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詹姆士也不詹姆士,試駕阿斯頓·馬丁 DB11 5.2L V12

如同青春年少時的初吻, 雖然只是一個吻, 但心境上卻彷佛世界變得更為不同, 7月灑落的陽光也如此和煦, 街道上的風景似乎更為宜人, 而心中更覺得好似所有人都會發現, 剛剛烙在唇上的那股甜蜜一般, 在那個浪漫滿懷與如沐春風的氛圍中, 世界應當是圍著自己而繞行。 與阿斯頓·馬丁 DB11的約會, 就有著那樣的情愫在, 腦中所感受到的, 就是沿路都將成為視覺焦點, 畢竟這可是一輛身段迷人、聲浪更是挑動心弦的007座駕, 而駕馭其中的我, 雖然沒有007的帥氣與健美體魄, 但多少也可以呈現出, 足以媲美James Bond操駕阿斯頓·馬丁的魄力吧!

現實當然是殘酷的, 世界並不會因你的初吻, 而改以你為中心繞行, 而阿斯頓·馬丁在2016年3月日內瓦車展所全球首演的DB11, 不僅在外觀與內飾上, 導入了最新一代的家族設計風格, 就連動力、操控表現也都更上層樓, 對於抱持往昔阿斯頓·馬丁刻板印象、認為DB11操控反應理當紳士作風、以沉穩為主要調性的我來說, DB11給了我一個當頭棒喝。 因為DB11不僅在內外展現了新一代風格, 性能與操控的演出更以強勢、挑逗性的表現, 回應我的天真及浪漫。

阿斯頓·馬丁的最佳代言人, 當屬007系電影的主角James Bond了, 帥氣的身形與阿斯頓·馬丁一向沉穩之英式風格, 深植于所有影迷與車迷心中, 而駕馭其中自然會有著與007些許神似的自我感覺良好。

數十年的007, 打造詹姆士專屬座駕的經典形象

007系電影, 是美國好萊塢影史上, 知名的系列電影之一, 從1962年推出的「Dr. No、第七號情報員」開始, 到2015年的「Spectre、007:惡魔四伏」, 總計已經推出有24部之多;從小說搬上大銀幕的007系電影, 最知名的除了每一集必備的俊男美女之外,

當然就屬每一集都會出現的「間諜道具」以及性能座駕。 而在24集中、共有12集成為007座駕的阿斯頓·馬丁, 自然就是最為經典、也最為著名的James Bond專屬座駕了。

之所以會絮絮叨叨再次說明007與阿斯頓·馬丁的關係, 在於一如007電影的一慣節奏, 總是有如中板爵士樂一般不會太過躁進的快速, 不會分秒緊張但卻又有著適度的緊湊劇情, 而阿斯頓·馬丁麾下作品的操控特色, 也一如電影中英國情報員的風流倜儻, 以及溫和穩重的調性。 但隨著阿斯頓·馬丁改頭換面的必要性, DB11不僅外觀造型、車內格局換上全新一代風格, 底盤也運用了品牌最新一代的模組化平臺, 這也讓它展現了更為不同的特性。

阿斯頓·馬丁其實持續在推陳出新, 不過, 從外觀上來看, 家族風格非常濃郁的影響下, 如果不是熱血車迷, 很可能無法第一眼即辨識出其是阿斯頓·馬丁麾下哪一款作品, 以DB車系為例, 1990年代初期登場的DB7, 到2012年推出小改款的DB9, 全都有著相近的家族風貌。 因此當2016年日內瓦車展上,

阿斯頓·馬丁展出了DB11, 並帶來全新一代家族設計風格的同時, 對於這個持續代表著英式汽車工藝的百年品牌, 全球車迷都迎以熱烈目光, 期盼著新一代的到來。

美學為主、融會工藝巧思於其中

實際看到DB11的當下, 心情其實相當感動, 因為這是身為車迷, 最為期待、得以親見新一代到來的一刻, 隨後更不由自主地想要輕撫DB11的每一寸, 感受每一道摺角與弧線, 家族經典「凸」字形水箱護罩與隔柵組合, 以及車頭線條的走勢, 維持了家族的經典風格, 但全新設計的頭燈組樣式, 點亮後的「十」字形LED燈組, 搭配LED燈條框飾, 給人熟悉卻又相當新穎的視覺印象。

