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光影中的歷史:努比亞Z17老武漢遊攝記

【【【前言:一場“文化補課”的“旅行”】】】

武漢, 作為中國華中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 在歷史上曾是僅次於上海的中國第二大國際大都市……1911年, 著名的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發生在這裡……——以上文字摘自維琪百科“武漢市”條目

作為一個在武漢出生、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武漢人, 老實說, 筆者對於“大武漢”的印象過去只停留在歷史教科書的層面上。 出於各種原因, 武漢市的諸多歷史文化遺跡, 我還真是沒有親自去感受過, 不得不說一聲慚愧。

因此, 趁著前段時間的陰雨季節告一段落, 看著窗外陽光明媚——我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今天去遊歷一下那些能代表“老武漢”的地方, 給自己來一次“文化補課”!

當然——話是這麼說, 但作為一名數碼評測編輯, 工作還是要做的, 大家都懂。 本次遊記陪伴我的是努比亞前不久發佈的新旗艦Z17:以“無邊框螢幕、驍龍835、1200萬+2300萬AI雙攝”作為主要賣點的一部拍照強機。

事實上, 對於Z17的介紹, 我們三易生活之前也做過發佈會報導, 筆者自己在剛剛過去的MWC上海展會上也到努比亞展臺去體驗過, 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的真機圖賞。 今天的遊記, 主要就是考察它的拍照實力, 還有部分日常使用中的細節感受。

好了, 話不多說, Let's Go~

【【【一日之始是“過早”】】】

一大早起來, 收拾完畢之後, 首先當然是吃早飯補充能量——畢竟之後估計要走不少路, 還是在大太陽底下, 肚子裡沒點“貨”可不行(笑)。

來到家附近的一處“美食城”——說是美食城, 其實更類似於規範化之後的早點攤:每一個檔口都是一家,

但是又統一使用充值卡付費, 制服也是一樣的。 有趣的是, 這裡基本上囊括了除了熱乾麵之外的武漢傳統“早點”:

重油燒麥 ISO100 25mm f1.8 1/50s 黑白濾鏡

三鮮豆皮 ISO300 25mm f1.8 1/25s 電影濾鏡

應該說——無論是一天伊始的“過早”, 還是努比亞Z17相機部分給我的第一印象, 都是很不錯的:當然, 這和Z17在“規格上”相當恐怖的雙攝(高圖元IMX318+高感光IMX362)不無關係, 但更重要的是軟硬結合之後的調校——努比亞稱之為“NEOVISION 7.0”系統。

在這套拍照系統裡,IMX318 2300萬圖元負責完善細節,而IMX362 1.4μm的大圖元面積負責高感光能力。同時二者都有相位對焦,IMX362還是全圖元雙核對焦系統,因此可以看到努比亞Z17在這種光照條件很差的環境下,抓拍的效果也依然可以接受。

【【【南洋大樓裡的國民政府】】】

南洋大樓 ISO100 25mm f1.8 1/154s 素描濾鏡

吃了早飯,筆者首先來到的是武漢南洋大樓,這大概是武漢現在最高檔的煙草商店了——不過這棟建築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武漢國民政府舊址。

相信大家已經注意到了,筆者很喜歡用Z17的各種拍照濾鏡——確實,和大部分手機的濾鏡只是簡單地改一下色調不同,Z17的濾鏡效果差異更大,可玩性更足。而且重要的是開啟濾鏡之後,拍出的照片依然有很高的細節表現力,畫質上損失很小,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

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會場 ISO800 25mm f1.8 1/20s 電影濾鏡

比如說這張,本身室內光線就很昏暗,可以看到Z17的相機已經自動拉高了ISO,延長了曝光時間,而筆者還加上了進一步使畫面更暗的“電影濾鏡”。結果,拍出的效果除了自動加上的模擬老電影膠片的色調和豎紋之外,並沒有遺失多少細節,噪點控制也很完美,這樣的濾鏡才算是真正具備實用價值的。

國民政府小會議室 ISO100 25mm f1.8 1/50s HDR開啟

國民政府小會議室 ISO100 25mm f1.8 1/50s HDR關閉

在拍攝這張小會議室時,筆者非常擔心窗外強烈的光線會使得整張畫面發黑,所以開啟了HDR功能。從實際的對比樣張來看,Z17的HDR有效地增強了暗處的細節,同時沒有改變畫面的色彩基調。從我們這兩年對手機拍照HDR功能的觀察來看,這種“偏自然”的HDR其實更難實現,也更有意義。順帶吐槽一句,90年前的國民政府要員們的辦公條件,在今天看來也不算太差嘛~

