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電動汽車是未來趨勢 為何特斯拉仍虧損樂視還在掙扎?

在全球範圍內, 眾多廠商都已經認定電動汽車是未來趨勢, 歐洲多數國家已經明文鼓勵發展電動汽車。 例如法國已經明確表示2040年以後停止銷售汽油和柴油汽車, 在此之前, 德國也出臺類似政策。

在國內, 發改委也曾對外表示, 原則上不再批復新建燃油汽車專案。 同時, 國內外的汽車廠商都已經進入電動汽車領域內, 例如國內的比亞迪以及格力等, 國外的大眾、寶馬等眾多廠商也是如此。

在環境壓力以及汽車廠商發展方向上, 都已經驗證了電動汽車是未來趨勢。 然而, 在電動汽車領域內, 特斯拉已經滾爬摸打多年,

至今沒有實現全年盈利。

在今年的CES展上, 樂視投資的法拉第未來發佈了首輛電動汽車, 其號稱是一款全能電動汽車, 就是這樣一款汽車卻遲遲不能進入量產階段, 由於資金問題法拉第在內達華的工廠宣佈停建, 未來FF91能否準時量產交車將成一個未知數。

無論是特斯拉還是法拉第未來的FF91都是優秀的電動汽車代表, 特斯拉續航和性能上都可以媲美燃油汽車, 而李想也曾稱讚FF91是一輛好車。

既然電動汽車是未來趨勢, 而特斯拉以及法拉第都是優秀的電動汽車, 為何特斯拉多年來難以盈利而法拉第還在苦苦掙扎呢?

首先, 技術成本太大, 導致普及難度大

無論是特斯拉還是樂視投資的FF91電動汽車, 再或是大眾等推出的電動汽車, 這些電動汽車都有一個基本的共性, 就是售價高。

即便是特斯拉推出了全新的Model 3, 定價稍微親民, 但其售價依舊是3.5萬美元, 在國內上市價格基本都是30萬靠上, 這樣的價錢已經超過出B級車的定價, 基本上都是C級車價錢, 而在全球市場上, 最暢銷的車型多數都是B級或者A級車。

而國內動輒只有幾萬元的電動汽車, 只能說那些都是玩具, 不僅沒有汽車的流線型, 在性能上與汽車也相差太遠, 那些企業的存在多數都是為了鑽政策的漏洞騙取國家補貼。

而電動汽車之所以成本難以下降, 主要都是因為電池。 Model 3定價3.5萬美元, 工程師則稱, 電池成本成為Model 3定價3.5萬美元的最大阻礙, 在整個Model 3汽車上, 電池已經成為Model 3最貴的汽車元件。

而格力也是因為珠海銀隆在電池方面有核心技術, 才執意要全資收購, 在收購不成後才轉向個人投資。

同時, 除了電池成本高之外, 電池產量也一直受限, 導致電動汽車產量低。

其次, 續航和充電成為電動汽車發展的硬傷

傳統燃油汽車已經經歷了上百年的發展歷程, 其續航動輒都是700公里以上, 加油站遍地開花。 而目前的電動汽車, 多數續航都是在200公里左右, 雖然特斯拉以及樂視的FF91的續航都可以到達600公里, 但售價卻高達六七十萬。

同時,除了續航短之後,充電也是一大難題,目前僅特斯拉在全球范內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充電網路,但這些仍舊遠遠不夠,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仍在擴建當中,其他電動汽車廠商均沒有類似特斯拉完善的充電網路。

即便是這樣,特斯拉充電依舊個是問題,充電時間長,加一箱油僅需幾分鐘,而充滿電則需要80分鐘。另外,很多充電樁都是被其他汽車佔領,讓本來就緊張的充電樁更加緊張。

也就是說,在電動汽車續航以及充電效率上,若不能與燃油汽車相近,即便電動汽車是未來趨勢,但想要普及讓電動汽車廠商過上好日子,仍需要一段時間。

最後就是人們的意識

就目前而言,很多人購買汽車,首先還是會選擇燃油汽車,因為廠商就是這樣主導消費者的,在鋪天蓋地的廣告行銷中,幾乎都是燃油汽車在做廣告,很少看到電動汽車的廣告,廠商的行銷廣告就是在影響消費者的意識。

電動汽車雖然是趨勢,但是廠商目前並沒有打算加速發展這一趨勢,原因在於很多廠商的技術並不成熟,其仍舊希望燃油汽車能夠多活幾年,在這幾年中補上自身在電動汽車上的技術差距。

智玩派

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抽絲剝繭,智玩派努力為您提供所認同的觀點以及缺乏的資源。

網站:www.zhiwp.com

同時,除了續航短之後,充電也是一大難題,目前僅特斯拉在全球范內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充電網路,但這些仍舊遠遠不夠,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仍在擴建當中,其他電動汽車廠商均沒有類似特斯拉完善的充電網路。

即便是這樣,特斯拉充電依舊個是問題,充電時間長,加一箱油僅需幾分鐘,而充滿電則需要80分鐘。另外,很多充電樁都是被其他汽車佔領,讓本來就緊張的充電樁更加緊張。

也就是說,在電動汽車續航以及充電效率上,若不能與燃油汽車相近,即便電動汽車是未來趨勢,但想要普及讓電動汽車廠商過上好日子,仍需要一段時間。

最後就是人們的意識

就目前而言,很多人購買汽車,首先還是會選擇燃油汽車,因為廠商就是這樣主導消費者的,在鋪天蓋地的廣告行銷中,幾乎都是燃油汽車在做廣告,很少看到電動汽車的廣告,廠商的行銷廣告就是在影響消費者的意識。

電動汽車雖然是趨勢,但是廠商目前並沒有打算加速發展這一趨勢,原因在於很多廠商的技術並不成熟,其仍舊希望燃油汽車能夠多活幾年,在這幾年中補上自身在電動汽車上的技術差距。

智玩派

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抽絲剝繭,智玩派努力為您提供所認同的觀點以及缺乏的資源。

網站:www.zhiwp.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