保留了品牌許多經典元素,最明顯者莫過於著名的車頭凸字型水箱護罩,而包含了頭尾燈組、車身線條、鈑件摺線等處,則是給人熟悉卻又新穎的感受。

車尾造型則帶來俐落、層次分明的視覺感受,細長的「J」字形尾燈樣式,同樣是在經典造型中展現新意,搭配短翹而突出的車尾行李箱蓋上緣,動感的跑格身份更為突顯;保險杠下緣則吐露著其絕非一般的身手,兩端更有因應空力效益而設計的鰭板,左右各一的雙出尾管與下方導流端板設計,勾勒視覺層次之外,更將阿斯頓·馬丁所賦予的空力美學呈現而出。

車身線條的優雅,從DB11的側面上過去最為明顯,車尾造型的層次豐富、以及滿布摺線與工程巧思的風格,更讓DB11流露出蓄勢待發的氣息。試駕的這輛DB11,乃是首批生產的First Edition版本,車頂線條的2 Tone風格,是最佳的辨識特質。

車側看過去更能感受到DB11的性能初衷,厚實而突出的後輪拱造型,呼應著前葉子鈑的圓潤與立體,C柱和後輪拱的流暢銜接,歸功於優雅線條的組合,且總代理永三汽車提供試駕的這輛DB11,為全球限量、首批生產的First Edition版本,車頂線條採用了2 Tone設計,看上去更顯前衛與緊致。

車尾看過去的樣式,截然不同於往昔較趨圓潤的樣貌,而是在立體分明的層次中,加入了流暢與俐落,倒J字型的尾燈造型,同樣是絕佳之辨識特徵。

更重要的,是DB11外觀的流暢感,將空力工程需求與設計巧思結合其中,包含前葉子鈑後緣的鰭孔,乃是進氣孔與前輪拱之通道,鍍鉻飾板下方還有導流設計,就連車外後視鏡與車身連接的部分,也特別設計成較為扁長的流線樣式,務求氣流從車頭處往後延展時,能流暢地流向車尾處;車側C柱旁,則設計有隱藏式進氣口,能將通過車輛側邊之氣流,借由設計於車體結構中的孔道,從車尾行李箱蓋內的排氣通道帶出,來增加車尾之下壓力,原廠將之稱為Aston Martin Aeroblade的設計。

前葉子鈑後緣的鰭孔,乃是進氣孔與前輪拱之通道,為求效益更加出色,在鰭孔中央飾條下緣處,還有著導流功能的設計。

DB11除擁有優雅修長、凹凸有致的身段之外,其實在工程端的巧思更是值得注意,在許多細節處都為求性能表現更上層樓,導入了特殊之設計,包含C柱旁的隱藏式進氣口,將氣流導引至車尾相中的通道中,乃是Aerobale設計的其中一環。

DB11車尾廂上緣處,還設計有隱藏式的自動尾翼,同樣是Aerobale設計的其中一環,車側氣流由C柱隱藏孔道來導流,而從車頭處順著車頂弧線往後的氣流,則是由尾翼來導流;這套自動升降式尾翼系統在不同模式下、會因應不同時速而升起,以應需求來強化車尾之下壓力。在Comfort的駕駛模式時,時速90英里 (144公里) 會自動升起,Sport以及Sport+兩種模式下,則分別是在時速70英里 (112公里)、50英里 (80公里) 時會開始作動。

