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安在!武則天驚問:此文何人所做!

題記:本文作者石繼航, 摘自石老師出版的圖書作品《唐朝入仕生存指南》。 該書由廣東人民出版社於2016年8月出版。 感謝廣東人民的編輯提供此文。 本書推薦完畢, 不再更新!

駱賓王是四傑中歲數最大的一個, 也是出身最為寒微的一個。 王、楊、盧三人, 都是高姓大第, 老駱家卻並沒有什麼太光彩的資歷, 駱賓王家在浙江義烏, 現在這個地方挺有名的, 是小商品批發城。 但當時遠沒有現在熱鬧。 雖然有考證說駱賓王是三國時的名人駱俊、駱統這一族的後人, 但顯然到了駱賓王這代, 老輩子的風光沒起到什麼效果。

當然, 駱賓王也不是純草根, 唐朝那時候, 要是真正的貧下中農, 讀不起書, 連字也不認識, 是不可能在文章上有所成就的。 駱賓王的父親當過博昌(今山東省博興縣)縣令, 不過死得太早, 所以駱賓王的家世就沒有多少政治背景。 但他自幼就是一個神童(四傑中王、楊也有神童之稱),

至今我們上小學時還要背誦他七歲時寫的“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死了做官的爹後, 生活一度非常困窘, 用他自己的話說是“藜藿無甘旨之膳”—整天吃野菜過活, 而且駱賓王當年不務正業, 整天賭博鬥雞, 和市井之徒一起混著玩。 後來, 在親友的督勸下, 駱賓王到京城趕考, 當時考試也有黑幕的, 請托、私薦之類的“關節”, 駱賓王一點也不懂, 結果自然是榜上無名。 在京城裡混了些時日, 幾番輾轉, 投入唐高祖李淵的第十六子道王李元慶府上做幕僚。 前面說過, 接納盧照鄰的是李淵第十七子鄧王李元裕, 看來李唐皇族倒也識貨, 把“初唐四傑”都收集全了。

駱賓王

不過, 也許是駱賓王脾氣古怪, 不擅於趨奉逢迎, 在府中呆了三年, 也沒人重視他。 據說李元慶好容易有次關注老駱, 讓他寫篇文章看看, 結果他在《自敘狀》一文中既諷刺又挖苦地說:“……若乃脂韋其跡, 乾沒其心, 說已之長, 言身之善, 靦容冒進, 貪祿要君, 上以紊國家之大猷,

下以瀆狷介之高節, 此凶人以為恥, 況起士之為榮乎!”結尾是:“不奉令, 謹狀。 ”

“脂韋”, 意思是像油脂一樣滑, 皮子一樣軟, 用現在的俗話說, 差不多就是“腳踩西瓜皮, 手抓兩把泥”, 官場上混, 這兩句是必備的法寶, 而駱賓王卻嗤之以鼻, 不屑一顧, 認為是十分可恥的事情。 這樣的耿直脾氣, 很難在仕途上有所作為。

駱賓王恃才傲物, 人家李元慶老闆明明給他一個升賞的臺階, 他卻在文章中將李老闆劈頭蓋臉地教訓了一通, 要知道並不是誰都能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樣有容忍魏征的氣量, 李元慶看了當然大為不悅, 雖然沒有馬上就把駱賓王轟出府去, 但心中定然暗罵駱賓王給臉不要臉。

駱賓王這種性格作風, 當然難以在官場中發跡。

後來他離開了王府, 一直混到三十多歲還是一個白丁。 再後來, 駱賓王在現實的壓力下, 不得不彎下了他立志一輩子挺直的腰杆, 也顧不得忌諱“說已之長、言身之善”了。 他開始向一些大小官員上書自薦, 從遺留下來的文章看, 他簡直有點“病急亂投醫”, 他向巡察各地的廉察使, 吏部(國家人事主管部門)的尚書、侍郎, 任地方長官的州刺史上書, 甚至還包括一些縣令、縣主簿等小官, 逮誰就向誰毛遂自薦, 求對方擔當伯樂, 使自己這匹“逸驥”能有一展才幹的機會。

有時那語氣說得相當可憐:“少希顧複, 輒布悃誠”“伏乞恩波, 暫垂回盼……”唉, 說來殘酷而無情的現實, 會像歲月逐漸風化堅硬的岩石一樣, 再堅強挺立的山峰, 也會被漸漸消磨。又有多少人,不得不“故作小紅桃杏色”?又有多少人,不得不“紅顏屈從於枯骨”?