除了濾鏡之外,努比亞Z17本身當然也繼承了“滿滿一屏”的“相機家族”,這些屬於獨立的相機工作模式,而且其中諸如電子光圈、時光相機等等都屬於努比亞的首創技術。

茶杯 ISO1400 25mm f1.8 1/20s 微距模式

比如說這張微距模式下的茶杯——可以看到,雙攝系統很準確地識別出了拍攝主體,後方背景的虛化比較自然,邊緣過度也令人滿意。不過——那時候就有這張式樣的茶杯了麼?看起來和今天的沒什麼區別啊~(笑)

總理遺囑(複製品)ISO700 25mm f1.8 1/20s 電影濾鏡

最後,放一張會場內陳列的總理遺囑——孫中山先生的期望到現在依然有現實意義,不過話說回來,這張“遺囑”當然也只是個複製品,所以“品相”新得不正常,完全破壞氣氛。為此,筆者在拍照時打開了Z17的電影濾鏡“做舊”了一下,視覺效果就和諧多了。

【【【水塔、老巷和竹床】】】

國民政府的舊址可參觀區域非常非常小,不一會就看完了。走出南洋大樓的筆者決定沿著前不久整修完畢的中山大道步行——據說這次整修之後,恢復了許多過去的老建築風格,十分值得一看。

一邊走,筆者習慣性地用Z17系統自帶的管家程式清理了一下手機——依稀記得以前努比亞手機的電量管理和安全防護功能是分開的,一個叫做“牛盾”一個叫做“電工”,名字相當響亮好記。現在合到一起,用起來倒是方便了,不過“存在感”就弱了不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次Z17搭載的Nubia UI5.0新加入了“FIT Card”——從螢幕側邊內滑就能呼出的卡片式功能組:包含提醒、最近檔、出行建議和系統狀態管理四個模組。由於Z17本身使用了努比亞的第三代無邊框工藝,螢幕玻璃比前兩代薄了許多,因此從邊緣內滑的手感也更為順滑了,配合“FIT Card”,用起來還挺方便的。

漢口水塔 ISO100 25mm f1.8 1/3559s

經過了一段現代化商鋪,抬頭就看到了老武漢的“地標”建築——水塔。之所以叫做水塔,是因為它原本是上世紀初(1909年)商辦漢鎮既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宗關水廠的配套消防瞭望塔,也是當時武漢最高的建築物。

永康裡牌匾 ISO100 25mm f1.8 1/2577s

而在水塔附近,有一處非常非常不起眼的小牌匾——永康裡。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街頭博物館了,它實際上就是連接中山大道和僅存的數棟老裡份房屋的一個通道。大小不過三四十平方。過道裡放著兩張過去武漢人夏天乘涼用的竹床——武漢標誌性的家什。

竹床 ISO200 25mm f1.8 1/50s 電影濾鏡

永康裡 ISO100 25mm f1.8 1/267s 電影濾鏡

之所以這樣的一個小巷子會成為“街頭博物館”,一方面出於對老武漢里弄文化的紀念,而另一方面也因為永康裡曾有著不尋常的身份:1938年3月抗戰初期,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漢口總商會成立,來自全國各地近500名文藝界人士在此聚集,成為當時全國文藝中心。

【【【中共中央武漢舊址,蠟像和老爺車】】】

從永康裡出來,步行一段距離,繞過幾個彎,就來到了中共中央機武漢舊址——在那個國共合作的年代,這裡距離武漢國民政府不遠,由此可以看出兩黨當時的親密關係。

中共中央武漢舊址 ISO100 25mm f1.8 1/3559s

舊址內部,包含了紀念館和實際上的辦公小樓兩部分——可參觀的面積比國民政府舊址大了許多倍,展出物品和展覽條件也要好很多。

北伐戰爭相關展品 ISO100 25mm f1.8 1/50s

北伐戰爭相關展品 ISO200 25mm f1.8 1/25s

打字機與電話 ISO200 25mm f1.8 1/25s

中共“五大”會議場景 ISO500 f1.8 1/25s

在紀念館裡,展示了從北伐戰爭一直到“四一二”事變期間,相關的各種文獻、實物、影像等等,不過也有一些比較奇怪的東西——比如說下面這個……

蠟像《書店》ISO1900 25mm f1.8 1/20s

直接看這張照片大家估計很難體會——這是一組反映當時書店的蠟像場景,其實人物的表情什麼的都很寫實,就是昏暗的粉紫色燈光加上時不時會有奇怪的音效發出,讓人嚇一跳。順帶一提大家想必都注意到這張照片裡Z17的自動ISO已經開到了1900,但是依然沒什麼噪點出現——這很不容易。而且實際上Z17的相機在手動(專業)模式下最高能開到12800——這不是手機裡最高的,但能做到已經非常非常不容易了。至於說這麼高的ISO有什麼實際用途?其實更多地是“展示技術”——日常拍攝還是用不到的。

