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肖春:巾幗智造托起飛天夢2017年7月《中國婦女》封面人物

兩個多月前, 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集體(個人)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時, 肖春是五位發言者之一, 她帶領的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43所308室品質技術組, 榮獲了“全國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

文/王婕 攝影/劉麗華、馬良


2017年7月《中國婦女》封面人物

臺上的肖春, 身穿一件胸前印有國旗圖案的航天藍工服, 頭紮馬尾辮, 講起話來音色悅耳, 字字清脆, 語調鏗鏘, 給人果決堅定的印象。

每次飛天都運載著“炭索”組的夢想

採訪時, 肖春笑說自己理工科出身, 平日裡寫慣了嚴謹的技術報告, 恐怕說話“不生動, 不動人”。 真正聊起來, 肖春漸入佳境, 其實她比預想中健談得多。

對於43所, 肖春感情很深。 四十多年前, 她的父母同在43所工作。 夫妻二人隨大部隊執行任務, 從瀘州到內蒙古幾經輾轉, 後來又到陝西藍田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 在那裡生下了肖春和妹妹。

從那以後, 肖春的人生基本就沒離開43所這個小圈子。

肖春每天的工作是和“炭/炭”打交道, “炭/炭”就是裝配在固體火箭發動機噴管喉部上的關鍵材料。 外行人不懂的炭/炭複合材料研發, 她通俗地將其比喻為蓋高樓, 第一個“炭”是炭纖維, 是用來搭建框架的鋼筋;第二個“炭”指不同種類的炭基體, 相當於鋼筋內部填充的水泥, 兩種材料疊加在一起構成炭/炭複合材料, 運用不同工藝組合生產出各類炭/炭喉襯產品。

載人航太探月工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神舟飛船與天宮在太空中對接、長征十一號首型大推力全固體火箭試驗成功、閱兵方陣中導彈武器戰車震撼出場……

無數次重大航太專案取得成功, 炭/炭喉襯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它是動力發動機的“咽喉”, 要在3000多攝氏度的超高溫下“服役”, 將熱能轉化為動能。 在超音速狀態下經受高壓燃氣粒子的長時間沖刷和侵蝕, 表面只允許產生毫米級的變化, 才能確保發動機正常工作。

固體火箭發動機工況不同, 炭/炭喉襯研發製造也要進行相應調整,

來嚴格匹配不同型號的應用需求, 這對團隊整體的技術水準和創新能力時刻提出挑戰。

2015年, 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 肖春崗組承擔了國內最大推力和規模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炭/炭喉襯的研製任務, 在國內尚屬首創。 在規定時間內, 要快速提出一套工藝成熟的技術方案, 時間緊, 任務重。 僅是給產品工裝上完成上萬個小孔的定位操作, 就花費了攻關組大量的時間和心力。 剛開始, 一打下去就連孔, 一個個孔一下子變成一串, 前功盡棄。 又試, 不行, 再重來……跑工廠、蹲點、反復試驗, 任務面前沒人抱怨, 都在盡力克服個人和家庭的困難全力以赴, 甚至有的同事孩子正面臨高考也沒精力照顧。 在大家通力配合下,

難題終於攻克, 順利保障了長征十一號成功首飛。

“炭索”是肖春崗組的名片, 一語雙關, 是日復一日的炭/炭複合材料的技術研發, 也是激勵每個成員不斷向上向深、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

一輩子做好這一件事是幸福的

每一次執行重大任務, 這個長年保持“零缺陷”的團隊一定會打個漂亮仗,絕對自信也足夠讓人放心。可這份工作太需要全身心投入了,一絲一毫的瑕疵都可能引發重大事故。所以,縱使經歷了無數的榮耀時刻,肖春似乎難以完整講述某一次具體經歷。研發時的披星戴月黑白顛倒,發射點火前難以抑制的忐忑緊張,發射成功後所有人鼓掌歡呼,激動落淚……每一次執行任務時的“完美演繹”,在她腦海中更多只是留下了一個個片段式的場景感受。

可如果話題回歸專業技術,肖春立刻又變得滔滔不絕,這是她最熟悉也最感興趣的部分。常年和炭/炭材料打交道,面對多工序、長達數月的製造週期,不僅需要細心堅持做好技術狀態控制與執行,更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能敏銳地捕捉到那些存在隱患的技術環節。

