或630年)

隋朝。 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王朝, 因唐朝與隋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一脈相承, 故史學家常將兩朝合稱為隋唐。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 北周靜帝禪讓帝位于楊堅, 北周覆亡。 楊堅定國號為“隋”, 定都大興城。 隨後南下滅陳朝, 統一中國, 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唐朝

(618年—907年)

唐朝, 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 共曆二十一帝, 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 617年唐國公李淵發動晉陽兵變, 次年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 因皇室姓李, 故又稱為李唐。 唐太宗繼位後開創貞觀之治, 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 之後武則天一度以周代唐, 神龍革命後恢復大唐國號。

元朝

(1271年—1368年)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 定都大都(今北京), 傳五世十一帝, 歷時九十八年。 1206年, 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國後開始對外擴張, 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朝等國。 蒙哥汗去世後, 引發了阿裡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 促使大蒙古國分裂。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 建元“中統”。

明朝

(1368 年 -1644年)

明朝, 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共傳十二世, 歷經十六帝, 享國276年。 元末民不聊生, 爆發紅巾起義, 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 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 建立西吳。 1368年朱元璋稱帝, 國號為大明 , 因皇室姓朱, 又稱朱明, 定都于應天府 ;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 , 以應天府為陪都。

清朝

(1644年—1912年)

清朝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共傳十帝, 享國二百六十七年。 1616年, 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36年, 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 1644年大順攻佔明朝國都北京, 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 一片石之戰後, 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趁勢入關, 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 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