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製造了簡儀,“通惠河”是他完成了,他創作的《授時曆》規定一年為三百六十五天!

郭守敬出生在河北邢臺一個學者的家庭裡, 他有如此的才能和研究成果, 是和他的祖父分不開的。 他的祖父常常帶他東看看西摸摸, 教他數學, 教他技術。

然後他自己認真讀書, 刻苦鑽研, 進步很快, 十五六歲時, 他就曾經自己弄清了計時器的製造方法和原理。 三年之中, 郭守敬研製成了10多種的天文儀器, 又大膽的改造了圭表, 圭表其實是古代發明的一種測量日影的工具, 根據這個工具就可以劃分二十四節氣。

接下來, 他又創造了簡儀, 這個簡儀, 可以測量日月星座的位置, 這個郭守敬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天文學家, 他還是一個水利專家, 著名的“通惠河”就是出自他之手。

有一年, 成宗皇帝召郭守敬到上都, 商議開鑿鐵幡河渠的事情。

郭守敬認為這個地方降水雨量過大, 年年有山水爆發, 應該把河槽的寬度改為六七步寬, 但是修建河槽的官員嫌麻煩, 就把河槽的寬度縮減了三分之一, 結果第二年, 雨水兇猛, 淹沒了好多的良田房舍, 差一點把皇上的行宮都給淹沒了。

皇帝後悔莫及的說郭守敬是個神人, 要是當初聽了他的話, 也不至於造了如此大的水災。 郭守敬在曆法方面也有很卓越的成績, 他修成的《授時曆》, 就計算出了一年為365.2425天, 這與現在的世界共用陽曆時間幾乎相同。

他這一生, 堅持不懈的從事著科學實踐的研究,

在元代如此的社會條件下, 有如此卓越的成就, 很是讓後人佩服和學習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