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丟失的情懷!一民族英雄墳前的悲慘狀況

自古我們講究的是天地君親師, 忠孝節義, 這是歷史, 這是文明, 更是一種民族的情懷。

中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 其實就是一部歷經戰亂的戰爭史,

祖國母親挺立千秋的自信, 和民族前所未有的尊嚴, 這都是源于英雄們為華夏流血, 征戰沙場, 甚至馬革裹屍而換來的。

民族英雄是我們華夏傲然挺立的魂魄, 是我們後世子孫應當時刻謹記的情懷,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 沒有英雄們的戰場上的衝鋒陷陣, 沒有他們的捨生取義, 就沒有我們驕傲自豪的古中國, 也沒有現今太平美滿的新中國。

漢武帝北擊匈奴, “寇可往, 吾亦可往”這是多麼霸氣而又剛強的話語, 多少年來, 大漢民族受到草原匈奴的壓迫, 直至漢武帝不拘一格用人才, 大膽啟用衛青而一改頹廢之風, 開啟了大漢反敗為勝的局面。

衛青雖然出生奴隸, 但是卻憑藉自身的真才實學做到了大將軍的高位, 在元光6年, 封為驃騎將軍後, 他首次奇襲龍城, 而開啟了他十年的戎馬生涯。 他收復河朔、河套地區, 擊敗匈奴單于, 七戰七捷, 無一敗績, 可謂帝國戰神。 他的出現, 使得戰場的局勢呈現一片明朗, 從此我大漢勢壓匈奴, 威名傳揚四方, 威震天下。

這是打出來的輝煌, 這是將士們血不流幹, 死不休戰的最終戰果, 這是大將軍衛青用生命捍衛得來的赫赫威名。 在旭日東昇之時, 在落日餘暉之後, 衛青的大名都被深深的烙印在了每一個華夏子民的心中, 刻在了民族的骨髓之上, 書寫在了大漢的輝煌篇章之內,

他的名字閃閃奪目, 卻也歸於平淡, 享受榮光。

衛青墓位於今興平市南位鎮道常村西北, 在漢武帝茂陵東北1000米處。 作為民族英雄, 大漢的符號, 華夏的情懷, 衛青墓還是有很多人瞻仰的, 為英雄而來祭拜, 千百年來, 風吹雨打, 衛青墓已歸於寧靜,

斂去了往日的風采和熱鬧, 他征戰沙場的風姿也只能深埋在記憶力。 可這樣一位大英雄的墓, 現在墓碑前卻是大小便到處都是, 到處塗鴉, 殘破不堪, 其悲慘狀況看後, 令人好不傷心難過!

作為國家的歷史, 民族的英雄, 華夏的符號, 最終卻這如此一番慘狀, 令人不勝唏噓感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