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中印關係緊張,會對國產手機的海外擴張之路造成影響嗎

自從智慧手機開始普及之後, 印度就一直受到各方寄望, 稱其將在未來成為除中國以外全球第二大智慧手機市場。

這種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 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 智慧手機的年出貨量在5億左右。 而擁有13億人口的印度, 智慧手機用戶還不到兩億。 這樣廣闊的市場, 註定受到全球手機生產商的關注。

而隨著國產手機品牌的崛起, 國產手機的對外擴張之路也漸漸的拉開了序幕。 而印度無論是地緣還是市場規模, 都是國產廠商的首要進軍市場, 截至目前為止, 華為、小米、oppo、vivo、一加、傳音、金立.......已經有眾多的中國手機品牌進入印度市場。 以小米為例, 2016年, 小米在印度市場的出機量達到千萬台規模, 營收達到10億美元, 如果沒有來自印度的及時雨, 2016年正值低谷期的小米無疑要遭受重創。

而小米, 目前也僅次於三星成為印度市場佔有率第二的手機品牌。 而在雷軍親赴印度與印度總理接洽敲定建廠之後,

小米甚至有望超越三星成為印度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手機品牌。

不只是小米, 其它的品牌在印度市場也在大刀闊斧的挺進:

OPPO預計2017年在印度投入23億人民幣左右的行銷費用

金立的1200萬台海外出機量, 印度占了大頭

一加一直宣傳自己在印度市場的戰績驕人

.........

對所有有意向外拓展的手機品牌來說, 印度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市場。 而且就目前情況來看, 國產手機品牌已經在印度市場占到了很大的份額。 單單是四大手機生產商在2016年, 就占到了印度智慧手機市場44%的份額。

這樣的規模下, 想要全身而退無異于天方夜譚。

但日益緊張的中印關係, 對國產手機在印度市場的發展的的確確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因為國產手機品牌的進入, 印度的本土手機生產商遭到了大潰敗, 之前就有印度工商業人士聯名上書莫迪政府要求調查和限制中國手機品牌, 而現在, 情況有可能要比之前更加惡劣。

對國產手機品牌來說, 實打實的正面競爭我們完全不怕。 但如果受到市場外的其它因素比如政治干涉。 那國產手機的海外擴張之路, 註定要比之前變的更加艱辛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