同事眼中的肖春,做事總是激情滿懷“很帶勁!”組裡的小夥伴介玉潔曾不解地問她,大家同樣的工作強度,為啥你就不知道累呢?其實,所有疲累肖春都自己悄悄消化了,晚上回到家,常常累到吃不下飯、不想說話,可第二天她必須滿血復活,以最好的狀態出現在大家面前,這是帶頭人的責任。

肖春是一個做事極度專注、要求幾近嚴苛的人,同事們曾佯嗔地“埋怨”她:肖師傅幹什麼都一板一眼,做事情要求也太高了……

有一次,她們承擔的某新型複合材料試驗首件產品的性能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全部達標,這意味著長達四個多月緊張攻關結束了,大家總算松一口氣,以後可以正常上下班了。此時,負責測試工藝的黃寒星提出,某一項重要性能雖然達標,但比預期水準低了12%。大家紛紛說,這是正常的波動,不要緊。可一向嚴謹的肖春卻覺得,絕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有疑點的資料,必須馬上排查原因。

於是,她立即安排人員對取樣環節進行全程跟蹤,並對取樣部位和試樣的表現狀態一一確認並做了詳細記錄。為了排除測試方法不同可能導致的偏差,她還把試樣寄到國內不同的權威測試單位進行比對測試。經過12天的連續奮戰,42組測試結果出爐:穩定。這時,肖春一直懸著的一顆心才重重落下。這份工作責任重大,容不得半點馬虎。

還有一回,在完成某重點課題結題報告時,她一個人對著長達一百多頁的超厚材料,盯著密密麻麻的五號字連軸轉地研究了十多天,逐字逐句推敲了上千個試驗資料,一一核對,確保不出絲毫差錯。

肖春說,自己這份認真執著是家傳的。爺爺是一位農技研究人員,一生致力於水稻研究,曾因貢獻突出在1957年被評為全國勞模。父母攜手在43所為航太事業工作了一輩子,四處為家,卻從未產生過絲毫動搖。

正是這種一以貫之的家庭傳統讓肖春從小就懂得,堅持專注地做事“理所應當”。而且,能為中國航太事業的發展“一輩子做好這一件事”,是幸運更是幸福的,因為她從中收穫了滿滿的價值感和成就感。

“炭喉襯”般的強韌是這樣煉成的

肖春祖籍四川瀘州,因為在陝西出生長大,性格中透著一種西北人的豪爽。

19歲那年,從單位所屬的中專畢業後,肖春分配回了43所,開始了炭喉襯材料研究。儘管父母同在這裡工作,自己對環境也再熟悉不過,可對於對第一份工作滿懷期待的年輕女孩來說,現實還是給了她重重一擊:沒日沒夜地跟產三班倒,天天和高溫爐和黑炭打交道,還得爬上爬下維修笨重的設備……這哪裡是想像中的科研工作啊?完全是體力活,她一度鬱悶不止。

父親當時任所裡的黨委副書記。對於暫處低谷中的肖春,他沒給太多安慰,而是為她推薦了一位身邊的榜樣,告訴女兒好好向前輩學習,希望她能在工作中快速成長。

“榜樣”蘇君明是炭/炭領域的資深專家,三十多年潛心研究,科研貢獻突出。別人不會在意的工作細節,他卻肯下大力氣去關注、去深挖。正是這種不計得失,讓他在專業領域取得很多超越他人的成果。前輩身上的進取之光,照亮了肖春內心深處。她明白了,無論怎樣艱苦的環境中,只要胸懷一腔熱情,全情投入,都能將平凡的日子點亮。

接下來的日子,她嘗試著從平凡處尋找那份屬於自我的獨特意義。為了技術更加精進,她深鑽業務,也加強理論學習,參加自考上了大學,最後還以優異的成績拿下了西北工業大學工程碩士。她說,不論你的起點如何,永遠不要停止生長。

除了要應對超強的工作負荷,還得成天和各種類型的高溫高壓設備打交道,這對於女性體力也是一種極大的考驗。負責高溫處理工藝,肖春常常要對著溫度高達2000多攝氏度的高溫爐工作,為了使其發揮最佳使用狀態,必須定期更換保溫材料。早先保溫料都是炭黑,每次修爐子裝填材料,都得靠人工用容器一點點舀進去,完成一次修理,需要上百公斤炭黑。每次工作結束,除了眼睛,全身上下都黑透了。

