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中國歷朝歷代更迭頻繁,而日本天皇卻持續了兩千多年呢?

從夏商周, 到三國時期, 再到南北朝、隋唐五代, 再到唐宋元明清, 中國歷朝歷代更迭頻繁, 正好印證了《三國演義》開篇的那句話:天下大勢,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可這句話對於日本似乎不太適用, 從西元660年第一代日本天皇繼位到現在的明仁天皇, 傳位125代, 兩千多年朝代從未更替。

首先來看看中國, 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統治前, 我國歷經了十幾個朝代, 每一次的朝代更替都是伴隨著叛亂、戰爭, 遊牧民族跟農耕民族不斷衝突, 江山不斷易主。

從秦朝開始, 中央集權引發矛盾, 貧富差距過大。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陳勝吳廣起義, “王侯將相, 寧有種乎!”

所以老話說:打江山容易, 守江山難。 當朝者想一統江山, 而當一個王朝矛盾堆積到一定量的時候, 就會引發起義, 滅六國者六國也, 非秦也。

而日本為何兩年多年來朝代從未更替呢?而且在日本投降後, 唯一提出的條件就是把天皇制度保留下來。

天皇在名義上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 1889年, 日本憲法規定, “天皇神聖不可侵犯, 總攬統治權”。

可實際上, 天皇並非掌握實權, 大多數情況來看只是像個傀儡, 這也是日本天皇得以持續兩千多年的重要原因。

日本天皇也曾學習我國搞“大化革新”, 搞中央集權, 可不斷有強勢的權臣家族崛起, 掌握實權。 伴隨著武士階層的崛起, 還有鐮倉幕府, 室町幕府、豐臣政權、江戶幕府, 天皇無權的狀況也持續了一千年左右。 直到十九世紀江戶幕府滅亡, 政權才被奉還于天皇。

而在這一千多年中, 不管是哪個當權者當道, 都不會把天皇滅掉, 有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味道, 而這也是日本天皇家族能夠一直持續到如今的原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