雖然邁入新一代,但經典高雅設計保留且更上層樓

進入駕駛座艙後,與外觀蓄勢待發的低伏態勢不同,車內空間從配置、用料與佈置、到所有細節的作工,都展現了英式高雅而沉穩的氣息,也有著較現行家族其他成員更上層樓的魅力,提供試駕的這輛DB11,車內空間採用原木飾板、以及皮革為主要基調的搭配組合,透過手指頭的撫摸,輕易會感覺到出色之細膩度,連飾板那木紋獨有的起伏,也展現柔順溫和的細膩質地。座椅也不惶多讓,採用了牛津紋路的雕花設計,讓椅面皮革展現出高級訂制的優雅氛圍。

DB11車內空間的佈置,仍舊維持阿斯頓·馬丁一慣的高雅與細膩,豪華程度更是不在話下,例如車內座椅皮革所採用的牛津花紋設計,都是展現英式豪華經典的特徵。

DB11車內空間最關鍵的,就是源自梅賽德斯-賓士的電系系統,包含中控台、全數碼儀錶盤等。

中控台操控介面陳設與配置,有著熟悉且經典的視覺感受,借由與梅賽德斯-賓士的合作,阿斯頓·馬丁取得了動力單元、以及電路系統的資源,而從中控台的按鍵、中央扶手旋鈕及操控介面,都是與賓士麾下作品相同的佈局,在操作上也相當簡易便利。中央出風口方的按鈕,則是經典的視覺印象與操作特色,引擎啟動按鈕位於正中央,檔位元選擇按鈕則位於兩側,右至左分別為D、N、R、P等檔位的選擇。

借由木頭、皮格等高級材料的組合,DB11有著相當高雅的駕駛座艙,除了皮革座椅採用牛津花紋設計之外,車內許多設計也同樣有著細膩做工,無論在視覺或是觸覺上,都展露優雅豪華的氣息。

中央扶手前端的旋鈕組、以及整個中控介面,對多數梅賽德斯-賓士車主而言會備感熟悉,這乃是阿斯頓·馬丁與梅賽德斯-賓士合作後的優勢,省卻電系的開發成本。不過,中控台中央的檔位控制設計、以及位於中央的啟動按鈕,則是維持了阿斯頓·馬丁的傳統風格。

高雅的佈置設計,除了從內飾飾材用料來看之外,室內音響的陳設也別具用心,採用了Bang & Olufsen的音響,喇叭的位置仔細經過設計外,就連嵌入與擺放之位置,也是相當講究的陳設。

迫不及待地按下引擎啟動按鈕,隨著這具5.2升V型12缸渦輪引擎的蘇醒,聽著DB11發出渾厚的一聲咆嘯,隨即帶來渾厚低沉聲響,敦促鼓噪著我與之展開試駕旅程。

品牌最強的V12動力單元,性能自不在話下

DB11的儀錶盤一改家族原先採用之雙環設計,單環式儀錶置於儀錶盤中央,兩側則佐以液晶螢幕,能顯示更為豐富的資訊內容,雖然不若舊式設計獨具特色,但辨識卻更為簡易與清晰,方向盤左右盤輻的快捷按鈕,操作上同樣簡易與便利,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分別位於左右快捷按鈕組上方的按鈕,右側盤輻為駕駛模式的選擇,而左側則是懸掛系統的選擇,分別具有GT、Sport以及Sport+三種模式,懸掛系統也共有3段軟硬回饋可選擇。

現行DB11所搭載的動力單元,乃是阿斯頓·馬丁重新調校、既有的5.2升V12雙渦輪增壓引擎,擁有608匹最大馬力,以及700N.m最大扭矩,透過駕駛模式的設定,在以長途舒適性為優先的GT模式下,DB11展現的是平易近人的性格。

在市區道路中,當然要選擇呼應DB11 GT跑格的GT模式,阿斯頓·馬丁為DB11所搭載的5.2升引擎,經過重新調校並佐以8速ZF手自一體變速箱,油門反應較家族其他成員來得輕盈與輕快些許,而更棒的是,雖然這具引擎擁有608匹最大馬力,以及700N.m最大扭矩的輸出,但在GT模式下,DB11並沒有咄咄逼人的態勢,油門並不會太過緊張,隨時要將強大的扭矩快速噴發的那種壓力。當下的感覺是,阿斯頓·馬丁仍讓DB11有著平易近人的性格。