駱賓王雖然有所“改過自新”,但人們的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不但沒有人真心幫他,反而空落了個“浮躁淺露”的惡名。直到麟德元年(664年)時,唐高宗李治到泰山封禪,駱賓王寫了一篇《請陪封禪表》獻上,憑著這個表,引起了皇帝的注意,被召到朝廷去入朝對策。所謂對策,就是皇帝對於特別推薦來的才士,進行篩選和考察的過程,有點類似于現在自主招生時的考試。

駱賓王“對策”時的考試題還保留在《全唐文》裡,共有三道,我抄一道來考考大家:

問:士、農、工、商,四民各業,廢一不可。取譬五材,而闕裡致言;鄙於學稼,漆園起論。爰稱絕機,豈先聖垂文?義有優劣,將隨方設教,理或變通者哉?汝其矢陳,用啟前惑。

我囫圇吞棗一般地解讀下,大致是說工農商學(沒說兵)這四種行業,是必不可少的,不可偏廢其中一種,但為什麼孔子說種莊稼為下等的鄙事,莊子說工匠的機巧是敗壞人心的壞事呢?

看老駱(此時快五十了,稱老駱算是名副其實),是怎麼答的:

對:出震登皇,垂衣裳而馭籙;乘乾踐帝,順舒慘而字氓。莫不列九土以開疆,因四人而安業。故農為政本,兩漢舉力田之勤;財用聚人,九市列惟金之利。陟龍門而就日,入仕彈冠;斷蟬翼以成風,追工運斧。鹹用因人成事,隨利濟時。蓋五帝通規,三王茂範。然則泣麟上聖,訓三千以領徒;夢蝶幽人,摶九萬以齊物。欲使丘門志學,折以問農之言;漢渚絕機,抒以灌園之巧。斯乃變通權數,趨舍適宜。當今海內乂安,天下樂業,士食舊德,農服先疇。自可孫宏獻書,以待公車之制;王丹載酒,時慰田家之勞。謹對。

老駱先是敘述了一遍執掌天下時,要以農為本,以商聚財,以讀書人入朝做官,用手藝人做諸般器物等,裝飾上典故後敘說了一遍,然後說孔子(泣麟上聖)和莊子(夢蝶幽人)說那兩段話時,只是用以舉例子,讓儒家弟子專于學習,讓道家門徒杜絕心機,並不是說廢掉農工。如今天下太平,要尤為重視耕讀。其中典故多多,這裡就不細說了,比較難百度的我說一下,比如:“丘門”指儒家,“孫弘”是漢武帝朝時的公孫弘,王丹是漢朝王莽時人,其他如果感興趣的就自己琢磨下,反正也沒啥用處,現在當官不考這個了。

武則天

這樣的回答顯然是合格的,因為這次對策的結果是,駱賓王終於被封為從九品的奉禮郎這樣一個小官。雖然有的讀者可能對這個芝麻小官嗤之以鼻,但畢竟是正式步入了仕途。尤其對於窮人駱賓王來說,極為重要,因為當了九品芝麻官後,不但每年有五十石左右的大米,而且還分給兩百多畝職田,還有月俸等雜七雜八類似於現在“肉食補貼”、“ 副食補貼”等條目的零花錢,更顯威風的是,當了這個小官,官府會派兩名役夫侍候您,以後擦桌子、拖地、買柴、挑水就全讓他們幹了。

駱賓王在京城待了兩年,就要求隨薛仁貴的大軍去西域。這其實也是博得功勞,以利於快速升官的一個途徑,後來像什麼陳子昂、崔融、李嶠、盧藏用等人,都有過類似經歷。

駱賓王比較倒楣,這次軍事行動慘敗而歸,不受罰就算不錯了,老駱自然也得不到什麼封賞,但有了這次經歷後,駱賓王可能覺得軍中這些直腸子的剛猛漢子倒比較對脾氣,於是又隨姚州(現在的雲南楚雄,著名的雲煙產地,只是當時還沒煙草這東西)行軍大總管李義去討伐南詔。自古以來,北方對南方用兵,都比較容易,這次戰役也是輕鬆獲勝,在軍中,老駱頗受器重,軍中文書,多讓他寫。《全唐文》中就留下不少他當時寫的“露布”(軍中的檄文和佈告之類)。

