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如果沒有二戰,戴高樂會怎樣?不靠2m身高刷存在感的抵抗者!

一個人的存在感, 不在於身高, 而在於他所發出的能量大小。

一、沖上飛機, 逃出生天, 與飛機賽跑來刷存在感

1940年6月17日, 法國波爾多機場,

, 戴高樂送英國的斯皮爾斯將軍回倫敦。

就在飛機起動之際, 這個大高個的男人突然隨飛機開始奔跑…..斯皮爾斯將軍迅速用手抓住戴高樂的胳膊。

飛機騰空而起之時, 戴高樂的腿還在空中亂蹬。 在場的其他法國官員驚得目瞪口呆, 眼見這個傢伙逃出升天。

出逃的5天后, 法國維希政府在貢比涅小鎮的一節車廂上, 簽署了對德投降書。

當年德國蒙受的巨大屈辱, 終於讓法國人嘗到了相同的滋味:因為一戰德國戰敗後, 正是在這節車廂內向協約國投降的。

戴高樂, 這個審時度勢的傢伙, 在法國投降之前, 獨立一人踏上了不屈的抵抗之路。

二、BBC演講:一個人的戰鬥, 從三無人員, 到死刑犯, 用廣播來刷存在感

儘管具有先見之明, 逃離被占的法國, 但是戴高樂在英國的抵抗之初, 卻舉步維艱。

作為一名任命不到2個月的準將, 不到15天的國防和陸軍部副部長, 戴高樂在別人看來可謂是既無軍隊、也無地位、更無聲望的“三無人員”。

幾經周折, 經邱吉爾同意, 戴高樂終於英國廣播上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我現在在倫敦, 我向目前正在英國領土上和將來可能來到英國領土上的持有武器或沒有武器的法國官兵發出號召……請你們和我取得聯繫。 無論發生什麼情況, 法蘭西抵抗的火焰決不應該熄滅, 也決不會熄滅。 ”

自此, 戴高樂開始領導維護民族獨立的“自由法國”軍隊。

7月4日, 維希政府的軍事法庭缺席審判, 以叛國罪判處戴高樂死刑。

三、一戰不安分的戰俘, 與貝當反目的必然, 用頻繁越獄來刷存在感

戴高樂為什麼會背叛對他照顧有加的領導貝當?

這要從他小時候說起, 戴高樂的父親參加過普法戰爭, 視法蘭西的尊嚴高於一切, 這種強烈的愛國情懷也深深影響了他。

1909年, 戴高樂考入聖西爾軍校。 入伍時, 他在貝當上校手下擔任學生軍官。

一戰爆發後, 戴高樂在凡爾登戰役中彈後被俘。 在監獄中, 戴高樂不甘心做俘虜, 曾多次試圖逃跑重返前線。

但他五次越獄, 五次被俘, 每一次都被關進堡壘或懲罰營……戰爭結束後, 才得以重返家鄉。

作為一戰英雄, 貝當一向主張防禦的保守主義, 法國當時修築了東起瑞士、西到盧森堡, 被認為是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

那時, 戴高樂就反對這種保守的軍事做派。

果然, 1940年5月, 德國從阿登森林穿過, 繞過馬奇諾防線直達法國腹地, 使法軍一敗塗地。

此後, 貝當所領導的維希政府採取的妥協和投向態勢, 更成為戴高樂與其決裂的原因。

四、從孤軍戰鬥,到開闢非洲基地,自由法國壯大,用軍隊刷存在感

對邱吉爾一度的質疑,戴高樂說:“德國人打完法國,就會進攻英國;他雖然只有一個人在戰鬥,但是整個法國也只有他一個人在戰鬥。”

邱吉爾答應給他一小塊土地和資金作為支持。

1940年8月中旬,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擁有了2250名軍官和士兵。

隨後,自由法國和英軍聯合遠征軍,進攻法屬非洲達卡的維德角。

9月23日,由於戴高樂拒絕向同胞開火,並未參戰,英軍與維希政府軍開戰後失敗。

儘管邱吉爾為戴高樂辯護,但是美國媒體以及當時多方輿論都指向戴高樂,認為他會完蛋了。

誰也沒想到峰迴路轉,10月,在英國艦隊護衛下,戴高樂抵達喀麥隆的杜阿拉,受到當地民眾英雄一般的歡迎。

之後,他指揮軍隊奪取加蓬,自由法國逐漸建立了法屬非洲基地,戴高樂有了自己發聲的能力。

1941年6月,自由法國奪取大馬士革。1943年,戴高樂已擁有10萬多士兵,和非洲大量土地。

1943年6月3日,戴高樂成立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將前維希政府軍與自由法國合二為一,共計40萬人。

