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只因當初一句話,他只好看著自己的親屬挨個被殺,自己卻無能為力

方孝孺被永樂大帝滅了十族, 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大慘案。 方孝孺就算冒犯了皇帝, 也不至於被滅十族, 因古代最高刑罰為滅九族, 那麼這十族從何說起呢?先說九族, 簡單點說就是罪犯的父母、兄弟姐妹、兒女、父親的兄弟姐妹、母親的兄弟姐妹, 父親兄弟姐妹的兒女、母親兄弟姐妹的兒女、妻子, 妻子的父母, 妻子父親一家, 妻子母親一家等等。 大家不用特意去計算, 反正是滅絕天道的刑罰。 九族已經算滅門了, 整個宗室幾乎無一倖免, 那麼十族, 就加上了親戚之外的朋友、老師、學生這層關係。 牽連方孝孺案共計873人,

太多太殘忍。

方孝孺是明朝著名的大臣, 同樣也是著名的學者, 書法家。 方孝孺在洪武年間被朱元璋重用, 初露頭角還是因為一件有趣的事情。 有一次朱元璋設宴款待眾臣, 方孝孺的老師宋濂出席, 太祖酒後興致大發, 讓宋濂明晨寫一篇題目為《靈芝甘露論》的文章出來。

宋濂回家後, 和學生方孝孺說了一下, 然後酒勁兒一上就昏睡過去。 第二天早晨醒來後, 突然想起皇帝交給的任務還沒做, 頓時慌張起來。 這時方孝孺敲門拜訪, 告訴老師已經替他代寫了一篇, 不知是否可以使用。 宋濂看過文章後非常滿意, 一字未改就交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看後發現這文風與宋濂不同, 便質問宋濂, 宋濂不敢撒謊就一五一十的將事情的前前後後告訴了朱元璋。 朱元璋沒有生氣, 反而高興的說, “此生良勝汝。 ”從此, 方孝孺被朱元璋重用。

朱元璋死後, 方孝孺輔佐建文帝, 成為皇帝的近臣。 建文帝十分信任方孝孺, 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和方孝孺商議。 建文帝讀書有不懂之處, 便找來方孝孺解答;朝上議事, 令方孝孺批示;纂修《太祖實錄》等書籍, 便任命方孝孺為總監;詔書、檄文全部出自方孝孺之筆。 方孝孺也十分喜愛建文帝, 有求必應、有力必出, 君臣二人關係十分融洽。

朱棣以靖難為由造反, 方孝孺這一介書生陪著建文帝頑強抵抗, 竟堅持了四年, 最終還是被朱棣攻破了南京。 早在朱棣造反之時, 朱棣的謀士姚廣孝就對朱棣進言說, 南京的方孝孺, 學識淵博, 忠心不二, 如果攻破了南京城, 方孝孺一定不會投降, 希望朱棣不要殺他, 因為殺掉方孝孺, 則天下讀書的人就絕跡了。

朱棣聽後答應了姚廣孝, 但結果並不是如此。

朱棣佔領南京後, 方孝孺果然不降。 朱棣想起當初答應姚廣孝的事情後, 便將他扔進了監獄。 朱棣希望可以借助方孝孺來籠絡南京這邊臣子, 於是屢次派人到獄中看望方孝孺, 希望讓他來寫新皇即位的詔書, 他不惜餘力的派出了方孝孺的兩個學生廖鏞、廖銘。沒想到的是方孝孺不但不從,還破口大駡了這二位,朱棣聽後大怒,便讓人強行押著方孝孺上殿。方孝孺上殿后就開始嚎啕大哭,朱棣親自走下來勸他:“方先生不必自苦,我不過是想效法周公輔佐成王罷了”。 方孝孺聽到此言突然抬起頭問朱棣,成王人在何處?朱棣回答:“自焚已死!” 方孝孺又追問:“為何不立成王之子?”朱棣尷尬的說:“國賴長君”。方孝孺接著問:“為何不立成王之弟?” 朱棣滿臉黑線說不出話來,最後憋出來一句不講道理的話:“這是我的家事!” 隨後,朱棣讓左右拿來筆墨紙硯,強迫方孝孺寫詔書,方孝孺大筆一揮,寫了四個字“燕賊篡位”,隨後大喊到:“就算死了,這詔書也不寫”。朱棣氣瘋了,指著方孝孺的鼻子說:“你難道不怕滅九族嗎?”方孝孺哼了一聲道:“滅十族又如何?”