在方向盤兩側盤輻上的快捷按鈕,分別可以調整動力輸出模式、以及懸掛系統的軟硬選擇,駕駛人無須分心即可輕易調整所需模式設定,換檔撥片的清脆手感,更是讓人愛不釋手。

但是太過平易近人,是否會因而喪失英國紳士應有的傲氣? 正當這樣思考的同時,車輛已經準備進入山區道路,懷著躍躍欲試的心情,將駕駛模式改為Sport、懸掛系統也改以第2段設定,撥動降檔撥片來拉高轉速,想要讓71.4N.m的扭矩,稍稍釋放一下魅力。擁有3.9秒完成靜止到時速100公里實力的DB11,加速表現的暢意不在話下,進灣前輕點刹車、快速輕轉方向盤,這時候的DB11卻讓我嚇了一跳。

全新模組化底盤,展現不同往昔的全新調性

往昔阿斯頓·馬丁給人的印象,好似經驗豐富的舞者,踩著優雅溫和的舞步,並不會輕易隨著節奏盡顯浮躁,面對激烈操駕時,也會轉化以和煦、但卻又保持熱烈激昂的動態反應;然而、DB11的個性卻完全不是如此,因為其搭載了阿斯頓·馬丁全新一代的模組化底盤,透過鋁合金材質的大量運用,達到了輕量化的效果,而這張全新設計的底盤,也讓DB11有著更為活潑、甚至考驗著駕駛人技術的動態表現。

阿斯頓·馬丁在2015年日內瓦車展,帶來了概念車DBX,這輛改念車不僅預告著品牌有意打造SUV型,更是全心模組化底盤的首度曝光,而這具輕量化之模組化底盤,首度的運用就是在DB11身上。

不僅在外觀內飾等設計方面的改變,採用品牌最新模組化底盤的配置,讓DB11展現與往昔不同的風格,從原先較為沉穩內斂的調性,改以較為激昂輕快、甚至更為活潑的底盤反應,似乎也隨持挑釁著駕駛人的能耐。

如此變化,就好像007電影那不慍不火的慣有節奏,改成如同「諜對諜」、以毫無冷場的目標來呈現,DB11在幾個連續彎道中,都以相當俐落敏捷的身手征服,甚至讓人覺得挑釁著駕駛人:反問我只有這樣?要不要更激烈一點?底盤實力更為強悍的態度表露無遺。

坦白說,我還是很迷戀、甚至可以說是沉溺在往昔阿斯頓·馬丁的沉穩魅力,那種中版爵士樂的節奏感,正是這位英倫紳士之所以讓人著迷的關鍵,但代表著阿斯頓·馬丁全新一代的DB11,帶來的樂風卻是激昂、快板的Fusion融合樂風;如此的進化坦白說,對阿斯頓·馬丁來說,是等待許久的改變,也是重新展現品牌造車工藝實力的關鍵,縱使戀舊的沉溺,還是要為這樣的改變喝采,並再次細膩品味實力大幅進化的DB11。

DB11從裡到外的全面進化,展現不同往昔的強勢魅力,而這也讓人聯想到,屆時推出V8動力版本後,在更為輕盈的優勢下,DB11將會擁有更強悍、甚至需要謹慎以對的性能實力演出。

確實,以輕快甚至於激烈的腳步,與DB11在山區蜿蜒道路中,享受磅礡聲浪並穿梭其間,是很容易讓人沉迷的一件事情,但卻也更為DB11感到委屈;委屈的原因是,擁有品牌最強V12動力單元、以及全新之輕快敏捷底盤設定的這輛GT跑車,如果要能夠真正地大展拳腳,應當只有賽道才是最棒的舞臺。 至於在一般道路上的驅馳,享受GT適合長里程駕馭的舒適特質、佐以些許敏銳輕巧,就是最愉悅且合適的設定了。

高標準專業汽車新聞準時送,您最聰明的選擇!

