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以為我是個非黑即白,非愛即恨的好漢

許多人, 在還不諳世事的時候就聽過, 時間和歲月終將會把所有人打造成一個模樣兒, 就像流水生產線一樣。 可我們遇見自己討厭的人或事還是經常會跟自己說, 我一定不要成為這樣的人。 所以, 我們是否終將會變成自己討厭的那種人?

小林是大學畢業後為數不多聯繫頻繁的一位同學, 偶爾相互吐槽, 不時加油打氣, 最近在工作了快兩年的公司辭職了。 原因是跟另外一位同學兼同事的愛恨情仇。

小董跟小林從實習開始就一直在一家公司, 畢業後也同時順利的留下來。 是同窗又是同僚, 是同齡又是同行, 自然是不缺少共同話題, 工作上還可以相互協助, 但不知何時開始畫風變了, 只存在競爭。

工作中存在競爭關係是極為正常的事情, 小林從來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在經理講完話的第一時間回應的一定是小董, 不管是什麼話題,

無論接的是否荒謬。

有一天小董跟經理一起吃午飯, 接下來每天小董都會跟經理一起吃午飯, 經理把小林的師父調到了小董團隊, 然後以實習生代替。 在這種競爭背景失衡的情況下, 小林難免心生不滿, 她忽然意識到, 在這樣的職業環境中並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 應該停止。

她可以做好那份工作, 但那個環境使她做不好。 有人說小林任性, 怎麼就不從生活壓力和職業發展角度思考一下, 而我之所以支持, 是因為小林離職的點在於, 做不到為工作降低自己的底線, 做不到自己在討厭的情況下, 偏偏裝作喜歡的狀態。

小林給我打電話說:“如果有一天我也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怎麼辦?”我給不出答案, 因為我自己也是如此,

有著一樣的問題。 我們以前的認知就是非黑即白、非愛即恨, 就像書中寫的那些武俠好漢。 那些圓滑、世故、表裡不一, 都是成年人帶著目的幹的事, 這樣的動機太齷齪, 我不要。

後來發現, 迎面來的朋友的笑容可能是真摯的, 也可能是虛偽的, 很多事情就是處於偏灰色的階段, 特別是你自己也這麼做的時候。

成長本身就是伴隨著改變, 所以我們的改變一定程度上就是在證明成長, 所以, 有時候聽到那句“你還是老樣子”不知道是誇獎還是嘲諷。

我們經常跟自己說, 不要變成誰誰那個樣子的人, 是一個對自己的期望, 所以我們要努力, 阻擋著社會把討厭的人轉移到我們身上。 電影《熔爐》在結尾時有句臺詞, “我們一路奮鬥不是為了改變世界,

而是為了不被這世界所改變。 ”

處於這個時代, 可能我們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適應這個社會, 但每一步也是在向更優秀的自己靠近。 這過程中有討厭的人和事, 但也有我們堅信的美好前方。

也許, 你選一條所有人價值觀都和你一致的路, 這樣你不會有“討厭”的感受, 但是, 很多時候, 這樣的路根本不存在。 說到底, 改變不改變還是在你掌控之中, 就看你是否照著自己內心的地圖前行。

- END -

編輯|西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