現在材料更新換代,把炭黑換成了炭氈,倒是不黑了,可即便用膠帶紙把領口袖口層層裹緊,“漏網”的氊子纖維還是會鑽進衣服,紮得人又疼又癢,脫下工服,身上常常因為過敏生出一片一片的紅疹子。

對於這些很多女性都不敢想像的“艱苦”,肖春講起來也只是輕描淡寫地笑笑,現在的她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初入崗位的柔弱女子了。這麼多年的磨礪,她似乎也練就了“炭喉襯”般耐得了超高溫超高壓的品性。

碩果累累的金牌班組女將

肖春帶領的崗組24個人中女職工16人,占了大半。這個平均年齡35歲,以碩士、博士為主的高精尖隊伍屢獲戰功,不僅圓滿完成了各項重大航太專案任務,還攻克了很多技術難關,取得五十多項授權專利。研發出的炭材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填補了我國固體動力材料技術領域的空白。多項技術成果獲得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二、三等獎,實現了新技術材料的一次次重大突破和一代代航太發動機性能的整體飛躍。

肖春說,儘管從事這份工作男女性別差異不大,但女性的細膩和堅韌更容易被激發出來。組裡的各項科研成果和榮譽,央企勞動模範、技術創新能手、優秀專業論文……獲獎者女性居多。

在這個被航太科技集團授予的“航太金牌班組”裡,總是湧動著一種超強的凝聚力。接到任務,大家第一時間出謀劃策,積極參與。很多來考察學習的人都有一種共同感受:這個團隊的精神面貌與眾不同,熱情和能量特別能感染人。

這個女性為多數的團隊從來沒有因為家庭原因耽誤過工作,把孩子帶到單位工作、加班是常有的事。白楊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工作繁忙,她常常沒時間投入太多精力去照顧孩子,卻和同事一起主動為崗組成員拍攝工作、活動小視頻,將全組積極認真的工作狀態展現在鏡頭裡,這樣的年度短片也成為崗組宣傳的一大亮點。

肖春說,每個組員能在工作中盡情盡力地釋放光熱,也得歸功於身後默默為他們付出的家人。她愛人董濤在派出所工作,工作也忙,可為了支持妻子事業,他甘願成為“成功女人背後為她撐起家的男人”,兒子十歲了,媽媽很少有時間陪他玩,就連家長會也都是爸爸去參加。

女性天生愛美,可大家常年穿著藍工服,好看的衣服只能留給工作之餘有限的時間。所以組裡的姐妹喜歡盡可能擠出時間一起去郊遊、辦聯誼會等,既是情感交流,又能享受姐妹們一起扮美扮靚的美好時光。這次為了拍封面照,肖春精心挑選了好幾套平日難有時間穿的漂亮連衣裙。

肖春每次獲獎,都是一份要與家人共用的榮耀。這次獲評“全國巾幗文明崗”,父母特別欣慰,連說她繼承了爺爺的傳統。當年爺爺被評為全國勞模到北京領獎,與當時的國家領導人合影。六十年後,肖春帶領著團隊贏得榮譽,到北京領獎並作為代表發言,是航太人的榮耀,也是肖家的光榮。

不久前,肖春升任308室黨支部書記兼副主任,新的崗位對她意味著更重的責任和使命擔當。從她和團隊身上,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航太事業是有魔力的,吸引著一代代航太人砥礪前行。

正是有了無數個肖春這樣的航太人並肩戰鬥,中國的航太事業才能夠快速崛起、一飛沖天。中國的航太夢,是由每一個航太工作者的夢共同托起的,一代代航太女性更是用智慧和勇氣合力助飛大國之翼。

這個長年保持“零缺陷”的團隊一定會打個漂亮仗,絕對自信也足夠讓人放心。可這份工作太需要全身心投入了,一絲一毫的瑕疵都可能引發重大事故。所以,縱使經歷了無數的榮耀時刻,肖春似乎難以完整講述某一次具體經歷。研發時的披星戴月黑白顛倒,發射點火前難以抑制的忐忑緊張,發射成功後所有人鼓掌歡呼,激動落淚……每一次執行任務時的“完美演繹”,在她腦海中更多只是留下了一個個片段式的場景感受。