保留了品牌許多經典元素,最明顯者莫過於著名的車頭凸字型水箱護罩,而包含了頭尾燈組、車身線條、鈑件摺線等處,則是給人熟悉卻又新穎的感受。

車尾造型則帶來俐落、層次分明的視覺感受,細長的「J」字形尾燈樣式,同樣是在經典造型中展現新意,搭配短翹而突出的車尾行李箱蓋上緣,動感的跑格身份更為突顯;保險杠下緣則吐露著其絕非一般的身手,兩端更有因應空力效益而設計的鰭板,左右各一的雙出尾管與下方導流端板設計,勾勒視覺層次之外,更將阿斯頓·馬丁所賦予的空力美學呈現而出。

車身線條的優雅,從DB11的側面上過去最為明顯,車尾造型的層次豐富、以及滿布摺線與工程巧思的風格,更讓DB11流露出蓄勢待發的氣息。試駕的這輛DB11,乃是首批生產的First Edition版本,車頂線條的2 Tone風格,是最佳的辨識特質。

車側看過去更能感受到DB11的性能初衷,厚實而突出的後輪拱造型,呼應著前葉子鈑的圓潤與立體,C柱和後輪拱的流暢銜接,歸功於優雅線條的組合,且總代理永三汽車提供試駕的這輛DB11,為全球限量、首批生產的First Edition版本,車頂線條採用了2 Tone設計,看上去更顯前衛與緊致。

車尾看過去的樣式,截然不同於往昔較趨圓潤的樣貌,而是在立體分明的層次中,加入了流暢與俐落,倒J字型的尾燈造型,同樣是絕佳之辨識特徵。

更重要的,是DB11外觀的流暢感,將空力工程需求與設計巧思結合其中,包含前葉子鈑後緣的鰭孔,乃是進氣孔與前輪拱之通道,鍍鉻飾板下方還有導流設計,就連車外後視鏡與車身連接的部分,也特別設計成較為扁長的流線樣式,務求氣流從車頭處往後延展時,能流暢地流向車尾處;車側C柱旁,則設計有隱藏式進氣口,能將通過車輛側邊之氣流,借由設計於車體結構中的孔道,從車尾行李箱蓋內的排氣通道帶出,來增加車尾之下壓力,原廠將之稱為Aston Martin Aeroblade的設計。

前葉子鈑後緣的鰭孔,乃是進氣孔與前輪拱之通道,為求效益更加出色,在鰭孔中央飾條下緣處,還有著導流功能的設計。

DB11除擁有優雅修長、凹凸有致的身段之外,其實在工程端的巧思更是值得注意,在許多細節處都為求性能表現更上層樓,導入了特殊之設計,包含C柱旁的隱藏式進氣口,將氣流導引至車尾相中的通道中,乃是Aerobale設計的其中一環。

DB11車尾廂上緣處,還設計有隱藏式的自動尾翼,同樣是Aerobale設計的其中一環,車側氣流由C柱隱藏孔道來導流,而從車頭處順著車頂弧線往後的氣流,則是由尾翼來導流;這套自動升降式尾翼系統在不同模式下、會因應不同時速而升起,以應需求來強化車尾之下壓力。在Comfort的駕駛模式時,時速90英里 (144公里) 會自動升起,Sport以及Sport+兩種模式下,則分別是在時速70英里 (112公里)、50英里 (80公里) 時會開始作動。

雖然邁入新一代,但經典高雅設計保留且更上層樓

進入駕駛座艙後,與外觀蓄勢待發的低伏態勢不同,車內空間從配置、用料與佈置、到所有細節的作工,都展現了英式高雅而沉穩的氣息,也有著較現行家族其他成員更上層樓的魅力,提供試駕的這輛DB11,車內空間採用原木飾板、以及皮革為主要基調的搭配組合,透過手指頭的撫摸,輕易會感覺到出色之細膩度,連飾板那木紋獨有的起伏,也展現柔順溫和的細膩質地。座椅也不惶多讓,採用了牛津紋路的雕花設計,讓椅面皮革展現出高級訂制的優雅氛圍。