看完了紀念館的部分,筆者踏入了實際的中共中央武漢舊址——也就是當年陳獨秀等老革命家們居住、辦公的地方。這是一棟木質結構的西式三層樓房——裡面的樓梯又高又窄,但房間佈置卻出乎意料:

中共中央武漢舊址——會議室 ISO500 25mm f1.8 1/25s

中共中央武漢舊址——盥洗室 ISO400 25mm f1.8 1/25s

中共中央武漢舊址——陳獨秀辦公室兼臥室 (全景模式)

可以看出,革命前輩們居住條件並不是太糟糕——領袖陳獨秀的臥室還挺大,陳設雖然簡單但也應有盡有。不過Z17的全景模式——呃,有點白璧微瑕。

出了中央舊址,筆者還看到了一個稀奇玩意:

中共中央曾用車 ISO100 25mm f1.8 1/267s

車標(美國威利斯) ISO100 25mm f1.8 1/291s 微距模式

沒錯——當年中共中央的辦公用車,居然也完好地保存下來,就停在院子裡展示。從Z17微距模式所拍攝的車標細節來看,車標裡面似乎應該是類似氣壓計一樣的結構,不知道哪位元朋友能告訴筆者它的用途是什麼?

【【【結束:共用單車、蔡林記和Z17評測總結】】】

離開中共中央舊址之後,拐個彎就回到了大街上——剛剛才看過一眾歷史文物,現在看到街上的花壇、共用單車以及現代化的商業建築,恍然有種“穿越”般的隔世感……

花壇 ISO100 25mm f1.8 1/583s 時光相機

共用單車 ISO100 25mm f1.8 1/4983s

最終,還沒從歷史長河中回過神的筆者,決定用一碗老武漢才能懂的蔡林記熱乾麵安慰自己空虛的胃袋——雖然這個“無現金旗艦店”非常現代非常時尚就是了……

蔡林記 ISO100 25mm f1.8 1/1010s

當然了——我知道你們還在等什麼。爆照?不會有的。但是對於關心努比亞Z17“跑分”的讀者們,這裡倒是可以給出相關的資料:

GeekBench跑分

安兔兔跑分

其實對於到了這個程度的旗艦手機來說——性能的多少已經完全不會影響到日常體驗了不是?更多的產品差異性和日常感受會體現在拍照、系統小功能、外觀手感這些方面。從這一點來說,努比亞Z17給我的感覺是非常滿意的——至少作為一個“專注拍照”的品牌的新旗艦,Z17對得起它的產品定位,外觀手感都無可挑剔,拍照素質優秀、也有足夠高的可玩性。

不過,正如之前的那些歷史建築給筆者的啟示一樣:如今的手機市場競爭已經不單單是比拼“性價比”——有實力作為基礎的差異化體驗、好的產品品質才是消費者更為看重的素質。如今Z17在“拍照”上已經可以說做到了一個極致,那麼——未來我們會看到努比亞如何再一次自我提升呢?這不由得令我感到非常大的興趣。

在這套拍照系統裡,IMX318 2300萬圖元負責完善細節,而IMX362 1.4μm的大圖元面積負責高感光能力。同時二者都有相位對焦,IMX362還是全圖元雙核對焦系統,因此可以看到努比亞Z17在這種光照條件很差的環境下,抓拍的效果也依然可以接受。

【【【南洋大樓裡的國民政府】】】

南洋大樓 ISO100 25mm f1.8 1/154s 素描濾鏡

吃了早飯,筆者首先來到的是武漢南洋大樓,這大概是武漢現在最高檔的煙草商店了——不過這棟建築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武漢國民政府舊址。

相信大家已經注意到了,筆者很喜歡用Z17的各種拍照濾鏡——確實,和大部分手機的濾鏡只是簡單地改一下色調不同,Z17的濾鏡效果差異更大,可玩性更足。而且重要的是開啟濾鏡之後,拍出的照片依然有很高的細節表現力,畫質上損失很小,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

