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電影《辛亥革命》古怪的一幕

辛亥革命是推翻清王朝, 辮子是清王朝的象徵, 作為奴性標誌的辮子必須剪。 而且此時歐美文化更加深刻影響中國, 辮子早已不符合時代, 減去辮子可以改善中國人在世界上的形象, 更利於近代。 然而電影《辛亥革命》中的一幕卻讓人想不明白, 後來查了一下資料也就釋然了。

這是大清王朝的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一幕:作為朝廷大員的唐紹儀, 不著官服, 而是西裝, 領帶, 一身洋裝束, 抵達上海, 乘著汽車前往談判地點市政廳。 和他對壘的南方革命党談判代表伍廷芳, 雖然剪了辮子, 卻還是頭戴瓜皮帽, 身穿長袍馬褂, 坐著馬車到了市政廳。

這一幕在後人眼中多少有些被誤讀, 認為唐紹儀用剪辮宣示著自己的立場。 其實, 此前一天, 清廷剛剛用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控制力的皇權頒了一道聖旨:“凡我臣民, 均准其自由剪辮。 ”從立國之初“留頭不留發, 留發不留頭”的專橫, 到“均准其自由剪辮”, 清王朝顯見奄奄一息。

唐紹儀剪辮, 很難說是宣告與清廷的決裂。 更值得玩味的是他的另一個舉動:在案牘文本的署名恢復了本名“唐紹儀”。 此前, 為避末代皇帝溥儀的名諱, 他的名字被寫作“唐紹怡”。

唐紹儀確實不用再忌諱字眼上的“不敬”了。 他代表的是清政府實際的掌權者、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 3天前, 攝政王載灃在形勢日漸危急和袁世凱的步步緊逼下, 引咎退位, 掌握皇權的隆裕皇太后則對袁世凱發話:“餘一切不能深知, 以後專任於爾。 ”也就是說, 清王朝的命運、小皇帝和皇太后的命運, 就交到了袁世凱一人的手裡。

名義上作為談判一方的清廷, 實際上卻成了袁世凱和革命軍兩方商量如何對待或處置的談判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