DB11車內空間的佈置,仍舊維持阿斯頓·馬丁一慣的高雅與細膩,豪華程度更是不在話下,例如車內座椅皮革所採用的牛津花紋設計,都是展現英式豪華經典的特徵。

DB11車內空間最關鍵的,就是源自梅賽德斯-賓士的電系系統,包含中控台、全數碼儀錶盤等。

中控台操控介面陳設與配置,有著熟悉且經典的視覺感受,借由與梅賽德斯-賓士的合作,阿斯頓·馬丁取得了動力單元、以及電路系統的資源,而從中控台的按鍵、中央扶手旋鈕及操控介面,都是與賓士麾下作品相同的佈局,在操作上也相當簡易便利。中央出風口方的按鈕,則是經典的視覺印象與操作特色,引擎啟動按鈕位於正中央,檔位元選擇按鈕則位於兩側,右至左分別為D、N、R、P等檔位的選擇。

借由木頭、皮格等高級材料的組合,DB11有著相當高雅的駕駛座艙,除了皮革座椅採用牛津花紋設計之外,車內許多設計也同樣有著細膩做工,無論在視覺或是觸覺上,都展露優雅豪華的氣息。

中央扶手前端的旋鈕組、以及整個中控介面,對多數梅賽德斯-賓士車主而言會備感熟悉,這乃是阿斯頓·馬丁與梅賽德斯-賓士合作後的優勢,省卻電系的開發成本。不過,中控台中央的檔位控制設計、以及位於中央的啟動按鈕,則是維持了阿斯頓·馬丁的傳統風格。

高雅的佈置設計,除了從內飾飾材用料來看之外,室內音響的陳設也別具用心,採用了Bang & Olufsen的音響,喇叭的位置仔細經過設計外,就連嵌入與擺放之位置,也是相當講究的陳設。

迫不及待地按下引擎啟動按鈕,隨著這具5.2升V型12缸渦輪引擎的蘇醒,聽著DB11發出渾厚的一聲咆嘯,隨即帶來渾厚低沉聲響,敦促鼓噪著我與之展開試駕旅程。

品牌最強的V12動力單元,性能自不在話下

DB11的儀錶盤一改家族原先採用之雙環設計,單環式儀錶置於儀錶盤中央,兩側則佐以液晶螢幕,能顯示更為豐富的資訊內容,雖然不若舊式設計獨具特色,但辨識卻更為簡易與清晰,方向盤左右盤輻的快捷按鈕,操作上同樣簡易與便利,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分別位於左右快捷按鈕組上方的按鈕,右側盤輻為駕駛模式的選擇,而左側則是懸掛系統的選擇,分別具有GT、Sport以及Sport+三種模式,懸掛系統也共有3段軟硬回饋可選擇。

現行DB11所搭載的動力單元,乃是阿斯頓·馬丁重新調校、既有的5.2升V12雙渦輪增壓引擎,擁有608匹最大馬力,以及700N.m最大扭矩,透過駕駛模式的設定,在以長途舒適性為優先的GT模式下,DB11展現的是平易近人的性格。

在市區道路中,當然要選擇呼應DB11 GT跑格的GT模式,阿斯頓·馬丁為DB11所搭載的5.2升引擎,經過重新調校並佐以8速ZF手自一體變速箱,油門反應較家族其他成員來得輕盈與輕快些許,而更棒的是,雖然這具引擎擁有608匹最大馬力,以及700N.m最大扭矩的輸出,但在GT模式下,DB11並沒有咄咄逼人的態勢,油門並不會太過緊張,隨時要將強大的扭矩快速噴發的那種壓力。當下的感覺是,阿斯頓·馬丁仍讓DB11有著平易近人的性格。