得勝而歸後,駱賓王順便在四川遊玩了一些時日,認識了盧照鄰等人,並寫了前面說過的那篇《豔情代郭氏答盧照鄰》,順便說下,老駱這人很喜歡“路見不平,揮筆相助”,他還有一道著名的《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裡面一樣也是風流賬:

此時空床難獨守,此日別離那可久。

梅花如雪柳如絲,年去年來不自持。

初言別在寒偏在,何悟春來春更思。

春時物色無端緒,雙枕孤眠誰分許。

看來這王靈妃和李榮也是有一段露水姻緣的。唐代的女道士並非青燈黃卷,和男人絕緣,相反會更自由放縱。順便說下,李榮這個人,盧照鄰也是認識的,有《贈李榮道士》一詩為證。

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徐敬業祖父

駱賓王代筆很上癮,後來最著名的“一票”是《代徐敬業討武曌檄》,前兩篇都是代女人討伐男人,這篇卻是討伐女人的。然而,這回是老虎頭上拍蒼蠅,老駱這次代筆,把自己的老命都代沒了。這是後話。

立了一番軍功,按理說應該升一下官吧,但是老駱不會走門路,所以朝廷只給了個武功縣主簿之職。這個職位相當於縣委秘書長,品級為正九品上,比原來的奉禮郎只高一點點。就在此時,駱賓王寫成他著名的《帝京篇》,這首詩題目原為“上吏部侍郎帝京篇”,是給當時的吏部侍郎裴行儉看的,看來也是求官用的。

現在一般的唐詩選本選詩時,很少選這一篇,但在當時這篇是很有名的,因為此篇,人們還傳出種種軼聞。因為其中用了很多的數字,所以駱賓王有了“算博士”之稱,仔細看下,果真有不少,像:“秦塞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三條九陌麗城隈,萬戶千門平旦開”,“小堂綺帳三千戶,大道青樓十二重”等等,都是這樣的。還有人說,其中的“倏忽搏風生羽翼,須臾失浪委泥沙”,預兆了駱賓王后來與徐敬業興兵後失敗喪生的結局,是所謂的詩讖。

駱賓王這番辛苦沒有白費,裴行儉不久就將他調為明堂縣主簿,後轉為長安縣主簿,雖然職位一樣,但這兩處是京縣,所以是從八品上的品級,比原來又升了兩格。又過了一段時間,駱賓王被提升為侍御史,這是一個從七品上的官職,是負責監察、彈劾官員的,相當於現在的中紀委或國務院監察部中的角色,這是駱賓王一生官宦生涯的頂峰。

然而,“沒有關係想爬高”,是官場一大險事,這個職位也是挺能得罪人的角色,其實像駱賓王這樣脾氣率真,行事樸直的人,要是純搞學術恐怕還能多混幾年,官場中的險惡,駱賓王這樣的人哪裡應付得來?而且,當時是武后當政,誣告成風。沒多久老駱就被誣貪贓而下獄。在獄中,他激憤難言,寫下了他生平中最為出色的一首詩: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詩中的蟬孤影伶俜,代表了駱賓王此時的心聲身境,和虞世南筆下那只“居高聲自遠”的蟬,有雲泥天壤之別。但對於很多人來說,駱詩中的蟬卻更為感人。

坐了一年多的牢,遇到唐高宗立英王為皇太子(楊炯隨後就成了他的跟班),這時大赦天下,駱賓王也因此被放了出來。出獄後,老駱兩鬢如霜,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頭了,他心灰意冷,意興索然。雖然隔了一年後,朝廷給了他個浙江臨海縣丞的職務,但老駱覺得混了一輩子到了最後,又成了九品芝麻官,鬱悶極了。於是上任後沒幾天,就棄官而去。