可如果話題回歸專業技術,肖春立刻又變得滔滔不絕,這是她最熟悉也最感興趣的部分。常年和炭/炭材料打交道,面對多工序、長達數月的製造週期,不僅需要細心堅持做好技術狀態控制與執行,更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能敏銳地捕捉到那些存在隱患的技術環節。

同事眼中的肖春,做事總是激情滿懷“很帶勁!”組裡的小夥伴介玉潔曾不解地問她,大家同樣的工作強度,為啥你就不知道累呢?其實,所有疲累肖春都自己悄悄消化了,晚上回到家,常常累到吃不下飯、不想說話,可第二天她必須滿血復活,以最好的狀態出現在大家面前,這是帶頭人的責任。

肖春是一個做事極度專注、要求幾近嚴苛的人,同事們曾佯嗔地“埋怨”她:肖師傅幹什麼都一板一眼,做事情要求也太高了……

有一次,她們承擔的某新型複合材料試驗首件產品的性能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全部達標,這意味著長達四個多月緊張攻關結束了,大家總算松一口氣,以後可以正常上下班了。此時,負責測試工藝的黃寒星提出,某一項重要性能雖然達標,但比預期水準低了12%。大家紛紛說,這是正常的波動,不要緊。可一向嚴謹的肖春卻覺得,絕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有疑點的資料,必須馬上排查原因。

於是,她立即安排人員對取樣環節進行全程跟蹤,並對取樣部位和試樣的表現狀態一一確認並做了詳細記錄。為了排除測試方法不同可能導致的偏差,她還把試樣寄到國內不同的權威測試單位進行比對測試。經過12天的連續奮戰,42組測試結果出爐:穩定。這時,肖春一直懸著的一顆心才重重落下。這份工作責任重大,容不得半點馬虎。

還有一回,在完成某重點課題結題報告時,她一個人對著長達一百多頁的超厚材料,盯著密密麻麻的五號字連軸轉地研究了十多天,逐字逐句推敲了上千個試驗資料,一一核對,確保不出絲毫差錯。

肖春說,自己這份認真執著是家傳的。爺爺是一位農技研究人員,一生致力於水稻研究,曾因貢獻突出在1957年被評為全國勞模。父母攜手在43所為航太事業工作了一輩子,四處為家,卻從未產生過絲毫動搖。

正是這種一以貫之的家庭傳統讓肖春從小就懂得,堅持專注地做事“理所應當”。而且,能為中國航太事業的發展“一輩子做好這一件事”,是幸運更是幸福的,因為她從中收穫了滿滿的價值感和成就感。

“炭喉襯”般的強韌是這樣煉成的

肖春祖籍四川瀘州,因為在陝西出生長大,性格中透著一種西北人的豪爽。

19歲那年,從單位所屬的中專畢業後,肖春分配回了43所,開始了炭喉襯材料研究。儘管父母同在這裡工作,自己對環境也再熟悉不過,可對於對第一份工作滿懷期待的年輕女孩來說,現實還是給了她重重一擊:沒日沒夜地跟產三班倒,天天和高溫爐和黑炭打交道,還得爬上爬下維修笨重的設備……這哪裡是想像中的科研工作啊?完全是體力活,她一度鬱悶不止。

父親當時任所裡的黨委副書記。對於暫處低谷中的肖春,他沒給太多安慰,而是為她推薦了一位身邊的榜樣,告訴女兒好好向前輩學習,希望她能在工作中快速成長。

“榜樣”蘇君明是炭/炭領域的資深專家,三十多年潛心研究,科研貢獻突出。別人不會在意的工作細節,他卻肯下大力氣去關注、去深挖。正是這種不計得失,讓他在專業領域取得很多超越他人的成果。前輩身上的進取之光,照亮了肖春內心深處。她明白了,無論怎樣艱苦的環境中,只要胸懷一腔熱情,全情投入,都能將平凡的日子點亮。

接下來的日子,她嘗試著從平凡處尋找那份屬於自我的獨特意義。為了技術更加精進,她深鑽業務,也加強理論學習,參加自考上了大學,最後還以優異的成績拿下了西北工業大學工程碩士。她說,不論你的起點如何,永遠不要停止生長。

