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原壯麗恢弘的西漢未央宮是如何一步步退出歷史舞臺的?

未央宮是西漢帝國的大朝正殿, 建于漢高祖七年, 由劉邦重臣蕭何監造, 在秦章台的基礎上修建而成, 位於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

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 又稱西宮, 它也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皇宮。

未央宮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之一, 總面積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 亭台樓榭, 山水滄池, 布列其中, 其建築形制深刻影響了後世宮城建築,

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宮城建築的基本格局。

未央一詞出自詩經:“夜如何其?夜未央”。 《長恨歌》:歸來池苑還依舊, 太液芙蓉未央柳。 是唐人總愛借漢典故。 “未央”截取于“長樂未央”。 未央意為未盡、未深之意。 “長樂未央”意為永遠快樂, 沒有窮盡。 漢代有兩座宮殿分別名為“長樂宮”, “未央宮”。

自未央宮建成之後, 西漢皇帝都居住在這裡, 成為漢帝國200餘年間的政令中心, 所以在後世人的詩詞中, 未央宮已經成為漢宮的代名詞。

西漢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曾經發生在這裡, 張騫從這裡出發開闢絲綢之路;美女王昭君在這裡自願行出塞, 和親匈奴。

西漢以後, 漢長安城仍被王莽新朝、東漢獻帝、西晉湣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等王朝作為首都繼續使用, 在此期間, 未央宮經歷了多次興衰, 幾經劫難, 它的經歷與中國歷史風雲的變幻、王朝更替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瞭解西漢以後未央宮的興衰過程, 對於認識這一段歷史不無裨益。

未央宮第一次慘遭破壞是在王莽末年, 漢軍攻入長安後曾火燒未央宮。 經赤眉軍之後, 漢長安城總體上已遭受了嚴重的破壞。

東漢立國後, 雖以洛陽為都, 但長安城仍是東漢時期除洛陽外最重要的都市。 光武帝劉秀還對長安城內一些宮殿進行了修葺, 未央宮也在其中。

東漢末年漢獻帝被董卓脅迫,

遷都長安。 當時獻帝在長安城內的居所正是未央宮。

後來因為群雄圍殲董卓, 引發了在長安城內的激烈戰爭, 長安城所遭受破壞的嚴重程度可想而知。

而後300多年的東西晉, 南北朝時代未央宮也是屢遭破壞。

自隋朝遷都起, 漢長安城就被包括在皇家禁苑內, 成為供皇室專用的風景遊覽區, 在有關唐代的文獻記載中還多次提到未央宮。

武宗對未央宮的維修, 大約也是歷史上對未央宮的最後一次修葺。 晚唐時期戰亂頻繁, 政局不穩, 未央宮最終也伴隨著唐朝的命運, 成為歷史的陳跡。

(全文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