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皖南事變”後粟裕曾因何事被劉少奇和陳毅等批評

粟裕作為我黨、我軍傑出的軍事家, 不僅戰績輝煌, 而且善於治軍, 他大力反對浪費, 並且身體力行。 在加強党的作風建設的今天, 重溫粟裕反對浪費的往事, 既是對當前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的促進, 也是對一代名將粟裕最好的紀念。

戰爭年代, 粟裕痛斥浪費是“合法的”、變相的、公開的貪污

1941年“皖南事變”後, 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 粟裕率新四軍第一師創建蘇中抗日根據地, 成為華中抗日根據地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但蘇中抗日根據地建設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尤其是浪費現象較為普遍、嚴重。 粟裕對此非常警惕, 他虛心接受劉少奇和陳毅等人的批評, 著力解決蘇中抗日根據地的浪費問題。

1942年1月10日, 粟裕在一師關於蘇中當前工作總方針的指示中, 提出“八大要求”, 其中包括“健全財務制度, 肅清貪污浪費, 大量開發和積蓄抗戰資材。 ”4月29日, 粟裕在蘇中軍政黨委員會召開的第二次擴大會議的總結報告中, 坦承蘇中工作存在許多缺點和弱點, “貪污浪費嚴重, 尤以地方政權和地方武裝中為最, 這種現象的產生軍隊要負責”;分析了貪污浪費現象嚴重的原因主要是“政治教育不夠”、“審計工作差”、“糧食供給部門不健全, ……制度不嚴”等;列舉了貪污浪費的一些現象, 如“請客的仍然很多”, 特別是請客時以多花錢為慷慨,

甚至有人將請客視為統戰工作的成績, 指出“高級機關浪費較多, 下層則貪污較多”;另外採購材料過程中“無計畫無限制購買”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物資的浪費(衣、被)比金錢浪費更大”。 為此, 粟裕要求“厲行節約, 嚴整經濟紀律, 建立嚴格的經濟制度”。

1942年10月至11月, 蘇中軍政黨第三次擴大會議(即“南坎會議”)召開, 粟裕談及今後政權工作時, 他提出要“糾正認為政府機關必須闊氣才能建立威信與進行統戰工作的錯誤觀點”;針對當時正在進行的精兵簡政工作, 粟裕指出“目前我們貯存物資還少, 特別要注意節約”, 號召要節省人力和物力, 並提出“一個人做兩個人以至三個人的事”的節省人力口號, 以及“一個錢當兩個錢用”的節省物力口號。

1944年11月18日, 粟裕在蘇中軍區直屬隊幹部會上作《整頓財經工作, 肅清貪污浪費》的報告。 他批評蘇中區“現在養成一種‘競賽浪費’的風氣, 似乎越闊氣就越好”, 享受排級待遇的某特務員“牙刷嫌不好就扔了, 毛巾嫌不好就撕了”;認為浪費現象和攀比之風之所以產生, 除了個人素質的原因, 也和政治教育不夠、經濟制度尤其是供給制度不全、檢查不力等分不開。 如何糾正不正確的財政經濟觀念呢?粟裕提出應加強戰爭觀念、根據地觀念和群眾觀念。 粟裕對浪費的危害性有深刻的認識, 認為會導致“戰費虧空, 經費拮据, 不能長期堅持”, “使群眾對我黨我軍和政府發生反感”, 使幹部“思想上蛻化, 使革命集團變質”,

使“組織紀律鬆懈, 團結渙散”, 給敵人造成破壞的機會。 如何肅清貪污浪費現象呢?粟裕要求財政經濟工作必須置於党的領導和群眾監督之下;加強黨內教育, 開展思想鬥爭;嚴格預決算制度、審計制度、核准制度、金庫制度、供給制度等制度要求;厲行節約。 在厲行節約方面, 粟裕提出許多切實可行的建議, 如信封用舊紙做並多用幾次, 牙膏用食鹽, 手巾用粗布, 晚上集體辦公節省燈火, 並要求“招待客人概不用香煙, 客飯一律收費, 餘糧一概歸公”。 針對“只要不貪污, 浪費一點不要緊”的錯誤觀點, 粟裕痛斥“浪費是‘合法的’貪污, 是變相的貪污, 是公開的貪污”。 最後要求與會者想一想三個問題對黨踏實坦白:“(一)我過去對財政經濟問題的觀念怎樣?有沒有盡過應有的責任?(二)我每年穿吃用共計花費多少錢?蘇中的部隊……共計要花多少錢?做個概算。
(三)我浪費過公家多少東西, 多少錢?我有沒有做過對不起公家的事?”

