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戰敗後的日本,為什麼會為美國女兵找慰安夫?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戰敗投降。 麥克亞瑟率領的美軍進駐日本, 一時間, 日本朝野人心惶惶。 因為日軍在中國等亞洲國家幹了太多傷天害理之事, 所以在日本人心目中有一種傳統的看法:勝利的一方必然要淩辱戰敗一方國家的婦女。 因此日本政府的思維是:為保全皇族、貴族、公卿、上層社會婦女的貞操和日本人純正血統的延續, 要建立一個“性的防波堤”——招募民間女子為美軍提供性服務。 於是在日本首相近衛文麿的指示下, 日本東京警視廳建立了“特殊慰安設施協會”, 翻譯成英文就是“Recreation and Amusement Association”, 簡稱RAA。 日本民間稱之為“國家賣春機關”。

RAA通過全國招募的形式讓很多普通百姓家的年輕女子變成慰安婦。 在RAA全盛時期, 在日本全國各地有約7萬名“從業人員”。

二戰後的日本, RAA為美國大兵徵集日本年輕女性做“慰安婦”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但是RAA奉命為美國女兵在日本徵集年輕男性做“慰安夫”的事,

卻很少有人知道。 美國女兵為何需要“慰安”呢?據說, 這是因為美國講求“在一切方面男女平等”, 美國軍隊認為“那些為國家在戰場上拼命的女性一樣擁有享受勝利的權利”。 既然男大兵可以有慰安婦, 那女大兵也可以有慰安夫了。

相對於命運悲慘的日本慰安婦, 慰安夫們的境遇很不錯。 在由日本昭和研究所編著、日本仙台大學教授百瀨孝監修的《知道戰後的日本嗎?——佔領軍對日本的統治和教化》一書中, 收錄了當時一名“美軍女性士兵用慰安夫”的故事。

這位名叫赳田純一的慰安夫是在昭和二十一年對支那婦女所做的事情很有體會, 所以出於挽救大和撫子(日本女性的總稱)的目的, 才把我叫到首相官邸交給我這項任務的。

RAA問題又不是一個左右國家命運的問題, 只不過是一個芝麻粒大小的問題罷了。 雖然有人說那些被招募做了慰安婦的女子就像是祭祀時的供品一樣被犧牲了, 但是那只不過像是‘火災現場圍觀者們的議論’一樣, 都是人們的想像。 再說當時日本政府有別的辦法嗎?也正是因為那樣才使得日本女性躲過了‘貞操危機’。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