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史上十大超級猛將:關羽第十嶽飛第八項羽第二,第一位絕對是超人

猛將, 就是勇猛善戰的將領, 而超級猛將, 則是猛將中的猛將。 在中國歷史上, 堪稱超級猛將的人為數不少, 但不可能一一列出, 只能設定條件, 篩選十位。 這十位以力量、武藝、奔跑、勇猛綜合實力打分排名, 得出以下結果。 竊以為該結果前三爭議較少, 後七位可商榷。

10、關羽(?-220年)。 三國蜀漢第一猛將, 和張飛並稱萬人敵。 史書並未記載關羽有多大力量, 也未記載武功多高, 但關羽和張飛在史上非常著名, 當列入十大超級猛將之列, 因名額有限, 作為弟弟的張飛只能落榜了。

9、張定邊(1318年-1417年), 元末第一猛將, 天下無敵戰神。 身材魁梧, 臂力驚人, 武藝高強。 早年與陳友諒、張必先拜為兄弟, 共謀大業。 陳友諒起兵, 全都仰仗張定邊, 他轉戰荊楚, 征伐兩江、閩、浙邊陲重鎮, 攻無不取, 戰無不勝。 後朱元璋部將康茂才偽降, 張定邊力阻, 陳友諒卻獨斷專橫導致接連慘敗。 張定邊幾次救陳友諒于鬼門關, 鄱陽湖之戰, 張定邊連斬明軍三員大將, 朱元璋被困澤中, 堪堪廢命, 常遇春不敢與張定邊硬敵, 故發冷箭射傷張定邊。 陳友諒戰死後, 張定邊身負百箭護其屍退。 後張定邊見大勢已去, 遁入泉南靈源山, 為避嫌而削髮, 自號沐講禪師。
洪武10年(1377)丁巳十月廿三淩晨, 60歲的張定邊在西霞山晨練時遭遇斑斕猛虎襲擊, 他一禪杖打死老虎, 功夫非常了得。

8、嶽飛(1103-1142)。 南宋抗金名將, 神力蓋世, 十三四歲能挽弓三百斤, 腰弩八石, 且能將箭鍥入鐵中。 嶽飛刀、槍、鐧、箭皆無敵手, 岳飛之孫岳珂著《鄂王行實編年》記載了嶽飛用分別用刀、槍、鐧、箭單挑陣斬敵將的戰績。

一是刀斬。 “先臣以刀承之, 刃入寸餘, 複拔刀擊之, 斬其首, 屍僕冰上。 ”二是鐧殺。 “揮四刃鐵簡, 直犯虜陣。 士皆賈勇, 無不一當百。 ”三是槍挑。 “複與虜遇, 先臣單騎持丈八鐵槍, 刺殺虜帥黑風大王。 ”四是箭射。 “先臣躍馬馳射, 應弦而斃。 ”五是刀劈。 “賊魁出鬥, 某馳騎獨往, 奮大刀劈之, 自頂至腰分為兩, 數萬眾不戰而潰”, “趁敵陣未定單騎突入虜陣, 斫其驍將, 敵遂披靡。 ”岳飛戰力確實很恐怖, 難怪金人畏懼。

7、畢再遇(1147年-1217年)。 岳家軍將領畢進之子, 南宋末期一位戰神級名將, 勇猛過人, 武藝超群, 善用兵略。 他正面能開二石七鬥弓, 反手開一石八鬥弓, 徒步能射二石, 騎馬能射二石五鬥(古時一石為120斤)。 畢再曾率87人攻下泗州兩城。 率480人擊敗5000余金國騎兵, 單騎突陣, 腰金國雙鐧大將。 “張蓋借箭”、“撒豆引馬”、“白日放火”、“懸羊擊鼓”都是畢再遇經典謀略。 畢再遇之勇威震金國, 金人呼為“畢將軍”。

6、薛仁貴(614-683),唐朝猛將,精騎射,善武藝,貞觀末年投軍,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脫帽退萬敵”等經典戰績。龍朔元年(661年),唐高宗特在內殿賜宴,席間對薛仁貴說:“古善射有穿七劄者,卿試以五甲射焉。”薛仁貴應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聽弓弦響過,箭已穿五甲而過。唐高宗大吃一驚,當即命人取堅甲賞賜薛仁貴。薛仁貴69歲時,帶病冒雪北伐,脫下頭盔令敵將下馬跪拜,率軍撤退。薛仁貴率軍掩殺,擊潰突厥10萬大軍,斬首一萬多,俘虜三萬多,繳獲大批牛馬。最後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