和平時期, 粟裕主張“精打細算, 勤儉建軍”, 反對大建樓堂賓館

建國初期, 粟裕調中央軍委總參工作, 他心系國防, 關心軍隊現代化建設, 針對軍隊建設和國防建設中暴露出來的大建樓堂賓館等浪費問題, 他多次提請中央和軍委予以重視, 並在寫給毛澤東的信中特別提出要解決軍隊建設中的浪費問題。

粟裕

1953年6月,粟裕在休養期間向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彙報有關經濟建設的意見,指出“一五”計畫期間,有些地區因上面批撥經費較多而出現的浪費問題,“總以花光為快,乃大修公園馬路,興築高樓大廈,沒有將資金用到有關國家富強命脈的主要方向”。粟裕認為這些說明“國家基本建設已在某些地區產生偏向”,建議“責成各系統對所批撥之經費,嚴格審查控制,糾正亂花錢的現象”,這樣才能使國家有限的資金主要用於重工業建設和國防建設。

1956年2月5日,粟裕就國防工程建設經費缺口問題致信代理主持總參工作的陳賡和黃克誠,提出可以“從其他對建設戰鬥力量無關重要的方面拉出經費,節省開支”,建議“盡可以暫時停止建設其他各項的開支”,針對一些軍區以及空軍大量修建療養院、辦公大樓和宿舍的情況,粟裕主張“如果國防工程建築沒有錢的話,則這些辦公樓和宿舍,盡可以不建至少是可以遲幾年再建”。一個多月後,粟裕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再次重申“要把軍費首先用於解決軍隊的武器裝備和國防工事與機場、倉庫的修建,以及適當地解決部隊營房,至於療養院、禮堂等等已經不少,應儘量少建甚至在今後一個時期內根本不建”。11月4日,粟裕就軍隊建設向中央軍委、中共中央寫了一份書面報告,重申保持我軍優良傳統,批評海、空軍伙食標準太高,吃西餐要鋪設進口的塑膠桌布和使用進口的不銹鋼刀叉,指斥“這是鋪張浪費的典型”,再次強調要“把有限的軍費,用於對提高戰鬥力最有直接影響的方面”,並進一步要求“文工團、體工隊應大量裁減,軍、師樂隊應全部取消,療養院、禮堂等應一律停止修建”。

1957年3月22日,粟裕在全軍後勤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上作題為《精打細算勤儉建軍》的講話,針對“二五”計畫軍政費用在國家總預算中的比例下降,國防費由原先的23.5%也降到15%,而在實際執行中軍費的43%卻用於日常生活和一般非戰鬥需要方面。粟裕因此要求“必須精打細算,勤儉建軍,反對鋪張浪費、百廢俱興和到處平均分配”,“必須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來建設我們強大的國防工業,尤其是建設最根本的重工業”。

1958年2月10日晚,毛澤東找粟裕等人談話。23日,粟裕就軍隊正規化、現代化建設致信毛澤東,就軍隊整風後仍然存在的弱點等向毛澤東進言,指出“軍隊中的浪費現象也很驚人,尤其在大量修建禮堂、俱樂部、療養院等方面”,認為對浪費現象雖有所糾正但仍不徹底,建議上面批錢要抓緊,“這樣軍隊中是可以再擠大把錢來進行國家的基本建設的”。毛澤東對粟裕來信非常重視,批示中連說兩個“很好”。

粟裕大張旗鼓地反對浪費,既是他忠誠於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的革命品格的體現,也是他“自奉節儉,艱苦樸素,從不以權謀私”個人品格的寫照。2007年,劉源在紀念粟裕誕辰100周年的座談會上回憶,粟裕在北京30多年裡,一直住在一棟老式平房裡,粟裕多次拒絕業務部門翻修擴建,表示“房子能住就行,現在國家經濟還很困難,要把錢用在經濟和國防建設上”。粟裕的秘書鞠開在接受採訪時稱粟裕喜歡粗茶淡飯,“炊事員做什麼吃什麼,從不挑三揀四,嫌淡嫌鹹,而且總怕炊事員做得多了而導致浪費”,強調粟裕公私分明,“對同志慷慨大方,關懷備至,但從未用公款請過一次客”,“粟裕下去檢查工作,住招待所,都要督促工作人員替他交糧票和伙食費,並一再叮嚀不要忘了,只怕占了公家的便宜。”