朱棣言出必行,六月二十五日,朱棣登基第八天,南京聚寶門,朱棣將方孝孺的十族親戚挨個斬殺。一共873人,每殺一人,追問一次方孝孺是否回心轉意。方孝孺看著自己的親友、老師、學生一一死去,痛心疾首,淚流不止,但依舊咬緊牙關,搖頭不語。方孝孺和自己的弟弟方孝友感情最深,當方孝友將要被砍頭的時候,方孝孺頓時崩潰昏倒。方孝孺被叫醒後,方孝友沒有責怪哥哥,反而更堅強勸慰哥哥,事已至此,又如何?當下作詩脫口而出:

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

華表柱頭千載後,旅魂依舊到家山。

---------------------------------------------

方孝孺,聚寶門前,死者八百七十三人,行刑七日!

最後一天,輪到了方孝孺。這時的方孝孺猶如瘋子,對朱棣謾駡不止。朱棣命人先割了他的舌頭,然後一點一點淩遲處死。臨四前,方孝孺留下了傳世百年的絕命詞一首。

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

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嗚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方孝孺如此,到底是捨生取義,還是愚忠?九泉之下,他怎麼面對這八百七十三位至親好友?

他不惜餘力的派出了方孝孺的兩個學生廖鏞、廖銘。沒想到的是方孝孺不但不從,還破口大駡了這二位,朱棣聽後大怒,便讓人強行押著方孝孺上殿。方孝孺上殿后就開始嚎啕大哭,朱棣親自走下來勸他:“方先生不必自苦,我不過是想效法周公輔佐成王罷了”。 方孝孺聽到此言突然抬起頭問朱棣,成王人在何處?朱棣回答:“自焚已死!” 方孝孺又追問:“為何不立成王之子?”朱棣尷尬的說:“國賴長君”。方孝孺接著問:“為何不立成王之弟?” 朱棣滿臉黑線說不出話來,最後憋出來一句不講道理的話:“這是我的家事!” 隨後,朱棣讓左右拿來筆墨紙硯,強迫方孝孺寫詔書,方孝孺大筆一揮,寫了四個字“燕賊篡位”,隨後大喊到:“就算死了,這詔書也不寫”。朱棣氣瘋了,指著方孝孺的鼻子說:“你難道不怕滅九族嗎?”方孝孺哼了一聲道:“滅十族又如何?”

朱棣言出必行,六月二十五日,朱棣登基第八天,南京聚寶門,朱棣將方孝孺的十族親戚挨個斬殺。一共873人,每殺一人,追問一次方孝孺是否回心轉意。方孝孺看著自己的親友、老師、學生一一死去,痛心疾首,淚流不止,但依舊咬緊牙關,搖頭不語。方孝孺和自己的弟弟方孝友感情最深,當方孝友將要被砍頭的時候,方孝孺頓時崩潰昏倒。方孝孺被叫醒後,方孝友沒有責怪哥哥,反而更堅強勸慰哥哥,事已至此,又如何?當下作詩脫口而出:

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

華表柱頭千載後,旅魂依舊到家山。

---------------------------------------------

方孝孺,聚寶門前,死者八百七十三人,行刑七日!

最後一天,輪到了方孝孺。這時的方孝孺猶如瘋子,對朱棣謾駡不止。朱棣命人先割了他的舌頭,然後一點一點淩遲處死。臨四前,方孝孺留下了傳世百年的絕命詞一首。

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

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嗚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方孝孺如此,到底是捨生取義,還是愚忠?九泉之下,他怎麼面對這八百七十三位至親好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