其實,擱現在,駱賓王都六十多歲了,也到了回家抱孫子的時候了,在家裡呆著混吃等死就完了。然而,老駱早年混跡於博戲之徒中,人雖老,賭性不減,而且這次是“孤注一擲”,賭上了身家性命—在晚年,他幹了生平中最大的一票,那就是投身徐敬業幕下,公然反對武則天(其實李白也做過類似的事,投奔永王)。

於是,唐代文壇多了那篇《為徐敬業討武曌檄》,這文章寫得如太阿神劍出鞘,鋒銳無比,千年之後讀來仍是凜凜有生氣,把駱賓王平生的坎坷怨氣全爆發出來了。據說武則天看這篇檄文時,開始只是哂笑,但讀到後面“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安在”時,驚問道:“這是誰的手筆?”左右告訴她是駱賓王,她很感慨地說:“如此賢才淪落在外,這是宰相的過失。”

如果駱賓王能和員半千一樣,也早早寫篇文章,直接送到武則天手中,會不會他的仕途和命運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況呢?這就難說了。駱賓王后來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和徐敬業一起被殺,也有人說他出了家,遁入空門。據說隔了十幾年,宋之問遊杭州靈隱寺時,碰到一個老和尚替他續了兩聯妙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這神秘老僧據說就是駱賓王。

這事恐怕也不十分可信,因為駱、宋二人是非常熟悉的朋友,駱賓王詩集裡有《送宋五之問得涼字》《在兗州餞宋五之問》等,都證明他和宋之問是很熟的,再說宋之問到杭州時,已是中宗復辟之後,駱賓王沒有必要再隱藏了。

駱賓王仕途歷程:

—奉禮郎(從九品)

—武功縣主簿(正九品)

—京縣主簿(從八品)

—侍御史(從七品)

—縣丞(從九品,沒到任)

—終

甘肅寧夏全官覆滅後,乾隆又對閩浙開刀,2總督1巡撫2布政被殺

嘉靖為何要力保反明的白蓮教教首?對文臣大砍大殺!左宗棠懷疑慈禧殺害東太后,李鴻章和滿大臣兩大集團圍攻文襄明朝萬曆前200年經濟規模不及北宋四分之一,後70年突然暴富站在朱元璋身旁五米的第一謀臣,不是劉基不是李善長,是朱升 也會被漸漸消磨。又有多少人,不得不“故作小紅桃杏色”?又有多少人,不得不“紅顏屈從於枯骨”?

駱賓王雖然有所“改過自新”,但人們的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不但沒有人真心幫他,反而空落了個“浮躁淺露”的惡名。直到麟德元年(664年)時,唐高宗李治到泰山封禪,駱賓王寫了一篇《請陪封禪表》獻上,憑著這個表,引起了皇帝的注意,被召到朝廷去入朝對策。所謂對策,就是皇帝對於特別推薦來的才士,進行篩選和考察的過程,有點類似于現在自主招生時的考試。

駱賓王“對策”時的考試題還保留在《全唐文》裡,共有三道,我抄一道來考考大家:

問:士、農、工、商,四民各業,廢一不可。取譬五材,而闕裡致言;鄙於學稼,漆園起論。爰稱絕機,豈先聖垂文?義有優劣,將隨方設教,理或變通者哉?汝其矢陳,用啟前惑。

我囫圇吞棗一般地解讀下,大致是說工農商學(沒說兵)這四種行業,是必不可少的,不可偏廢其中一種,但為什麼孔子說種莊稼為下等的鄙事,莊子說工匠的機巧是敗壞人心的壞事呢?

看老駱(此時快五十了,稱老駱算是名副其實),是怎麼答的:

對:出震登皇,垂衣裳而馭籙;乘乾踐帝,順舒慘而字氓。莫不列九土以開疆,因四人而安業。故農為政本,兩漢舉力田之勤;財用聚人,九市列惟金之利。陟龍門而就日,入仕彈冠;斷蟬翼以成風,追工運斧。鹹用因人成事,隨利濟時。蓋五帝通規,三王茂範。然則泣麟上聖,訓三千以領徒;夢蝶幽人,摶九萬以齊物。欲使丘門志學,折以問農之言;漢渚絕機,抒以灌園之巧。斯乃變通權數,趨舍適宜。當今海內乂安,天下樂業,士食舊德,農服先疇。自可孫宏獻書,以待公車之制;王丹載酒,時慰田家之勞。謹對。

