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作為考古學家,郭沫若發掘帝王陵墓錯了嗎?

對於郭沫若考古挖掘帝王陵墓的事很多人都知道, 作為一位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他對此癡迷無可厚非, 但老想著動別人的陵墓也不是什麼好事兒。 那麼他都想過去動哪些陵墓?結果又如何呢?

明朝皇帝的陵墓本來應該在南京附近, 而明成祖朱棣做了皇帝後遷都到了北京城, 明皇陵便定在了北京。 作為明十三陵埋葬的第一個皇帝, 朱棣的長陵成了老郭想要發掘的第一目標, 因為《永樂大典》這部在世上已經殘缺不全的巨著之原本可能就在長陵之中。 然而長陵畢竟太大, 入口也難以找到, 所以萬曆皇帝的定陵則成了代替發掘的對象。 定陵被挖開後, 造成了文物損壞嚴重(氧化的多), 就連萬曆皇帝的屍骨最後被被折騰得不復存在。

話說老郭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女皇帝武則天和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的墓的興趣也不小, 都曾請求挖掘, 卻都以失敗而告終。 歷史上男皇帝幾百位, 而女皇帝只有一個人, 關於她的秘密誰又不想知道呢?秦始皇的陵墓古今覬覦者無數, 可是誰都沒有打開過, 對於這位一統六國開創封建社會的皇帝的秘密也是誰都感興趣的,

所以他特別關注他們的陵墓並希望可以打開是職業的本能考慮和人的無限好奇心的驅使所致。

其實筆者想說句客觀的話, 那就是這個世界上做任何事都不是絕對的好和絕對的壞, 正如考古一樣, 挖掘古人的墓葬的確顯得不敬, 但是如果不去挖掘,

又怎麼能用足夠的證據來證明某一歷史事件的真實性呢?就拿開掘萬曆皇帝的定陵來說, 雖然打攪了萬曆的“安靜”, 但是通過研究他的屍體後發現, 原來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並不是因為他只貪圖享樂, 而是由於腿腳有病行走困難才待在宮中的, 這等於是在給萬曆正名了。

雖然老郭生活中存在不少的瑕疵, 但是他的確是個人才這是大家公認的, 就連魯迅也如此認為。 另外, 他對甲骨文的研究可以說是功勞極大, 我們在批評他的錯誤的時候, 也不要忘記他所做出的功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