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皇帝能天天好吃好喝嗎?看看末代皇帝溥儀的食譜你就明白了

有個吃貨朋友和我說他的夢想:

——說要是穿越到古代, 當個皇帝就好了, 想吃什麼吃什麼, 太TMD美了!

我說:一看你就是個無知的吃貨, 你真以為皇帝就能想吃什麼吃什麼啊?

他說:啊, 那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我說真相就是:如果你是一個正宗吃貨, 請你千萬千萬不要羡慕皇帝, 尤其是滿清的皇帝!

——因為他們吃的實在是太可憐了!

1、清廷的“照常膳底檔”

歷代皇帝都有個貼身史官, 就是記錄帝王的日常生活、言行舉止。

《禮記》中就這樣說道:動則左史書之, 言則右史書之。

在唐太宗李世民之前, 這樣的貼身起居記錄, 皇帝本人是不允許看的。

意思就是, 皇帝你要好好表現, 否則史官會把你的糗事寫進史書裡, 讓你遺臭萬年。

到了唐太宗李世民這裡, 他打破常規, 找史官要看記錄他的起居錄。

這個事性質就很嚴重了, 所以《資治通鑒》裡還特別寫了這件事。

但皇帝要看,

史官也不敢不讓看。 既然皇帝會看, 史官也就不敢如實記錄了。

所以, 起居錄到後來就慢慢變成了流水帳, 只記事, 只記好事, 不評論。

滿清對這個東西也很重視, 清廷有個“照常膳底檔”, 就是專門用來記錄皇帝每天飲食的, 這個檔從順治皇帝入京一直到溥儀偽滿洲國, 近三百年不曾中斷過。

有這個東西在, 滿清皇帝吃什麼, 都白紙黑字地寫在那裡呢。

來, 一起去看看, 滿清的皇帝們, 一日幾餐, 每餐到底都吃些什麼?

2、禦膳房都給溥儀準備了些什麼?

根據國家圖書館所藏的《禦膳單》一書所載:

在溥儀三歲登基後的第二年, 他臘月初一的早餐食譜是這樣的:

口蘑肥雞一品(雙喜碗)、三鮮鴨子一品(雙鳳碗)、五柳雞絲一品、燉肉一品、燉吊子一品、肉片燉白菜一品(中碗此四品)、祭神肉片湯一品(銀碗)

後送:野意鍋子一品、燉五香羊肚絲一品、羊肉片燉蘿蔔一品、黃燜羊肉一品、肉絲燉白菜一品、羊肉片燉凍豆腐咯噠英豆芽一品(三號碗此五品)、鴨條溜海參一品、鴨條溜脊髓一品、鴨丁溜葛仙米一品、黃花煎丸子一品(四號碗此四品)

肉丁燜咯噠英一品、肉片燜冬筍一品、炒肉末一品、小肚一品、韭黃炒肉一品、山雞丁炒醬瓜丁一品、炸春捲一品、炒雞蛋花一品、燻肘花一品、燻肝一品、八寶果羹一品、臥雞果一品、滷煮豆腐一品、煮雞果一品、炒鹹食一品、咯噠英炒芽豆一品、青炒幹子絲一品、五香豆腐乾一品(此十四品碟菜)

片盤二品、白煮雞肘子一品(銀碗)、烹白肉一品(銀碟)、餑餑二品、大饅首一品、棗糖糕一品(此二品黃瓷盤)

隨送:逛爾湯、老米膳、旱稻粳米(粥膳)、果子膳、高糧米粥、玉米仁粥

僅僅一個早餐, 就送了這麼多吃的上來, 吃貨們內心一定是充滿了羡慕妒忌恨。

如果再考慮到此時的溥儀還只是一個3歲的孩子, 一樣夾一口他都吃不下去啊。

是不是更有“當皇帝真TMD好, 一頓早飯就可以吃這麼多”的感慨了?

然而, 事實卻並非腦補的畫面那麼美好。

3、溥儀到底吃了些什麼?

禦膳房送來的這些菜, 需要準備七張膳桌來擺:

菜肴兩桌, 火鍋一桌, 點心、米膳、粥品各一桌, 還有鹹菜一小桌。

想像一下3歲的小孩子對著這7桌子飯菜,會是何等的茫然?

他隨手指一下,服侍的太監趕緊恭恭敬敬地端過來,讓皇帝下箸。

有趣的是,皇帝究竟吃了些什麼,這《禦膳單》上也會如實記錄下來:

上進早膳,元宵,賞內殿謙和總管、嬤嬤。

上進早晚膳,粥菜各八品,賞內殿總管謙和、諳達張得安、代班小太監等。

上進早晚膳,豬肉菠菜煮餑餑各一品、豬肉菠菜包子各一品。

上進早晚膳,小米麵窩頭各一品、飯卷子各一品。

上進早晚膳,大饅首各一品,棗糖糕各一品。

有心的讀者應該已經發現了:怎麼皇上他吃的東西在菜單裡看不到啊?

這就對了:膳房進呈的膳品,皇上他基本上都是不吃的,他願意吃的,都是太后那邊賞賜過來的。

所以《禦膳單》上又會出現這樣的記錄:

——隆裕皇太后賜萬歲爺早晚膳葷菜各五品、餑餑各七品、粥各二品。

在溥儀自己的回憶錄中,他也曾說過:

——每餐所用的,都是太后那邊送來的,禦膳房的菜則幾乎原封不動的擺在膳桌最遠處。

這是為什麼呢?

4、因為禦膳房給皇帝準備的飯菜,太TMD難吃了!