老駱先是敘述了一遍執掌天下時,要以農為本,以商聚財,以讀書人入朝做官,用手藝人做諸般器物等,裝飾上典故後敘說了一遍,然後說孔子(泣麟上聖)和莊子(夢蝶幽人)說那兩段話時,只是用以舉例子,讓儒家弟子專于學習,讓道家門徒杜絕心機,並不是說廢掉農工。如今天下太平,要尤為重視耕讀。其中典故多多,這裡就不細說了,比較難百度的我說一下,比如:“丘門”指儒家,“孫弘”是漢武帝朝時的公孫弘,王丹是漢朝王莽時人,其他如果感興趣的就自己琢磨下,反正也沒啥用處,現在當官不考這個了。

武則天

這樣的回答顯然是合格的,因為這次對策的結果是,駱賓王終於被封為從九品的奉禮郎這樣一個小官。雖然有的讀者可能對這個芝麻小官嗤之以鼻,但畢竟是正式步入了仕途。尤其對於窮人駱賓王來說,極為重要,因為當了九品芝麻官後,不但每年有五十石左右的大米,而且還分給兩百多畝職田,還有月俸等雜七雜八類似於現在“肉食補貼”、“ 副食補貼”等條目的零花錢,更顯威風的是,當了這個小官,官府會派兩名役夫侍候您,以後擦桌子、拖地、買柴、挑水就全讓他們幹了。

駱賓王在京城待了兩年,就要求隨薛仁貴的大軍去西域。這其實也是博得功勞,以利於快速升官的一個途徑,後來像什麼陳子昂、崔融、李嶠、盧藏用等人,都有過類似經歷。

駱賓王比較倒楣,這次軍事行動慘敗而歸,不受罰就算不錯了,老駱自然也得不到什麼封賞,但有了這次經歷後,駱賓王可能覺得軍中這些直腸子的剛猛漢子倒比較對脾氣,於是又隨姚州(現在的雲南楚雄,著名的雲煙產地,只是當時還沒煙草這東西)行軍大總管李義去討伐南詔。自古以來,北方對南方用兵,都比較容易,這次戰役也是輕鬆獲勝,在軍中,老駱頗受器重,軍中文書,多讓他寫。《全唐文》中就留下不少他當時寫的“露布”(軍中的檄文和佈告之類)。

得勝而歸後,駱賓王順便在四川遊玩了一些時日,認識了盧照鄰等人,並寫了前面說過的那篇《豔情代郭氏答盧照鄰》,順便說下,老駱這人很喜歡“路見不平,揮筆相助”,他還有一道著名的《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裡面一樣也是風流賬:

此時空床難獨守,此日別離那可久。

梅花如雪柳如絲,年去年來不自持。

初言別在寒偏在,何悟春來春更思。

春時物色無端緒,雙枕孤眠誰分許。

看來這王靈妃和李榮也是有一段露水姻緣的。唐代的女道士並非青燈黃卷,和男人絕緣,相反會更自由放縱。順便說下,李榮這個人,盧照鄰也是認識的,有《贈李榮道士》一詩為證。

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徐敬業祖父

駱賓王代筆很上癮,後來最著名的“一票”是《代徐敬業討武曌檄》,前兩篇都是代女人討伐男人,這篇卻是討伐女人的。然而,這回是老虎頭上拍蒼蠅,老駱這次代筆,把自己的老命都代沒了。這是後話。

立了一番軍功,按理說應該升一下官吧,但是老駱不會走門路,所以朝廷只給了個武功縣主簿之職。這個職位相當於縣委秘書長,品級為正九品上,比原來的奉禮郎只高一點點。就在此時,駱賓王寫成他著名的《帝京篇》,這首詩題目原為“上吏部侍郎帝京篇”,是給當時的吏部侍郎裴行儉看的,看來也是求官用的。

現在一般的唐詩選本選詩時,很少選這一篇,但在當時這篇是很有名的,因為此篇,人們還傳出種種軼聞。因為其中用了很多的數字,所以駱賓王有了“算博士”之稱,仔細看下,果真有不少,像:“秦塞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三條九陌麗城隈,萬戶千門平旦開”,“小堂綺帳三千戶,大道青樓十二重”等等,都是這樣的。還有人說,其中的“倏忽搏風生羽翼,須臾失浪委泥沙”,預兆了駱賓王后來與徐敬業興兵後失敗喪生的結局,是所謂的詩讖。