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會場 ISO800 25mm f1.8 1/20s 電影濾鏡

比如說這張,本身室內光線就很昏暗,可以看到Z17的相機已經自動拉高了ISO,延長了曝光時間,而筆者還加上了進一步使畫面更暗的“電影濾鏡”。結果,拍出的效果除了自動加上的模擬老電影膠片的色調和豎紋之外,並沒有遺失多少細節,噪點控制也很完美,這樣的濾鏡才算是真正具備實用價值的。

國民政府小會議室 ISO100 25mm f1.8 1/50s HDR開啟

國民政府小會議室 ISO100 25mm f1.8 1/50s HDR關閉

在拍攝這張小會議室時,筆者非常擔心窗外強烈的光線會使得整張畫面發黑,所以開啟了HDR功能。從實際的對比樣張來看,Z17的HDR有效地增強了暗處的細節,同時沒有改變畫面的色彩基調。從我們這兩年對手機拍照HDR功能的觀察來看,這種“偏自然”的HDR其實更難實現,也更有意義。順帶吐槽一句,90年前的國民政府要員們的辦公條件,在今天看來也不算太差嘛~

除了濾鏡之外,努比亞Z17本身當然也繼承了“滿滿一屏”的“相機家族”,這些屬於獨立的相機工作模式,而且其中諸如電子光圈、時光相機等等都屬於努比亞的首創技術。

茶杯 ISO1400 25mm f1.8 1/20s 微距模式

比如說這張微距模式下的茶杯——可以看到,雙攝系統很準確地識別出了拍攝主體,後方背景的虛化比較自然,邊緣過度也令人滿意。不過——那時候就有這張式樣的茶杯了麼?看起來和今天的沒什麼區別啊~(笑)

總理遺囑(複製品)ISO700 25mm f1.8 1/20s 電影濾鏡

最後,放一張會場內陳列的總理遺囑——孫中山先生的期望到現在依然有現實意義,不過話說回來,這張“遺囑”當然也只是個複製品,所以“品相”新得不正常,完全破壞氣氛。為此,筆者在拍照時打開了Z17的電影濾鏡“做舊”了一下,視覺效果就和諧多了。

【【【水塔、老巷和竹床】】】

國民政府的舊址可參觀區域非常非常小,不一會就看完了。走出南洋大樓的筆者決定沿著前不久整修完畢的中山大道步行——據說這次整修之後,恢復了許多過去的老建築風格,十分值得一看。

一邊走,筆者習慣性地用Z17系統自帶的管家程式清理了一下手機——依稀記得以前努比亞手機的電量管理和安全防護功能是分開的,一個叫做“牛盾”一個叫做“電工”,名字相當響亮好記。現在合到一起,用起來倒是方便了,不過“存在感”就弱了不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次Z17搭載的Nubia UI5.0新加入了“FIT Card”——從螢幕側邊內滑就能呼出的卡片式功能組:包含提醒、最近檔、出行建議和系統狀態管理四個模組。由於Z17本身使用了努比亞的第三代無邊框工藝,螢幕玻璃比前兩代薄了許多,因此從邊緣內滑的手感也更為順滑了,配合“FIT Card”,用起來還挺方便的。

漢口水塔 ISO100 25mm f1.8 1/3559s

經過了一段現代化商鋪,抬頭就看到了老武漢的“地標”建築——水塔。之所以叫做水塔,是因為它原本是上世紀初(1909年)商辦漢鎮既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宗關水廠的配套消防瞭望塔,也是當時武漢最高的建築物。

永康裡牌匾 ISO100 25mm f1.8 1/2577s

而在水塔附近,有一處非常非常不起眼的小牌匾——永康裡。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街頭博物館了,它實際上就是連接中山大道和僅存的數棟老裡份房屋的一個通道。大小不過三四十平方。過道裡放著兩張過去武漢人夏天乘涼用的竹床——武漢標誌性的家什。

竹床 ISO200 25mm f1.8 1/50s 電影濾鏡

永康裡 ISO100 25mm f1.8 1/267s 電影濾鏡

之所以這樣的一個小巷子會成為“街頭博物館”,一方面出於對老武漢里弄文化的紀念,而另一方面也因為永康裡曾有著不尋常的身份:1938年3月抗戰初期,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漢口總商會成立,來自全國各地近500名文藝界人士在此聚集,成為當時全國文藝中心。