除了要應對超強的工作負荷,還得成天和各種類型的高溫高壓設備打交道,這對於女性體力也是一種極大的考驗。負責高溫處理工藝,肖春常常要對著溫度高達2000多攝氏度的高溫爐工作,為了使其發揮最佳使用狀態,必須定期更換保溫材料。早先保溫料都是炭黑,每次修爐子裝填材料,都得靠人工用容器一點點舀進去,完成一次修理,需要上百公斤炭黑。每次工作結束,除了眼睛,全身上下都黑透了。

現在材料更新換代,把炭黑換成了炭氈,倒是不黑了,可即便用膠帶紙把領口袖口層層裹緊,“漏網”的氊子纖維還是會鑽進衣服,紮得人又疼又癢,脫下工服,身上常常因為過敏生出一片一片的紅疹子。

對於這些很多女性都不敢想像的“艱苦”,肖春講起來也只是輕描淡寫地笑笑,現在的她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初入崗位的柔弱女子了。這麼多年的磨礪,她似乎也練就了“炭喉襯”般耐得了超高溫超高壓的品性。

碩果累累的金牌班組女將

肖春帶領的崗組24個人中女職工16人,占了大半。這個平均年齡35歲,以碩士、博士為主的高精尖隊伍屢獲戰功,不僅圓滿完成了各項重大航太專案任務,還攻克了很多技術難關,取得五十多項授權專利。研發出的炭材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填補了我國固體動力材料技術領域的空白。多項技術成果獲得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二、三等獎,實現了新技術材料的一次次重大突破和一代代航太發動機性能的整體飛躍。

肖春說,儘管從事這份工作男女性別差異不大,但女性的細膩和堅韌更容易被激發出來。組裡的各項科研成果和榮譽,央企勞動模範、技術創新能手、優秀專業論文……獲獎者女性居多。

在這個被航太科技集團授予的“航太金牌班組”裡,總是湧動著一種超強的凝聚力。接到任務,大家第一時間出謀劃策,積極參與。很多來考察學習的人都有一種共同感受:這個團隊的精神面貌與眾不同,熱情和能量特別能感染人。

這個女性為多數的團隊從來沒有因為家庭原因耽誤過工作,把孩子帶到單位工作、加班是常有的事。白楊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工作繁忙,她常常沒時間投入太多精力去照顧孩子,卻和同事一起主動為崗組成員拍攝工作、活動小視頻,將全組積極認真的工作狀態展現在鏡頭裡,這樣的年度短片也成為崗組宣傳的一大亮點。

肖春說,每個組員能在工作中盡情盡力地釋放光熱,也得歸功於身後默默為他們付出的家人。她愛人董濤在派出所工作,工作也忙,可為了支持妻子事業,他甘願成為“成功女人背後為她撐起家的男人”,兒子十歲了,媽媽很少有時間陪他玩,就連家長會也都是爸爸去參加。

女性天生愛美,可大家常年穿著藍工服,好看的衣服只能留給工作之餘有限的時間。所以組裡的姐妹喜歡盡可能擠出時間一起去郊遊、辦聯誼會等,既是情感交流,又能享受姐妹們一起扮美扮靚的美好時光。這次為了拍封面照,肖春精心挑選了好幾套平日難有時間穿的漂亮連衣裙。

肖春每次獲獎,都是一份要與家人共用的榮耀。這次獲評“全國巾幗文明崗”,父母特別欣慰,連說她繼承了爺爺的傳統。當年爺爺被評為全國勞模到北京領獎,與當時的國家領導人合影。六十年後,肖春帶領著團隊贏得榮譽,到北京領獎並作為代表發言,是航太人的榮耀,也是肖家的光榮。

不久前,肖春升任308室黨支部書記兼副主任,新的崗位對她意味著更重的責任和使命擔當。從她和團隊身上,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航太事業是有魔力的,吸引著一代代航太人砥礪前行。

正是有了無數個肖春這樣的航太人並肩戰鬥,中國的航太事業才能夠快速崛起、一飛沖天。中國的航太夢,是由每一個航太工作者的夢共同托起的,一代代航太女性更是用智慧和勇氣合力助飛大國之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