駱賓王這番辛苦沒有白費,裴行儉不久就將他調為明堂縣主簿,後轉為長安縣主簿,雖然職位一樣,但這兩處是京縣,所以是從八品上的品級,比原來又升了兩格。又過了一段時間,駱賓王被提升為侍御史,這是一個從七品上的官職,是負責監察、彈劾官員的,相當於現在的中紀委或國務院監察部中的角色,這是駱賓王一生官宦生涯的頂峰。

然而,“沒有關係想爬高”,是官場一大險事,這個職位也是挺能得罪人的角色,其實像駱賓王這樣脾氣率真,行事樸直的人,要是純搞學術恐怕還能多混幾年,官場中的險惡,駱賓王這樣的人哪裡應付得來?而且,當時是武后當政,誣告成風。沒多久老駱就被誣貪贓而下獄。在獄中,他激憤難言,寫下了他生平中最為出色的一首詩: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詩中的蟬孤影伶俜,代表了駱賓王此時的心聲身境,和虞世南筆下那只“居高聲自遠”的蟬,有雲泥天壤之別。但對於很多人來說,駱詩中的蟬卻更為感人。

坐了一年多的牢,遇到唐高宗立英王為皇太子(楊炯隨後就成了他的跟班),這時大赦天下,駱賓王也因此被放了出來。出獄後,老駱兩鬢如霜,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頭了,他心灰意冷,意興索然。雖然隔了一年後,朝廷給了他個浙江臨海縣丞的職務,但老駱覺得混了一輩子到了最後,又成了九品芝麻官,鬱悶極了。於是上任後沒幾天,就棄官而去。

其實,擱現在,駱賓王都六十多歲了,也到了回家抱孫子的時候了,在家裡呆著混吃等死就完了。然而,老駱早年混跡於博戲之徒中,人雖老,賭性不減,而且這次是“孤注一擲”,賭上了身家性命—在晚年,他幹了生平中最大的一票,那就是投身徐敬業幕下,公然反對武則天(其實李白也做過類似的事,投奔永王)。

於是,唐代文壇多了那篇《為徐敬業討武曌檄》,這文章寫得如太阿神劍出鞘,鋒銳無比,千年之後讀來仍是凜凜有生氣,把駱賓王平生的坎坷怨氣全爆發出來了。據說武則天看這篇檄文時,開始只是哂笑,但讀到後面“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安在”時,驚問道:“這是誰的手筆?”左右告訴她是駱賓王,她很感慨地說:“如此賢才淪落在外,這是宰相的過失。”

如果駱賓王能和員半千一樣,也早早寫篇文章,直接送到武則天手中,會不會他的仕途和命運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況呢?這就難說了。駱賓王后來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和徐敬業一起被殺,也有人說他出了家,遁入空門。據說隔了十幾年,宋之問遊杭州靈隱寺時,碰到一個老和尚替他續了兩聯妙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這神秘老僧據說就是駱賓王。

這事恐怕也不十分可信,因為駱、宋二人是非常熟悉的朋友,駱賓王詩集裡有《送宋五之問得涼字》《在兗州餞宋五之問》等,都證明他和宋之問是很熟的,再說宋之問到杭州時,已是中宗復辟之後,駱賓王沒有必要再隱藏了。

駱賓王仕途歷程:

—奉禮郎(從九品)

—武功縣主簿(正九品)

—京縣主簿(從八品)

—侍御史(從七品)

—縣丞(從九品,沒到任)

—終

甘肅寧夏全官覆滅後,乾隆又對閩浙開刀,2總督1巡撫2布政被殺

嘉靖為何要力保反明的白蓮教教首?對文臣大砍大殺!左宗棠懷疑慈禧殺害東太后,李鴻章和滿大臣兩大集團圍攻文襄明朝萬曆前200年經濟規模不及北宋四分之一,後70年突然暴富站在朱元璋身旁五米的第一謀臣,不是劉基不是李善長,是朱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