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追隨曹操30年,因為他,呂布才被曹操所殺,卻鮮為人知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 中平六年(189年), 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 不想與其同流合污, 潛逃家鄉, 散家財, 合義兵, 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在這個期間, 不少親朋好友, 以及家族兄弟, 甚至遊俠豪傑紛紛投奔曹操, 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 有夏侯惇和夏侯淵兄弟, 曹仁和曹洪兄弟, 樂進等等, 然而在這個時候,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豪傑投奔曹操, 此人追隨曹操30多年, 因說了一句話, 導致呂布被殺, 卻鮮為人知。

這個人, 大家很可能聽都沒有聽說過, 在曹操陣營, 能夠追隨曹操長達30年之久, 除了夏侯和曹氏兄弟之外, 外姓武將之中, 最出名的當屬於於禁, 只可惜晚節不保。 除此之外, 還有一個人, 他就是王必, 從曹操早年起兵時即開始追隨曹操, 官至丞相長史。

歷史上關於王必的介紹很少, 早期的王必幾乎屬於曹操的外交大臣, 經常做諸侯之間以及朝廷之間的聯絡, 但是因為他而發生了幾次大事件。

第一件事情:就是王必說了一句話, 導致呂布被殺。

呂布, 這位三國時代的“飛將”, 在《三國演義》之中, 公認三國第一武將, 武藝高強, 英姿颯爽, 還有美女貂蟬陪伴, 手下掌握並州狼騎軍團, 無人能及, 曾在陳宮的協助下, 偷襲兗州,

打的曹操只剩下三座城市。 雖然最後的結局, 還是被曹操擒拿, 可是曹操畢竟胸懷寬廣, 心系天下, 希望能夠招降呂布, 為自己所有, 然而, 這個時候與呂布有著奪地之仇的劉備, 站了出來說了一句話:“公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

因為呂布在《三國演義》之中,

是一個反復小人, 屢次暗害主公, 有著“三姓家奴”的醜聞, 故而曹操聽到劉備這樣說, 就殺了呂布。 然而, 在正史之中, 並非如此, 而是因為王必的進諫而最終縊殺呂布。

在《三國志》裴注之中《英雄記》, 以及《獻帝春秋》有著這樣的記載:布縛急, 謂劉備曰:「玄德, 卿為坐客,

我為執虜, 不能一言以相寬乎?」太祖笑曰:「何不相語, 而訴明使君乎?」意欲活之, 命使寬縛。 主簿王必趨進曰:「布, 勍虜也。 其眾近在外, 不可寬也。 」太祖曰:「本欲相緩, 主簿複不聽, 如之何?」於是縊殺布。

第二件事:許都兵變, 王必身死, 曹操怒殺人。

王必, 作為曹操的心腹爪牙, 擔任丞相長史,在曹操率軍征戰四方的時候,王必一般是留守許都,統帥兵馬,守衛天子。天子是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重要砝碼,當然不容有失,故而才將這個重任交給王必。

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正月,少府耿紀、丞相司直韋晃、太醫令吉本、本子邈、穆意圖兵變,殺王必。欲挾天子以攻曹操,南援劉備。事情發展突然,王必受傷,中箭。雖然,禍亂最終平息了,但是王必也因傷而亡。

《魏武故事》載令曰:領長史王必,是吾披荊棘時吏也。忠能勤事,心如鐵石,國之良吏也。這是曹操對王必的評價,面對自己心腹王必死去,曹操盛怒,召漢百官詣鄴,令救火者左,不救火者右。結果曹操認為“不救火者非助亂,救火乃實賊也”。皆殺之。

王必是曹操唯數不多值得信任的屬臣,只可惜,其歷史記載不詳,默默無聞,鮮為人知。

擔任丞相長史,在曹操率軍征戰四方的時候,王必一般是留守許都,統帥兵馬,守衛天子。天子是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重要砝碼,當然不容有失,故而才將這個重任交給王必。

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正月,少府耿紀、丞相司直韋晃、太醫令吉本、本子邈、穆意圖兵變,殺王必。欲挾天子以攻曹操,南援劉備。事情發展突然,王必受傷,中箭。雖然,禍亂最終平息了,但是王必也因傷而亡。

《魏武故事》載令曰:領長史王必,是吾披荊棘時吏也。忠能勤事,心如鐵石,國之良吏也。這是曹操對王必的評價,面對自己心腹王必死去,曹操盛怒,召漢百官詣鄴,令救火者左,不救火者右。結果曹操認為“不救火者非助亂,救火乃實賊也”。皆殺之。

王必是曹操唯數不多值得信任的屬臣,只可惜,其歷史記載不詳,默默無聞,鮮為人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