5、苻生(335年-357年)。十六國前秦皇帝,絕世猛將。《魏書·卷九十五·列傳第八十三》:“及長,力舉千鈞,雄勇好殺,手格猛獸,走及奔馬,擊刺騎射,冠絕一時。”苻生力大無比,能舉千鈞之物,雄悍好殺,能手格猛獸,跑得比奔馬還快,擊刺騎射,都是天下第一。東晉桓溫帥十萬兵北略秦,苻生單騎挺矛(槍)驅入晉軍,一槍一個,透心穿背,前後搴旗斬將數十,如入無人之境,比項羽還猛,晉兵一見苻生便心膽俱裂。

4、楊大眼。生卒不詳,南北朝北魏第一猛將,因傳其“眼如車輪”故名。他在陣前斬將不過三合,時人謂之關羽、張飛所不及,他能空手擒殺猛虎,《魏書》:“北淯郡嘗有虎害,大眼搏而獲之,斬其頭懸於穰市”。 他奔跑速度之快連快馬都追不上。《魏書·卷七十三》:“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沖曰:‘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材若此者也’。”跑起來能把腦袋上拴的三丈長繩子甩直,像箭一樣,馬跑都追上不,這是什麼速度?僅此一項,史上無人能及。

3、李存孝(858―894年),殘唐第一將,代州飛狐(今山西靈丘)人,原名安敬思,武藝非凡,勇猛過人。為晉王李克用義子,十三太保。史書載“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從李克用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天下無敵,人稱飛虎將軍。李存孝因力大無比,英勇善戰,天下無敵,與西楚霸王項羽齊名,被譽為“將不過李、王不過霸”,在後人評說中更有“唐初有個李元霸,唐末有個李存孝,都是恨天無把,恨地無環”。李存孝最為有名的是手下5百人的飛虎軍,多次同他並肩作戰,取得了戰無不勝的輝煌戰績,令對手聞風喪膽,名揚天下。後因對義父用人存在疑問,遭人離間,最終落得五馬分屍的可悲下場。

2、項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秦下相人,他是史上“勇戰派”代表人物,以勇武著稱。項羽自幼力大,為楚國第一大力士,曾舉千斤之鼎,手使天龍破城戟,重129斤,馳騁沙場萬夫難擋。只因糧草斷絕兵敗垓下,自刎烏江。因項羽勇猛蓋世,自立“西楚霸王”。楚國諸老將評曰:“項羽為人僄悍滑賊,諸所過無不殘滅。”司馬遷評其曰:“羽之神勇,千古無二”。但司馬遷之評是截止到漢代,他不知道漢代以後還有比項羽更猛之將。

1、羊侃(496年-549年),泰山梁父(今山東泰安東南)人,南北朝時期南梁名將。身材魁偉,身高七尺八寸,膂力過人,步下開20石(2400斤)弓,馬上用六石(720斤)強弓,不到20歲就當了尚書郎。羊侃武藝高強,輕功、硬氣功、兵器都非常厲害。兗州有一堯廟,羊侃曾在廟的牆壁上行走,直上四丈高,左右橫行七步。有一次,魏帝對羊侃道:“郎官們都說你是老虎,但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披著虎皮的羊?你能學個老虎的樣子讓我看看嗎?”羊侃聽罷便伏在地上,用手挖掘殿上的磚地,結果手把磚地挖了一指多深。羊侃力氣還非常大,泗橋上有幾個石人,長有八尺,粗有十圍,每個都重有千斤,羊侃抓住石人互相撞擊,把石人打得粉碎。梁武帝曾在樂游苑大宴群臣。當時少府新造一支儀仗兩刃鐵槊,長二丈四尺(5.88米),圍一尺三寸(直徑約10釐米),重約720斤,梁武帝讓羊侃騎駿馬紫騮試槊。羊侃執槊上馬,左右擊刺,武藝精絕,圍觀的人都爬到樹上觀看。梁武帝道:“這棵樹肯定要因羊侍中而折斷。”結果,這樹果因上的人太多而折斷,於是人們便把這支槊稱為“折樹槊”。如果歷史記錄屬實,羊侃絕對是超人!

