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胡宗南在陝北找不到解放軍,解放軍卻對其行蹤瞭若指掌,誰是最大功臣?

(電影《彭大將軍》)

至四月十日, 胡部八萬人馬在陝北的千溝萬壑裡已忙乎了十四天, 先由西而東, 再由東而西, 幾度往復, 都無法找到西北野戰兵團主力在哪裡。

陝甘寧的堅壁清野做得非常徹底, 國民黨軍每天只能爬山梁, 睡野地, 有時還要挨餓, 部隊被拖得精疲力竭, 士兵開小差掉隊的日漸增多。 胡宗南在進攻延安之前, 曾準備按照蔣介石“三分軍事, 七分政治”的指示, 對延安實施“不要罵娘”、“比共產黨還革命”的政治措施, 這時候也無法再維持了, 士兵們到處在村莊裡搜集糧食, 連老百姓的鍋碗瓢勺都被打碎了, 紀律之壞, 不堪言狀。

四月十四日, 彭德懷終於在不停的“推磨轉圈”中找到戰機。 他在羊馬河集中四個旅的優勢兵力, 對胡部一三五旅進行了伏擊。

當天太陽偏西的時候, 一名參謀向彭德懷報告:“三號(彭德懷的代號), 電話!”

彭德懷拿起電話耳機,

聲音平靜而又緩慢:“我, 三號。 ”

耳機中低聲傳出這樣的話:“三號, 我是王震。 現在一三五旅全部被殲, 活捉敵人代理旅長麥忠禹。 ”

彭德懷輕輕放下電話耳機, 低聲說:“這會兒就不需要他代理了。 ”爾後, 他告訴身邊的一名野司指揮員:“把這個消息通知各部隊。 ”

(電影《彭大將軍》)

青化砭伏擊戰只殲滅敵軍旅的先遣部隊, 羊馬河則是創造了西北野戰兵團首次殲敵一個整旅的先例, 但從彭德懷的表情上看, 這場勝利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羊馬河之戰使胡宗南部隊的士氣受到很大削弱, 高級將領們雖然口頭上還在高喊“剿共”, 但內心裡都已產生出懼怕解放軍的心理, 對胡宗南的指揮也逐漸失去信心。

胡宗南的幕僚建議他放棄延安, 可是胡宗南又擔心國內外的影響太大, 蔣介石不會同意。 經過反復商討, 他重新籌畫了一個方案, 打算仿效李鴻章當年“剿撚”的策略, 南以主力守延安, 北靠榆林據點, 西借“青甯二馬”, 東以黃河為障, 把一直掌握不住其位置的西北野戰兵團主力給圍起來。

胡宗南想在五月初專赴南京, 當面向蔣介石提出這一方案, 但內部還在籌畫, 中共中央和彭德懷就通過熊向暉掌握了它的具體內容。

彭德懷決定再給予胡宗南一次重擊。 攻擊目標是延安東北的蟠龍鎮, 此地為胡宗南部隊的補給基地, 胡部各兵團在掃蕩回來後都要在這裡進行補給。

作為要害之地, 蟠龍一遭攻擊, 胡部主力必然回援, 但彭德懷分析, 這些部隊最快也要三四天才能趕回, 有三四天時間, 攻下蟠龍已經夠用了。

蟠龍之戰是攻堅戰。 彭德懷在戰前就明確講:“如果說青化砭、羊馬河兩仗我們是吃了兩塊肥肉, 那麼蟠龍這一仗我們要準備啃骨頭。 ”

(電影《彭大將軍》)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彭大將軍》)

實體書《彭大將軍》已出版上市。

彭大將軍 (關河五十州繼《戰神粟裕》《虎部隊》後又一軍事傳記力作!) ¥25.9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