粟裕

1953年6月,粟裕在休養期間向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彙報有關經濟建設的意見,指出“一五”計畫期間,有些地區因上面批撥經費較多而出現的浪費問題,“總以花光為快,乃大修公園馬路,興築高樓大廈,沒有將資金用到有關國家富強命脈的主要方向”。粟裕認為這些說明“國家基本建設已在某些地區產生偏向”,建議“責成各系統對所批撥之經費,嚴格審查控制,糾正亂花錢的現象”,這樣才能使國家有限的資金主要用於重工業建設和國防建設。

1956年2月5日,粟裕就國防工程建設經費缺口問題致信代理主持總參工作的陳賡和黃克誠,提出可以“從其他對建設戰鬥力量無關重要的方面拉出經費,節省開支”,建議“盡可以暫時停止建設其他各項的開支”,針對一些軍區以及空軍大量修建療養院、辦公大樓和宿舍的情況,粟裕主張“如果國防工程建築沒有錢的話,則這些辦公樓和宿舍,盡可以不建至少是可以遲幾年再建”。一個多月後,粟裕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再次重申“要把軍費首先用於解決軍隊的武器裝備和國防工事與機場、倉庫的修建,以及適當地解決部隊營房,至於療養院、禮堂等等已經不少,應儘量少建甚至在今後一個時期內根本不建”。11月4日,粟裕就軍隊建設向中央軍委、中共中央寫了一份書面報告,重申保持我軍優良傳統,批評海、空軍伙食標準太高,吃西餐要鋪設進口的塑膠桌布和使用進口的不銹鋼刀叉,指斥“這是鋪張浪費的典型”,再次強調要“把有限的軍費,用於對提高戰鬥力最有直接影響的方面”,並進一步要求“文工團、體工隊應大量裁減,軍、師樂隊應全部取消,療養院、禮堂等應一律停止修建”。

1957年3月22日,粟裕在全軍後勤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上作題為《精打細算勤儉建軍》的講話,針對“二五”計畫軍政費用在國家總預算中的比例下降,國防費由原先的23.5%也降到15%,而在實際執行中軍費的43%卻用於日常生活和一般非戰鬥需要方面。粟裕因此要求“必須精打細算,勤儉建軍,反對鋪張浪費、百廢俱興和到處平均分配”,“必須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來建設我們強大的國防工業,尤其是建設最根本的重工業”。

1958年2月10日晚,毛澤東找粟裕等人談話。23日,粟裕就軍隊正規化、現代化建設致信毛澤東,就軍隊整風後仍然存在的弱點等向毛澤東進言,指出“軍隊中的浪費現象也很驚人,尤其在大量修建禮堂、俱樂部、療養院等方面”,認為對浪費現象雖有所糾正但仍不徹底,建議上面批錢要抓緊,“這樣軍隊中是可以再擠大把錢來進行國家的基本建設的”。毛澤東對粟裕來信非常重視,批示中連說兩個“很好”。

粟裕大張旗鼓地反對浪費,既是他忠誠於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的革命品格的體現,也是他“自奉節儉,艱苦樸素,從不以權謀私”個人品格的寫照。2007年,劉源在紀念粟裕誕辰100周年的座談會上回憶,粟裕在北京30多年裡,一直住在一棟老式平房裡,粟裕多次拒絕業務部門翻修擴建,表示“房子能住就行,現在國家經濟還很困難,要把錢用在經濟和國防建設上”。粟裕的秘書鞠開在接受採訪時稱粟裕喜歡粗茶淡飯,“炊事員做什麼吃什麼,從不挑三揀四,嫌淡嫌鹹,而且總怕炊事員做得多了而導致浪費”,強調粟裕公私分明,“對同志慷慨大方,關懷備至,但從未用公款請過一次客”,“粟裕下去檢查工作,住招待所,都要督促工作人員替他交糧票和伙食費,並一再叮嚀不要忘了,只怕占了公家的便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