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體內是否有濕氣?幾個現象便知

自然界中氣候因素之一。 《素問·天元紀大論》:"太陰之上, 濕氣主之。 "濕邪。 《靈樞·水脹》:"此皆嘗有傷於濕氣。 "濕性粘滯重濁, 易傷陽氣。 中醫認為, 因於濕, 首如裹, 濕熱不攘, 大筋短, 小筋弛長, 短為拘, 弛長為痿。 因於氣, 為腫, 四維相代, 陽氣乃竭。 都說:“千寒易除, 一濕難去。 濕性黏濁, 如油入面。 ”中醫認為, 濕是六大致病因素之一, 濕與寒在一起, 稱為濕寒;與熱在一起, 被稱為濕熱;與風在一起, 被稱為風濕;與暑在一起, 被稱為暑濕。 濕邪如不去除, 可使病情遷延難愈。 如何知道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 可從以下5個信號判斷。

自測體內濕氣一: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 頭發昏, 打不起精神來, 或是像穿了一件濕衣服一樣, 渾身不清爽, 人也懶得動彈……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

自測體內濕氣二:如廁時看大便

清晨方便後, 可以觀察一下大便。 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

一箱水還沖不淨。 不方便觀察馬桶的, 也可以觀察手紙, 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 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淨, 也說明體內有濕了。

另外, 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 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 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

體內有濕的情況下, 大便的顏色發青, 溏軟不成形, 總有排不淨的感覺。 時間長了, 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 則百病叢生。

自測體內濕氣三:洗漱時看舌苔

“舌為心之苗, 又為脾之外候”, 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 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 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 舌面有一層舌苔, 薄白而清靜, 幹濕適中, 不滑不燥。 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 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 如果舌苔白厚, 看起來滑而濕潤, 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 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 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自測體內濕氣四:刷牙惡不噁心

看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 惡不噁心?有些人一刷牙就嘔吐、噁心, 嗓子裡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乾不淨的感覺, 即使有吐痰, 也只是體內有濕氣的表現。

自測體內濕氣五:小腿肚子發酸發沉

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是不是發酸、發沉。 當小腿肚子發酸發沉時, 也是體內有濕氣的典型特徵。

中醫提醒:我們知道了怎樣自測體內濕氣, 那麼, 如何祛除體內濕氣呢?專家指出, 可點揉承山穴祛除體內濕氣。

如何祛除體內濕氣?

食療選薏米

薏米, 中醫稱薏苡仁, 又名薏珠子、回回米等, 屬於穀類食物, 既有食用價值, 又有藥物價值。 中醫認為, 薏米味甘、淡, 性微寒, 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排膿、除痹的功效, 臨床上常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之症, 與赤小豆(紅豆)搭配食用, 效果更好。

拔罐很有效

拔罐是中醫傳統的治療方法之一, 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 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效, 能有效祛除體內濕邪, 而且操作相對比較方便,在家中就可完成。

拍痧祛濕簡單又方便

拍痧有開鬱、祛濕、補陽氣的作用。

1、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長期施拍痧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用拍痧板或手掌拍打相應部位10—15分鐘或20—30分鐘。

一拍靈養生拍 拍痧板 矽膠經絡拍打棒排沙板按摩錘保健加厚拍 ¥39.9 購買

2、命門穴:位於人體背後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用拍痧板拍打10—15分鐘或20—30分鐘。

3、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於五指寬度。用拍痧板拍打10—15分鐘,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症狀。

4、足三裡穴: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用拍痧板或手掌拍打10—15分鐘或20—30分鐘。

養生拍健身拍打保健棒頸椎矽膠錘一拍靈拍痧板敲打經絡拍按摩錘 ¥119 購買

5、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每日用拍痧板拍打15分鐘即可有效健脾化濕。

6、解溪穴: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每日拍打15分鐘。

而且操作相對比較方便,在家中就可完成。

拍痧祛濕簡單又方便

拍痧有開鬱、祛濕、補陽氣的作用。

1、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長期施拍痧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用拍痧板或手掌拍打相應部位10—15分鐘或20—30分鐘。

一拍靈養生拍 拍痧板 矽膠經絡拍打棒排沙板按摩錘保健加厚拍 ¥39.9 購買

2、命門穴:位於人體背後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用拍痧板拍打10—15分鐘或20—30分鐘。

3、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於五指寬度。用拍痧板拍打10—15分鐘,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症狀。

4、足三裡穴: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用拍痧板或手掌拍打10—15分鐘或20—30分鐘。

養生拍健身拍打保健棒頸椎矽膠錘一拍靈拍痧板敲打經絡拍按摩錘 ¥119 購買

5、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每日用拍痧板拍打15分鐘即可有效健脾化濕。

6、解溪穴: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每日拍打15分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