在方向盤兩側盤輻上的快捷按鈕,分別可以調整動力輸出模式、以及懸掛系統的軟硬選擇,駕駛人無須分心即可輕易調整所需模式設定,換檔撥片的清脆手感,更是讓人愛不釋手。

但是太過平易近人,是否會因而喪失英國紳士應有的傲氣? 正當這樣思考的同時,車輛已經準備進入山區道路,懷著躍躍欲試的心情,將駕駛模式改為Sport、懸掛系統也改以第2段設定,撥動降檔撥片來拉高轉速,想要讓71.4N.m的扭矩,稍稍釋放一下魅力。擁有3.9秒完成靜止到時速100公里實力的DB11,加速表現的暢意不在話下,進灣前輕點刹車、快速輕轉方向盤,這時候的DB11卻讓我嚇了一跳。

全新模組化底盤,展現不同往昔的全新調性

往昔阿斯頓·馬丁給人的印象,好似經驗豐富的舞者,踩著優雅溫和的舞步,並不會輕易隨著節奏盡顯浮躁,面對激烈操駕時,也會轉化以和煦、但卻又保持熱烈激昂的動態反應;然而、DB11的個性卻完全不是如此,因為其搭載了阿斯頓·馬丁全新一代的模組化底盤,透過鋁合金材質的大量運用,達到了輕量化的效果,而這張全新設計的底盤,也讓DB11有著更為活潑、甚至考驗著駕駛人技術的動態表現。

阿斯頓·馬丁在2015年日內瓦車展,帶來了概念車DBX,這輛改念車不僅預告著品牌有意打造SUV型,更是全心模組化底盤的首度曝光,而這具輕量化之模組化底盤,首度的運用就是在DB11身上。

不僅在外觀內飾等設計方面的改變,採用品牌最新模組化底盤的配置,讓DB11展現與往昔不同的風格,從原先較為沉穩內斂的調性,改以較為激昂輕快、甚至更為活潑的底盤反應,似乎也隨持挑釁著駕駛人的能耐。

如此變化,就好像007電影那不慍不火的慣有節奏,改成如同「諜對諜」、以毫無冷場的目標來呈現,DB11在幾個連續彎道中,都以相當俐落敏捷的身手征服,甚至讓人覺得挑釁著駕駛人:反問我只有這樣?要不要更激烈一點?底盤實力更為強悍的態度表露無遺。

坦白說,我還是很迷戀、甚至可以說是沉溺在往昔阿斯頓·馬丁的沉穩魅力,那種中版爵士樂的節奏感,正是這位英倫紳士之所以讓人著迷的關鍵,但代表著阿斯頓·馬丁全新一代的DB11,帶來的樂風卻是激昂、快板的Fusion融合樂風;如此的進化坦白說,對阿斯頓·馬丁來說,是等待許久的改變,也是重新展現品牌造車工藝實力的關鍵,縱使戀舊的沉溺,還是要為這樣的改變喝采,並再次細膩品味實力大幅進化的DB11。

DB11從裡到外的全面進化,展現不同往昔的強勢魅力,而這也讓人聯想到,屆時推出V8動力版本後,在更為輕盈的優勢下,DB11將會擁有更強悍、甚至需要謹慎以對的性能實力演出。

確實,以輕快甚至於激烈的腳步,與DB11在山區蜿蜒道路中,享受磅礡聲浪並穿梭其間,是很容易讓人沉迷的一件事情,但卻也更為DB11感到委屈;委屈的原因是,擁有品牌最強V12動力單元、以及全新之輕快敏捷底盤設定的這輛GT跑車,如果要能夠真正地大展拳腳,應當只有賽道才是最棒的舞臺。 至於在一般道路上的驅馳,享受GT適合長里程駕馭的舒適特質、佐以些許敏銳輕巧,就是最愉悅且合適的設定了。

高標準專業汽車新聞準時送,您最聰明的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