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魏惠王錯失的一個大展宏圖的機會導致秦孝公的變法圖強之路!

五天之後, 公孫鞅再一次站到了秦孝公面前。

因為他還想給自己一個機會。

這一次, 他沒有講羲、農、堯、舜等偉人的光輝業績, 而是講夏禹畫土定賦以及湯武順天應人的事。

秦孝公再一次睡著了。 秦孝公不明白, 眼前的這個人, 為什麼就不能講些人話呢?偉大的理論確實光芒萬丈, 但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公孫鞅羞愧而退。

當然, 對於他來說, 這再一次的碰壁與其說是羞愧倒不如說是失望:秦國, 竟不能著眼于長遠!他第一次給秦孝公講的是帝道, 秦孝公睡著了;第二次給秦孝公講的是王道, 秦孝公還是睡著了。

公孫鞅不知道, 自己還有沒有必要講第三次?

一個急功近利的國家是不可能勝出的國家。 這是公孫鞅的一個認識。

一個急功近利的國君是不可能輔佐的國君。 這也是公孫鞅的一個認識。

所以他只能選擇離開。

就像一顆塵埃, 從一個地方飄到另一個地方。

他的命運註定了離不開漂泊。 公孫鞅收拾舊行囊, 心裡那叫一個感慨萬千。

他要離開秦國。 今夜他要離開秦國。

只是他最終沒有離開。

景監攔住了他。

景監跟他說了一句發自肺腑的話:目的地不能一眼望穿, 並不等於它不存在。 多拐兩個彎, 你就可以看見了。

正是這句話讓他覺得, 不能把“急功近利”看死。

事實上現在的秦國離不開急功近利——它要迅速地強大起來。 因為國際形勢太險惡了, 其它六國時時刻刻對它虎視眈眈, 它再也沒有從長計議的空間了。

必須迅速地變法圖強, 而不是師法遠古, 拘泥不化——公孫鞅突然明白他第三次見秦孝公該說些什麼了。

繞這麼大一圈子, 最後還是落實到“法”字上來, 這讓法律學高才生公孫鞅看到了希望。

他人生的希望。

秦國富強的希望。

秦孝公的眼睛睜得很大。

在這一生中, 他的眼睛從來沒有睜得如此之大。

因為他看見了一個奇人。

公孫鞅。

這是第三次站在他面前的那個衛國人, 一身裝扮依舊貌不驚人, 但是說出來的話卻深得他的共鳴。

公孫鞅說:夫國不富, 不可以用兵, 兵不強,不可以摧敵。 欲富國莫如力田,欲強兵莫如勸戰。 誘之以重賞,而後民知所趨;脅之以重罰,而後民知所畏。 賞罰必信,政令必行,而國不富強者,未之有也。

這樣變法圖強的話語是秦孝公一直以來所期待的, 也是公孫鞅原本想在魏國大展鴻圖的理論基礎——只是魏惠王沒有給他這樣的機會。

秦孝公悍然決定, 給公孫鞅一次酣暢淋漓的機會, 以使秦國舊貌換新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