【【【中共中央武漢舊址,蠟像和老爺車】】】

從永康裡出來,步行一段距離,繞過幾個彎,就來到了中共中央機武漢舊址——在那個國共合作的年代,這裡距離武漢國民政府不遠,由此可以看出兩黨當時的親密關係。

中共中央武漢舊址 ISO100 25mm f1.8 1/3559s

舊址內部,包含了紀念館和實際上的辦公小樓兩部分——可參觀的面積比國民政府舊址大了許多倍,展出物品和展覽條件也要好很多。

北伐戰爭相關展品 ISO100 25mm f1.8 1/50s

北伐戰爭相關展品 ISO200 25mm f1.8 1/25s

打字機與電話 ISO200 25mm f1.8 1/25s

中共“五大”會議場景 ISO500 f1.8 1/25s

在紀念館裡,展示了從北伐戰爭一直到“四一二”事變期間,相關的各種文獻、實物、影像等等,不過也有一些比較奇怪的東西——比如說下面這個……

蠟像《書店》ISO1900 25mm f1.8 1/20s

直接看這張照片大家估計很難體會——這是一組反映當時書店的蠟像場景,其實人物的表情什麼的都很寫實,就是昏暗的粉紫色燈光加上時不時會有奇怪的音效發出,讓人嚇一跳。順帶一提大家想必都注意到這張照片裡Z17的自動ISO已經開到了1900,但是依然沒什麼噪點出現——這很不容易。而且實際上Z17的相機在手動(專業)模式下最高能開到12800——這不是手機裡最高的,但能做到已經非常非常不容易了。至於說這麼高的ISO有什麼實際用途?其實更多地是“展示技術”——日常拍攝還是用不到的。

看完了紀念館的部分,筆者踏入了實際的中共中央武漢舊址——也就是當年陳獨秀等老革命家們居住、辦公的地方。這是一棟木質結構的西式三層樓房——裡面的樓梯又高又窄,但房間佈置卻出乎意料:

中共中央武漢舊址——會議室 ISO500 25mm f1.8 1/25s

中共中央武漢舊址——盥洗室 ISO400 25mm f1.8 1/25s

中共中央武漢舊址——陳獨秀辦公室兼臥室 (全景模式)

可以看出,革命前輩們居住條件並不是太糟糕——領袖陳獨秀的臥室還挺大,陳設雖然簡單但也應有盡有。不過Z17的全景模式——呃,有點白璧微瑕。

出了中央舊址,筆者還看到了一個稀奇玩意:

中共中央曾用車 ISO100 25mm f1.8 1/267s

車標(美國威利斯) ISO100 25mm f1.8 1/291s 微距模式

沒錯——當年中共中央的辦公用車,居然也完好地保存下來,就停在院子裡展示。從Z17微距模式所拍攝的車標細節來看,車標裡面似乎應該是類似氣壓計一樣的結構,不知道哪位元朋友能告訴筆者它的用途是什麼?

【【【結束:共用單車、蔡林記和Z17評測總結】】】

離開中共中央舊址之後,拐個彎就回到了大街上——剛剛才看過一眾歷史文物,現在看到街上的花壇、共用單車以及現代化的商業建築,恍然有種“穿越”般的隔世感……

花壇 ISO100 25mm f1.8 1/583s 時光相機

共用單車 ISO100 25mm f1.8 1/4983s

最終,還沒從歷史長河中回過神的筆者,決定用一碗老武漢才能懂的蔡林記熱乾麵安慰自己空虛的胃袋——雖然這個“無現金旗艦店”非常現代非常時尚就是了……

蔡林記 ISO100 25mm f1.8 1/1010s

當然了——我知道你們還在等什麼。爆照?不會有的。但是對於關心努比亞Z17“跑分”的讀者們,這裡倒是可以給出相關的資料:

GeekBench跑分

安兔兔跑分

其實對於到了這個程度的旗艦手機來說——性能的多少已經完全不會影響到日常體驗了不是?更多的產品差異性和日常感受會體現在拍照、系統小功能、外觀手感這些方面。從這一點來說,努比亞Z17給我的感覺是非常滿意的——至少作為一個“專注拍照”的品牌的新旗艦,Z17對得起它的產品定位,外觀手感都無可挑剔,拍照素質優秀、也有足夠高的可玩性。

不過,正如之前的那些歷史建築給筆者的啟示一樣:如今的手機市場競爭已經不單單是比拼“性價比”——有實力作為基礎的差異化體驗、好的產品品質才是消費者更為看重的素質。如今Z17在“拍照”上已經可以說做到了一個極致,那麼——未來我們會看到努比亞如何再一次自我提升呢?這不由得令我感到非常大的興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