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慈安太后暴卒之謎,為何慈禧被定為兇手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一下清末大案, 慈安太后暴卒之謎, 為何又和慈禧太后相關聯呢?

首先我們來對慈安太后做一下簡介:

慈安, 鈕鈷祿氏, 滿洲的鑲黃旗人, 咸豐皇帝的老婆。 她的父親是廣西的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揚阿。 嫡母則是宗室覺羅, 親身母親則是姜氏, 後因為她的關係被寫入旗籍, 改為薑佳氏。 她在十五歲的時候就以秀女的身份被選入宮, 封為貞嬪。 然後又在同年的五月份被封為貞貴妃, 六月份就被封為皇后。 慈安是正宮娘娘, 後宮之最, 雖然比慈禧太后小兩歲, 但是卻曾兩度垂簾聽政。 但是卻在光緒七年的時候, 突然暴卒, 時年只有四十五歲, 正值壯年的她為何突然死去, 不得不令人感到歎息?同時我們也在發問, 她的死與慈禧太后的關係到底如何?

就讓我們來一層層的分析....

關於她的死, 正史和野史都有不同的記載, 可以大致分為三類, 其一最常見的, 說是正常死亡, 其二就是被人害死, 其三就是吞物自殺身亡。

第一種說法主要是來源於正史的說法, 我們可以看一下當時的上諭:

初九日, 慈躬偶爾違和, 當進湯藥調治, 以為即可就安。 不意初十日病情陡重, 痰壅氣塞, 遂致大漸,

遽于戌時仙馭升遐。 呼搶哀號, 曷其有極。

這是朝廷發佈的正式佈告, 可以看出整個事件的過程。 從開始發病到死亡的整個過程都寫得比較詳盡。

第二種說法:就是被謀害致死, 這種說的來源主要直指慈禧太后, 當然只出現在野史記載之中。 有一本書不得不說,

惲毓鼎的《崇陵傳信錄》,書中記載了這樣一段話:

十一日(應為十日), 慈安閒立庭中, 倚缸玩金魚, 西宮太監捧盒至, 跪陳曰:“外舍頃進克食(滿洲語, 牛奶餅之類), 西佛爺(慈禧)食之甚美, 不肯獨用, 特分呈東佛爺(慈安)。 ”慈安甚喜, 啟盒, 拈一餅對使者嘗之, 以示感意。 旋即傳太醫, 謂東聖驟痰厥, 醫未入宮, 而鳳馭上升矣。

可以看出, 這種說法主要就是指她是吃了慈禧太后給她的點心之後, 發病而死。

另外一本書《清朝野史大觀》中也有另外一種說法, 就是錯藥致死。 文獻中這樣記載:

或曰:慈禧命太醫院以不對症之藥, 致死之。

最後一種說法, 就是吞物自殺。 這種說法主要出現於《清稗類鈔》中:

或曰:孝欽(慈禧)實誣以賄賣囑託, 干預朝政。 語頗激。 孝貞(慈安)不能容, 又以木訥不能與之辯。 大恚, 吞鼻煙壺自盡。

當時慈禧誣陷慈安賣官, 而慈安不忍被羞辱, 於是就吞物自殺。

不管是哪種說法, 與慈禧的關聯就必不可少。

請大家多多關注“八大山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