6、薛仁貴(614-683),唐朝猛將,精騎射,善武藝,貞觀末年投軍,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脫帽退萬敵”等經典戰績。龍朔元年(661年),唐高宗特在內殿賜宴,席間對薛仁貴說:“古善射有穿七劄者,卿試以五甲射焉。”薛仁貴應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聽弓弦響過,箭已穿五甲而過。唐高宗大吃一驚,當即命人取堅甲賞賜薛仁貴。薛仁貴69歲時,帶病冒雪北伐,脫下頭盔令敵將下馬跪拜,率軍撤退。薛仁貴率軍掩殺,擊潰突厥10萬大軍,斬首一萬多,俘虜三萬多,繳獲大批牛馬。最後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

5、苻生(335年-357年)。十六國前秦皇帝,絕世猛將。《魏書·卷九十五·列傳第八十三》:“及長,力舉千鈞,雄勇好殺,手格猛獸,走及奔馬,擊刺騎射,冠絕一時。”苻生力大無比,能舉千鈞之物,雄悍好殺,能手格猛獸,跑得比奔馬還快,擊刺騎射,都是天下第一。東晉桓溫帥十萬兵北略秦,苻生單騎挺矛(槍)驅入晉軍,一槍一個,透心穿背,前後搴旗斬將數十,如入無人之境,比項羽還猛,晉兵一見苻生便心膽俱裂。

4、楊大眼。生卒不詳,南北朝北魏第一猛將,因傳其“眼如車輪”故名。他在陣前斬將不過三合,時人謂之關羽、張飛所不及,他能空手擒殺猛虎,《魏書》:“北淯郡嘗有虎害,大眼搏而獲之,斬其頭懸於穰市”。 他奔跑速度之快連快馬都追不上。《魏書·卷七十三》:“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沖曰:‘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材若此者也’。”跑起來能把腦袋上拴的三丈長繩子甩直,像箭一樣,馬跑都追上不,這是什麼速度?僅此一項,史上無人能及。

3、李存孝(858―894年),殘唐第一將,代州飛狐(今山西靈丘)人,原名安敬思,武藝非凡,勇猛過人。為晉王李克用義子,十三太保。史書載“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從李克用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天下無敵,人稱飛虎將軍。李存孝因力大無比,英勇善戰,天下無敵,與西楚霸王項羽齊名,被譽為“將不過李、王不過霸”,在後人評說中更有“唐初有個李元霸,唐末有個李存孝,都是恨天無把,恨地無環”。李存孝最為有名的是手下5百人的飛虎軍,多次同他並肩作戰,取得了戰無不勝的輝煌戰績,令對手聞風喪膽,名揚天下。後因對義父用人存在疑問,遭人離間,最終落得五馬分屍的可悲下場。

2、項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秦下相人,他是史上“勇戰派”代表人物,以勇武著稱。項羽自幼力大,為楚國第一大力士,曾舉千斤之鼎,手使天龍破城戟,重129斤,馳騁沙場萬夫難擋。只因糧草斷絕兵敗垓下,自刎烏江。因項羽勇猛蓋世,自立“西楚霸王”。楚國諸老將評曰:“項羽為人僄悍滑賊,諸所過無不殘滅。”司馬遷評其曰:“羽之神勇,千古無二”。但司馬遷之評是截止到漢代,他不知道漢代以後還有比項羽更猛之將。

1、羊侃(496年-549年),泰山梁父(今山東泰安東南)人,南北朝時期南梁名將。身材魁偉,身高七尺八寸,膂力過人,步下開20石(2400斤)弓,馬上用六石(720斤)強弓,不到20歲就當了尚書郎。羊侃武藝高強,輕功、硬氣功、兵器都非常厲害。兗州有一堯廟,羊侃曾在廟的牆壁上行走,直上四丈高,左右橫行七步。有一次,魏帝對羊侃道:“郎官們都說你是老虎,但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披著虎皮的羊?你能學個老虎的樣子讓我看看嗎?”羊侃聽罷便伏在地上,用手挖掘殿上的磚地,結果手把磚地挖了一指多深。羊侃力氣還非常大,泗橋上有幾個石人,長有八尺,粗有十圍,每個都重有千斤,羊侃抓住石人互相撞擊,把石人打得粉碎。梁武帝曾在樂游苑大宴群臣。當時少府新造一支儀仗兩刃鐵槊,長二丈四尺(5.88米),圍一尺三寸(直徑約10釐米),重約720斤,梁武帝讓羊侃騎駿馬紫騮試槊。羊侃執槊上馬,左右擊刺,武藝精絕,圍觀的人都爬到樹上觀看。梁武帝道:“這棵樹肯定要因羊侍中而折斷。”結果,這樹果因上的人太多而折斷,於是人們便把這支槊稱為“折樹槊”。如果歷史記錄屬實,羊侃絕對是超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