皇宮中幾乎所有的太監,一開始都不會當成人看,隨意辱駡作踐是經常的事。

但唯獨禦膳房的太監,是沒人敢得罪的。道理其實很簡單,他做的東西你要進嘴啊!

記得我剛工作時,有次到外面吃飯,一個對我特別好的老領導就提醒我:

——記住,不管你到多高檔的飯店,服務員是永遠不能得罪的。

——有意見你可以把主管叫過來隨便罵,但絕不要和送菜的服務員擺臉色。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禦膳房的太監輕易不會調整,一般入宮一做就是幾十年。

你想想看,一個廚子就在一個灶上燒上幾十年菜,也不外出交流學習,也不能創新嘗試。

因為對管理層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讓皇帝吃好,而是保證皇帝吃了不出事。

所以,滿清兩百多年,禦膳房給皇帝的菜譜基本上就沿用了兩百多年,輕易沒人敢調整,也沒人想調整。

如此一來,管禦膳房的內務府不想調整、廚子更是恪守老規矩,不敢變動分毫。

這樣的菜一天又一天地吃,你說:就吃而言,當皇帝有什麼意思呢?

5、皇帝不吃,那麼多好菜便宜了誰?

毫無疑問,便宜了太監們嘛!

每天的菜,基本上都是送到皇帝面前擺一下就端下去了。

真實享受美食的,是那些頂層的太監們。

譬如在光緒年間,李蓮英過的日子,除了沒有女人睡之外,其他的飲食住行,都比光緒皇帝爽。

光緒大約7、8歲的時候,慈禧故意虐待他,每天都吃不飽,白天跑到太監房間,看見饅頭,抓起來就跑,邊跑邊往嘴裡塞。

太監們趕緊跟著後面追,追上了抱著他,跪在地上把饅頭從光緒手裡搶過來,已經剩半個了。

太監們不是捨不得這個饅頭,是怕皇帝萬一吃出個三長兩短來,那可真是滅門九族的大罪啊!

你說,在這樣的皇宮裡,皇上他還曾經好好吃過頓飯嗎?

想像一下3歲的小孩子對著這7桌子飯菜,會是何等的茫然?

他隨手指一下,服侍的太監趕緊恭恭敬敬地端過來,讓皇帝下箸。

有趣的是,皇帝究竟吃了些什麼,這《禦膳單》上也會如實記錄下來:

上進早膳,元宵,賞內殿謙和總管、嬤嬤。

上進早晚膳,粥菜各八品,賞內殿總管謙和、諳達張得安、代班小太監等。

上進早晚膳,豬肉菠菜煮餑餑各一品、豬肉菠菜包子各一品。

上進早晚膳,小米麵窩頭各一品、飯卷子各一品。

上進早晚膳,大饅首各一品,棗糖糕各一品。

有心的讀者應該已經發現了:怎麼皇上他吃的東西在菜單裡看不到啊?

這就對了:膳房進呈的膳品,皇上他基本上都是不吃的,他願意吃的,都是太后那邊賞賜過來的。

所以《禦膳單》上又會出現這樣的記錄:

——隆裕皇太后賜萬歲爺早晚膳葷菜各五品、餑餑各七品、粥各二品。

在溥儀自己的回憶錄中,他也曾說過:

——每餐所用的,都是太后那邊送來的,禦膳房的菜則幾乎原封不動的擺在膳桌最遠處。

這是為什麼呢?

4、因為禦膳房給皇帝準備的飯菜,太TMD難吃了!

皇宮中幾乎所有的太監,一開始都不會當成人看,隨意辱駡作踐是經常的事。

但唯獨禦膳房的太監,是沒人敢得罪的。道理其實很簡單,他做的東西你要進嘴啊!

記得我剛工作時,有次到外面吃飯,一個對我特別好的老領導就提醒我:

——記住,不管你到多高檔的飯店,服務員是永遠不能得罪的。

——有意見你可以把主管叫過來隨便罵,但絕不要和送菜的服務員擺臉色。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禦膳房的太監輕易不會調整,一般入宮一做就是幾十年。

你想想看,一個廚子就在一個灶上燒上幾十年菜,也不外出交流學習,也不能創新嘗試。

因為對管理層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讓皇帝吃好,而是保證皇帝吃了不出事。

所以,滿清兩百多年,禦膳房給皇帝的菜譜基本上就沿用了兩百多年,輕易沒人敢調整,也沒人想調整。

如此一來,管禦膳房的內務府不想調整、廚子更是恪守老規矩,不敢變動分毫。

這樣的菜一天又一天地吃,你說:就吃而言,當皇帝有什麼意思呢?

5、皇帝不吃,那麼多好菜便宜了誰?

毫無疑問,便宜了太監們嘛!

每天的菜,基本上都是送到皇帝面前擺一下就端下去了。

真實享受美食的,是那些頂層的太監們。

譬如在光緒年間,李蓮英過的日子,除了沒有女人睡之外,其他的飲食住行,都比光緒皇帝爽。

光緒大約7、8歲的時候,慈禧故意虐待他,每天都吃不飽,白天跑到太監房間,看見饅頭,抓起來就跑,邊跑邊往嘴裡塞。

太監們趕緊跟著後面追,追上了抱著他,跪在地上把饅頭從光緒手裡搶過來,已經剩半個了。

太監們不是捨不得這個饅頭,是怕皇帝萬一吃出個三長兩短來,那可真是滅門九族的大罪啊!

你說,在這樣的皇宮裡,皇上他還曾經好好吃過頓飯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