1944年6月3日,戴高樂被推選為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總理。

五、不受巨頭重視,自己發聲,用強硬鬥爭來刷存在感

由於戴高樂對法國大國地位的強調,以及固執和倔強的性格,使他和邱吉爾的關係一度緊張,和羅斯福的關係更是糟糕。

1942年11月,美英聯軍在北非阿爾及利亞登陸時,甚至沒有告訴戴高樂。這讓他萬分惱火,之後在邱吉爾的協調下,戴高樂才就此發表了公開演講。

羅斯福在一封給邱吉爾的信中寫道:“大難來臨時,與魔鬼同行,直到下橋為止。”魔鬼指的正是戴高樂。可見二者關係之糟糕。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地登陸,開始對法國反攻之時,作為“自由法國”的臨時政府首腦,戴高樂險些又被人遺忘,並受到輕視。

戴高樂沖著邱吉爾發了一通火之後,按照自編的演講稿向法國人民宣佈:“我們偉大祖國的光明時刻就要來了!”

8天后,一踏上巴約附近的法國領土,戴高樂立刻受到了法國人民的歡呼和擁戴。

8月26日,戴高樂凱旋巴黎。當他來到凱旋門時,歡迎的人們擠滿了星形廣場和愛麗舍田園大街。他不時舉起手臂向含淚歡呼的巴黎人民致意。

從任命不到2個月的準將,到法國總統,肩負法國尊嚴高於一切的使命,戴高樂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一次次向世人刷新存在感,帶領自由法國走向了國家民族最終的獨立。

歡迎大家評論!喜歡記得收藏關注哦!

更成為戴高樂與其決裂的原因。

四、從孤軍戰鬥,到開闢非洲基地,自由法國壯大,用軍隊刷存在感

對邱吉爾一度的質疑,戴高樂說:“德國人打完法國,就會進攻英國;他雖然只有一個人在戰鬥,但是整個法國也只有他一個人在戰鬥。”

邱吉爾答應給他一小塊土地和資金作為支持。

1940年8月中旬,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擁有了2250名軍官和士兵。

隨後,自由法國和英軍聯合遠征軍,進攻法屬非洲達卡的維德角。

9月23日,由於戴高樂拒絕向同胞開火,並未參戰,英軍與維希政府軍開戰後失敗。

儘管邱吉爾為戴高樂辯護,但是美國媒體以及當時多方輿論都指向戴高樂,認為他會完蛋了。

誰也沒想到峰迴路轉,10月,在英國艦隊護衛下,戴高樂抵達喀麥隆的杜阿拉,受到當地民眾英雄一般的歡迎。

之後,他指揮軍隊奪取加蓬,自由法國逐漸建立了法屬非洲基地,戴高樂有了自己發聲的能力。

1941年6月,自由法國奪取大馬士革。1943年,戴高樂已擁有10萬多士兵,和非洲大量土地。

1943年6月3日,戴高樂成立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將前維希政府軍與自由法國合二為一,共計40萬人。

1944年6月3日,戴高樂被推選為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總理。

五、不受巨頭重視,自己發聲,用強硬鬥爭來刷存在感

由於戴高樂對法國大國地位的強調,以及固執和倔強的性格,使他和邱吉爾的關係一度緊張,和羅斯福的關係更是糟糕。

1942年11月,美英聯軍在北非阿爾及利亞登陸時,甚至沒有告訴戴高樂。這讓他萬分惱火,之後在邱吉爾的協調下,戴高樂才就此發表了公開演講。

羅斯福在一封給邱吉爾的信中寫道:“大難來臨時,與魔鬼同行,直到下橋為止。”魔鬼指的正是戴高樂。可見二者關係之糟糕。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地登陸,開始對法國反攻之時,作為“自由法國”的臨時政府首腦,戴高樂險些又被人遺忘,並受到輕視。

戴高樂沖著邱吉爾發了一通火之後,按照自編的演講稿向法國人民宣佈:“我們偉大祖國的光明時刻就要來了!”

8天后,一踏上巴約附近的法國領土,戴高樂立刻受到了法國人民的歡呼和擁戴。

8月26日,戴高樂凱旋巴黎。當他來到凱旋門時,歡迎的人們擠滿了星形廣場和愛麗舍田園大街。他不時舉起手臂向含淚歡呼的巴黎人民致意。

從任命不到2個月的準將,到法國總統,肩負法國尊嚴高於一切的使命,戴高樂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一次次向世人刷新存在感,帶領自由法國走向了國家民族最終的獨立。

歡迎大家評論!喜歡記得收藏關注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